第106章 鐵齒銅牙
字數:6899 加入書籤
這日早朝,朝堂上一片肅靜。待執事太監高喊三聲“有事早奏!無事散朝!”之後,紀昀紀曉嵐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出班奏道:“臣紀曉嵐有本——!”
乾隆聽罷,心想“這紀曉嵐平日很少奏本,今天是怎麽如此新鮮,他倒是有奏本了”。於是說道:“呈上來!”
當乾隆接過紀曉嵐的奏章看了之後,差點沒把乾隆氣笑了。乾隆在寶座上帶著譏笑的語氣說道:“嗬嗬!那你紀曉嵐自己給大夥說說你的奏本內容吧!”
紀曉嵐起身直起腰板說道:“微臣參奏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三通館總裁、尚書房總師傅劉墉劉崇如!”
好家夥,紀曉嵐一口氣把劉墉的官職曆數了一遍,盡管如此,他還漏掉了東宮詹事和國子監總事兩項。嗬嗬嗬嗬,我站在眾人後麵實在忍不住偷笑了起來。
這時,整個朝堂上的所有官員都十分驚訝!都想知道紀曉嵐掌握了劉墉什麽罪證,都想看劉墉倒黴的時刻。隻聽到紀曉嵐開口說道:“微臣參奏劉墉他貪!劉墉他太貪了!第一,他貪婪名聲,微臣知道在他考取進士之時,他因貪婪名聲把原本是一甲第一名的位置讓了出來,隻接受了二甲第二名的進士,這讓劉墉成了很多學子的榜樣!”
“第二,劉墉他貪圖政績。在微臣與他一起查驗全國大旱的時候,他不分晝夜、日夜操勞,在所過之地不單單留下好名聲,還給自己積攢了很多政績,給他自己的仕途鋪平了道路。”
“第三,劉墉貪圖助人為快。我和劉墉在江西任上勘察學政時救助了當時隻有十來歲的和珅,並且在回京之後向皇上建議將和珅小哥倆招到鹹陽宮官學館讀書。”
“第四,……”
“好了好了,紀昀!你是來給劉墉表功的還是參奏劉墉的?”乾隆打斷了紀曉嵐的話。
“陛下!臣還沒有奏完呢,怎麽就不讓臣說話了呢?”紀曉嵐問道。
紀曉嵐見乾隆打斷自己,心中略有不甘,但仍恭敬地說道:“陛下,臣並非為劉墉表功,而是參奏他貪圖名聲、政績、助人之快,這些行為雖看似正麵,實則暗藏私心,有違為官之道。”
乾隆眉頭微皺,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悅:“紀昀,你這話未免太過牽強。劉墉為國為民,勤勉盡責,何來貪圖之說?你且說說,他這些行為有何不妥?”
紀曉嵐不慌不忙,繼續說道:“陛下,劉墉雖表麵勤勉,實則處處為自己謀利。他讓出一甲第一名,雖博得謙讓之名,卻讓真正有才之士屈居其後,此為一貪;他日夜操勞,雖留下好名聲,卻借此積累政績,為自己仕途鋪路,此為二貪;他救助和珅,雖看似善舉,卻借此結黨營私,此為三貪。如此種種,豈能不為貪?”
乾隆聽罷,冷笑一聲:“紀昀,你這話未免太過偏激。劉墉為國為民,何來結黨營私之說?你若有真憑實據,便拿出來,若無證據,便有誣陷之嫌!”
紀曉嵐神色不變,依舊恭敬地說道:“陛下,臣並非誣陷。劉墉雖表麵清廉,實則處處為自己謀利。臣請陛下明察,徹查劉墉所為,以正朝綱。”
乾隆見紀曉嵐如此堅持,心中有些不耐,便說道:“紀昀,你今日所言,朕已記下。若劉墉真有不當之處,朕自會處置。若無實據,你便不要再糾纏此事。”
紀曉嵐見乾隆態度堅決,心中明白再爭辯下去也無益,便躬身說道:“臣遵旨。但臣仍請陛下明察,以正視聽。”
乾隆揮了揮手,示意紀曉嵐退下。紀曉嵐見狀,仍舊想繼續宣講下去。乾隆看著他的樣子說道:“紀曉嵐呀紀曉嵐!你可真是個‘鐵齒銅牙’無賴至極!”
朝堂上的眾官員見紀曉嵐與乾隆爭辯,心中各有想法,各個竊竊私語。有人覺得紀曉嵐言之有理,有人則認為他過於偏激,而更有人覺得紀曉嵐的目的是為劉墉表功。而劉墉則站在一旁,神色平靜,仿佛這一切與他無關。
乾隆見朝堂上氣氛有點亂,便朗聲說道:“住口!都住口!今日朝會到此為止,眾卿若有其他奏本,明日再議。退朝!”
紀曉嵐還想說什麽,乾隆理也不理他,起身走了。眾官員紛紛躬身行禮,退出了朝堂。
紀曉嵐走在最後,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今日之事確實有點胡攪蠻纏。但他卻有意為之,就是在朝堂之上給劉墉樹立威信,讓劉墉今後能夠成為這朝堂之上的中心人物,以此震懾那些在朝堂之上心懷叵測之人。
和珅故意放慢腳步,等紀曉嵐走到跟前湊上去,伸出大拇指說道:“厲害呀,紀大人,你這招真厲害!‘鐵齒銅牙’,就連皇上都說你‘鐵齒銅牙’,你明日早朝得謝恩喲,紀大人!”
“嗯?和大人你別說,還真是這樣。皇上封我為‘鐵齒銅牙’,我明天得謝皇上的隆恩呀!”
“這!”和珅照自己的臉上輕輕扇了一巴掌,說道:“我真是嘴賤!”然後搖了搖頭走了。紀曉嵐在後麵看著和珅的背影,偷偷地笑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和珅走後,紀曉嵐獨自站在殿外,望著漸漸散去的官員們,心中暗自盤算。他知道,今日這一番“胡攪蠻纏”雖讓乾隆有些不悅,卻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劉墉的威信已在朝堂上悄然樹立,而那些心懷叵測之人,也必會對劉墉心生忌憚。
紀曉嵐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劉墉啊劉墉,你這人太過耿直,不懂得在朝堂上為自己謀勢。今日我雖看似參奏你,實則是在為你鋪路。你日後若能明白我的苦心,也不枉我今日這番‘鐵齒銅牙’的表演。”
正想著,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紀曉嵐回頭一看,竟是劉墉。劉墉神色平靜,目光中卻帶著一絲複雜的情感。他走到紀曉嵐身旁,低聲說道:“紀大人,今日之事,多謝了。”
紀曉嵐故作驚訝,笑道:“劉大人何出此言?我可是參奏了你,你怎還謝我?”
劉墉搖了搖頭,淡淡道:“紀大人何必再裝?你今日在朝堂上所言,雖看似參奏,實則是在為我樹立威信。那些心懷叵測之人,日後必不敢輕易對我下手。這份情,我劉墉記下了。”
紀曉嵐聞言,收起笑容,正色道:“劉大人果然聰明。不過,我今日所為,並非全為你一人。這朝堂之上,奸佞之輩眾多,若不加以震懾,隻怕日後國將不國。劉大人為人正直,若能成為朝堂的中流砥柱,必能震懾那些宵小之徒。”
劉墉點了點頭,沉聲道:“紀大人放心,我劉墉雖不才,但必當竭盡全力,為國為民,不負紀大人今日一番苦心。”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已然明了。紀曉嵐拍了拍劉墉的肩膀,笑道:“好了,劉大人,今日之事已了,咱們也該各自回府了。明日早朝,我還得去謝皇上封我‘鐵齒銅牙’的隆恩呢!”
劉墉聞言,忍不住笑道:“紀大人這‘鐵齒銅牙’,倒真是名副其實。不過,皇上今日雖有些不悅,但想必也明白你的用意。明日早朝,紀大人可要小心應對,莫要再惹皇上生氣了。”
紀曉嵐哈哈一笑,擺手道:“劉大人放心,我自有分寸。”
兩人並肩走出宮門,各自上了馬車。紀曉嵐坐在車內,回想起今日朝堂上的種種,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他知道,自己今日這一番“胡攪蠻纏”,不僅為劉墉樹立了威信,也為自己在朝堂上贏得了更多的主動權。
次日早朝,紀曉嵐果然早早來到朝堂,恭恭敬敬地站在班列中。乾隆上朝後,目光掃過眾臣,最後停在紀曉嵐身上,淡淡道:“紀昀,昨日你可是和朕胡攪蠻纏了半天,今日可有什麽要奏的?”
紀曉嵐出班奏道:“陛下,臣謝皇上隆恩!願我主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這下有點懵了,疑惑地說道:“謝恩?你紀曉嵐昨日被我打斷了奏陳,今日有何恩所謝呀?”
紀曉嵐說道:“臣昨日蒙皇上恩賜‘鐵齒銅牙’四個字,紀昀應該知恩圖報,所以今日特來謝恩呀!臣雖不才,就憑皇上的恩賜,必當竭盡全力,為國為民,不負皇上厚望。”
乾隆心想,“得!我防著劉墉來這一手,這回又栽到紀曉嵐手裏了。我就這隨便一說的‘鐵齒銅牙’四個字,每個字價值兩千五百兩白銀呀!我的內務府每年又得少一萬兩銀子,我真是嘴賤!”
“我昨日說過嗎?有誰聽我說過紀曉嵐‘鐵齒銅牙’四個字?有誰聽我說過?”乾隆想耍賴。
隻見紀曉嵐拱手說道:“陛下!如果您如此的話,那就是昭告天下人,從今往後誰都可以說話不算數,誰都可以把說過的、做過的抵賴掉了!陛下,您不會是想如此吧?”
乾隆聞言,忍不住笑道:“好你個紀昀啊紀昀,你這‘鐵齒銅牙’倒真是名副其實。不過,朕希望你這‘鐵齒銅牙’日後多用在該用的地方,莫要再胡攪蠻纏了。”
紀曉嵐一聽乾隆如此說了話,立刻恭敬地說道:“臣——!謹——遵——聖——意。”
朝堂上的眾官員見紀曉嵐如此應對,又開始“嗡嗡嗡嗡”地議論了起來。有人覺得紀曉嵐機智過人,有人則認為他太過狡猾。而劉墉則站在一旁,內心想笑、表麵還得裝作神色平靜,心中卻對紀曉嵐更加敬佩。
退朝後,和珅走到紀曉嵐身旁,低聲笑道:“紀大人,昨日我多嘴,今日你可真是風光無限啊!”
紀曉嵐微微一笑,道:“和大人過獎了。不過,昨日之事,還得多謝和大人的提醒。”
和珅擺了擺手,笑道:“紀大人客氣了。不過,你這‘鐵齒銅牙’的名號,日後可要傳遍朝廷內外啦,千萬莫要再惹皇上生氣了把它拿了去喲!”
紀曉嵐點頭道:“和大人放心,我紀某自會掌握分寸。”
兩人相視一笑,各自離去。紀曉嵐走出宮門,抬頭望了望天空,心中暗道:“這朝堂之上,風雲變幻,唯有步步為營,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今日之事,雖已了結,但日後的路,還長著呢……”
下朝之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可熱鬧嘍。前來拜訪的官員絡繹不絕。這些人有的真心欽佩紀曉嵐朝堂上的機智,有的則是想趁機拉近關係,以便日後在朝中行事能有個照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紀曉嵐滿臉笑意,站在門口一一迎接。他心裏清楚,這“鐵齒銅牙”的名號經此一事,已然在朝堂上打響,今日的熱鬧便是這名聲帶來的效應。可他也明白,這熱鬧背後,既有真心結交,也不乏一些心懷叵測之人。
剛把一眾官員迎進客廳,分賓主坐定,就有一位年輕官員起身,滿臉堆笑地說道:“紀大人,您今日在朝堂上的應對,實在是讓我等晚輩佩服得五體投地。那一番說辭,既巧妙地化解了尷尬,又盡顯大人的才思敏捷,不愧是我朝的大才子啊!”
紀曉嵐笑著擺了擺手,說道:“過獎過獎,不過是一時急智,當不得真。在這朝堂之上,為臣者自當為皇上分憂,為朝廷社稷著想,些許言辭,不足掛齒。”
這時,一位資曆稍深的官員輕咳一聲,說道:“紀大人,您可別謙虛了。就說昨日參奏劉大人那事,表麵上看是參奏,實則是為劉大人樹立威望,這等心思,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紀大人,您這一招可真是高明啊!”
紀曉嵐微微一怔,隨即笑道:“大人過獎了。劉大人為人正直,一心為國,在朝中本就該有相應的威望。我不過是借這個機會,讓大家更清楚地看到劉大人的功績罷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對紀曉嵐的誇讚不絕於耳。紀曉嵐一邊應付著,一邊暗自留意著眾人的神色。
正說著,管家匆匆走進來,在紀曉嵐耳邊低語幾句。紀曉嵐微微皺眉,隨即對眾人說道:“各位大人,實在抱歉,府上突然有點急事需要我去處理。今日就先招待不周了,還望各位大人海涵。”
眾人見狀,紛紛起身告辭。待眾人離去後,紀曉嵐來到後院,隻見劉墉正站在那裏,滿臉笑意地看著他。
“劉大人,你怎麽來了?”紀曉嵐笑著問道。
劉墉拱手道:“紀大人,我是來給你道賀的。今日你這‘鐵齒銅牙’的名號,可是徹底坐實了,這府上怕是熱鬧非凡吧。”
紀曉嵐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熱鬧是熱鬧,可這熱鬧背後,也藏著不少麻煩啊。剛剛那些人,有的是真心來賀,有的卻不知道打著什麽主意。這朝堂之上,人心叵測,實在是讓人防不勝防。”
劉墉點了點頭,說道:“紀大人所言極是。不過,以紀大人的聰慧,定能應對自如。今日之事,再次證明了紀大人的智謀。隻是,日後行事,還需更加小心謹慎。”
兩人正說著,管家又來通報,說是和珅派人送來了一份賀禮。紀曉嵐打開一看,是一幅珍貴的字畫,上麵還附著一張紙條,寫著:“紀大人‘鐵齒銅牙’,名震朝堂,特備薄禮,以表祝賀。”
紀曉嵐看著字畫,不禁笑道:“這和珅,倒是會做人。不過,這禮物收下容易,日後怕是還得還他這個人情。”
劉墉在一旁說道:“和大人一向如此,善於結交各方。紀大人,你日後與他打交道,也得多留個心眼。”
紀曉嵐收起字畫,說道:“劉大人放心,我心裏有數。這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我自會謹慎行事。對了,劉大人,你今日前來,除了道賀,想必還有其他事吧?”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