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正邪較量

字數:6437   加入書籤

A+A-


    乾隆五十六年,廓爾喀悍然侵犯西藏,燒殺搶掠,一時間雪域高原哀鴻遍野,寺廟被劫,百姓遭難。駐藏大臣驚恐萬分,快馬加鞭向京城告急。乾隆皇帝得知此事,龍顏大怒,當即下令兩廣總督福康安為大將軍,海蘭察為副統帥,統率大軍奔赴西藏平亂。
    福康安、海蘭察領命後率領大軍一路翻山越嶺,曆經艱辛抵達西藏。他們治軍有方,與當地駐藏軍隊緊密配合,士氣空前高漲。
    終於,到了福康安等人精心策劃的突襲之夜。這天夜裏,月黑風高,福康安低聲對身旁的將士下令:“聽我號令,悄悄靠近敵營。”
    當大軍悄然接近廓爾喀營地時,福康安猛地抽出長刀,大喝一聲:“殺——!”瞬間,喊殺聲四起,清軍將士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營。廓爾喀軍隊毫無防備,陣腳大亂。福康安身先士卒,一邊砍殺敵軍,一邊大喊:“將士們,隨我奮勇殺敵,揚我大清軍威!”海蘭察此時帶著一隊精銳騎兵,從側翼迂回包抄,同時喊道:“截斷敵軍退路,一個都別讓他們跑了!”在清軍的猛烈攻擊下,廓爾喀軍隊漸漸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這一場戰鬥,清軍大獲全勝,殲滅了大量敵軍,收複了一些被占領的土地。
    戰報傳回京城,乾隆皇帝龍顏大悅,對福康安、海蘭察等將領大加讚賞。劉墉心中也稍感欣慰,但他知道,戰爭還未結束,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
    乾隆五十七年,前方戰報傳回京城的第二天。雖已入夏,但清晨的微風仍帶著絲絲涼意。紫禁城在晨光的照耀下,琉璃瓦閃爍著金黃的光芒,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今日乾隆特地舉行早朝。此時的乾清宮內,氣氛熱烈非凡。乾隆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手中緊握著剛剛傳來的軍報,臉上滿是難以抑製的欣喜:“福康安果然不負朕望,短短時日,便收複擦木、濟嚨等地,此乃大功一件啊!”乾隆聲音洪亮,仿佛要將這份喜悅傳遍整個宮殿。
    殿下群臣紛紛跪地,齊聲恭賀:“皇上聖明,福康安英勇,大清必將揚威四方!”其中,和珅也隨著眾人一同道賀,隻是他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懊惱。他本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妄圖在此次戰事中撈取好處,卻不想福康安如此迅速地取得了勝利,打亂了他的計劃。
    劉墉站在群臣之中,麵容依舊沉穩。待眾人祝賀聲稍歇,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皇上,福康安初戰告捷,實乃我大清之幸。但邊疆戰事複雜,後續恐有諸多變數,還望皇上不可掉以輕心,仍需對前線局勢密切關注,做好萬全之策。”
    乾隆微微點頭,讚許地看了劉墉一眼:“劉愛卿所言極是。雖此次福康安旗開得勝,但朕亦知不可懈怠。傳朕旨意,對福康安及前線將士重重嘉獎,以勵士氣!”
    “遵旨!”一旁的太監高聲應道。
    散朝之後,和珅回到府邸,徑直走進書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麵色陰沉。他的幕僚見狀,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此次福康安立功,看來咱們的計劃是落空了。”
    和珅冷哼一聲:“哼,福康安這小子,倒是有些本事。不過,他別以為這就能一帆風順。我和珅絕不會讓他獨攬大功,定要想個法子,抹黑他,把這戰功搶過來一部分。”
    幕僚思索片刻,說道:“大人,要不咱們從糧草供應方麵做文章?就說福康安浪費糧草,致使軍需出現問題。”
    和珅皺眉沉思,片刻後搖頭道:“不妥,福康安心思縝密,在糧草之事上必然謹慎,此舉容易被識破。得想個更為巧妙的法子……”
    另一邊,遠在藏邊的福康安大營內,卻是一片歡騰。將士們圍坐在一起,談論著此次的勝利。福康安身著戎裝,身姿挺拔,他看著營帳外士氣高昂的士兵們,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懈怠。
    副將海蘭察走過來,笑著說道:“大帥,此次初戰告捷,全賴大帥指揮有方啊!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行動?”
    福康安目光望向遠方連綿的山脈,神色凝重:“初戰雖勝,但廓爾喀人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需盡快穩固防線,同時摸清他們的下一步動向。我料想,他們定會集結兵力,進行反撲。我們要以逸待勞,給他們致命一擊。”
    海蘭察點頭稱是:“大帥所言極是,末將這就去安排,加強防禦工事,派遣斥候打探敵軍消息。”
    福康安拱手對海蘭察說道:“辛苦你了。此次戰事關乎大清邊疆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
    待海蘭察離去後,福康安獨自走進營帳,展開地圖,仔細研究著地形與敵軍可能的行軍路線。他深知,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
    而在京城,和珅經過幾日的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自認為絕妙的計劃。他開始暗中聯絡一些與福康安有過節的官員,準備在朝堂上掀起一場針對福康安的風波。
    數日後,早朝之上,一位名叫常海峰的禦史突然出列,跪地啟奏:“皇上,臣有要事啟奏。近日聽聞福康安在藏邊雖有小勝,但他居功自傲,在軍中獨斷專行,對待下屬嚴苛,導致軍心不穩。且他在收複之地,縱容士兵搶掠百姓財物,致使當地民不聊生。如此行徑,實有辱我大清軍威,望皇上明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乾隆聽聞此言,眉頭緊皺,心中頓時起了疑慮。他看向和珅,問道:“和愛卿,此事你可有所耳聞?”
    和珅裝作一臉為難的樣子,上前說道:“皇上,臣近日確也聽到一些類似傳言,但臣不敢輕信,畢竟福康安一向忠心耿耿,此次又立有戰功。或許是有人嫉妒大帥功績,故意造謠生事。但既然有禦史彈劾,為了大清軍威,也為了福大帥的清譽,還望皇上派人徹查。”
    劉墉站出來,大聲說道:“皇上,福康安為人臣下素知,他一心為國,絕不可能做出此等事來。想必是有人心懷不軌,妄圖陷害大帥。請皇上不要輕信一麵之詞。”
    朝堂之上,大臣們分成兩派,爭論不休。乾隆思索良久,說道:“此事關乎重大,朕不能偏聽偏信。傳朕旨意,派戶部侍郎蘇淩阿前往藏邊,實地調查福康安所部情況,務必查清真相,不得有絲毫隱瞞!”
    “遵旨!”蘇淩阿出列領旨,和珅暗自得意,因為蘇淩阿乃是他的心腹,此次派他前去,和珅相信一定能達到抹黑福康安的目的。
    遠在藏邊的福康安,還不知道京城已經因他掀起了一場風波,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禦敵軍反撲的準備工作中。然而,一場針對他的陰謀,正悄然向他逼近……
    蘇淩阿領命後,帶著一隊隨從浩浩蕩蕩地從京城出發,一路向著藏邊行進。和珅特意在城外為他餞行,二人在馬車上密談許久。和珅拍著蘇淩阿的肩膀,壓低聲音說道:“蘇大人,此次前去藏邊,皇上可對大人寄予厚望,你定要將福康安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坐實了,這可是大功一件,將來好處少不了你的。”
    蘇淩阿一臉諂媚地笑著:“和大人放心,下官必定不辱使命。福康安那小子,平日裏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裏,這次定要讓他吃些苦頭。”
    數日後,蘇淩阿一行人抵達了福康安的大營。福康安聽聞朝廷派來欽差,雖心中疑惑,但還是率領一眾將領,整齊列隊,恭敬迎接。蘇淩阿端著架子,趾高氣昂地下了馬車,掃了一眼福康安等人,皮笑肉不笑地說道:“福大帥,皇上對此次戰事極為關切,特命本官前來了解情況。”
    福康安心中雖覺蹊蹺,但仍恭敬回道:“有勞蘇大人辛苦跋涉。前線一切安好,我軍正積極籌備,以防廓爾喀反撲。”
    蘇淩阿冷哼一聲:“哼,安好?可京城那邊傳來不少對你不利的言論,說你居功自傲、縱容士兵搶掠百姓。皇上派我來,就是要徹查此事。”
    福康安一聽,頓時怒火中燒,但還是強壓著性子說道:“蘇大人,這純屬汙蔑!我福康安一心為國,所率將士皆嚴守軍紀,從未有過搶掠百姓之事。想必是有人在背後惡意中傷,還望大人明察。”
    蘇淩阿卻不以為然,擺了擺手:“到底是真是假,本官自會調查。來人,從今日起,將福康安大帥身邊的將領,一個個叫來問話。”
    一時間,大營內人心惶惶。福康安深知這是朝廷中有人用的陰謀,卻又無法阻止蘇淩阿的調查。他一方麵暗中叮囑將領們,據實回答,切莫慌張;另一方麵,繼續有條不紊地安排著防禦工事的建設和軍隊的操練,以防敵軍突襲。
    蘇淩阿開始了所謂的“調查”,他故意挑唆一些與福康安有間隙的士兵,許以重利,誘導他們編造福康安的“罪行”。這些士兵經不住誘惑,在蘇淩阿的威逼利誘下,竟然昧著良心說了一些不實之詞。
    海蘭察得知此事後,氣憤不已,衝進福康安的營帳:“大帥,這蘇淩阿分明是來者不善,故意抹黑我們。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該修書一封,將實情告知皇上。”
    福康安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海將軍稍安勿躁。此時貿然上書,皇上未必會信。蘇淩阿背後有和珅撐腰,他們早有預謀。我們得找到證據,證明我們的清白。”
    海蘭察著急地說道:“那該如何是好?時間緊迫,萬一蘇淩阿先一步將那些編造的‘罪證’送回京城,皇上恐怕就會相信了。”
    福康安目光堅定:“我們先從當地百姓入手。我軍一直與百姓秋毫無犯,百姓心中自有公道。隻要找到那些受我軍幫助的百姓,讓他們為我們作證,蘇淩阿的陰謀就無法得逞。”
    於是,福康安派了一些心腹士兵,秘密前往附近的村莊,尋找願意為清軍作證的百姓。與此同時,廓爾喀方麵得知清軍內部似乎出現了混亂,認為有機可乘,開始集結兵力,準備發動大規模的反撲。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廓爾喀軍隊如鬼魅般朝著清軍營地逼近。守營的士兵發現敵軍來襲,立刻敲鑼報警。福康安聽到警報後,迅速穿戴好盔甲,衝出營帳,大聲喊道:“將士們,敵軍來襲,不要慌亂,按照之前的部署迎敵!”
    刹那間,清軍營地燈火通明,將士們迅速進入戰鬥狀態。福康安手持長刀,身先士卒,帶領著一隊精銳騎兵,朝著敵軍衝去。海蘭察則率領弓箭手,在後方進行火力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閃爍。廓爾喀軍隊本以為清軍會因內部調查而軍心不穩,沒想到福康安的指揮依舊沉穩,清軍的抵抗異常頑強。雙方陷入了激烈的混戰之中。
    福康安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他看到一名廓爾喀將領正指揮著軍隊進攻,心中一動,決定擒賊先擒王。他策馬揚鞭,朝著那名將領衝去。那將領見福康安來勢洶洶,急忙舉刀相迎。福康安大喝一聲,手中長刀猛地一揮,一道寒光閃過,那將領頓時抵擋不住,被福康安斬於馬下。
    廓爾喀軍隊見將領被殺,頓時陣腳大亂。海蘭察趁機指揮弓箭手加大射擊力度,密集的箭雨如蝗蟲般射向敵軍。清軍士氣大振,趁勢發起全麵反攻。在清軍的猛烈攻擊下,廓爾喀軍隊大敗而逃。
    這一場戰鬥,清軍再次取得了勝利,但福康安並沒有放鬆警惕。他深知,廓爾喀人不會就此罷休,而且蘇淩阿在營中搗亂,隨時可能將歪曲的“調查結果”送回京城,自己必須盡快找到有力證據,洗清冤屈。
    就在這時,派出去尋找百姓作證的士兵回來了,還帶來了數十位當地百姓。這些百姓紛紛表示,清軍在福康安的帶領下,不僅保護了他們的安全,還時常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根本不存在搶掠百姓的事情。福康安大喜過望,立刻安排這些百姓與蘇淩阿當麵對質。
    蘇淩阿見到這些百姓,心中暗暗叫苦,但他仍不死心,妄圖狡辯:“這些百姓定是受了福康安的威逼利誘,才會為他說話。”
    百姓們聽了,紛紛憤怒地指責蘇淩阿:“大人,您可不能顛倒黑白。福大帥和清軍對我們的好,我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您這樣汙蔑他們,良心何在?”
    福康安看著蘇淩阿,冷冷地說道:“蘇大人,事實勝於雄辯。無論你受何人指使,來此汙蔑我,陷害我軍將士;但若因此耽擱了我軍作戰時機,你就有通敵賣國之嫌疑,其心可誅!本帥可先斬後奏。哪怕皇上殺了本帥,本帥也得先殺了你這通敵賣國奸賊!”
    蘇淩阿聽後臉色慘白,無言以對。福康安若真的把他當做奸細殺了,他還真的無法辯解。
    然而,福康安決定不再坐以待斃,他寫了一封詳細的奏章,將蘇淩阿的所作所為、廓爾喀的戰事以及清軍的真實情況,一一向皇上稟明,並附上了百姓們的證詞。他派人六百裏加急送往京城,希望皇上能明辨是非,識破朝中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的陰謀。
    然而,這封信能否順利送到皇上手中,皇上看到信後又會作何反應,福康安和他的將士們能否徹底洗清冤屈,繼續平定藏邊之亂,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而藏邊的局勢,也依舊波譎雲詭,充滿了變數……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