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二庇護所

字數:5215   加入書籤

A+A-


    鬧劇結束後,林風在溪流附近發現一塊平坦的草地,他忽然想要培育狗尾巴草來種植。
    因為狗尾草是小米的祖先,人類就是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培育,才讓凶猛刺喉的狗尾巴草變成了如今軟萌萌、人畜無害的小米。
    林風找塊太陽曬得足的平坡黃土地,附近有小水溝。
    要想富砍小樹,胳膊粗的樹用石斧砍,留半人高的樹樁。
    要有糧就燒荒,把雜草小灌木堆起來燒,灰留著當肥料。
    第三步盤樹根,老樹根周圍挖環形溝,天天往上澆尿,爛得快
    硬地先潑水陰三天,這樣土塊好敲碎。之後用石耒木棍削尖)戳出溝,再拿木犁橫向耙。逮幾隻野豬拴著滿地跑,蹄子能鬆土。
    林風和陳嘉拿木榔頭把雞蛋大的土塊全敲碎,接著林風挖出一個手掌寬的排水溝,蓋上樹枝防淤塞。
    林風把之前燒荒的灰拌上腐葉,薄薄鋪一層,相當於荒島版的複合肥。
    將田埂壟堆成鯽魚背中間鼓兩邊緩坡),下雨不積水。壟溝裏撒石灰粉,防地老虎蟲子。地頭插綁布條的竹竿,嚇海鳥防啄種。
    “我勞動我快樂!咱們農民有力量!”
    林風抓把土貼肚皮,感覺不冰人了約12c以上),就可以播種了。
    裝陶罐裏和粗沙粒搖,把狗尾草籽的刺毛磨掉,不然紮手。
    再用童子尿兌水泡三個日出,可以促發芽。再混少量毒魚藤粉,防螞蟻搬籽。
    陳嘉站壟邊拋撒,靠手感控製密度。
    林風把野生葫蘆掏空插竹管,邊走邊敲落種子。
    潘安用樹枝掃浮土,厚度不超過食指第一節。
    陳嘉抱石滾子順壟滾一遍,保墒防鳥。
    方藝在夕陽下留一撮種子埋在田埂處。
    “小藝,幹什麽呢?”陳嘉走過去好奇地問道。
    “哦,在我們老家,老農會留一撮種子壓地頭,在田埂盡頭埋個陶罐存種,既是祈福,萬一遇災還能當補救種。”方藝笑道。
    “哦!還有這麽個說法啊。”
    傍晚,眾人圍坐在篝火旁做著晚飯。阿坤忽然從雞圈裏跑了出來。
    “哎!阿坤怎麽跑出來了?”陳嘉驚奇地喊道。
    “來,阿坤過來。”
    隨著陳嘉的指引,阿坤竟然真的朝陳嘉走了過去。
    阿坤好奇的腦袋還在火堆旁晃來晃去。
    “阿坤你別玩火啊,變成烤雞就不好玩了。”林風笑道。
    “會很好吃。”陳嘉在一旁說道。
    阿坤撲騰一下翅膀就跳到了陳嘉膝蓋上。
    “哎呀呀,阿坤你也要烤火啊?”陳嘉摸摸雞頭。
    “阿坤什麽時候跟陳嘉關係這麽好了?”林風一臉鄙夷。
    阿坤又一個撲騰,飛上陳嘉的頭上。
    “哎喲喲,阿坤你很喜歡本海王的頭嘛。”
    “方藝,你得有點危機感了。”林風帶著不懷好意的笑臉對方藝說。
    “林哥你在說什麽呀。”
    “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毅力,在家裏就跟個嬌貴的小少爺似的,但來到了這荒島上就變成野人了。”林風感慨道。
    飽飽地睡了一覺之後,翌日眾人開始搭建第二庇護所。
    上次清理了雜草,留出了一百平方米的地盤,而陳嘉因為流鼻血對那些雜草產生了心理陰影。
    林風對庇護所的規劃是:房頂是金字塔造型,這樣有利於下雨時排水,下麵就用六根大梁支撐。
    林風和陳嘉去樹林裏砍伐杉木,六根橫梁、九根頂梁。在砍伐樹木的時候,林風發現周圍有人曾經生活過的痕跡,一地的爛木板被隨意丟棄在樹叢中,大概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了。
    二人砍伐杉木,以及把杉木搬回庇護所又花費了三個小時的時間。
    眾人望著那一百平方米的空地,心中滿是對新庇護所的期待。
    林風拿著之前用石斧砍出的簡陋尺子,在空地上比劃著。
    “這六根大梁的位置一定要紮穩,每根之間的距離大概保持在兩米左右。”林風仔細地規劃著,眼睛裏透著認真。
    陳嘉看著滿地的材料,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老林,這麽多木材,我們從哪根開始搭啊?”“我們先從埋這幾根大梁開始,把這個框架先立起來。”林風回答道。
    於是,眾人開始在地上挖掘大坑,準備將六根大梁穩穩地埋進去。
    方藝的力氣小一些,就負責將挖出來的土運到一旁。
    沐沐這時在旁邊跑來跑去,偶爾撿起一根小樹枝,遞到林風麵前像是在幫忙。
    “林風哥哥,這個給你。”
    “呃...謝謝沐沐。”林風笑著對沐沐說道,雖然這根小樹枝並沒有什麽實際用處,但是他不忍心打擊沐沐的熱情。
    挖掘的過程並不輕鬆,因為地麵下有不少的石塊和樹根。林風拿石斧斬斷樹根,陳嘉則用木榔頭把石塊敲碎或者撬出來。
    接下來,要把六根大梁放入坑中。林風和陳嘉兩人合力將第一根大梁慢慢放入坑中。
    隨後,林風扶著大梁,讓陳嘉和潘安迅速往坑裏填土,並用木榔頭把土夯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一根大梁安置好後,大家接著安置剩下的五根。汗水不停地從每個人的額頭滴下,太陽照射在他們身上。
    當六根大梁都穩穩地立在那裏之後,林風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這算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我們開始搭建頂梁。”
    頂梁相比大梁要細一些,為了將頂梁架到大梁上,林風先在大梁上刻出一些淺淺的凹槽,這些凹槽可以卡住頂梁的底部防止滑落。
    在把頂梁架上去的時候,眾人圍在一起想辦法。陳嘉試著先爬到大梁上,然後其他人齊心協力把頂梁遞上去給他。
    這個過程十分危險,大梁距離地麵有一定的高度,稍不小心摔下來就會造成重傷。
    經過幾次嚐試之後,林風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用之前剩下的一些木材和藤蔓製作了一個簡易的滑輪組。他把一根結實的藤蔓拴在頂梁上,然後把藤蔓穿過滑輪組的木製滑輪,眾人在一邊拉藤蔓,慢慢地把頂梁拉高。
    林風站在大梁上引導頂梁的位置,其他人則按照他的指揮慢慢拉動藤蔓。
    這個方法雖然比較費力,但好歹安全了許多。第一根頂梁隨著滑輪的轉動穩穩地架到了兩根大梁之間的凹槽內。
    一根一根的頂梁開始被架上去,隨著頂梁越來越多,這個框架逐漸有了新庇護所的模樣。
    在中間的幾根頂梁固定好之後,林風決定開始搭建屋頂部分。
    他們去海邊找來了一些寬大的海草,這些海草曬幹後可以用來鋪在屋頂。林風將海草一把一把地綁在一起,然後從底部開始往頂梁上鋪設。每鋪設一層海草,就拿藤蔓纏繞幾圈固定住。
    不過,僅僅是海草還不夠。林風又用石斧砍下了許多寬大的樹葉。他把樹葉墊在海草之間,可以起到更好的防雨效果。
    此時,陳嘉在庇護所裏麵整理著內部空間。
    他拿起較輕的木材,用木釘和藤條把它們拚接在一起,做出了一個簡易的多層架子。
    在屋頂鋪設得差不多的時候,林風發現支撐屋頂的大梁和頂梁在接口處有一點點晃動。
    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情況,在遇到大風或者重物壓迫的時候可能會導致整個屋頂坍塌。
    林風趕緊從屋頂下來,他決定再找一些更粗壯的樹枝,將它們斜著綁在大梁和頂梁的連接處,形成三角形的支撐結構。
    三角結構在力學上更加穩定,可以大大增強整個框架的穩固性。
    大家又開始在樹林中尋找合適的樹枝,並且砍下來搬到庇護所。林風挑選著樹枝的角度和長度,然後用藤蔓把它們緊緊地綁在梁柱連接處。
    接下來就是要給庇護所做門了。林風沒有直接用一整塊木材,而是用幾根較細的木材拚接起來。這樣不僅輕便,而且方便開合。
    他在門上做了兩個簡單的木製拉手,然後用藤條做了一個門框,把木門安裝了上去。
    最後,就是要布置內部的休息區域了。大家把之前收集來的幹草在庇護所內鋪了厚厚的一層,就像一個天然的床墊。
    經過數天的忙碌,這座新的庇護所終於搭建完成了。別墅麵朝太陽,背靠大海,冬暖夏涼。床位由三十六根無汙染綠色又健康的竹子製作而成。
    喜歡怒海狂濤:驚現海底文明請大家收藏:()怒海狂濤:驚現海底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