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一個王朝的落幕
字數:5218 加入書籤
大都城內,鐵穆耳得知自己的戰馬被炸死,自己已經無突圍逃走的可能。
心灰意冷。
每天躲在大明殿香閣,借酒消愁。
大明殿香閣是元朝皇帝的寢殿,周圍原本戒備森嚴。
如今,孤零零的站著幾個還能走動的護衛和太監。
此外,還有幾個宮女餓得都快走不動道了,每天還得服侍鐵穆耳。
此時,皇宮附近的臣民偷偷地聞食戰馬的味道,在寒風中,異常刺鼻。
這讓鐵穆耳更加憤怒。
“這些人都是賊,偷吃朕的戰馬。”
憤怒過後,就喊著:“拿酒來。”
可是,身邊的太監急忙下跪:“大皇帝,宮中的酒已經喝光了。沒.........沒有酒了。”
鐵穆耳憤怒異常,拔出皇帝的禦用寶劍,就要砍太監。
太監嚇得瘋狂奔逃。
鐵穆耳也沒有再追究,隻是環顧四周,自己宮中的妃子、宮女、太監,已經餓得脫了相,麻木不仁,都像是死灰槁木一般。
“看看你們,一個個像什麽?木頭人嗎?”
周圍的人都嚇得跪下磕頭,卻沒人答話。
就在這時候,一個小宮女跪著跪著,倒了倒了下去。
旁邊的人急忙報告:“啟稟大皇帝,她.....她餓死了。”
鐵穆耳看在眼裏,卻毫不在意。
擺了擺手:“扔進護城河。”
鐵穆耳此時也懊惱不已。
想當初,自己是皇太子,何等威風?
如今連一口酒都喝不上。
悲從中來。
這時候,不忽木和完澤等人,再次求見。
鐵穆耳知道,這些該死的大臣,又來勸降了。
“想讓我投降,不可能。草原的勇士,是不可能投降的。讓那些老不死的,死遠一點。別汙了皇宮的土地。”
不忽木和完澤灰心失望,回到自己的府衙,開始糾集了一幫老臣計劃著什麽。
當夜,鐵穆耳睡夢中一陣心悸,大叫著醒來。
“不好,有刁民想害朕。”
“護衛,護衛何在?”
“護駕.......護駕........”
大呼幾聲,沒有回應。
鐵穆耳提劍起身,繼續招呼自己的護衛。
可是發現身邊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沒有一絲聲響,沒有一點亮光。
昏暗中,想要打開寢殿的門,卻發現門被從外鎖住了。
“來人......來人........護駕........”
可是,依然沒有回應。
就在這時候,風吹起,劈裏啪啦的聲音響起。
一股刺鼻的味道襲來。
“不好,是火油。”鐵穆耳大呼不好。
“快來人,快來人。打開殿門,讓朕出去。”
拿著寶劍揮砍,卻毫無動靜。
火很快蔓延開來,燒著了帷幔,桌椅擺設,一切都著了火。
七寶雲龍禦柵和皇後專座也都燒了起來。
刺鼻的味道、濃煙,讓鐵穆耳無法呼吸和睜眼。
慢慢地,鐵穆耳放棄抗爭。
一屁股坐在地上,狂笑了起來。
一邊咳嗽,一邊笑道:“我該死。頂著個皇帝的稱號,卻不肯投降。害得四十萬大軍跟著我一起挨餓。半數士兵死於場內。我該死。哈哈哈.........”
“可是我沒想到,那些該死的老烏龜,卻要燒死我。我死後,也要讓這些老烏龜不得安寧。”
就這樣,鐵穆耳不情不願地死在大明殿香閣的大火中。
次日,城中傳出消息:大皇帝不願投降宋軍,在大明殿香閣中引火自焚,以死明誌。
不明真相的人開始同情鐵穆耳。
但是更多的人,還是表現得麻木。
畢竟,當初四十萬勤王軍隊,如今已經死傷過半。
剩下的人,已經餓得奄奄一息。
沒人在意皇帝死不死了。
大部分的人,都隻盼望著盡快結束這一切。
得到消息的李星辰,帶著親衛部隊,快速趕到大都東邊的第一道壕溝附近。
很快,不忽木和完澤等人,帶著元廷的皇帝印璽和降表,出城投降。
李星辰派出馬車,護衛這些大臣到了天津衛,讓他們向悠悠公主帶來的禦史大夫和尚書等人投降。
自己則帶領軍隊,進入大都,接管防務。
城中已經成了煉獄。
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經站不起來了。
大部分的百姓房屋都被拆來燒掉了。
看來,這個寒冬,這些士兵都凍得不輕。
軍營分散在靠近城牆的居民區裏,分散而隱蔽。
因此很多士兵沒有被炮彈炸死,而是餓死在民房裏。
城牆上的士兵,已經站不起來了。
李星辰下令熬粥來救治這些可憐的士兵。
同時三令五申,不準士兵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劫掠,不準殺人。不得虐待元廷的官員和家屬。
要優待這些俘虜。
接著,白衣、王二虎、黃衣帶兵,護送著李星辰,進入皇宮。
此時,皇宮裏,能站著的人幾乎沒有多少個。
見到宋軍到來,也沒有驚慌,隻是默默地跪在地上。
看到皇宮都這麽慘,其他人更不用說了。
好在大部分的百姓,皇子皇孫都通過混跡百姓之中出城了。
不然,黃金家族的人估計都沒了。
李星辰下令封鎖府庫、賬冊、圖書,同時下令救人。
這時候,不忽木和完澤,顫巍巍地來報告,說忽必烈其實早就去死了。
如今安放在一處偏僻的宮殿,用冰塊包裹著。
李星辰歎息不已。
“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了。放心吧,我們會以帝王的規格安葬他們的。”
隨著幾十萬紀律嚴明的宋軍入城,大都很快恢複了秩序。
那些瘦弱不堪的元軍士兵,被押往通州的戰俘營,一邊治療恢複,一邊接受政治教育。
可惜,很多士兵,在戰俘營中,就算用最好的飲食和藥物進行治療,最終沒能恢複過來,成批死去。
等到一個多月後,春暖花開,原本存活下來的元軍士兵,也不到十萬了。
李星辰查看戰俘營的時候,不禁感慨。
當年十萬大宋軍民,在崖山跳海,如今幾十萬元軍士兵餓死在大都。
戰爭,留下的創傷,令人悲傷。
李星辰下令,以皇帝的禮儀安葬了忽必烈和鐵穆耳。
葬禮結束之後,不忽木和完澤,在忽必烈的墓前,上吊自殺了。
這樣的結果,讓李星辰聯想到了什麽。
但是,大火已經熄滅,且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沒必要再問。
於是下令優待鐵穆耳的幸存下來的家眷,把她們護送到了江南的臨安進行安置。
元廷上的百官和家眷,大部分也都計劃著安置在臨安。
隻是可惜,出發前夜,郭守敬突發疾病。
臨終之前,提出想要見見李星辰。
等李星辰趕到郭府,郭守敬已經去世。
隻留下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