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論功行賞
字數:6251 加入書籤
第153章 論功行賞
我們一行人,離開恒山回到了京城。劉墉向乾隆奏陳了顒琰、王傑、錢灃三人在陝西遇到的危險。
顒琰、劉墉等一行人快馬加鞭,終於回到了京城。眾人未及休息,便徑直入宮求見乾隆。乾隆聞聽顒琰等人歸來,即刻召見。
顒琰率先步入大殿,跪地行禮,口中說道:“皇阿瑪,兒臣回來了。”乾隆見顒琰平安歸來,心中稍安,忙道:“起來吧,一路辛苦了。”隨後,劉墉、王傑、錢灃等也依次入殿,向乾隆行禮。
乾隆目光掃過眾人,問道:“此次甘肅賑災之事辦得如何?”王傑上前一步,將甘肅受災的嚴重情況、賑災的具體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一一詳細奏明:“甘肅等地遭遇了罕見的旱災,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當地官員雖有救災之舉,但由於災情深重,且部分官員救災不力,致使災情愈發嚴重。臣等抵達甘肅後,開倉放糧,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以工代賑,總算暫時緩解了災情,讓百姓得以熬過此劫。”
顒琰接著說道:“皇阿瑪,兒臣在甘肅親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難,深感痛心。此次賑災,多虧了王大人等一眾官員的悉心謀劃與全力施為,才使得救災之事順利進行。”乾隆微微點頭,對王傑等人的辦事能力表示認可。
然而,當說到回京途中在陝西鹹陽所遭遇的襲擊時,大殿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顒琰將山口遇伏的經過詳細述說了一遍,包括林虎等人的突然出現、他們毫不畏懼朝廷官員的囂張氣焰以及兩個假傳聖旨的太監被殺等細節。
乾隆聽聞,臉色一沉,怒道:“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公然襲擊皇子,妄圖謀害朕的子嗣!”劉墉忙道:“陛下,據那臨死的太監所言,此事背後似乎另有主謀,臣等猜測,可能與和珅有關,但不敢確定,還請陛下定奪。”
乾隆一聽,心中一驚,隨即陷入沉思。和珅乃朝廷重臣,深得自己寵信,但若是他真的卷入此事,那可就非同小可了。
王傑在旁補充道:“陛下,那林虎一夥絕非普通強盜,他們訓練有素,目標明確,就是衝著殿下而來。而且,他們在形勢不利時撤退有序,顯然是有備而來。”錢灃也點頭稱是,說道:“陛下,臣等雖無確鑿證據,但那太監福全臨死前的‘和’字,實在是令人起疑。”
“此事容朕深思熟慮之後再做定奪吧!”乾隆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也隻能這樣說。而劉墉這時提醒乾隆道:“陛下!從陝西刺殺十五阿哥來看,陛下的身邊太監們也得查一查了。他們竟然能偷出陛下的天子劍,能模仿陛下的筆跡書寫詔書,能順利地出宮傳假聖旨。這可不是一般小事兒呀,陛下!”
乾隆一聽劉墉的陳述後憤怒至極,立刻著內務府清查皇宮內所有太監,但凡從前有太監與外臣有一絲勾連者,即刻被亂棍打死。這下好了,不但宮內死了很多太監,更使得太監們人心惶惶,三三兩兩聚在角落裏,眼神中滿是驚恐與憤懣。
一個年長些的太監,皺著眉頭,壓低聲音罵道:“哼,這劉墉可真是多事!咱們平日裏本本分分當差,就因為他這麽一奏,皇上發了雷霆之怒,咱們都要跟著遭殃!”
旁邊一個瘦高的太監也附和著,滿臉的怨氣:“就是說呢!指不定是他自己想在皇上麵前邀功,拿咱們這些小太監開刀。這皇宮裏這麽多太監,誰能保證沒跟外臣說過一兩句話?這下可好,人人自危,說不定哪天就被當成勾連外臣的給亂棍打死咯!”
這時,一個小太監怯生生地說:“要不,咱們收斂些,別再和宮外的人有往來,說不定能躲過這一劫?”
年長太監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你這孩子說的什麽傻話!這事兒哪是咱們能控製的。萬一哪個不長眼的外臣,硬要和咱們搭話,咱們敢不應嗎?到時候,不管咱們有沒有勾連,隻要被發現有往來,那就是死路一條!”
另一個胖胖的太監,氣得直跺腳:“這劉墉,平日裏看著倒是一副公正清廉的模樣,沒想到這次卻把咱們往絕路上逼。咱們在這宮裏當牛做馬,沒功勞也有苦勞,他怎麽就不能體諒體諒咱們!”
有一個太監說:“據我所知,是一個秉筆太監和那個皇上的貼身太監福全把天子劍偷出宮去,弄了一道假詔書去甘肅刺殺十五阿哥顒琰。被劉墉他們抓住了,而且他們倆不知道在路上被誰給殺了!奏報的說是被山匪殺了,真實情況還不知道被誰利用後沒了價值滅口了呢!”
“還有這回事兒?我說這兩天怎麽沒見著福全這個狗東西,原來是他造的孽,牽連了這麽多人!冤枉啊!”一個太監感歎道,“小心著點吧!”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罵得正起勁時,突然一個眼尖的太監臉色一變,低聲喝道:“噤聲!巡宮的來了!” 眾人頓時嚇得閉上了嘴,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各自散開,可心裏的那份怨恨,卻如同火苗一般,在心底暗暗燃燒著,卻不知道該向哪兒撒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由於劉墉等人保護顒琰有功,劉墉、王傑、錢灃三人都得到了乾隆的嘉獎。劉墉晉升上書房總師傅,兼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官居一品。王傑為東閣大學士、上書房師傅、兵部尚書、總理禮部事務,官居一品。錢灃為左都禦史,官居從一品,賞雙眼花翎。朱珪賞雙眼花翎,白銀五千兩,京中宅院一處。
事件過後,顒琰對朱珪說道:“這劉墉是不是太狠了點,一下子讓宮裏那麽多太監死於非命,這樣不好吧!”
朱珪淡然一笑說道:“非也!殿下豈不知東漢末年,由於太監當道致使東漢滅亡的事兒?如果東漢太遠,那麽前明太監當道的事兒就在眼前,難道殿下也不知道?故此,那些心地不幹淨的東西除掉更好!絕不能讓那些閹人當道,有一個便殺兩個,才能震懾他們!”顒琰聽後,雖說難以接受,但感覺很有道理。
時間轉眼到了乾隆五十四年,和珅小老婆的娘家侄兒貴林,仗著姑父的權勢在京城橫行霸道。一日,他偶然瞧見一個美貌的農家女子,見女子出身普通,便色膽包天,將人強擄回府。
女子家人得知後,趕忙到順天府尹處擊鼓鳴冤。可這順天府尹懼怕和珅的勢力,不但不懲處貴林,還與他狼狽為奸,顛倒黑白,把受害女子關進大牢。那女子不堪受辱,羞憤自盡。其父母悲痛欲絕,四處奔走告狀,最後找上了朱珪。
朱珪聽聞此事,義憤填膺,決心為這家人討回公道。他喬裝打扮,身著粗布麻衣前往順天府尹處告狀,還故意激怒府尹。府尹果然中計,命人將朱珪打了一頓板子,隨後關進大牢。朱珪的管家朱儀見老爺許久未歸,便到順天府要人。府尹這才知曉自己打了朝廷一品大員,嚇得臉色慘白,急忙到牢中賠罪。
朱珪卻不打算輕易放過他,對府尹說:“你身為百姓的父母官,卻如此胡作非為,還擅自將我關入大牢。今日你若不把貴林抓來關在此處,我就不走了!” 府尹夾在中間,兩邊都得罪不起,隻好去找和珅拿主意。
和珅思索一番,擔心此事鬧大傳到乾隆耳中,自己麵上無光,便暫且妥協,讓順天府尹先把貴林關進大牢,等朱珪出獄後再另做打算。
但朱珪怎會讓和珅如願。第二天,他故意向乾隆請假,稱自己被人毆打,無法上朝。乾隆本就覺得宮中生活乏味,聽聞此事,好奇心頓起,下朝後便直奔朱珪府上,想看個究竟。
朱珪見乾隆前來,心中暗喜,趴在床上呈上三封奏章。第一封奏章,他懇請乾隆嘉獎和珅,誇讚和珅大義滅親,將小舅子貴林關進大牢。乾隆向來寵信和珅,一聽這話,想都沒想便答應下來,還下旨賞賜和珅。
緊接著,朱珪呈上第二封奏章,狀告順天府尹與貴林相互勾結、徇私枉法。乾隆看後,龍顏大怒,當即下令斬殺順天府尹。
此時,朱珪呈上了第三封奏章,請求乾隆下令斬殺罪魁禍首貴林。乾隆這才發覺自己掉進了朱珪設下的圈套,可前麵已經下旨嘉獎和珅、斬殺順天府尹,如今若不殺貴林,這兩道聖旨豈不沒了依據?
和珅雖有心保住內侄,卻一時也想不出解救之法。而朱珪趁熱打鐵,催促乾隆下令。乾隆無奈之下,隻好下令斬殺貴林。就這樣,朱珪憑借著自己的智慧,成功懲治了惡人,為百姓出了一口惡氣 。而這件事兒,也給朱珪今後帶來了災難,這是後話。
卻說貴林被斬之後,由於和珅有大義滅親之舉,免除了懲罰,很快官複原職,又成了朝中風雲人物。這個時候,永瑆、永璘二位王子已經看透了和珅的嘴臉,也知道和他在一起,不知什麽時候就會倒黴翻船,所以這哥倆對和珅開始敬而遠之。轉而,永瑆投到了王傑的門下,成了王傑的學生;永璘投到了朱珪的門下,成了朱珪的學生。
這二人的轉變,可把和珅氣的不輕。和珅暗暗發誓,扳不動皇子還扳不動你朱珪麽?於是,他時時刻刻暗中觀察朱珪的一言一行。
乾隆五十四年初夏,由於皇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都有了一些建樹和功勞,都得到了封王封爵。愛新覺羅·永璿被封為和碩儀親王;愛新覺羅·永瑆被封為和碩成親王;愛新覺羅·顒琰被封為和碩嘉親王;愛新覺羅·永璘被封為和碩慶郡王。
其它王子被封爵沒什麽感覺,而顒琰被封嘉親王後突然感覺在哪兒聽過“jia qin”或者是“jia qing”這兩個字的聲音,隻是一時半會想不起來。他回到親王府後把所有人都召集起來問話,看看有誰說過這兩個聲音,但是誰也表示沒有說過。
顒琰很是奇怪,他總覺著在哪裏聽到過,但絕不是乾隆這次所說。於是他找到王傑問,王傑表示沒有說過;他找到錢灃問,錢灃表示沒有說過;他找到朱珪問,朱珪也表示沒有說過;最後找到劉墉問,劉墉也表示沒有說過。
這日在上書房,他突然聽到永璘讀了一首唐代詩人貫休的詩《商山道者》。隻聽永璘吟道:“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棲隔雪林。多傍鬆風梳綠發,隻燒崖藥點黃金。澄潭龍氣來縈砌,月冷星精下聽琴。曾夢先生非此處,碧桃溪上紫煙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等等,十七弟,你剛才吟的什麽詩?再吟一遍!”顒琰急切地說道。永璘就又吟了一遍。
顒琰突然脫口而出:“‘留得石屋在,擁得佳青長’,嘉親王、嘉親、佳青。‘曾夢先生非此處’,夢!我知道了——!”他想起了在恒山一道觀裏的夢中情景。顒琰突然知道了他在哪兒聽到過“jia qin”這個聲音了,高興得他大叫了出來。
他這一叫,把大夥都嚇了一跳。朱珪看著他說道:“親王殿下,為何如此輕浮,不成體統呀?如今你可是親王!”顒琰趕忙穩重下來說道:“學生失態了!請先生責罰!”
“算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下課後,找我說清楚!”朱珪對他說道。
下課後,顒琰來到朱珪書室。朱珪問他讀書時為何大聲喧嘩。顒琰就把在恒山所夢講給了他,朱石君聽後也感覺奇怪。他便開始揣摩那夢裏的偈語,揣摩來揣摩去,他得出了一個答案,便對顒琰說道:“這偈語的意思是‘留’通‘劉’,‘石屋’在佛語裏是‘石庵’,‘擁’通‘墉’也可做‘擁有’‘擁護’,‘佳青’就是‘嘉親’,‘長’也讀作‘zhang’通‘掌’字。你夢中偈語解釋出來就是‘劉墉劉石庵可擁護嘉親王掌舵’爾!”
“住口!大膽朱石君!你作為大清臣子,怎能如此胡說八道,壞我大清規矩?”正待朱珪和顒琰解釋夢中偈語的時候,不知何時劉墉出現在了他們跟前。經過劉墉輕聲嗬斥,這二位目瞪口呆,趕緊承認錯誤,說自己在胡說八道。朱珪知道,他和顒琰的談話是犯皇家大忌的,弄不好就得掉腦袋。
顒琰看到劉墉發怒,趕緊給劉墉跪下說道:“劉師傅!息怒,錯在本王,不能怪朱師傅,我這就去向父皇認罪!請不要牽連朱師傅!本王求你了!”說罷“嘣嘣嘣”就磕起頭來。劉墉趕忙撩衣跪倒扶住顒琰說道:“王爺還快起來!您這折煞老夫了!此處還無外人,趕快起來!老臣絕不向第三人透漏半個字!”
顒琰聽到劉墉此話,才算放心。顒琰知道,劉墉從來說一不二。起來後又向劉墉深鞠一躬,退出了朱珪的書室。顒琰走後,劉墉看著朱珪,氣的用手指著朱珪小聲說道:“朱石君呀朱石君,你是有多年經驗的老臣了,怎麽就不知道這個道理?萬一讓他人聽去,傳到皇上耳朵裏,你如何自圓其說?”
朱珪雙手抱拳小聲稱道:“劉大人教訓的是!教訓的是!今後絕不再言此類話題,此乃是下官疏忽!疏忽了!”
關於顒琰夢中偈語的事兒,在劉墉的製止和保密下,總算沒發生什麽大事兒,表麵上平安無事,但在這三人內心裏,總是提心吊膽的……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