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叔侄辦案
字數:6235 加入書籤
正當大清國沉浸在平叛成功的喜悅之中,京城的繁華依舊如往昔。都察院左都禦史劉鐶之端坐在書房,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他翻閱的公文之上。此時,一封匿名信悄然遞到了他的案頭。劉鐶之眉頭微皺,放下手中公文,拿起信件拆開。信中的內容讓他臉色瞬間凝重,信中竟揭露了乾隆六十年會試中存在舞弊行為,而矛頭直指副主考劉鳳誥。
劉鐶之深知此事關係重大,若不及時查明真相,朝廷聲譽必將受損。科考的公平公正,乃是大清選拔人才的根基,一旦動搖,後果不堪設想。他不敢有絲毫耽擱,匆匆整理衣冠,直奔紫禁城麵聖。
在乾清宮,劉鐶之恭敬地將匿名信呈上,乾隆帝展開信件閱讀,越看臉色越陰沉。“竟敢在會試中舞弊,真是膽大包天!劉鐶之,朕命你徹查此事,務必將真相查個水落石出,絕不姑息!”乾隆帝猛地一拍禦案,怒聲說道。
劉鐶之連忙跪地領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從宮中出來,劉鐶之深知此次任務艱巨,他決定尋求幾位朝中重臣的協助。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叔父劉墉。他來到軍機處,劉墉正在伏案辦公,見劉鐶之匆匆而來,便起身問道:“劉禦史如此匆忙,可有要事?”
禦史劉鐶之神色凝重,把劉墉叫出軍機處一無人之處,語氣急促地低聲說道:“叔父大人,出大事了!今日我在都察院收到一封匿名信,信裏揭露今年會試期間存在舞弊行為,矛頭直指副主考劉鳳誥!”
劉墉聞言,原本平和的麵容瞬間嚴肅起來,他微微皺眉,急切問道:“竟有此事?這科考乃國家選拔人才的大事,舞弊之風絕不可長!那信中可還有其他關鍵線索?”
劉鐶之邊回憶邊說:“信中詳細列舉了幾場考試中,一些考生答卷的異常之處,還有疑似與劉鳳誥來往密切的人員信息,隻是沒有確鑿的證據。我不敢耽擱,立刻進宮麵聖,陛下看完信後龍顏大怒,命我徹查此事。”
劉墉來回踱步,思索片刻後道:“此事確實棘手,沒有實證,貿然調查怕是會打草驚蛇。劉鳳誥在朝中也有些根基,我們行事需萬分謹慎。”
劉鐶之點頭表示認同:“我正是深知此事艱難,才第一時間來找您。叔父大人經驗豐富,還望能助我一臂之力,一同揭開這背後的真相 。”
劉墉停下腳步,神色堅定地看向劉鐶之:“你放心,維護科考公正,乃你我共同之責。既然陛下有命,我自當全力以赴。咱們先從信中提到的異常答卷和相關人員入手,暗中調查,務必找到真憑實據 。”
兩人商議後,決定再請董誥和慶桂一同協助。董誥學問淵博,處事沉穩;慶桂為人正直,辦事幹練。四人很快在劉鐶之的官署會合。
劉鐶之將匿名信遞給董誥和慶桂,說道:“二位大人,此事關乎朝廷顏麵,還望攜手共查。”
董誥看完信,緩緩點頭:“科考舞弊,實乃可惡,我等定當全力以赴。”
慶桂也神色嚴肅地表示:“必不辜負聖上所托。”
於是,四人分工合作,立即展開調查。劉鐶之對會試的試卷進行仔細審查,他坐在堆滿試卷的房間裏,一份份翻閱,眼睛緊緊盯著試卷上的字跡和內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終於,他發現了一些可疑之處,部分考生的答題風格極為相似,且在一些偏僻知識點上,錯誤竟如出一轍。
劉墉則負責對參與會試的考官進行逐一詢問。他讓我請來一位考官,這位考官見到劉墉,內心一陣慌亂,雙腿微微顫抖。劉墉用犀利的眼神盯著考官問道:“今年三月會試期間,你可曾察覺到有何異常?”
那位考官心裏好像揣了十八隻小兔,七上八下,支支吾吾,不敢直視劉墉的眼睛:“劉大人,卑職……卑職並未發現什麽。”
劉墉冷哼一聲說道:“哼!本官若沒有實據,不會喚你前來問話。若你如實交代,或許還能從輕發落,若有隱瞞,後果你當清楚。”考官嚇得撲通一聲跪地,將所知的一些蛛絲馬跡說了出來。
董誥和慶桂則去調查那些成績優異卻有舞弊嫌疑的考生。他們找到其中一位考生,董誥和顏悅色地問道:“你此次會試能取得如此佳績,想必平日苦讀,可有什麽心得?”考生心中有鬼,緊張得滿頭大汗,言語間漏洞百出。慶桂見狀,嚴肅地說道:“你聽著,我們已經知道會考中的一切。你最好說實話,如今事情已經敗露,莫要再心存僥幸。”考生在兩人的逼問下,終於承認是劉鳳誥在會試前收受了他們的賄賂,並泄露了考試題目。
經過一番艱難的調查,他們終於掌握了關鍵證據,證明劉鳳誥確實在會試前收受一些考生的賄賂,將考試題目泄露給了他們。這些考生在考試中表現出色,引起了其他考生的懷疑,這才引發了此次舞弊案。
劉鐶之將劉墉、董誥、慶桂調查的結果上報乾隆,乾隆聽後,怒不可遏:“劉鳳誥身為朝廷命官,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將他立即革職查辦,押入大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鳳誥被抓後,他的家人心急如焚。這天,劉鳳誥的妻子滿臉淚痕,拉著兒子劉景淵的手說道:“景淵啊,你父親如今深陷牢獄,咱們得想辦法救他出來。”劉景淵眉頭緊鎖,安慰母親道:“娘,您別急,我定會想盡辦法。”
隨後,劉景淵四處奔走,多方打聽營救之策。他聽聞和珅在朝中權勢極大,或許能有辦法,便無奈之下帶著厚禮來到了和珅府邸。見到和珅後,劉景淵急忙行禮,懇切地說:“和大人,家父劉鳳誥如今遭此大難,還望和大人能施以援手,救家父一命,劉某一家定當感恩戴德。”
和珅輕撫著胡須,眯著眼思索片刻,心中深知此事棘手,但又怎會輕易放棄這個撈錢的好機會,便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賢侄啊,你父親這事兒可不容易辦呐,牽扯眾多。不過你放心,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定會盡力。”
待劉景淵離開後,和珅招來自己的心腹,低聲吩咐道:“你去暗中給劉鐶之施加點壓力,就說這事兒要是想順利解決,他可得懂事些,別擋了咱們的路,明白嗎?”心腹連忙點頭稱是:“大人放心,小的一定辦好。”
劉鐶之麵色一冷,義正言辭地說:“我身為禦史,職責就是維護朝廷的公正和法律的尊嚴。此事關乎朝廷的未來,我絕不能徇私枉法。”
和珅得知劉鐶之的態度後,心中惱怒不已,但又無可奈何,誰叫他的叔父是劉墉呢?最終,劉鳳誥被判處死刑,參與舞弊的其他官員和考生也都受到了相應的懲處。此次會試舞弊案,在朝廷內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也讓乾隆更加意識到了整頓官場的重要性。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朝廷忙於處理平叛苗民起義後的安撫和會試舞弊案時,福建地區傳來驚人消息:福建按察使錢受椿被人舉報聽受賄囑、抽卷匿案、延案勒索,拖累無辜姓命。
乾隆得知後,龍顏大怒,立即下令對福建官場展開調查。他召來劉鐶之、董誥和慶桂,麵色凝重地說:“福建官場竟出如此腐敗之事,你們即刻著手調查,定要將這些貪官汙吏一網打盡。”
三人領命後,不敢懈怠,即刻奔赴福建。一路上,劉鐶之憂心忡忡:“福建官場此次恐怕是積弊已久,不知會牽扯出多少官員。”
董誥神色嚴峻:“不論涉及何人,我們都要一查到底,還福建官場一片清明。”
到達福建後,他們迅速展開調查。調查人員發現福建官場存在著嚴重的貪汙腐敗問題,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福建布政使伊轍布等官員都牽涉其中。
劉鐶之憑借著多年在官場積累的經驗,首先從舉報人入手,希望能從其口中獲取更詳細的線索。他親自接見舉報人,和聲細語地安撫對方情緒,耐心引導其將所知的每一個細節,從錢受椿聽受賄囑的具體情形,到抽卷匿案的流程,再到延案勒索的手段,都一一詳細道來,生怕遺漏任何關鍵信息。同時,他還安排了可靠的下屬,對舉報人提供的線索進行實地走訪核實,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董誥則將重點放在了對涉案衙門的卷宗審查上。他帶著一批經驗豐富的幕僚,一頭紮進堆積如山的卷宗之中,仔細比對案發前後的各類文書,試圖從這些冰冷的文字裏找出官員們舞弊的證據。他不放過任何一份看似平常的文件,每一個簽名、每一個印章,都要經過反複查驗。在審查過程中,他發現了一些賬目存在明顯的漏洞,一些案件的處理結果與正常流程相悖,這些都成為了後續調查的重要突破口。
慶桂則負責對涉案官員進行秘密監視和調查。他利用自己在官場中的人脈關係,安插眼線,密切關注著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福建布政使伊轍布等主要涉案官員的一舉一動。同時,他還對這些官員的身邊人展開調查,從他們的家仆、幕僚入手,試圖從這些人口中撬出一些關鍵信息。在調查過程中,他發現這些官員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他們相互勾結、互相包庇,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腐敗網絡。
隨著調查的深入,各種阻力也接踵而至。一些當地官員試圖幹擾調查,他們或故意拖延提供相關資料,或在調查過程中設置障礙。甚至還有一些匿名信寄到調查人員手中,對他們進行威脅恐嚇。麵對這些阻力,劉鐶之、董誥和慶桂三人沒有絲毫退縮。他們一方麵向乾隆帝上書,詳細匯報調查進展和遇到的阻力,請求乾隆帝給予支持;另一方麵,他們加強了對調查人員的保護,同時加大了對幹擾調查者的懲處力度,確保調查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在經過一番艱苦的調查後,他們終於掌握了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福建布政使伊轍布等官員貪汙腐敗的確鑿證據。這些官員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在處理案件時徇私枉法,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伍拉納在任內得受監規銀十五萬兩,收受屬員饞嘴饋送銀九千餘兩,其家中被搜出大量金銀珠寶。劉鐶之等人來到伍拉納府邸查抄時,伍拉納還試圖阻攔,他瞪著眼睛,大聲叫嚷:“你們憑什麽查抄我的府邸,我為朝廷盡心盡力,你們這是汙蔑!”劉鐶之冷冷地看著他:“證據確鑿,你還敢狡辯,這些年來你貪汙受賄,魚肉百姓,今日便是你的報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浦霖得受監規銀二萬兩,收受屬員饋送銀九千餘兩,查抄原籍家產發現現存銀及埋藏銀多至二十八萬兩。董誥在審問浦霖時,浦霖一開始還百般抵賴:“這些都是我祖上留下的家產,與貪汙無關。”董誥拿出證據,嚴詞說道:“證據在此,你還想抵賴,如實交代,或許還能從輕發落。”浦霖見狀,癱倒在地,不得不承認罪行。
伊轍布串通書吏周經,侵虧帑項八萬兩。慶桂審問伊轍布時,伊轍布一臉傲慢:“你們能把我怎樣,我乃朝廷重臣。”慶桂憤怒地拍著桌子:“朝廷重臣?你這是公然違背大清律,損害朝廷利益,國法難容。”
乾隆帝得知這些官員的罪行後,怒發衝冠:“這些貪官汙吏,竟敢如此膽大妄為,將我大清的國法置於何地!將他們全部革職查辦,嚴懲不貸!”
劉鐶之、董誥、慶桂等負責調查此案的官員深知任務艱巨,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雷厲風行,迅速將伍拉納、浦霖等人逮捕,並押解進京,一場關乎大清律法威嚴的審訊正式拉開帷幕。
審訊室內,氣氛凝重壓抑。主審官劉鐶之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堂下跪著的伍拉納和浦霖,猛地一拍驚堂木,厲聲喝道:“伍拉納、浦霖,今將你們二人押解至此,所犯之事證據確鑿,還不速速從實招來!”
伍拉納卻仍心存僥幸,昂著頭,狡辯道:“大人,我伍拉納一心為朝廷效力,兢兢業業,實在不知所謂的罪行從何說起,定是有人蓄意陷害,還望大人明察啊!”
浦霖也跟著附和:“是啊大人,這其中必有誤會,我們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半點不軌之心。”
董誥冷哼一聲,眼神滿是不屑,說道:“哼,到了此刻還在嘴硬。看看這些賬本,上麵清楚記錄著你們收受賄賂的時間、金額,還有來往書信,白紙黑字,豈容你們抵賴!”說著,便命人將證據呈到二人麵前。
伍拉納和浦霖看到這些鐵證,臉色瞬間變得煞白,身體也開始微微顫抖,但仍試圖垂死掙紮。伍拉納顫抖著聲音說:“這……這賬本或許是被人篡改偽造的,大人不可輕信啊!”
慶桂怒目而視,站起身來指著他們罵道:“簡直是一派胡言!諸多證人也已招供,與這些證據相互印證,你們犯下的累累罪行,休想逃脫律法的製裁!”
在鐵證如山與官員們的嚴厲斥責下,伍拉納和浦霖終於知道無法再隱瞞下去,癱倒在地,垂頭喪氣地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