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紅葉小學開學典禮

字數:6191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的日子裏倒也沒有什麽大事發生。
    除了四合院裏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賈張氏與許大茂達成了和解。
    許大茂拿出200塊錢息事寧人,雙方簽訂協議,約定此後互不相擾。
    眾人皆知賈張氏不要臉的性子,料定她日後還會找茬,但有了這份協議,許大茂至少能理直氣壯應對。
    這筆錢,就當是買個心安。
    與此同時,葉瀟男將全部精力投入西城區建設。
    他馬不停蹄走訪了五十多個村莊,提出三項極具吸引力的承諾。
    其一,隻要與紅星養豬場簽訂外包協議,就為村子免費修建一條直通養豬場的砂石路。
    其二,養豬場收購村民采集的豬草,可以參與建設,以工分兌換糧食。
    其三,孩子可享受免費教育,學校還提供兩餐。
    這三個承諾一出,周邊村子頓時沸騰。
    單單修路來說。
    這可是村民們夢寐以求的事,可為什麽不修?
    窮啊!
    現在哪個村子都窮的叮當響,吃飯都是問題,哪裏有錢去修路。
    現在隻要跟葉瀟男簽了外包合同幫著養豬就能修路,也就莽村那些傻子才不會同意。
    不過你要說有傻子麽,那還真有一些愣頭青。
    可今時不同往日,當初葉瀟男走訪32個村子的時候事情都還沒有兌現。
    但是現在呢?
    路也修了,糧食也有了,正式工甚至都有很多。
    這個時候再不同意那是純純的傻子了。
    而且免費教育和餐食,更是讓有孩子的家庭欣喜若狂。
    現在地裏沒農活,孩子現在在家裏就是多一張嘴吃飯,什麽都幹不了。
    送到學校免費上課不說,一天還管兩頓飯,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至於最後的收購豬草,提供崗位換工分,更是解決了很多農民的生計難題。
    西城區的建設大家都看在眼裏,與紅星養豬場合作的32個村子,如今都過上了不愁吃喝的日子。
    再加上西城區建設所需的崗位,都會從這些合作村子裏選拔,村民們對這些待遇早就羨慕不已。
    眼下地裏幹旱,種糧不僅費力,收成還少得可憐,單靠種地根本難以維持生計。
    但跟著紅星養豬場不一樣,工分能兌換糧食,而且大半年來,無論多少人去換,養殖場的糧食始終充足,這讓村民們越發向往。
    不過,學校建設還需要時間。
    現有的紅星小學規模有限,容納1500多名學生已是極限。
    葉瀟男計劃在白家屯和沙家寨再建兩所學校,每所至少容納1000人。
    這兩所學校已經開工,預計三個月建成,再加上後續配套設施建設和師資招募,要到寒假結束後才能開學。
    眼下提前放出消息,既能在村民心裏埋下種子,又能通過口口相傳,讓大家親眼看到紅星小學的政策落實,徹底打消顧慮。
    此外,葉瀟男還將種豬分配到各村,帶動養殖業發展。
    時間一晃,轉眼就到了9月1日,紅葉小學迎來開學日。
    是的,隻有紅葉小學,並沒有紅葉中學。
    經過這幾天的走訪調研,葉瀟男發現農村孩子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即便年齡稍大的孩子,學業水平大多也不超過小學五年級。
    原本他以為1500個孩子裏,至少有二三百人能接受初中教育,現在看來,暫時開設中學並不現實。
    於是,他決定先隻辦小學,所有孩子從一年級讀起,後續再根據學習進度,將學得快的孩子調劑到更高年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紅星養豬場外,臨時搭建起一座高台,紅色橫幅上“紅星紅葉小學開業典禮”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台下擠滿了學生和家長,大一點的孩子自己來,更多的則是由家長陪同。
    早上9點,典禮開始。
    然而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走上高台的卻不是葉瀟男,而是是一群工人和兩頭肥豬。
    “這不是開學典禮嗎?抬豬上來做什麽?”
    “該不會要殺豬吧?”
    “開什麽玩笑,這又不過年不過節的,殺什麽豬啊!”
    “可是這架勢,分明就是要殺豬啊。”
    台下頓時議論紛紛,這時,葉瀟男走上高台。
    他沒有任何廢話,直接開口就是一句:“今天殺豬,所有孩子每人分半斤肉!”
    此話一出,全場瞬間沸騰。
    “天呐!真是殺豬?我沒有聽錯吧?”
    “沒聽錯,我也聽見了,就是殺豬!”
    “我家那小崽子,都好幾個月沒吃到肉味了,今天是有口福了啊!”
    他們也都看出來了,這兩頭500多斤的肥豬,最少能出750斤肉,1500個孩子剛好每人至少半斤。
    葉瀟男說的,絕對是真的。
    這可是半斤肉!
    在物資匱乏的年月裏,莫說半斤,哪怕嚐上一口,都足以讓人心頭暖透。
    葉瀟男這招看似簡單直接,實則直擊要害——比起空泛地講教育意義、建設藍圖,這些樸實的村民更在意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在掃盲班尚未開辦、知識尚未普及的當下,空談理想太過遙遠,而讓孩子吃得好、有學上,才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隨著屠夫手起刀落,兩頭肥豬在高台上現場宰殺。
    血腥味混著期待的熱浪在人群中翻湧。待工人們將豬肉抬下後,葉瀟男再次登台,擲地有聲:“孩子們正在長身體,以後每月管兩頓肉!”
    此話一出,現場爆發出比先前更熱烈的歡呼。
    家長們原以為能讓孩子在學校吃飽飯就已難得,如今竟還有肉吃,這待遇比自家過年都豐盛!
    葉瀟男抬手示意安靜,人群立刻屏息凝神。
    這份威望並非一日鑄就,而今日的“殺豬分肉”,更是將他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推至巔峰。
    “分班情況都貼在校門口,有老師專門解答。”
    他目光掃過台下,“家長就送到這兒,讓孩子們自己進去。”
    話音剛落,人群中響起零星的叮囑聲,家長們雖滿心不舍,卻還是鬆開了攥著孩子的手。
    校門口,識字的老師正耐心給孩子們指引班級。許
    多家長雖早看見告示,卻因目不識丁而犯難,此刻見有專人引導,紛紛露出安心的笑容。那
    些平日裏躲在父母身後的孩子,在鼓勵的目光中,攥緊衣角,怯生生地跨過校門。
    這看似尋常的一步,卻是葉瀟男精心布局的關鍵——先以美食拴住家長的心,再借信任鋪就孩子求學的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校園內,張明德、陳音等教師團隊早已嚴陣以待。
    他們籌備的教學計劃,不僅沿用城裏的優質教材,更融入貼合本地實際的知識,連教育部門都讚不絕口。
    看著孩子們陸續走進教室,葉瀟男望著忙碌的教師們,目光中滿是期待。
    這些此刻還帶著鄉土氣的孩童,未來十幾二十年後,必將成為建設西城區的棟梁。
    正如那句老話:種樹人目光長遠,教育者心懷未來,而最好的播種時機,永遠是當下。
    開學典禮結束後,葉瀟男沒有過多逗留,也沒有和張明德他們一起去引導學生,而是一頭紮進了校長辦公室。
    他深知,統籌全局、把握關鍵節點才是領導者的核心職責。
    蔡全無與徐慧珍精心選拔的五十餘人,早已通過嚴格考核,雖說有很多都不是教師出身,但自身知識和人品在那放著呢,他堅信這支隊伍定能將孩子們教出成績。
    往後,他隻需在重要節日、關鍵節點現身,通過動員講話與惠民舉措鞏固人心,教育大業的根基便能穩穩紮住。
    而此刻,校長辦公室裏的葉瀟男正謀劃著另一件大事——研發第三套中小學生廣播體操。
    是的,就是第三套中小學生廣播體操!
    彼時,華夏僅有兩套尚無正式名稱的廣播體操,沒有名字,就叫第一套廣播體操和第二套廣播體操。
    後世耳熟能詳的《時代在召喚》等經典版本還尚未問世。
    葉瀟男的構想並非簡單複刻傳統體操,而是要以自身修煉至化境的太祖長拳為藍本,提煉其中剛柔並濟的精髓,創作出一套兼具強身健體與易學實用的新式體操。
    在武學境界上,他的太祖長拳已達出神入化之境,若置身天龍八部的武俠世界,足可開山立派、廣收門徒。
    如今,他將這套絕學拆解重構,剔除繁複招式,保留最核心的發力技巧與鍛煉邏輯。
    在他的規劃中,這套體操不僅是日常鍛煉的手段,更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根基。
    隻要堅持練習,普通人也能改善體質、增強體魄,而對於從小習練的孩童而言,配合他特製的益氣補元之藥,更能大幅提升學習效率,讓知識吸收事半功倍。
    “窮文富武”的傳統觀念在葉瀟男眼中並不絕對。
    他深知,寒門學子若想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強健體魄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隻有精力充沛、氣血充盈,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鞏固所學。
    望著開學典禮上那些麵黃肌瘦、眼神懵懂的孩子,他意識到,提升身體素質不僅關乎健康,更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
    這場將武學與教育結合的創新嚐試,正是他為孩子們鋪就的一條成長捷徑。
    這也是後世各個學校不管大小,都有廣播體操的原因。
    葉瀟男相信,他根據太祖長拳改編的第三套廣播體操一旦問世,絕對能夠碾壓所有的健身操!
    喜歡天龍係統在手,誰會怕區區禽獸?請大家收藏:()天龍係統在手,誰會怕區區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