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醫道傳承之光
字數:2191 加入書籤
林半夏看著瘋狂撲來的暗影教教主,心中毫無懼意。她腦海中迅速閃過《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中的諸多醫理和應對之法。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林半夏默念著《黃帝內經》中的經文,在這緊張的戰鬥時刻,她明白暗影教教主此刻的瘋狂正是被內心的邪惡欲望所驅使,如同人體陰陽失衡而致病一般。
林半夏巧妙地運用《傷寒雜病論》中所蘊含的辨證論治思維來應對教主的攻擊。她觀察教主的招式和動作,如同診斷病情一般,分析其攻擊的規律和破綻。
當教主攻來時,林半夏看準時機,身形一閃,避開正麵攻擊。她依據《傷寒雜病論》中“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症治之”的原則,在躲避的同時,迅速出手點向教主身上的幾處穴位。這幾個穴位是根據人體經絡氣血運行原理選取的,正如《黃帝內經》中所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林半夏的手指如靈動的銀針,精準地落在教主的“合穀”“內關”“足三裏”等穴位上。合穀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具有疏風解表、行氣活血等功效;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位於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可寧心安神、理氣止痛;足三裏穴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能調理脾胃、補中益氣。
這幾下點穴,並非簡單的攻擊,而是運用醫道內力,擾亂教主體內的氣血運行,使其攻擊節奏大亂。教主隻感覺體內氣血翻湧,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衝擊著他的經脈,行動變得遲緩起來。
蕭煜和陸明看到林半夏得手,立刻加大攻擊力度。蕭煜的星圖之力如璀璨星辰,閃耀著神秘的光芒,從不同角度射向教主。陸明的繡春刀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刀都帶著淩厲的氣勢。
暗影教教主在三人的圍攻下,漸漸難以招架。但他仍不甘心失敗,拚盡最後一絲力氣,施展出一種禁忌邪術。隻見他周身環繞著黑色的霧氣,霧氣中隱隱有猙獰的鬼臉浮現,朝著林半夏等人撲來。
林半夏深知這邪術的厲害,她迅速從藥箱中取出幾味藥材。這幾味藥材是她根據《傷寒雜病論》中治療疑難病症的思路,結合《黃帝內經》中對藥物性味歸經的闡述精心準備的。
她拿出一味附子,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又取出幹薑,幹薑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肺經,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再加上一味炙甘草,炙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可補脾和胃、益氣複脈。
林半夏將這三味藥材迅速碾碎,口中念著古老的醫咒,將藥粉灑向空中。藥粉在醫道內力的作用下,形成一道金色的光幕,與黑色霧氣碰撞在一起。
金色光幕與黑色霧氣相互抗衡,一時間難解難分。林半夏趁機再次施展針法,她手中的銀針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如流星般射向教主。這些銀針所刺的穴位,皆是根據《黃帝內經》中人體經絡氣血的關鍵節點選取的,旨在徹底打破教主體內的邪惡力量平衡。
在林半夏、蕭煜和陸明的合力攻擊下,暗影教教主終於支撐不住。隨著一聲淒厲的慘叫,他的身體化作一縷黑煙,消散在空中。
暗影教教主一死,其餘的暗影教教徒頓時作鳥獸散。林半夏等人成功搗毀了暗影教的巢穴,消除了這個威脅醫道世界的邪惡勢力。
經過這場大戰,林半夏深刻體會到《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所蘊含的智慧不僅在治病救人上有著巨大的作用,在麵對邪惡力量時,同樣能給予他們指引和力量。
回到蓬萊島後,林半夏將此次經曆詳細記錄下來,與杏林盟的弟子們分享。她著重講解了在戰鬥中如何運用《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的知識來應對危機,讓弟子們明白醫道的博大精深,不僅在於治療身體的疾病,更在於應對世間的種種困難和挑戰。
“《黃帝內經》為我們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讓我們明白人體與自然、陰陽的關係。《傷寒雜病論》則教會我們如何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病症找到對應的治療方法。這兩部經典,是我們醫道傳承的瑰寶,我們要不斷學習、領悟,將其傳承下去。” 林半夏語重心長地對弟子們說道。
喜歡明朝女盟主請大家收藏:()明朝女盟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