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曹純
字數:6705 加入書籤
在三國曹魏的將星圖譜中,若說曹操麾下的夏侯惇、夏侯淵以“勇”立名,張遼、樂進以“功”傳世,那麽曹純則以一支精銳無匹的“虎豹騎”,在金戈鐵馬的亂世中,書寫了一段“快騎破敵、所向披靡”的傳奇。
他是曹操的堂弟,出身沛國譙縣曹氏宗族,既是曹魏政權的核心宗室將領,更是三國時期騎兵戰術的傑出實踐者。
世人多知虎豹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的神速,卻少有人細究這支王牌勁旅的締造者與統帥——曹純,如何以嚴謹的治軍之道、精準的戰場判斷,讓虎豹騎成為曹操平定北方、角逐天下的“利刃”,其一生雖短,卻以忠勇為筆、戰績為墨,在曹魏創業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東漢末年,沛國譙縣曹氏雖非頂級門閥,卻也是當地有聲望的大族,曹純的父親曹熾,早年曾任東漢太中大夫、司馬,叔父曹嵩更是官至太尉,家族的聲望與資源,為曹純的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曹純生於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比曹操小十餘歲,自幼便浸潤在宗族的氛圍中,耳濡目染間,既承襲了曹氏族人的果敢剛毅,又養成了遠超同齡人的沉穩與謀略。
少年時期的曹純,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質。
彼時東漢王朝已步入末年,朝政混亂,黃巾起義的烽火雖未燎原,卻已讓天下人心惶惶,許多宗室子弟沉迷享樂、荒廢時日,曹純卻始終堅守本心,一方麵苦讀兵書,鑽研《孫子兵法》《吳子》等典籍,探尋戰場製勝之道;另一方麵則注重品行修養,待人謙和有禮,對待宗族中的長輩恭敬有加,對待族中子弟也多有照拂,因此在宗族內部贏得了“仁厚且有才略”的讚譽。
更為難得的是,曹純年少時便展現出卓越的管理才能。
其父曹熾去世後,曹純與兄長曹仁一同承擔起照料家族產業、管理宗族部曲的責任。
當時曹氏宗族擁有不少田產與奴仆,族中事務繁雜,許多子弟因缺乏經驗,往往手足無措,曹純卻能條理清晰地梳理各項事務,製定明確的規章,既保障了宗族成員的生活,又將宗族部曲訓練得井然有序。
據《三國誌·魏書·諸夏侯曹傳》記載,曹純“年十八,為黃門侍郎”,十八歲便躋身朝廷官員之列,這不僅得益於其家族背景,更源於他自身的才學與品行,得到了當時朝廷官員的認可。
靈帝駕崩後,董卓入京亂政,廢立皇帝、禍亂朝綱,天下諸侯紛紛起兵討伐,東漢王朝徹底陷入分裂。
此時的曹純,敏銳地察覺到天下大勢的變化,他深知,唯有依附有雄才大略之人,才能在亂世中保全宗族、成就一番事業。
而在眾多宗族子弟中,他早已認定堂兄曹操具備“平定天下”的潛質——曹操早年任洛陽北部尉時,不畏權貴、嚴明執法;參與討伐董卓時,雖兵力薄弱卻奮勇向前,這份膽識與魄力,讓曹純極為敬佩。
因此,當曹操在陳留起兵時,曹純毫不猶豫地率領宗族部曲前往投奔,成為曹操早期創業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投奔曹操後,曹純憑借宗室身份與過人才能,很快便得到重用。
起初,他跟隨曹操參與討伐呂布、征討袁術等戰役,在戰場上,他不僅作戰勇猛,常常身先士卒,更善於觀察戰場形勢,為曹操出謀劃策,多次協助曹操化解危機。
但真正讓曹純名留青史的,還是他一手締造並統帥的“虎豹騎”——這支被譽為“曹魏王牌”的騎兵部隊,是曹操麾下最精銳的力量,而曹純,則是虎豹騎的首任正式統帥。
東漢末年,騎兵雖已成為戰場重要兵種,但多數諸侯的騎兵部隊,要麽是臨時招募的遊牧部落騎兵,缺乏紀律性;要麽是由步兵改編而成,戰鬥力有限。
曹操深知,要在北方與袁紹、公孫瓚等諸侯抗衡,必須擁有一支紀律嚴明、速度快、戰鬥力強的精銳騎兵。
於是,他下令組建虎豹騎,而選拔統帥的重任,最終落在了曹純身上。
曹操之所以選擇曹純,不僅因為他是宗室子弟,值得信任,更因為曹純既有管理經驗,又懂軍事謀略,能夠將一支精銳部隊打造成“指哪打哪”的利刃。
接到命令後,曹純深知責任重大,他從曹操麾下的所有士兵中,製定了極為嚴苛的選拔標準士兵必須身強力壯,能負重百斤行軍;
騎術精湛,能在奔馳的馬背上射箭、劈砍;
且必須有實戰經驗,曾在戰場上立過戰功。
據史料記載,虎豹騎的士兵“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也就是說,即便是虎豹騎中的普通士兵,也都是從其他部隊的百人將中選拔而來,其精銳程度可見一斑。
選拔出士兵後,曹純又製定了嚴格的訓練體係與紀律規章。
在訓練上,他注重“速度與力量並重”,每日讓士兵進行高強度的騎術訓練,要求士兵能“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同時加強格鬥、射箭訓練,確保每一名士兵都能獨當一麵;在紀律上,他強調“令行禁止”,一旦下達命令,無論戰況如何危急,士兵都必須嚴格執行,若有違抗軍令者,一律嚴懲不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此外,曹純還十分注重士兵的待遇,不僅為士兵配備最精良的戰馬與武器,還時常關心士兵的生活,與士兵同甘共苦,因此深得虎豹騎士兵的愛戴與擁護,部隊的凝聚力與戰鬥力也日益提升。
建安十二年(公元101novel.com7年),曹操為肅清北方殘餘勢力,北征烏桓。
當時烏桓首領蹋頓率領數萬騎兵,憑借草原地形,屢屢襲擾曹魏邊境,且與袁紹殘餘勢力勾結,成為曹操的心腹大患。
此次北征,路途遙遠,氣候惡劣,許多將領都認為難以取勝,而曹純則率領虎豹騎,成為此次戰役的核心力量。
當曹操大軍抵達白狼山時,突然與蹋頓的主力部隊相遇,當時曹操麾下的大部隊尚未集結,兵力處於劣勢,士兵們都有些恐慌。
危急時刻,曹純主動請戰,請求率領虎豹騎衝擊敵軍陣型。
曹操深知虎豹騎的戰鬥力,當即應允。
曹純率領虎豹騎,如同離弦之箭般衝向烏桓騎兵,虎豹騎士兵個個驍勇善戰,戰馬奔馳如飛,手中的長矛與大刀寒光閃爍,瞬間便撕開了烏桓騎兵的陣型。
烏桓騎兵雖勇猛,卻難以抵擋虎豹騎的衝擊,陣型大亂,四散奔逃。
曹純身先士卒,率領士兵奮勇追擊,最終斬殺烏桓首領蹋頓,俘虜烏桓士兵數千人,徹底肅清了烏桓的威脅。
此役,虎豹騎一戰成名,而曹純也因戰功卓著,被封為“高陵亭侯”,食邑三百戶。
建安十三年(公元101novel.com8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討伐劉表與孫權,赤壁之戰前,曹操先攻克荊州,劉表之子劉琮投降。
但劉備不願歸附曹操,率領數千士兵與百姓向南逃竄,曹操擔心劉備占據江陵後,與孫權結盟,對自己不利,於是下令曹純率領虎豹騎追擊劉備。
當時劉備率領的隊伍中,有大量百姓,行軍速度緩慢,而曹純率領的虎豹騎,憑借“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的神速,僅用一天一夜便追上了劉備的隊伍。
在長阪坡,曹純率領虎豹騎向劉備的隊伍發起猛攻,劉備的軍隊本就兵力薄弱,且多為步兵,難以抵擋虎豹騎的衝擊,很快便潰不成軍。
此役,曹純不僅俘虜了劉備的兩個女兒,還繳獲了劉備的大量糧草、武器與輜重,同時收降了劉備麾下的不少士兵,極大地削弱了劉備的實力。
若不是張飛在當陽橋“據水斷橋”,嚇退曹操大軍,劉備恐怕難以脫身。
經此一役,虎豹騎“神速破敵”的威名傳遍天下,而曹純也成為曹操麾下最受倚重的將領之一。
曹純之所以能長期統帥虎豹騎這支王牌部隊,除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外,更重要的是他“忠勇持重”的品格,深得曹操的信任與倚重。
在曹魏政權中,宗室將領雖多,但並非人人都能得到曹操的完全信任,而曹純卻始終以曹操的意誌為核心,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堅定地站在曹操一邊,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率軍西征馬超、韓遂等關中諸侯,曹純再次率領虎豹騎隨軍出征。
當時馬超率領的關中聯軍,以騎兵為主,戰鬥力極強,曾多次擊敗曹操的先頭部隊,甚至一度逼近曹操的大營,形勢十分危急。
許多將領都建議曹操暫時撤軍,避其鋒芒,而曹純則認為,關中聯軍雖勇猛,但內部矛盾重重,各諸侯之間互不信任,隻要抓住時機,便可一舉破敵。
他建議曹操采用“離間計”,離間馬超與韓遂的關係,然後再率領虎豹騎突襲敵軍。
曹操采納了曹純的建議,先是故意與韓遂單獨會麵,製造二人勾結的假象,引起馬超的猜忌;隨後,在馬超與韓遂互相猜忌、聯軍軍心渙散之際,曹純率領虎豹騎突然發起猛攻,一舉擊潰關中聯軍,斬殺敵軍數萬人,俘虜了大量將領與士兵,徹底平定了關中地區。
在戰場上,曹純是勇猛善戰的將領;在朝堂上,曹純則是持重謹慎的大臣。
他從不因自己是宗室將領、戰功卓著而驕橫跋扈,反而始終保持謙遜低調的態度,對待其他將領,無論出身貴賤,都一視同仁;對待曹操的命令,無論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都會嚴格執行。
此外,曹純還十分注重維護宗族的團結,他與兄長曹仁雖同為曹操麾下將領,卻從不爭功奪利,反而時常互相扶持、互相配合,兄弟二人齊心協力,為曹魏政權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曹操對曹純的信任,還體現在對虎豹騎的歸屬上。
虎豹騎作為曹魏最精銳的部隊,直接關係到曹操的安危與曹魏的興衰,因此曹操對虎豹騎的統帥人選極為挑剔。
曹純去世後,曹操曾想重新選拔虎豹騎的統帥,但挑選了許久,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最後,曹操無奈之下,隻好親自兼任虎豹騎的統帥,並感慨道“純之比,何可複得!”
意思是說,像曹純這樣的人才,再也難以找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從這句話中,足以看出曹操對曹純的認可與惋惜。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純在跟隨曹操平定荊州南部後,不幸病逝,年僅三十四歲。
這位為曹魏政權立下汗馬功勞的宗室將領,最終沒能親眼看到曹操統一北方、建立曹魏王朝的那一天,其英年早逝,不僅讓曹操悲痛不已,也讓曹魏上下為之惋惜。
曹純去世後,曹操親自為其吊唁,並追封他為“威侯”,讓其兒子曹演繼承爵位。
曹演長大後,也繼承了父親的忠勇品格,先後擔任曹魏的領軍將軍、太子太傅等職,繼續為曹魏政權效力,延續了曹氏家族的榮光。
縱觀曹純的一生,雖僅有短暫的三十四年,卻充滿了傳奇色彩。
他出身宗室,卻不依賴家族背景,憑借自身的才學與努力,在亂世中嶄露頭角;
他締造的虎豹騎,成為曹魏的王牌部隊,在北征烏桓、追擊劉備、西征關中的戰役中,屢立奇功,為曹操平定北方、角逐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忠勇持重、謙遜低調的品格,不僅深得曹操的信任與倚重,也贏得了同僚與士兵的尊敬。
在三國曆史的長河中,曹純或許沒有夏侯惇、張遼等人那樣家喻戶曉,但他的功績與品格,卻不該被曆史遺忘。
他以一支虎豹騎,詮釋了“精銳之師,所向披靡”的真諦;以一生的忠勇,踐行了對曹魏政權的忠誠。
如今,當我們回顧三國曆史,談論起曹魏的名將與勁旅時,都應當記得,那位英年早逝的“虎豹騎統帥”——曹純,他用自己的一生,在亂世中書寫了一段忠勇傳奇,也在中華曆史的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曹純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個人的奮鬥史,更是曹魏政權創業曆程的縮影。
他讓我們看到,在那個動蕩不安的亂世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忠勇為信仰,以戰功為追求,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不惜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生命。
他們的精神,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即便曆經千年歲月的洗禮,依然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激勵著後人不忘初心、奮勇前行。
喜歡中國古代名人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中國古代名人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