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丞相發難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第 178章 丞相發難
次日,暖烘烘的陽光照舊灑落在京城的廣場上,
可這一天,氛圍卻格外凝重,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廣場四周密密麻麻擠滿了百姓,他們你一言我一語,
眼神裏滿是對和談結果的期待,卻也隱隱透著不安。
廣場的高台上,擺放著一張寬大的桌子,
上麵整齊地放著筆墨紙硯,以及那份決定兩國命運的和談盟約。
攝政王身著華麗的朝服,神色冷峻,
站在高台一側,身旁是略顯稚嫩但努力保持鎮定的二皇子。
在各大臣和百姓的見證下,他們正準備蓋章簽下這份和談的盟約。
就在攝政王的手即將拿起那象征著認可的印章時,
一個洪亮的聲音突然響起:
“我反對!”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丞相一臉嚴肅,
帶領著一幫大臣匆匆走上高台。
平日裏,丞相在眾人眼中就是剛正不阿的形象,
可此時,若仔細觀察,
便能發現他眼底深處那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攝政王微微皺眉,臉上閃過一絲不悅,
不過很快恢複了平靜,淡淡地問道:
“哦,你憑什麽反對?”
丞相向前一步,理直氣壯地質問道:
“此次南征,耗費錢糧無數。
那在我們計劃中勢在必得的定北城,
在這和談中,難道都不要了嗎?
想想當初,為了拿下定北城,
多少將士血灑疆場,多少百姓勒緊褲腰帶支援前線。
如今說放棄就放棄,我們怎麽對得起那些死去的英靈?
而且,沒了定北城,我們豈不是還是要時時刻刻活在,
哪天突然被幽國兵臨城下的陰影之下。
我們的百姓,又怎能安心生活,安心耕種?”
百姓們聽後,頓時炸開了鍋。
原本以為和談能帶來和平,可經丞相這麽一說,
心中的不安又被勾了起來。
畢竟發動南征前,朝廷大肆渲染了定北城的重要性,
說那是守護國家的一道重要屏障。
如今,這原本為了讓戰爭披上合理外衣的宣傳,
沒想到現在竟然成為桎梏自己的枷鎖。
人群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皺著眉頭,對旁邊的年輕人說道:
“這丞相說的在理啊,沒了定北城,咱這心裏總不踏實。
往後要是幽國再打過來,咱可咋辦?”
年輕人也一臉愁容,歎了口氣說:
“是啊,之前還以為和談能萬事大吉,
看來還是想得太簡單了。”
一時間,廣場上議論紛紛,
百姓們開始交頭接耳起來,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丞相見百姓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
心裏暗自得意,可表麵上卻裝得更加激動,
聲音也越來越大,幾乎是在咆哮了:
“而且,為什麽要賠償 5000 萬兩?
你們知道 5000 萬兩,能做多少事情嗎?
能給百姓修多少路,建多少橋,
能讓多少孩子有書讀,
能讓多少饑寒交迫的人有飯吃有衣穿。
我們的銀子,憑什麽要白白送給幽國?
還有,為什麽要放他們質子回國?
他們為什麽不放瑞王回國?
瑞王也是我們皇室的血脈,在幽國受苦受難,
我們卻要對幽國如此優待。
這樣喪權辱國的條約,我們如何能答應?
我們如何有麵目到地下見先帝!”
他一連串的反問,如同炮彈一般,
在廣場上回響,震得人們心裏直發慌。
百姓們被他說的義憤填膺,紛紛點頭,覺得丞相所言句句在理。
原本對和談抱有一絲期待的心情,此刻也被憤怒和不滿所取代。
他們看著高台上的攝政王,眼神中充滿了質疑。
攝政王看著意氣風發的丞相,心裏明白這家夥沒安好心,
怒火在心底燃燒,卻強忍著,冷冷地說:
“戰爭輸了,就要認。
這不是你我能改變的事實,逞口舌之利沒有用。
你說不要賠償,不放質子,那你倒是說說,我們拿什麽去和幽國抗衡?
靠你一張嘴去說服幽國 20 萬大軍?
他們會因為你的幾句話就放棄到手的利益嗎?
如今的局勢,若不簽下這份和約,
幽國大軍隨時可能再次進犯,到時候,
生靈塗炭,百姓遭受的苦難隻會更多。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損失,
休養生息,以待日後再圖發展。”
丞相聽了攝政王的話,繼續妖言惑眾道,
“難道我們就隻能這樣喪權辱國嗎?
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攝政王看著丞相,目光堅定:
“辦法不是沒有,但不是現在。
當下,這份和約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你若有更好的辦法,不妨等度過眼前這難關,再從長計議。”
百姓們聽了攝政王和丞相的這番爭論,心中也是糾結萬分。
一方麵,他們覺得丞相說的句句在理,這樣的和約確實讓人心有不甘;
另一方麵,又覺得攝政王說的也有道理,
戰爭帶來的傷痛還曆曆在目,能避免一場兵災,似乎也值得。
最終,在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百姓們激昂慷慨地散去,
他們的心中,既有對和平的渴望,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而高台上的丞相卻戲謔道
“可我們不是還有幽國太子在手嗎?
我看是你有私心吧。”
喜歡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請大家收藏:()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