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永瑆被貶
字數:6953 加入書籤
正當永瑆覺得自己離皇位越來越近的時候,這天,在紫禁城巍峨莊嚴的太和殿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沉悶。
乾清宮的龍椅之上,乾隆皇帝高坐,麵容雖依舊保持著一國之君的威嚴,但眼中卻難掩一絲疲憊與煩悶。殿下,皇子們正各執一詞,爭吵不休,而爭論的焦點,正是儲君之位。
十二阿哥永璂神色嚴肅,率先邁出一步,拱手向乾隆行禮,聲音清朗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皇阿瑪,兒臣以為,永瑆年紀尚輕,對於朝堂之事、治國理政之道所知有限,經驗不足。立儲乃國之重事,關乎大清的千秋基業,實不能草率為之。”
永瑆聽聞,臉色微微一變,眉頭緊蹙,上前一步,抱拳回禮,語氣急切而不甘示弱:“皇兄此言差矣!年紀並非衡量能否為儲君的唯一標準。我雖年少,但日夜苦讀,鑽研治國之策,對天下大事亦有自己的見解。”
其他皇子們見狀,也紛紛附和。支持永璂的皇子們個個神情凝重,言辭懇切,以各種理由闡述著永瑆的不足;而支持永瑆的皇子們則麵紅耳赤,據理力爭,強調著永瑆的潛力與才華。一時間,朝堂上吵得沸反盈天。
乾隆緩緩起身,龍袍隨風飄動,眼神掃過殿下的皇子們,威嚴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都住口!立儲之事,朕自有考量。你們皆是朕的皇子,本應同心同德,為大清江山出力,如今卻為了這儲君之位爭吵不休,成何體統!”
皇子們聽聞,紛紛噤聲,低下頭去。殿內頓時安靜下來,隻有輕微的呼吸聲在空氣中回蕩。
“關於儲君之事,容後再議,退朝!”乾隆揮了揮手,疲憊地說道。
紫禁城,紅牆黃瓦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耀著威嚴的光芒,宮殿錯落有致,彰顯著皇家的莊重與神秘。禦花園中,花草繁茂,亭台樓閣點綴其間。正值春末夏初,微風輕拂,禦花園內一片生機勃勃。
十二皇子永璂身著一襲月白色錦袍,腰間束著一條墨色絲帶,麵色陰沉地漫步在曲折的小徑上。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不甘與嫉妒,時不時握緊拳頭,仿佛在壓抑著內心的怒火。
不遠處,幾位皇子正聚在一起談笑著。為首的正是在和珅支持下風頭正勁的永瑆,他穿著華麗的明黃色常服,頭戴紫金冠,身姿挺拔,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周圍的皇子們或諂媚地附和,或恭敬地傾聽,將永瑆簇擁在中心。永璂看著這一幕,心中的嫉妒如潮水般翻湧。
永璂自幼便對皇位有著強烈的渴望,他自認為論才學、論智謀,都不比其他皇子差。想起小時候,他在書房中日夜苦讀,期望能在父皇麵前嶄露頭角,博得歡心。然而,這些努力似乎都被父皇忽視了,而如今永瑆卻因和珅的助力備受矚目。“憑什麽他永瑆能如此風光,不過是仗著和珅那老匹夫的支持罷了!”永璂低聲咒罵著,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就在這時,永璂的貼身太監小順子匆匆趕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永璂微微點頭,眼神中露出一絲算計,“走,去四皇子府。”說罷,他加快了腳步,身後的小順子急忙跟上。
四皇子永珹的府邸裝飾得頗為典雅,雖不及皇宮的奢華,卻也盡顯皇家氣派。永璂來到府中,徑直走進書房。四皇子永珹早已在書房等候,見永璂進來,趕忙起身相迎。
“十二弟,今日前來,所為何事?”永珹中等身材,麵容和善,眼神中卻透著一絲精明。
永璂也不寒暄,直接說道:“四哥,如今永瑆在和珅的支持下,風頭無兩,大有被立為儲君之勢。我們若不想辦法,日後恐怕都沒有立足之地了。”
永珹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十二弟所言極是,永瑆與和珅勾結,確實對我們不利。隻是,我們該如何做?”
永璂眼中閃過一絲陰冷,“四哥,我們聯合其他幾位皇子,共同向父皇進諫,列舉永瑆與和珅勾結的種種惡行,讓父皇看清他們的真麵目。”
永珹猶豫道:“此舉恐怕風險不小,若父皇不信,我們豈不是自討苦吃?”
永璂冷笑道:“四哥,如今我們已沒有退路。若永瑆真的被立為儲君,我們這些人都將成為他的眼中釘、肉中刺。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上一拚。”
永珹咬了咬牙,“好,十二弟,我聽你的。隻是,我們還需聯絡其他幾位皇子,確保萬無一失。”
隨後,永璂和永珹又細細商討了一番具體的計劃,決定先聯絡與他們關係較好且對永瑆同樣不滿的幾位皇子。
接下來的幾日,永璂和永珹分別拜訪了幾位皇子。有的皇子一聽便表示願意加入,有的則心存顧慮,但在永璂和永珹的一番勸說下,也紛紛點頭答應。
這日,在一處隱秘的別苑中,永璂、永珹以及幾位參與謀劃的皇子齊聚一堂。眾人圍坐在一張圓桌旁,氣氛略顯凝重。
“各位兄弟,今日我們聚在這裏,想必大家都清楚緣由。永瑆與和珅狼狽為奸,意圖謀取儲君之位,我們絕不能讓他們得逞。”永璂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十二弟說得對,永瑆平日裏就仗著和珅,行事囂張跋扈,若讓他登上皇位,我們大清的江山恐怕就要毀在他手裏了。”七皇子永琮義憤填膺地說道。
“隻是,我們手上還缺少確鑿的證據,僅憑幾句說辭,恐怕難以讓父皇信服。”五皇子永琪皺著眉頭說道。
永璂微微一笑,“五哥放心,我已派人去搜集永瑆與和珅勾結的證據。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有消息傳來。”
幾日後,永璂派出去的人終於有了消息。小順子匆匆跑進永璂的書房,興奮地說道:“主子,證據找到了!”
永璂急忙接過小順子遞來的一個信封,打開一看,裏麵是一些信件和賬目明細,詳細記錄了永瑆與和珅如何互相勾結,收受賄賂,幹預朝政的種種罪行。
“好,太好了!”永璂眼中閃過一絲狂喜,“有了這些證據,永瑆和和珅插翅難飛。”
永璂立刻派人通知其他幾位皇子,約定明日一早一同前往養心殿。
第二日清晨,天色尚未大亮,永璂、永珹等幾位皇子便身著朝服,神色嚴肅地來到了養心殿外,經通報後進了養心殿。
“兒臣等參見父皇,願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子們齊刷刷地跪地行禮。
乾隆皇帝微微皺眉,看著跪在地上的眾皇子,疑惑地問道:“你們一大早前來,所為何事?”
永璂率先起身,恭敬地說道:“父皇,兒臣等今日前來,是有要事啟奏。近來,兒臣等發現永瑆與和珅勾結,收受賄賂,幹預朝政,犯下諸多罪行。兒臣等不敢隱瞞,特來向父皇稟明。”
說罷,永璂將手中的證據呈上,由太監轉交給乾隆皇帝。
“這是真的?”乾隆皇帝猛地將手中的證據摔在地上,怒視著眾皇子。
永璂等人再次跪地,齊聲說道:“父皇,千真萬確。兒臣等不敢欺瞞父皇。”
乾隆皇帝沉默了許久,緩緩說道:“你們先起來吧。這件事,朕會徹查。若真如你們所說,朕絕不姑息。”
就在乾隆皇帝準備派人徹查永瑆與和珅之事時,消息卻不知為何走漏了出去。永瑆得知此事後,大驚失色,急忙去找和珅商議對策。
和珅依舊是那副鎮定自若的模樣,他輕撫著胡須,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莫慌,如今之計,我們需先想辦法證明這些證據是偽造的,再反咬他們一口,說他們意圖陷害殿下。”
永瑆有些慌亂地說道:“和大人,這能行嗎?父皇向來明察秋毫,恐怕不會輕易相信我們的話。”
和珅微微一笑,“殿下放心,此事交給老臣便是。老臣自有辦法。”
隨後,和珅派人偽造了一些證據,證明永璂等人呈給乾隆皇帝的證據是他們自己偽造的,並且還誣陷永璂等人意圖謀反。
幾日後,乾隆皇帝正在書房中思考如何徹查永瑆與和珅之事,和珅突然求見。
和珅走進書房,撲通一聲跪地,痛哭流涕地說道:“皇上,奴才冤枉啊!不知為何,幾位皇子竟偽造證據,誣陷老臣與永瑆殿下勾結。他們居心叵測,意圖謀反,還請皇上明察。”說罷,和珅將自己偽造的證據呈上。
乾隆收下和珅遞交上來的東西,看也沒看就放到一邊,說道:“和珅,此事朕會慎重調查。你先起來吧。”
幾天過去了,都沒有得到乾隆如何處理和珅與永瑆的消息。“這可如何是好?父皇如今恐怕對我們也起了疑心。”永珹焦急地說道。
永璂咬了咬牙,“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們再去搜集證據,證明和珅和永瑆的罪行。這次,一定要讓父皇相信我們。”
然而,就在永璂等人陷入困境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了。此人是和珅府上的一個家奴,因不滿和珅的所作所為,決定站出來揭露他的罪行。
這個家奴偷偷找到了永璂,將和珅和永瑆更多鮮為人知的罪行告訴了他,並提供了一些關鍵的證據。
“殿下,這些都是小人親眼所見,句句屬實。和珅那老賊平日裏作威作福,壞事做盡。小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才決定站出來。”家奴跪在地上,誠懇地說道。
永璂大喜過望,“好,你做得對。若此事成功,本皇子定不會虧待你。”
有了這些新的證據,永璂等人再次看到了希望。
永璂等人帶著新的證據,再次來到養心殿。這一次,他們將證據詳細地呈給乾隆皇帝,並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說明。
乾隆皇帝仔細審視著這些新的證據,又派人暗中調查。經過一番核實,終於確定了永瑆與和珅的罪行屬實。
“和珅,永瑆,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做出這等欺君罔上之事!”乾隆皇帝怒不可遏,下令和珅閉門思過三個月,削去永瑆親王爵位降為郡王,永不得參與皇儲之事。
永璂等人因揭發有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獎。這場儲君之爭,似乎暫時告一段落。但紫禁城的風雲並未就此平息,新的波瀾正在悄然湧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眾多皇子之中,顒琰一直以來都行事低調,勤奮好學,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然而,他為人謙遜,並不主動參與儲君之位的明爭暗鬥。但他的弟弟永璘,卻對哥哥的才華和品德深信不疑,自己以前差點被和珅引入旋渦,而今一心想要幫哥哥奪得儲君之位。
永璘生性豁達,不拘小節,在宮中頗有人緣。他深知僅憑自己的力量難以推動局勢,於是決定先從拉攏人心入手。他時常與宮中的侍衛、太監們打成一片,從他們口中了解宮中的大小事務和各位皇子的動向。
一日,永璘在宮中花園散步時,偶然聽到幾個太監在議論永瑆被揭發後的事情。其中一個太監小聲說道:“聽說永瑆倒台後,不少皇子都在暗自較勁,想要在皇上麵前表現呢。”另一個太監附和道:“是啊,不過要說最有希望的,還得是顒琰,他平日裏勤勉,又深得皇上歡心。”
永璘聽在耳中,心中一動。他覺得這是個機會,可以借此為哥哥造勢。於是,他開始有意無意地在宮中宣揚顒琰的優點。他對侍衛們說:“我哥哥顒琰,不僅才學出眾,而且心地善良,若他日能登上皇位,必定是我大清百姓之福。”
侍衛們聽了,雖表麵上應和,但心中也各有想法。畢竟在這宮中,局勢變幻莫測,誰也不敢輕易站隊。永璘察覺到了眾人的顧慮,他決定拿出一些實際的行動來。
當時,宮中正在籌備一場盛大的慶典,以慶祝乾隆皇帝的壽辰。永璘主動找到負責籌備的內務府官員,提出願意幫忙。他四處奔走,精心安排慶典的各項事宜。從場地布置到節目編排,他都親力親為,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在籌備過程中,永璘巧妙地將顒琰的一些治國理念融入到慶典的元素中。比如,在節目裏加入了一些展現百姓安居樂業的場景,暗示著顒琰若為君,將能讓國家繁榮昌盛。慶典當日,乾隆皇帝看到這些精心設計的環節,心中十分歡喜。他不僅對顒琰有了更深的印象,也對永璘的用心頗為讚賞。
然而,永璘的舉動引起了其他皇子的不滿。一些皇子認為永璘此舉是在故意為顒琰邀功,意圖擾亂儲君之爭的局勢。於是,他們開始在暗中詆毀顒琰和永璘。
“哼,永璘不過是想借著他哥哥上位罷了,顒琰也不見得有什麽真本事,不過是會做些表麵功夫。”一位皇子在私下裏對其他皇子說道。
這些詆毀的言論很快傳到了永璘的耳中。他心中氣憤不已,但他知道,此時不能衝動行事。他決定找到那些對顒琰也有好感的大臣們,尋求他們的支持。
永璘先是拜訪了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王傑。而王傑與阿桂一直關注著皇子們的成長,對顒琰的才華也頗為欣賞。永璘誠懇地對王傑說:“王大人,我哥哥顒琰一心為國,心懷天下。如今儲君之位未定,還望大人能在皇上麵前多美言幾句。”
王傑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所言,老夫也有所察覺。隻是這儲君之爭,錯綜複雜,老夫也需謹慎行事。”
永璘並未氣餒,他又接連拜訪了幾位大臣,向他們闡述顒琰的優點和治國理念。可這些老臣都害怕卷入這皇儲之爭,給自己帶來不測,誰也不敢輕易表態支持顒琰。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