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使臣之爭
字數:6980 加入書籤
第141章 使臣之爭
乾隆五十三年秋,京城的天空湛藍如洗,絲絲白雲悠悠飄蕩。乾隆皇帝收到了遠在萬裏之外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的書信,書信是由一個中國名字叫賀清泰原名ouis poirot)的法蘭西人帶來的,由於此人才華出眾,後來不久便進入宮廷供職不提。
且說那一日,乾清宮內,燭火搖曳。乾隆屏退左右,獨坐在龍椅之上,緩緩展開那封來自異域的書信。信上文字,乃是由賀清泰精心譯為漢文,筆觸工整,卻難掩其中透著的別樣風情。
路易十六在信中先是表達了對東方大國君主乾隆的敬仰之情,言辭間滿是對天朝上國的傾慕。“聽聞貴國,地大物博,禮儀之邦,聲名遠揚於四海之外。朕心向往久矣。”他這般寫道,描述著法蘭西對清國的諸多想象,從繁華的市井到神秘的宮廷,無一不令其好奇。
隨後,路易十六提及了兩國互通有無之事。“吾國之奇巧器物,如自鳴鍾、琺琅製品,工藝精巧,願與貴國共享。亦望能得貴國之絲綢、茶葉、瓷器,以解吾國民眾對東方珍品之渴慕。”他詳述著法蘭西的特產,試圖開啟一場跨越重洋的商貿往來,字裏行間,滿是對貿易前景的期待。
信中還談及了文化交流。路易十六盛讚中國的詩詞書畫、經史子集,“貴國之文化,源遠流長,如璀璨星辰,照亮世界。朕願派遣博學之士,前來學習,亦望貴國能遣賢才至法蘭西,傳播貴國之文明。”他提議互派學者,搭建起東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
乾隆讀罷,陷入沉思。手中的信箋,似有千鈞之重。這萬裏之外的法蘭西,雖遠在天邊,卻帶著如此熱忱的交流之意。他抬眼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心中卻思緒翻湧。這封書信,或許將成為大清與異域交往的新起點,是福是禍,難以預料。
幾日後,養心殿內,乾隆召見軍機大臣。“那法蘭西國王的書信,諸位都看過了。說說,這事兒該如何應對?”乾隆的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大臣們麵麵相覷,一時無人作答。許久,一位老翰林出列,拱手道:“陛下,法蘭西遠在萬裏之外,其心難測。通商之事,雖能帶來些許財物,卻恐擾亂我朝安穩。文化交流,亦恐生異端。還望陛下三思。”
乾隆微微頷首,未置可否。這時,另一位年輕的翰林張問陶站出來說道:“陛下,如今世界漸開,他國皆在互通有無。我朝若拒之門外,恐失良機。通商可增國庫之財,文化交流亦能彰顯我朝之大度包容。”
乾隆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已有了計較。他緩緩開口:“通商之事,可先試探,不可貿然行事。文化交流,可選博學穩重之士前往,亦允其派來之人,在國子監學習,務必要讓他們知曉我朝禮儀法度。”
那麽,路易十六來信的內容到底是什麽呢?那咱就展示一下路易十六來信的內容:
偉大的中華帝國皇帝乾隆陛下:
我,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深信通過富有成效的相互交流,我們兩大王國——法蘭西與大清國之間的聯係能夠得到加強與深化。為此,我懷著最大的敬意與謙恭向您發出這一邀請。
我們法蘭西,在科學、技術、文化和藝術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我們在建築、繪畫、音樂以及機械方麵的知識或許會引起您的興趣。同樣,我們也對大清帝國豐富的文化和千年傳統深深著迷,這些文化傳統為世界帶來了諸多智慧與靈感。
因此,我恭請陛下派遣有能力、有見識的使者前來法蘭西。他們能夠領略我國的奇景,與我國的學者、藝術家和工匠會麵,並與他們分享中國的知識和經驗。我堅信,這些交流將產生富有成效的協同效應,增進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
祝願他們在法國度過愉快且富有收獲的時光。陛下,請接受我最深切的敬意與最崇高的問候。
路易十六,法蘭西國王
乾隆看後當十分高興。因為路易十六自成為法國國王之後,就與乾隆建立了良好關係,並且成為了書信之友。路易十六此次邀請,乾隆當然高興之至。帶著讓人覺察不到的興奮再次開口道:“法蘭西國王的來書,言辭懇切,邀我大清遣使回訪,增進邦交。此乃大事,關乎我朝顏麵與邦交和睦,眾卿說說吧!”
話音剛落,領班軍機大臣阿桂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遣使一事,關乎重大,需選派德高望重、才識兼備之人。此人不僅要熟知我朝禮儀典章,更要能洞察外邦形勢,不辱使命。”
乾隆微微點頭說道:“阿桂所言極是,眾卿不妨舉薦一二。”
和珅嘴角微微上揚,邁出一步,躬身道:“陛下,臣舉薦自己。臣久在陛下身邊,深知陛下對邦交之重視,且臣對西洋事務多有涉獵,常與洋商往來,知曉其風土人情,定能圓滿完成使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福康安一聽,心中不悅,也趕忙出列:“陛下,和大人雖對西洋事務有所了解,但出使法蘭西,責任重大,需有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外交手腕。臣屢立戰功,在軍中威望頗高,法蘭西對我大清的軍事力量亦有所耳聞,由臣出使,更能彰顯我朝國威。”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認為和珅機敏聰慧,善於周旋,是出使的合適人選;有的則覺得福康安戰功赫赫,氣勢不凡,更能威懾外邦。
劉墉皺了皺眉頭,出班道:“陛下,和大人與福康安皆有過人之處。然出使一事,非比尋常,既要展現我朝之文化底蘊,又要維護我朝之尊嚴。臣以為,需從長計議,不可倉促定奪。”
王傑也隨聲附和:“劉大人所言極是,遣使關乎國家聲譽,不可草率。”其實王傑不想讓和珅出使法蘭西,他怕和珅會趁機貪腐。
紀曉嵐撫了撫胡須,笑著說:“陛下,兩位大人各有千秋。但依臣之見,出使法蘭西,還需考慮其語言溝通、文化理解等諸多因素。”
乾隆沉思片刻後說道:“眾卿所言皆有道理。和珅,你詳述一番,若你出使,將如何與法蘭西周旋?”
和珅自信滿滿,侃侃而談:“陛下,法蘭西乃西洋強國,重商重利。臣若出使,先以豐厚的禮品示好,再與他們洽談通商事宜,許以一定的通商優惠,如此既能增進兩國情誼,又能為我朝帶來實惠。”
福康安冷笑一聲,道:“陛下!和大人之言不可用。想法蘭西乃西方軍事強國,僅靠通商利誘,恐難服其心。臣若前往,先以我朝赫赫戰功威懾,再以禮相待,曉之以理,讓他們知曉我大清天乃朝上國,不可輕侮。”
乾隆希望通過這次出使,既展示大清的國威與繁榮,又想增進與西洋國家的交流通好,獲取更多的利益,是要仔細的斟酌斟酌。
早朝結束後,和珅回到府中,臉色陰沉。他沒想到福康安竟公然與他爭奪出使法蘭西的機會,這讓他心中十分惱怒。
“來人!”和珅一聲令下,管家劉全趕忙走進來。
“老爺,有何吩咐?”劉全恭敬地問道。
和珅在廳中來回踱步,思索片刻後道:“你去打聽一下,福康安最近有什麽動靜,尤其是與朝中大臣的往來。另外,想辦法找到他的一些不足之處,若此次出使之事他敢壞我好事,我定不饒他。”
“是,老爺。小的這就去辦。”劉全領命而去。
與此同時,福康安也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他深知和珅不會輕易罷休,此次爭奪必然是一場激烈的較量。
“來人,把幾位副將找來,我有要事相商。”福康安吩咐道。
不多時,幾位副將來到書房。福康安麵色沉重地說:“此次爭奪出使法蘭西的機會,和珅必定會使出各種手段。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你們去聯絡軍中將領,讓他們在朝堂上支持我。另外,留意和珅的一舉一動,他若有什麽陰謀,立刻來報。”
“是,將軍!”幾位副將齊聲應道。
和珅利用自己在官場的人脈,四處遊說大臣,希望他們支持自己出使法蘭西。他還買通了一些宮中的太監,讓他們在乾隆麵前為自己美言。
福康安則憑借自己在軍中的威望,得到了許多武將的支持。同時,他也讓親信密切關注和珅的動向,以防他使出陰招。
一天,劉全匆匆回到和府,一臉興奮地對和珅說:“老爺,有消息了。小的打聽到,福康安之前在一次剿匪行動中,曾私自挪用了一部分軍餉。雖然事後補齊了,但這可是個把柄。”
和珅眼中閃過一絲陰冷的光,笑道:“很好,先把這個消息壓著,等合適的時候再用。”
另一邊,福康安的親信也來報:“將軍,和珅近日頻繁與一些洋商往來,似乎在謀劃著什麽。”
福康安冷哼一聲,“哼,他肯定又在打什麽鬼主意。密切監視,看他究竟想幹什麽。”
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堂上支持和珅和福康安的大臣逐漸分成了兩派,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而乾隆皇帝麵對這一局麵,心中也愈發糾結,遲遲難以做出決定。
就在和珅與福康安爭得不可開交之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給這場爭奪帶來了轉機。
京城中突然流傳出一份匿名信,信中揭露了和珅在過往的一些貪汙受賄行為,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支持和珅的大臣們頓時陷入了尷尬境地,而支持福康安的大臣們則趁機發難。此時,“陛下,和珅品行不端,若讓他出使法蘭西,恐有損我朝聲譽。”一位大臣上奏道。
和珅趕忙出列,跪地辯解:“陛下,此乃有人蓄意陷害,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此事。”
乾隆皇帝麵色陰沉,看著和珅道:“和珅,無風不起浪,此事朕自會徹查。但在事情查明之前,你需謹慎言行。”
福康安心中暗喜,覺得這是扳倒和珅的好機會。然而,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太久,危機也悄然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和珅暗中指使親信散布謠言,說福康安在軍中飛揚跋扈,經常欺壓百姓,搞得民怨沸騰。一時間,京城中關於福康安的負麵傳聞四起。
“陛下,福康安雖有戰功,但行為不檢,若讓他出使,恐被外邦恥笑。”支持和珅的大臣趁機反擊。
福康安氣得滿臉通紅,出列道:“陛下,這是和珅的陰謀,他為了爭奪出使機會,不擇手段。”
乾隆皇帝看著朝堂上混亂的局麵,心中十分惱怒:“夠了!你們二人爭來爭去,成何體統!此次遣使一事,關乎重大,你們不思如何為朝廷效力,卻在這裏互相詆毀,實在讓朕失望。”
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群臣皆低頭不語。乾隆皇帝沉思片刻後道:“此事暫且擱置,待朕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眾卿退下吧。”
退朝後,和珅與福康安各自心懷鬼胎。和珅擔心匿名信之事會給自己帶來麻煩,而福康安則急於找出謠言的始作俑者,還自己清白。
兩人都明白,這場爭奪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誰能在這場危機中勝出,誰就有可能獲得出使法蘭西的機會。而乾隆皇帝也在暗中觀察著兩人的一舉一動,他要看看,誰才是真正能擔當大任的人。
經過一番秘密調查,匿名信事件的真相終於浮出水麵。原來是和珅的政敵為了打壓他,搜集了一些他過往的蛛絲馬跡,暗中炮製了這封匿名信。雖然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和珅貪汙受賄,但他在朝中樹敵過多,也讓乾隆皇帝對他心生不滿。
而關於福康安欺壓百姓的謠言,也被福康安的親信查明,正是和珅指使手下人散布的。福康安拿著證據,在朝堂上向乾隆皇帝稟明。
“陛下,和珅為了爭奪出使機會,不擇手段,竟然指使手下散布謠言詆毀臣。請陛下明察。”福康安跪地奏道。
和珅臉色煞白,趕忙辯解:“陛下,這是福康安的誣陷,臣冤枉啊。”
乾隆皇帝看著和珅,眼中滿是失望:“和珅,你平日聰明伶俐,朕對你多有重用。可你卻為了一己私利,做出如此卑劣之事,實在讓朕痛心。”
和珅磕頭如搗蒜:“陛下,臣知錯了,請陛下恕罪。”
乾隆皇帝沉思片刻後道:“和珅,此次你行為失當,本應嚴懲。但念你平日為朝廷也有一些功勞,暫不追究。然而,出使法蘭西一事,你已無資格。”和珅心中懊悔不已,但也隻能無奈領命。
福康安心中大喜,他再次奏道:“陛下,臣願為朝廷出使法蘭西,定不辱使命。”
乾隆皇帝看著福康安,點了點頭:“福康安,你戰功赫赫,此次朕便派你出使法蘭西。你要牢記使命,展現我大清國威,增進兩國邦交。若有差池,朕定不輕饒。”
“謝陛下隆恩,臣定當全力以赴。”福康安興奮地說道。
至此,這場因爭奪出使法蘭西人選而引發的朝堂紛爭終於落下帷幕。福康安憑借自己的戰功以及在危機中的應對,贏得了乾隆皇帝的信任,獲得了這一尊貴的使命。而和珅則因自己的不當行為,失去了這次機會,也讓乾隆皇帝對他的信任大打折扣。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福康安開始積極籌備出使事宜,他深知此次使命的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而和珅則在府中暗自反思,試圖尋找機會重新獲得乾隆皇帝的寵信。京城依舊繁華,但這場朝堂風雲,卻讓眾人都明白了,在權力的舞台上,唯有堅守正道,才能真正贏得機會與信任。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