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架空的古代

字數:7086   加入書籤

A+A-


    張華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倒在泥地上麵,眼前有幾張關切的麵孔正圍在自己身邊,關切的問候著。
    眼前的幾個人見到張華醒了過來後,都很欣喜,連忙把他扶起來。
    張華這才發現自己身處於一個熱鬧非凡的工地之中。前麵則是一段正在修築的城牆,石塊、木頭和泥土堆滿了整個現場,周邊有不少臉有菜色,精神不振的工人們正忙碌地穿梭其間做著苦工,聽到動靜望向自己這邊時都帶著關切的神情。
    聽到身邊的人呼喚著,張華感到一陣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來到這裏的。張華忍不住暗叫了一聲:“這是個什麽地方啊!我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張華原本是一名建築行業的施工員,這個行業的不景氣對他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從原來的高薪加補貼到基本工資下降60且沒有補貼,這種變化無疑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張華不僅要應對行業不景氣帶來的職業困境,還要應對沉重的經濟壓力。他那個嚴重敗家的老婆加劇了自家的財務問題,為緩解濟壓力,張華不得不通過兼職送外賣來增加收入。
    兼職送外賣雖然辛苦,但對於張華來說,這目前是他唯一可行的增加收入的方式。通過每天下班後努力跑幾個小時,他每月能夠額外獲得三四千元的收入,以幫補家庭的開支。
    在張華最後的記憶中,他是在一次送外賣的過程中,為了追求額外的十元獎勵,選擇了將超標電動車的電動把手擰到最大,高速逆行在高架橋上。
    然而對麵呼嘯而來的泥頭車卻沒有慣著他,最後,在慘烈撞擊下,張華的電動車瞬間解體,他則在強大的衝擊力下,直接飛起然後掉下高架橋。
    不過在暈倒前,張華感覺自己是墜向一個深淵,開始還能見到從高架橋落下的一些情景,後麵則是一片無盡的漆黑,這種感覺有一世紀那麽長,最後才昏迷下去。
    張華在前世的記憶中穿梭後,他的腦海中又閃過許多的信息,然後意識到自己現在所處的身體,也是叫做張華,並且今年隻有十六歲。這個發現讓他感到震驚和困惑,一次交通事故,居然就穿越了!
    腦海中的信息繼續閃現,張華很快就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一個類似於古代中國的架空朝代,叫夏朝。夏朝製度類似於宋朝,但是文化卻沒有宋朝那樣的璀璨,夏朝文化上與漢代接壤。也即是說,前世張華所生活的時空,漢之後的三國、南北朝、隋唐及宋朝以後這些的文化,在這個時空是沒有的。
    現在這個身體的張華,原本出身於一個曾經有些家底的小地主家庭,幼年也曾上過幾年私塾,識得一些文化。
    但是上一年,張華的家庭遭遇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一場大火無情地吞噬了他家中大半的建築,張華的雙親也在這場火海中不幸喪生。這場悲劇使得張華瞬間失去了至親之人和家庭的庇護,年僅十幾歲的他被迫獨自麵對生活的艱辛。
    由於張華年少無知,缺乏營生的經驗,他無法有效地管理家中的田地和財產。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將家中的幾十畝田地一一賤價售賣。隨著時間的推移,張華逐漸變得一無所有。
    恰在這時,村裏剛剛忙完春耕後,大良鄉迎來了縣衙攤派的任務,縣衙要征調村中青壯進城裏去修繕城牆。由於張華已算成年,便被大良鄉的裏正安排進修城牆的民夫隊裏。由於張華有一些文化,裏正便安排他做民夫隊的聯絡人。
    張華身材瘦弱,力量不如其他村民,所以裏正安排他做半文職的聯絡人工作,這工作主要是處理繁瑣的對外聯絡事務,但在空閑時,他也得和其他民夫一樣,做著沉重的體力工作。
    這也是張華的田地之前都售賣給了這個裏正張茂,張茂占了大便宜後,才適當的給張華一個輕鬆一些的活,算是一些補償。民夫隊聯絡人這個工作雖然需要處理一些繁瑣的對外聯絡事務,但相對於其他重體力勞動來說,確實要輕鬆一些。
    剛才,張華在搬運重物時,力氣不濟,身體失去了平衡,狠狠地跌倒在地。他的眼前一黑,意識逐漸失去,醒來後居然就融合了現代人張華的意識。
    短暫的錯愕以後,張華便迅速消化了腦海中多出的記憶,他們這個鄉征用的民夫有二十多人,都是鄰裏的鄉親。除了他外,另外還有幾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其他則都是三十歲左右的壯年。由於張華有些文化,又年紀最小,所以同鄉的民夫都很照顧張華。
    現在正是一個叫張越的中年人及一個叫劉勇的青年在攙扶著張華,旁邊還站著兩三個人,他們的神態都是緊張而關切,見到張華醒來了後,這幾個人才鬆了一口氣。
    前麵又傳來了監工的喝罵聲:“那邊的人都聚在一起幹什麽?還不趕快去做事!”
    張越隻得鬆開扶著張華的手,趕緊說:“華哥兒,你站好了吧。我們要去做工了,無法照顧你,你要小心。”那個劉勇也拍了拍張華,然後這四五個人就趕快的離開張華,各自做事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華感激的望著這幾人離開,他看到這些民夫雖說是青壯,但一個個麵黃肌瘦的,明顯是長期營養不良的現象。
    眼下要修築的城牆,是因為他們所在的這個吳城縣,縣城的城牆年久失修,近期又因為連續降雨而多處坍塌,這才使得縣衙征調附近受災不嚴重的十幾個鄉村,安排民夫前來修繕。
    大良鄉的民夫們征調到縣城後,被分配到東城門附近的一段城牆處進行修複工作。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采集泥塊、石塊和木頭等建築材料,以及利用之前塌下的磚塊進行重建,這項工作既艱巨又繁重。
    惡劣的生活條件和繁重的工作使得民夫體力透支厲害,每天他們都拖著沉重的腳步在工地上勞作。工地提供的夥食又差,讓人難以忍受,根本無法飽腹。
    這樣的狀態使得修築城牆工程進度極為緩慢。不過上麵的管事卻沒有急催,任由得民夫們有氣無力的緩慢施工。
    開始張華還以為上麵的管事心善,後來了解後才感到是不是跟自己穿越前所處的城市情況一樣?前世生活的城市,到年底時一些市政工程會陸續的開展,如修路、鋪管等,原有道路好好的也要把它挖爛來施工,這樣才好安排相關的工程資金支出。
    此處的縣衙,雖然沒有後世城市那麽豐厚的市政建設資金,但仍需籌備一定的錢糧才能安排修築城牆。縣裏征用民夫本來是要包餐的,按官麵的文章每天最少兩餐糙米粥。但實際上發放到他們這些民夫手上,每天卻隻有一餐,還是發黴的糙米清水粥。
    這樣,修築城牆的相關負責人就有貪墨的空間了,因此他們也巴不得工程慢一些,畢竟拖慢一天就能多貪一天的錢糧,而目前的修築城牆任務是縣裏安排的,沒有上級限期完成的壓力。
    張華想起每天吃的那餐粥,不由一陣的氣憤“太黑心了!每天派發的那些粥是人吃的東西嗎?喂豬還差不多。”
    上麵每日隻派發一餐的粥,是用少量已經開始發黴的陳舊糙米,衝入大量清水後煮出來的。這清水發黴糙米粥,每天要大量消耗體力的民夫,如何能吃得飽?
    現在是農曆五月初十,自己這幫人是從三月二十過來過來修城牆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除了四月十五那天自己回了鄉一趟,在鄉裏補充了一些物資,後麵的幾天裏村民能稍微的吃飽一點外,其他時間裏,他們每日隻能吃到這清水粥,結果眾人每天幹活下來,都餓得頭暈眼花。
    那個發黴的糙米清水粥,放在現代社會,拿來喂豬恐怕豬也不願意吃。眼下卻是張華這些民夫們每天維持生命的食物。自己這些人每天要應對如此沉重的工作,又根本沒法吃得飽,做起修城牆的體力工作自然十分吃力。張華的工作雖然以管理和聯絡為主,但也需要參與體力工作,這樣的飲食無法讓他維持,所以才有之前搬運重物時,體力不支跌倒的情況。
    張華短暫的安歇後,在監工的怒視之下,他還要加入苦力工作中。不過這回鄉親們隻讓張華搬抬一些輕便的東西了,他做起來就輕鬆了些。張華一邊幹活,一邊開動大腦,思考未來的安排。
    終於熬到了中午,後方傳來了一陣銅鑼聲,接著有人喊:“開飯了!各個民夫隊負責接收飯食的人,快來領取你們這隊的飯食。”
    這個時候,有一大群人抬著幾個熱氣騰騰的大鍋,走過來工地後方的空地處,準備發放每日的飯食。旁邊則有差役敲鑼及大聲叫喊著,讓每個民夫隊的聯絡人過來領取飯食。
    張華趕快拎起兩個木桶過去排隊,他拿的木桶大概有後世那種二十升左右的膠桶那般大。按規定,每支民夫隊隻能領兩桶粥,聯絡人領到粥後就自己安排分派下去。
    每個鄉征來的民夫人數都有二十多個人,卻隻給發下兩桶粥,肯定是不夠的。可是發放夥食的人,才不管民夫們夠不夠吃,他們把粥分給各鄉的聯絡人就離開了。各個鄉的夥食怎麽分發到民夫手上,都是聯絡人自己解決。有的鄉村,他們的聯絡人會根據心情來定,分給下麵的個人會有偏差。而張華則是平均的分給鄉親,雖然大家都吃不飽,但是至少不會因分配不勻而引起爭端。
    派粥開始後,各個鄉的聯絡人去得晚了,會有領不到粥的情況,這樣的話,他們鄉的民夫就隻能餓肚子了。為避免這種情況,張華一聽到鑼聲,就快步的衝往派粥那處,爭取能排到領粥隊伍的前列,確保有足夠的粥領取下來。
    輪到張華時,張華把拿著的兩個木桶遞了過去,負責掌勺的那人拿個大勺,給兩個木桶各裝了大半桶。
    張華試著問多一句“能給多兩勺嗎?”
    “滾吧!別擋住下一個。”那邊發放的人隻有一個幹脆的回應。
    張華從粥棚內走出來,走回自己鄉的民夫隊裏,立刻有個身材高大的青年迎了上來,正在剛才攙扶自己的劉勇,他喊道“華哥兒,午餐領回來啦,趕快分下去吧,大夥都要餓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著,劉勇接過了張華提著的兩個桶,然後一手拿起一隻,幫忙提著粥桶回去。
    劉勇比張華年長兩歲,他自小便是個孤兒,身世淒涼,張華的雙親尚在人世時,他們對劉勇多有照顧。等到劉勇長大,他始終銘記著張華雙親曾經的恩情,在張華雙親離世後,他也是對張華照顧有加。
    張華拍拍劉勇的手,說“多謝劉哥,我們去那邊吃。”
    “好!讓我拿過去。”劉勇高聲應了,提起木桶就走,張華連忙跟上,兩人快步來到城牆後一片大樹的綠蔭處。
    鄉裏的其他二十多個民夫,也一並往這邊過來,見到張華和劉勇過來後,就興奮的齊聲高喊“開飯囉!”
    “今天的飯食來了,叔伯兄弟們過來吃呀!”張華向眾民夫招呼了一下,劉勇把木桶放在地上。一群人立時圍了過來。
    可當他們看到飯桶裏麵的吃食時,一個個原本有些喜意的臉上馬上變成一臉愁苦。
    “又是這東西,餐餐都吃不飽呀...”
    “哎,殺千刀的管事,這樣克扣我們的夥食!”
    ……
    抱怨歸抱怨,但還是要吃的,應該說是喝吧,民夫們每人裝上一碗後,就呼嚕呼嚕聲的喝個清光了。然而,當一輪派發過後,剩下的粥已經不足以讓每個人再分到一碗了,隻能將剩餘的粥均勻地分給每個人小半碗,最後在一片抱怨聲中結束了今天的飯食。
    吃完後,張華還感到肚子裏一片空蕩蕩,這樣下去可不行。正苦惱間,突然張華又是一陣眩暈,身體晃了一下。
    劉勇在旁邊見到,趕快扶住了張華,其他的鄉親見了也過來幫忙。之前那個叫張越的中年人也關心的走了過來,隻見他三十餘歲,看起來有些忠厚,張越說:“趕快扶華哥兒到旁邊坐下來。”
    眾人把張華扶到旁邊的大樹下,讓他靠著大樹坐好後,眾民夫也不敢多停留,又要繼續幹活去了,張華由於有管理的職責,偶爾還是能停頓一下,監工的人見到也不會說什麽。
    張華便靠著在大樹處,就在這個時候,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虛空屏幕,伴著一道聲音。
    “係統啟動!配送係統開始運行,親愛的配送員,由於您在外賣配送過程中出現意外,現係統為補償於您,特為您配備本係統。本係統會按現實世界中的外賣訂單,在這裏您可領取使用。係統有等級限製,每個等級每天領取的次數受等級限製,每次取單的品類也受等級限製。”
    “目前您的等級是一級,每天可領取二次的外賣訂單,訂單品類僅為食品類。後續升級後,會增加領取次數並擴大訂單品類。每次升級,需要計算訂單使用後增加的功德值,功德值視社會意義大小而定,幫得人更多,做的事越有價值,收獲的功德值就會越大。”
    “目前您的功德值為0,還需要100功德值就可升級為二級。”
    “訂單內的物品於每日0:00時至23:59內進行取出,在此時間段內,可根據係統發出的全部訂單中進行選取,為保護您的權益,請選擇最適合的訂單進行使用。”
    就在張華感覺到一陣無力的時候,突如其來的這個屏幕和聲音,讓他的眼睛猛然亮起。張華趕快看了屏幕,還是此前手機裏熟悉的那個外賣係統,左側一欄為新訂單,其下方陸續出現了一些食品訂單:香味木桶飯、蜜雪冰糖、救世檸檬茶、幸福咖啡、江南豬腳飯、大媽麻辣湯等等……
    係統屏幕還跟手機屏幕一樣,在左上方有時間顯示,張華看了一眼,現在時間是“12:00”。
    哎,這個讓自己丟了生命的外賣工作,在自己重生後居然成了自己的一個係統,並在五月初十這個中午的12時正準時啟動。
    有了係統的加持,自己的生命將從這個中午重新開始,就讓我在這個古代世界裏,大展一番拳腳吧!
    喜歡回到古代積功德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積功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