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棄暗投明
字數:8609 加入書籤
寒風凜冽,如刀割麵,關勝騎著馬緩緩踏入京城。
他的神色凝重,滿心沉重,
腦海裏不斷回放著在亮山的所見所聞。
一回到朝廷,他便徑直前往兵部,將亮山之行的前因後果,
一五一十地向兵部尚書周嚴詳述。
周嚴本就坐在書房中焦急等待,
聽聞關勝回來,趕忙起身相迎。
可當他聽到招安失敗的消息,
頓時氣得胡須亂顫,雙眼圓睜,怒喝道:
“這群山賊,竟敢如此不識好歹!”
當下便雷厲風行地著手準備調集大軍,
咬牙切齒地發誓,誓要將亮山一舉圍剿,以泄心頭之恨。
關勝在亮山之時,所見所聞皆讓他內心震撼不已。
那裏的百姓安居樂業,鄰裏之間相處融洽,互幫互助,
與京城中百姓在朝廷重壓下的困苦模樣截然不同。
特別是與朱方正一番深入交談過後,
他的內心仿若投入巨石的深潭,久久無法平靜。
關勝本就懷揣著一顆正義之心,
對朝廷內部盤根錯節的腐敗現象早有不滿。
隻是身在官場,諸多無奈。此次與朱方正會麵,
就像一道光照進了他心中那黑暗已久的角落,
讓他看到了另一種濟世救民的可能。
那 “替天行道” 的理念仿佛有一種無形的魔力,深深觸動著他的靈魂。
他暗自思忖,若能與朱方正這般心懷天下的人並肩作戰,
或許真的能夠打破這黑暗世道的枷鎖,
給苦難中的百姓帶來一線生機與希望。
朝廷這邊,緊鑼密鼓地籌備圍剿。
一道道軍令飛速傳達,每一道軍令都伴隨著緊張壓抑的氣氛。
士兵們匆忙奔走,搬運著武器糧草,
整個京城仿佛都被卷入了一場風暴的中心。
而關勝心中的糾結卻如一團亂麻,愈發強烈。
他深知,一旦戰爭打響,那必將是一場生靈塗炭的浩劫。
無辜的百姓又要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而自己身為朝廷將領,若參與這場圍剿,
無疑是助紂為虐,成為朝廷惡行的幫凶。
這幾日,關勝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心中的掙紮如兩個小人在激烈爭鬥,讓他痛苦不堪。
在接下來圍困亮山的戰鬥籌備中,
京城來的兵如同大爺一般作威作福。
東軍的處境卻是慘不忍睹。
東軍不僅吃空餉嚴重,到手的餉銀連糊口都難,
士兵們家中老小常常忍饑挨餓。
武器軍械更是不足,許多士兵手中的兵器都是鏽跡斑斑,一碰就斷。
平常被拖欠餉銀也就算了,還要被官員們呼來喝去,替他們白幹各種活。
這次圍剿亮山,他們又被趕到最前線,承擔著最猛的箭矢和飛石。
戰場上,東軍士兵們慘叫連連。
有的士兵腿被飛箭射穿,隻能在地上痛苦地翻滾;
有的被巨石砸中,血肉模糊,當場斃命。
受傷的士兵們躺在軍營裏,無人問津。
重傷者傷口潰爛,蛆蟲在傷口中蠕動,
發出陣陣惡臭,隻能躺著等死。
犧牲者的屍體被隨意丟棄在一旁,
無人收殮,沒有任何撫恤,
家屬連個音訊都得不到,還在家中苦苦盼著親人歸來。
東軍士兵們心中滿是怨憤,對朝廷徹底寒了心。
終於,在一個月色黯淡的夜晚,
烏雲遮蔽了天空,仿佛預示著一場變革的到來。
關勝咬咬牙,下定決心。
他悄悄聯絡了平日裏與自己誌同道合的心腹將領,
將他們召集到一處隱秘之地。
四周靜謐無聲,隻有偶爾傳來的蟲鳴聲。
關勝神情凝重,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緩緩說道:
“諸位兄弟,我關勝經過深思熟慮,
實在無法眼睜睜看著朝廷繼續腐敗下去,讓兄弟們受苦。
此次去亮山,與那朱方正一番交談,我才明白何為真正的正義。
亮山‘替天行道’,為百姓謀福祉,這才是我們應該走的路。
我決定棄暗投明,投奔亮山,不知諸位兄弟意下如何?”
這些將領平日裏也對朝廷的腐敗深感失望,隻是敢怒不敢言。
平時被董府尹呼來喚去,比家奴還不如,心中早就積滿了怨氣。
此刻聽了關勝的話,相互對視一眼,
紛紛握緊拳頭,眼中閃過決然的光芒。
其中一位將領猛地一拍桌子,說道:
“關將軍,我們早就對朝廷的所作所為痛心疾首。
您既然下定決心,我們願意追隨您,
一同去那亮山,幹一番真正的大事業!”
眾人紛紛附和,聲音雖然壓抑,卻充滿了堅定。
關勝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眼眶微微濕潤,
他重重地點點頭,說道:
“好!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們趁著夜色,立刻出發!”
於是,關勝帶著這些心腹,趁著夜色的掩護,
如鬼魅般悄然逃離了軍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路上,馬蹄聲碎,他們心急如焚,朝著亮山疾馳而去。
月光灑在他們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仿佛在為他們的抉擇默默見證。
朱方正得知關勝前來,心中既驚又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匆忙整理衣衫,連腰帶都係得有些慌亂,便親自趕到山寨門口迎接。
隻見關勝一馬當先,來到朱方正麵前,
翻身下馬,單膝跪地,神情莊重地說道:
“方首領,關勝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棄暗投明,
加入亮山,願與你一同‘替天行道’,為百姓謀福祉。”
朱方正趕忙上前,雙手扶起關勝,
臉上滿是欣喜之色,說道:
“關將軍能來,實乃亮山之幸,百姓之福。
我就知道,關將軍是個深明大義之人,絕非那等趨炎附勢之輩。”
關勝緩緩起身,目光堅定地看著朱方正,
眼中滿是赤誠,說道:
“方首領,在與你交談之後,我便一直在思考。
朝廷腐敗不堪,從上到下貪汙成風,早已失去民心。
而亮山所做之事,皆是為了百姓,這才是真正的正義之舉。
我願傾盡所能,助亮山成就大業,
哪怕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朱方正大喜過望,當即吩咐下去,設宴款待關勝等人。
山寨內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火把照亮了整個山寨,士兵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席間,眾人圍坐在一起,一邊暢飲,一邊暢談理想和未來的計劃。
關勝詳細講述了朝廷此次圍剿亮山的兵力部署和作戰計劃,
他神情嚴肅,一邊說,一邊用手在桌上比劃著:
“此次朝廷調集大軍,兵分三路,
東路軍由李猛將軍率領,約五千人,從東邊山穀迂回包抄;
西路軍由王勇將軍率領,約六千人,從西邊密林突進;
北路軍由周嚴親自督戰,約八千人,正麵強攻。
他們企圖形成合圍之勢,將我們亮山一舉剿滅。”
朱方正聽後,眉頭微皺,
心中對即將到來的大戰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他沉思片刻,說道:
“關將軍帶來的這個消息太重要了。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情報,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既然朝廷不仁,那我們也無需客氣。”
這時,一直靜靜聆聽的林忠開口道:
“大哥,朝廷此次來勢洶洶,兵力遠超我們。
但我們有亮山的地形優勢,隻要布置得當,未必不能一戰。”
朱方正點點頭,說道:
“沒錯。我們要利用好這地形。
關將軍,你對軍事陣法和戰鬥技巧造詣頗深,
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關勝思索片刻,說道:
“朱先生,我們可在東邊山穀設下絆馬索和陷阱,讓東路軍陷入混亂;
西邊密林安排弓箭手埋伏,等西路軍進入,萬箭齊發;
至於北路軍正麵強攻,我們在山口布置巨石和滾木,消耗他們的兵力。
同時,我建議安排一支精銳部隊,等三路敵軍混亂之時,
殺出重圍,打亂他們的指揮係統。”
朱方正聽後,眼前一亮,說道:
“關將軍此計甚妙!就依你所言。”
隨後,朱方正與關勝、林忠等一眾頭領,
根據關勝提供的情報,反複商討,製定了詳細的禦敵策略。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完善著計劃,氣氛熱烈而緊張。
關勝還主動請纓,由他來訓練亮山的士兵,
傳授他們正規的軍事陣法和戰鬥技巧。朱方正欣然同意。
從那以後,關勝便全身心投入到訓練亮山士兵的工作中。
他站在訓練場上,身姿挺拔,大聲喊道:
“兄弟們,聽我口令,列陣!”
亮山的士兵們迅速行動,然而,
一開始他們的動作顯得有些生疏。
關勝皺了皺眉頭,上前糾正一位士兵的姿勢,說道:
“你這姿勢不對,持槍要穩,步伐要靈活。
來,看我示範。”
說罷,關勝拿起長槍,一招一式地演示起來,
那精湛的槍法如行雲流水,讓人眼花繚亂。
士兵們看得目瞪口呆,紛紛讚歎不已。
在關勝的悉心指導下,亮山的士兵們開始了更加嚴格、係統的訓練。
他們從清晨練到日落,汗水濕透了衣衫,滴落在訓練場的土地上。
雖然疲憊不堪,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
關勝的加入,不僅為亮山帶來了寶貴的情報,
更重要的是,他的軍事才能和威望,
亮山終於有了一個兵法大家
再也不用像之前一樣,每次打戰都是一哄而上了
極大地提升了亮山的整體實力和士氣。
亮山的兄弟們對關勝十分欽佩,在訓練中也格外認真,
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準備迎接朝廷的圍剿,給朝廷一個狠狠的教訓。
而此時,朝廷這邊發現關勝叛逃,頓時炸開了鍋。
周嚴氣得暴跳如雷,在營帳中來回踱步,
大罵關勝是叛徒,罵得唾沫橫飛:
“這個關勝,簡直是膽大包天!
竟敢背叛朝廷,我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但他也明白,此時已無法改變關勝叛逃的事實,
隻能加快圍剿亮山的準備工作,
企圖以絕對的兵力優勢,迅速剿滅亮山起義軍,挽回朝廷的顏麵。
朱方正和亮山的兄弟們則嚴陣以待,
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精心的準備以及關勝帶來的助力,
有信心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再次擊敗朝廷軍隊,
讓亮山的威名更加遠揚,為實現 “替天行道” 的理想邁出堅實的一步。
喜歡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請大家收藏:()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