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104)

字數:3972   加入書籤

A+A-


    在這種關鍵時刻,邕王手下的那些人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敵人。
    加之盛紘之前借著龐家的勢可沒少張揚,自然被視為了兗王一黨。
    若是玉燕還在,他們還會顧忌龐家的關係,擔心盛家有朝一日會成為龐家的姻親,不敢貿然行事。
    可如今人都死了,他們還有什麽可怕的。
    打不過那些大的,揍這個小的也能表表忠心啊。
    盛紘這段時間可謂是被擠兌的不行,每天上朝跟上墳一樣,提心吊膽苦不堪言,愁的頭發都白了。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病急亂投醫,想到選一個可能會金榜題名的寒門女婿,來給盛家壯聲勢。
    畢竟當初長柏長楓同日及第,那可是他這輩子最輝煌的時候。
    玉燕對盛家的情況並不感興趣,奈何林噙霜滔滔不絕,她也隻得聽她說完。
    “娘,那些糟心人的糟心事,不值得你浪費這麽多口水。倒是你,我不在家的這段時間過得可好?”
    林噙霜笑的十分得意,站起身轉了個圈。
    “你看娘現在的穿著打扮,不知比在盛家時過得要好幾百倍。
    柴郡主說她曾經走失過一個姐姐,年歲和娘差不多,鄭王說他一見到我,就好像見到了自己的女兒一樣。
    娘在這裏的日子,過得簡直不知道有多好。”
    玉燕隻是微微一笑。
    “娘你開心就好。”
    誰知林噙霜卻牽起了她的手,低聲道:
    “可娘也知道,什麽所謂的投緣都是假的,恕意和我年歲也差不多,怎麽不見他們對她這般熱絡?娘心裏有數,知道他們待我好,全都是因為你的緣故。
    娘也不去問你這段時間去做了什麽,又在為誰做事,但娘希望你明白,在娘心裏,你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為了我們而束手束腳。
    你是個有大出息的孩子,娘是希望能夠沾你的光多享福,可若是因此帶累了你,娘倒是寧可一根繩子吊死了。”
    玉燕聽了這話,連忙掩住林噙霜的嘴。
    “別亂說話,你們怎麽會是我的拖累。娘,我在這個世上,就隻有你和墨蘭兩個親人了,不管到了什麽時候,你們都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如果連你們也不在了,獨留我一個人在世上……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麽樣。”
    林噙霜含著淚點了點頭。
    “好,今後娘不會再胡思亂想了,娘會好好活著,等著享女兒的福。”
    玉燕回到汴京,自然是要帶著六子去見八賢王的。
    八賢王見到玉燕回來倒是沒有多驚訝,反倒是淡然一笑,仿佛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你回來得正是時候,我正打算待一切塵埃落定後去接你們。如今有你回來相助,倒是省了不少事。
    我安插在榮妃身邊的眼線傳來密報,兗王似乎正密謀與榮妃聯手,意圖不軌,隻是確切的計劃還未能確定。”
    如今官家不過隻是對外宣布了立德妃為後的消息,對立儲之事未置一詞,兗王卻已然如此沉不住氣,甚至打算破釜沉舟。
    玉燕瞥了八賢王一眼,想也知道這是誰的手筆了。
    他能讓榮妃身邊的人給他傳消息,自然也能把消息傳到榮妃耳中。
    邕王與榮家素有仇怨,榮妃若是得知害了自己妹妹的凶手即將平步青雲,一飛衝天,自己一家卻要遭遇滅頂之災後。
    即便隻是一點捕風捉影的消息,她也定然會誇大其詞,傳給兗王十分,讓他最後放手一搏。
    畢竟整個家族的命運都係在她的手中,一旦輸了,便是萬劫不複。
    她是真的不能賭,也不敢賭。
    “兗王那邊會如何動手還需要再行打探,但榮妃已經打算與兗王裏應外合,打開宮門將叛軍放進來,同時會傳武將家眷入宮以作為人質挾持,好讓汴京城中的守將投鼠忌器。”
    玉燕輕蔑一笑。
    “簡直可笑,榮妃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
    那些守將若是因家眷被俘便放棄營救官家,任由亂臣賊子禍亂宮闈,到了秋後算賬的時候,隻怕全家的腦袋都不夠砍的。
    更何況,即便他們的陰謀得逞,殺了官家矯詔又能如何呢?
    別的不說,兗王在軍中並無根基,各地守軍又怎會甘心臣服。
    隻怕他前腳害了官家,後腳各地駐軍統領便會以誅殺逆賊的旗號紛紛起兵,攻入汴京了。”
    玉燕還有句話沒有說出口,那便是現在汴京的守軍力量,大部分可是掌控在龐太師手中。
    當今朝堂,文治昌盛,武備漸衰,為了防止武將擁兵自重,朝廷往往派遣文臣以統禦、監督之責。
    而龐太師作為當朝首輔,文臣之首,統領汴京禁軍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但和那些隻知紙上談兵、盲目指揮的文臣不同,龐太師在軍中其實頗有威望。
    這不光是因為他有一個在邊境從軍,建功立業的兒子,更是因為他本人乃是一位堅定的主戰派。
    老頭兒雖然年紀大了,平時又端著一副老成持重,老謀深算,老奸巨猾的模樣,但性格其實十分火爆。
    遼國挑釁?幹他!西夏搞事?幹他!高麗嘚瑟?幹他!
    他身為文臣,卻從不因身份之殊而輕視武將,甚至暗中給他們使絆子,反而對他們頗為敬重,時常挺身而出,為將士們的利益據理力爭,深得軍心。
    想當初金沙灘一役,他也是極力主張派兵支援,隻可惜終究還是去晚了一步。
    後來楊家幾乎滿門壯烈,也是他進言為楊家立碑追封。
    因為有這樣的良好關係在,佘夫人才得以放心將楊家唯一的獨苗楊宗保交到龐統手裏。
    雖說玉燕一向不憚於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人性,覺得龐太師此舉是為了拉攏武將。
    但不管他目的如何,總歸做的事情是好的。
    聽龐飛燕說,龐太師年輕時曾身患重疾,因身體孱弱,不得不放棄武途,轉而專心治學。
    如此想來,倒是能理解龐太師的所作所為了。
    玉燕嚴重懷疑龐統棄文從武,其實就是受了龐太師的影響,在幫他老爹完成想要馳騁疆場的心願。
    不然若是龐太師真有意讓龐統和他一樣步入仕途,入朝為官,應該是像平寧郡主培養齊衡一樣,讓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而不是請了武功高手暗中教導,從小便培養他習武。
    喜歡綜影視:江玉燕穿越後殺瘋了請大家收藏:()綜影視:江玉燕穿越後殺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