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醫者叩心

字數:2075   加入書籤

A+A-


    林半夏的銀針在指尖轉出青芒。
    三百根種痘金針懸浮成《黃帝內經》靈樞陣,針尾牽出的蠱絲泛著《神農本草經》記載的"夜交藤"幽藍。她踏著太乙神數步罡,金甲鱗片隨呼吸開合如百草堂的藥碾輪,碾碎地窖裏彌漫的硫磺疫氣。
    "韓衝!震宮三寸,下九淵!"
    雁翎刀應聲劈向地脈死門,刀刃割裂的土層下露出萬曆年間太醫院埋藏的《伏瘟銅人》。林半夏腕間銀鐲突然解體,化作三百六十枚銀針紮入銅人穴位,銅鏽剝落處顯出張介賓親筆批注:"戾氣非邪,乃陰陽失和之症。"
    銅人眼窩突然迸出建文朝太醫的殘影,手持犀角砭石指向她眉心:"盟主可敢以命叩醫心?"林半夏並指如刀,生生剖開自己左腹金甲,露出丹田處跳動的蠱王本體——那竟是株寄生在髒器上的《救荒本草》還魂草!
    "諸瘟為標,人心為本。"她扯斷草莖,汁液在空中凝成景泰藍藥缽,"今日便以醫道盟三百代盟血,重寫這《瘟疫論》!"
    蠱王草汁滴入銅人天突穴的刹那,整座地窖化作巨型藥鼎。韓衝的雁翎刀不受控地飛向鼎耳,刀柄墨家矩子令與鼎身《雷公炮炙論》的銘文咬合,激發出帶著青蒿苦味的電弧。
    "盟主!鼎內是嘉靖年的丹毒!"韓衝嘶吼著扯開衣襟,露出胸口的艾灸瘢痕——那是隆慶三年醫道盟長老為他祛除胎毒時留下的九宮圖。林半夏反手將還魂草插入鼎心,草葉舒展成李時珍未寫完的《奇經八脈考》殘頁。
    鼎內突然浮出八百具琉璃醫者屍骸,每具屍骸的百會穴都插著根正德豹房的種痘金針。林半夏的赤蟒蠱紋遊走全身,蟒首咬住自己左腕,金血順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的軌跡灌入鼎中。
    "諸君英靈,隨我正本清源!"
    八百屍骸突然睜眼,齊誦《素問》遺篇。鼎壁浮現出崇禎八年蘇州疫病的場景:吳又可手持銀針穿過暴民火海,針尖挑著的竟是魏忠賢生祠的鎮魂瓦!
    當最後滴金血滲入鼎足,地窖穹頂突然降下《本草綱目》記載的"天灸"光柱。林半夏的金甲盡碎,露出脊背上用苗疆巫針刺青的《伏瘟八十一難圖》。韓衝的雁翎刀在此刻熔解,墨家非攻令的青銅液順著她督脈遊走,在至陽穴凝成孫思邈《千金方》的藥鼎紋。
    "原來這才是醫道盟主的真身..."韓衝跪倒在地,看著林半夏長發化作《證類本草》的藥草圖譜,"以身載道,以血為引!"
    地脈深處傳來龍吟,九條被魏忠賢汙染的朽龍破土而出。林半夏指尖撚起建文帝幽靈船上的犀角粉,在龍睛處畫出《外台秘要》的瀉火符。每畫一筆,龍鱗便褪去層嘉靖丹毒,露出底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藥方刻紋。
    "三百年疫病債,今日清還!"
    她咬破舌尖,將盟主精血噴向太醫院殘碑。碑文突然浮出《婦人大全良方》的朱砂批注,化作三千紅絲纏住龍喉。當最後條朽龍在《小兒藥證直訣》的童謠中消散時,地窖中央的種痘瓷突然複原如初,釉麵流動著汪機《石山醫案》的墨跡。
    林半夏拾起種痘瓷的刹那,整座北京城的藥鋪同時響起搗藥聲。同仁堂地窖飛出乾隆年間的《禦纂醫宗金鑒》,書頁裹住正在坍塌的時空裂隙。她將瓷瓶高舉過頭,瓶口傾瀉出的不再是疫苗,而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原初疫氣。
    "韓衝,接針!"
    三百根金針從她掌心暴射而出,在飛魚服上繡出《針灸大成》的子午流注圖。韓衝的瞳孔突然映出永樂三年場景:自己跪在醫道盟血誓碑前,盟主林半夏的身影與三百年前那位苗族醫婆重合。
    "今日種此醫心,來日疫鬼盡誅。"
    種痘瓷墜地粉碎,瓷片中升起座青銅藥鼎。鼎內沸騰的不是藥湯,而是曆代醫者臨終前封存的最後口生氣。林半夏的銀發掃過鼎沿,發梢卷起吳謙《醫宗金鑒》的殘頁,在太醫院廢墟上重築起《瘟疫論》的琉璃宮牆。
    喜歡明朝女盟主請大家收藏:()明朝女盟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