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紅葉第一搪瓷廠

字數:6651   加入書籤

A+A-


    十五日後。
    西城區張家寨往南三裏,這裏是原第五紡織廠的舊址。
    原本有些破敗的廠房,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被張家寨的人清理得非常幹淨,葉瀟男此刻正在紡織廠門口等待著,等待雷大華他們將設備送過來。
    說來也可惜,他們身後的紡織廠規模不算小,占地差不多有50多畝,裏麵的很多設備其實都還算新。
    之所以這個廠幹不下去,主要有很多方麵原因,一是產業結構失衡。
    “大跳進”時期,重工業發展迅速,輕工業總產值所占比重從1957年的55下降到1960年的33.4。
    輕工業的設備、人員被重工業和基本建設部門抽調,導致紡織廠的生產能力受到影響。
    同時,工業與交通運輸比例失調,運輸力量無法保障工業生產,紡織廠的原材料運不進來,產品運不出去,生產要素大量浪費。
    二是原料供應嚴重不足。
    1959年到1961年,全國年平均糧食產量比1957年減產21.2,農業生產遭到破壞,棉花等紡織原料的產量也因農業生產的困境而減少,使得紡織廠缺乏足夠的原料進行生產。
    三是“大跳進”中基礎設施投資過大。
    “大跳進”中基建規模急劇增長,1958年至1960年基建投資共達1112億元,施工項目1960年達1815項。
    工廠企業增加太多,職工人數三年內增加3000多萬人,城鎮人口也大幅增加,這導致資源分配緊張,紡織廠在資金、能源等方麵的獲取受到限製,影響正常生產。
    再加上眼下當時國家經濟困難,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對紡織品的需求減少。
    種種原因導致華夏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很多輕工業廠子瀕臨倒閉、破產,紅星第五紡織廠便是其中之一。
    之前這個廠子臨近張家寨,很多張家寨的人都靠著這個廠子謀求生存發展,也由於廠子倒閉,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是很好。不過今天就不一樣了,葉瀟男來了。
    葉瀟男等人在廠房外沒等一會兒,迎麵遠處幾輛ca10卡車駛了過來,最前麵副駕坐著的就是雷大華。
    卡車停在紡織廠門口,雷大華跳下車來到葉瀟男麵前,鄭重開口:“葉工,你要的設備全部弄齊了,一件也不少。”
    葉瀟男點點頭:“做得不錯,把東西都送到裏麵去吧。”
    隨後一群人開始把卡車開到紡織廠裏麵,不對,現在也不能叫紡織廠了,原來紡織廠門口的門頭現在被改成了“紅葉第一搪瓷廠”。
    不到一個小時的功夫,所有的設備全部整整齊齊地出現在廠房裏。
    一切已經就緒,包括搪瓷廠的工人也全部到位。
    眼下陶瓷廠的工人並不是很多,一共隻有100人,為首的正是趙小龍,身為紅葉第一搪瓷廠的廠長,趙小龍自然是要出席的。
    除了他之外,李小朝也在,張小漢和陳小虎今天沒有來,而是在四合院裏。
    經過之前冉秋葉和婁曉娥的前車之鑒,哪怕現在風平浪靜,四合院裏麵依舊雷打不動地留下兩個人保護她們這些女人,除了他們之外,還有“閃電貂”,所以葉瀟男對自己“後宮”方麵還是非常放心的。
    看著設備已經到位,葉瀟男衝著趙小龍微微點頭,趙小龍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隨後直接招呼眾人全部往廠子裏邊進去。
    今天,他們要開始第一波搪瓷杯的製作。
    廠房裏麵,100名工人整齊地站在新安裝的設備麵前,眼中閃爍著期待和緊張。
    趙小龍見到這一幕深吸一口氣,說實話,他也有些緊張,作為新廠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今天的重要性。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開工,更是他們這群人人生新篇章的開始。
    尤其是人群中,還有很多從部隊轉業過來的人,這些人有他熟悉的,也有他不熟悉的,但經過這半個多月,大家早已熟絡起來。
    陶瓷廠未來將如何發展,今天是個重要起點。
    趙小龍在人群前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同誌們,今天是我們紅葉第一搪瓷廠首次生產!我知道大家心裏都沒底,不過我相信,大家肯定能完成這次首次生產!”
    人群中,有人點頭,有人皺眉,有人麵露局促。
    葉瀟男在人群後方站著,目光沉穩地看著這一切,這是屬於趙小龍和李小朝的“戰場”,他不會過多參與。
    搪瓷廠,是葉瀟男打算不過多幹涉的產業,不然以後這些人依舊會以他馬首是瞻,趙小龍和李小朝的威望就會降低,所以,葉瀟男這一次隻作為旁觀者。
    趙小龍走向第一台機器,大聲道:“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生產流程和我們的設備。這是紅星軋鋼廠剛剛運來的衝壓機,專門用來壓製杯體的毛坯。”
    衝壓機個頭不小,呈深綠色,上麵的油漆有些地方甚至還沒幹透,顯然是新出廠的。
    趙小龍拍了拍機器,發出沉悶的聲響,隨即開口道:“衝壓工序分三步:上料、壓製、脫模。雷師傅、張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小龍喊了兩個名字,雷師傅便是雷大華,張亮則是個30多歲的漢子。
    “張亮,你在部隊裏也是老鉗工了,但這台衝壓機是新機器,你可能不熟悉。雷師傅,等下麻煩你在旁邊指導一下張亮,讓他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熟悉並獨立操作這台衝壓機。”
    張亮重重點頭,雷大華也輕輕點頭,來之前,葉瀟男就交代過,這段時間讓他們幾人先教陶瓷廠的人如何使用這些設備,對此他們沒有任何二話。
    “接下來是修邊工序。”趙小龍走向另一台設備,開口道,“衝壓出來的毛坯會有毛邊,需要用這台機器修整。穀雨,你手巧,這個工序交給你。”
    一個同樣30多歲、身形消瘦的男人走了出來,雖然叫穀雨,卻是個實打實的退伍兵。“魏師傅,等下就麻煩你指導了。”魏二磊點點頭,第二道工序由他負責指導和傳授。
    “第三道是噴砂程序。”趙小龍指向角落一台大鐵箱設備道,“毛坯表麵必須粗糙化才能讓釉料附著牢固,這台噴砂機壓力很大,操作時必須戴好防護麵罩。”
    趙小龍接連點了好幾個人的名字,人群中立刻湊出幾個人,有部隊轉業的,有張家寨原紡織廠的,還有其他地方新招的工人。
    別的不說,短短半個月,趙小龍已把手下100人完全認全了。
    這段時間,四大護衛根據他們的工作經驗和性格,分工已做得非常細致,趙小龍隻需當眾安排即可。
    幾個年輕工人好奇地想湊近觀察,卻被趙小龍及時喝止:“別靠太近!裏麵的鐵砂能打穿皮肉,別等搪瓷還沒生產出來,先把你們送進醫院了!”
    幾個工人嚇得連忙退後幾步,趙小龍又補了一句:“也不用太緊張,隻要工作時帶好防護,就沒問題。”
    趙小龍深吸一口氣,看向眾人道:“最後是搪瓷燒製。”隨後他將大家帶到廠房盡頭,這是半個月來大家挖出來的搪瓷窯爐。
    “這是我們生產線的核心,搪瓷窯爐裏麵的溫度最高能達到900度,上釉的毛坯在這裏燒成成品。”窯爐散發著餘熱,即使尚未點火,也讓人感到一陣熱浪撲麵而來。
    工人們神情激動,不少人躍躍欲試,趙小龍再次抬手吸引大家注意,開口道:“我最後再補充:我們第一批生產的是搪瓷杯,圖案設計是藍底紅花,要體現出我們紅葉品牌的特色!質量必須過硬,不能有一個次品出廠!都明白了嗎?”
    所有工人肅然起敬,紛紛點頭,端正了態度。
    “現在開始生產!”隨著趙小龍一聲令下,工人們迅速各就各位。
    葉瀟男見狀暗暗點頭,趙小龍的表現還算不錯,既能讓工人意識到工作中的危險性,又能調動積極性,從這一點看,他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領導。
    隨著第一道工序開始,雷大華和張亮將薄鐵皮送入衝壓機的進料口,鐵皮厚度均勻,是專門為搪瓷製品定製的低碳鋼。
    “注意我手的位置!”雷大華大喊,“我數到三就啟動!1、2、3!”
    衝壓機發出“轟隆隆”的聲響,上模以千鈞之力砸向下模,一瞬間,一個杯體毛坯被壓了出來。
    工人們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看著第一個毛坯從出料口滑出。
    雷大華快步上前,戴上隔熱手套,拿起還帶餘溫的毛坯杯,仔細檢查杯體的弧度、厚度和邊緣:“不錯,尺寸完全符合要求,可以繼續生產!”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衝壓機隨後有節奏地運轉起來,一個個杯體毛坯如流水線般產出,年輕工人們忙著將毛坯收集到木箱中,準備下一道工序。
    魏二磊和穀雨早已在修邊機旁等候多時。當第一批毛坯送來時,魏二磊立刻拿起一個放在旋轉工作台上,轉頭對穀雨道:“看好了!”
    隨後又對周邊工人開口:“毛邊主要出現在杯口和底部縫接處,我們要用砂輪輕輕打磨,不能用力過猛,否則會變形!”
    他啟動機器,砂輪高速旋轉,魏二磊的手卻穩如磐石,將杯口邊緣緩緩靠近砂輪,金屬與磨料摩擦迸發出細小的火花,毛邊被一點點磨平。
    “你來試試。”魏二磊將一個毛坯杯遞給穀雨,穀雨接過,按照步驟操作,他的手同樣很穩,沒一會兒,一個打磨好的杯子出現在他手中。
    這一步不算困難,幾番操作下來,一排杯子整整齊齊地放在特製架子上,等待噴砂處理。
    噴砂工序是比較簡單,但危險係數較高的環節,負責這道工序的是副廠長李小朝。
    他先檢查防護麵罩和帆布手套,確認無誤後打開噴砂機艙門,將5個打磨好的杯子放進噴砂倉內。
    “一次最多放5個,太多會影響噴砂效果。”李小超牢記著葉瀟男的叮囑,將杯體固定在內置旋轉架上,關閉艙門,啟動機器。
    高壓空氣裹挾著細小的鐵砂,以極快的速度噴射在金屬表麵,即使隔著厚厚的鋼板,外麵的人也能聽到“沙沙”的撞擊聲,如同無數細小的昆蟲在啃食樹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步雖危險,但隻要按正規程序操作且機器運轉平穩,其實比其他工序更簡單。
    隨著機器停止,第一批噴砂處理後的杯體出爐時,工人們不約而同鼓起掌,眼前的杯體表麵布滿均勻的細小凹坑,摸上去如沙子般粗糙,這正是釉料能夠牢固附著的關鍵。
    “成了!”李小朝眼中閃過激動。
    接下來一步,是最考驗技術的搪瓷燒製,這一步由葉瀟男親自上陣。
    畢竟是細活兒,讓沒接觸過的人來做不放心,而且這是陶瓷廠第一次正式“首戰”,必須漂亮。
    葉瀟男用親自調配的釉料,將白色基礎釉與藍色、紅色色釉按比例混合,攪拌成濃漿狀液體。
    “用料太稀會流淌不均勻,太稠又會掛釉不均。”葉瀟男一邊攪拌一邊解釋,同時言傳身教,對周邊幾個仔細觀察的女工人道:“要像蜂蜜一樣的粘度才剛剛好。”
    葉瀟男開始用特製長柄刷將釉料均勻塗抹在金屬表麵,做到一半時突然停下,指著杯子道:“看到這個邊緣了嗎?如果釉料有堆積,燒出來就會有疙瘩,必須重新刷一遍!”
    葉瀟男親自示範,“刷子始終要與杯子保持45度,從底向上均勻塗抹,邊緣要‘掃’過,不能停留。這一步需要多次練習,熟能生巧。
    一開始或許生疏,但如果出現問題,千萬不要把杯子放入窯爐燒製,一定要重新刷釉!慢一些不要緊,慢工出細活,明白了嗎?”周邊負責刷釉的女工連連點頭。
    葉瀟男將刷好釉的搪瓷杯交到趙小龍手裏,這最後一步的燒製,將由廠長趙小龍親自執行。
    喜歡天龍係統在手,誰會怕區區禽獸?請大家收藏:()天龍係統在手,誰會怕區區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