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蝶
字數:15999 加入書籤
施宗義感慨了一陣。
才緩緩收拾心情麵對當下。
他先把《龍象般若功》抄錄了一份,然後把郭襄前輩寫的那本秘笈小心的放回原處枕頭邊。
接著又把房間裏麵的一切陳設全部複位,盡量和原先的情況保持一致。
施宗義也不打算帶走這個房間裏麵的任何一樣東西。
最後他又來到了那個紫檀木架子床麵前鄭重其事的向郭襄前輩的遺體告別。
施宗義深深地鞠了三個躬沉聲說道:
“郭襄前輩,晚輩不請自來多有打擾敬請見諒!”
“今日承前輩恩情習得煉體神功,晚輩往後必定對峨眉派照拂一二以做報答,願您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施宗義說完之後又對著遺體深深地三鞠躬,還在原地默默的站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退出了房間。
最後把房間的石門也緩緩關上,並再三檢查確保完全恢複了原樣。
至此,施宗義的這一次古墓之行也就接近了尾聲。
最開始整體探察的時候他就發現了一個深邃的通道,應該是郭襄前輩開辟了用於出入采買物資的進出口。
施宗義順著深邃通道走了十來分鍾才看到一個隱約透著亮光的洞口,洞口外麵還傳來了若有若無的蟬鳴聲。
那洞口是呈現不太規則的圓形,在臨近出口的位置還堆砌了石塊進行加固,開拓的也頗為寬闊,直徑能有兩米左右。
走到了洞口麵前扒開厚厚的幾層藤蔓,外麵明媚溫暖的陽光瞬間照射了進來,靈動悅耳的蟬鳴聲也更加清晰可聞。
施宗義抓住藤蔓探出了半個身子觀望,隻見外麵是一個小小的青翠山穀,而這個洞口是處於一個山壁的半山腰位置。
施宗義對這個小山穀感到有點兒眼熟。
前麵幾天尋找小水潭的時候他就曾經路過這個山穀,隻是當時全然不知這裏竟然藏著一個古墓的出入口。
因為這個洞口離地麵和山壁頂部都有十米左右,兼且掩映在厚厚的藤蔓之下確實讓人難以發現。
施宗義往上下左右都仔細的瞅了瞅,眼見四下裏全都沒見到其他人影,這才順著藤蔓慢慢的滑落到了地麵上。
並且他還很細心的把自己活動的一切痕跡都盡量徹底的消除。
施宗義可不想讓別人發現了這個洞口然後闖進墓室打擾到郭襄前輩的安息。
此時日在中天差不多也正好是中餐時間,施宗義找了一個比較隱蔽的陰涼處掏出了一個蒲團放在地上然後一屁股坐下。
接著就從儲物空間裏麵拿出了一些食物和清水大快朵頤起來。
在古墓裏麵的時候施宗義雖然沒有太多忌諱但還是下意識的盡量避免在那裏進食。
畢竟就餐也是有一點點環境需求的吖。
所以,施宗義就非常非常的不理解郭襄前輩她為什麽要一直都住在那裏。
如果她是去找張三豐的話那該有多美好……
當然施宗義也知道未經他人事莫論他人非,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的基本道理。
他肯定也不可能了解郭襄前輩心中的所思所想,他隻是站在一個凡夫俗子的角度表達一下自己心中的遺憾。
施宗義在小山穀裏麵一直待到了黃昏的時候,才又易容變成蓬萊仙翁的樣子下山到終南鎮住宿。
之所以待了這麽久一方麵是整理一下自個紛亂的心情,同時初夏山林的味道也令人感到特別舒服。
然後還可以順便監視一下那個半山腰的古墓出入口,看看有沒有什麽動靜確保萬無一失。
如果他江湖經驗豐富的話,當時根本就不會那麽冒冒失失的光天化日之下站在半山腰上的洞口那麽久。
那裏是十米高的位置光線又那麽好,別人在遠處也很容易看到他的一些動靜。
所以他應該等到晚上光線暗淡的時候再悄悄地出來,那才是真正的神不知鬼不覺。
施宗義也是吃飽喝足了之後複盤了一下自己的古墓探索之旅才忽然想到了這一茬,於是就在那個洞口附近悄悄的監視了一個下午稍作補救。
說到江湖經驗,他現在是約等於一個零蛋。
所以隻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也別想著去和別人玩心眼兒,對於真正的老江湖來說他這樣的江湖萌新和缺心眼兒區別不大。
幸好是扮做一個七老八十的糟老頭子,一般的人都會覺得人老成精不好惹所以也不會貿然跑來招惹他。
第二天早上,施宗義再次滿血複活。
昨天的那些種種情緒上頭都被清除的一幹二淨,現在的施宗義覺得自己渾身通透宛若新生。
施宗義其實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他覺得自己的情緒就像是一個彈簧常常是處於起起落落之中。
而每次大的波動之後就會有一次大清除,或者說是一種歸零、刷新,在這樣的一種時刻心境就格外的安穩。
今天施宗義並不急於趕赴下一場打野,他今天想要好好的研究一下《龍象般若功》。
昨天因為古墓裏那幾位絕世高人的絕戀情事而受到影響一直都沒有什麽心情,所以也一直還沒有仔細看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施宗義下樓去買早餐的時候特意和客棧的夥計打了招呼,告訴他本老人家要睡懶覺不需要客房服務也請不必打擾。
然後就回到了房間把所有的門窗全部關緊反鎖,再去掉了易容脫掉了外衣趴在被窩裏麵看秘笈。
要說蓬萊仙翁吧什麽都好就是胡子和眉毛太長了一些有點兒不太方便,所以施宗義在私下裏還是喜歡恢複原本的模樣感到比較自在。
“麵南背北,五心朝天;左腳在上,頸直頂懸;收腹塌腰,兩肩微張;脊椎挺直,梵穴對天……”
“手結龍象清定真如印,閉目凝神觀想:巍然大象,奔騰巨龍;口誦特音,雜吽班霍……”
“大山兮象,大河兮龍;頂天立地,唯我獨尊;象功曰道,龍功曰理;以陽變陰,水乳交融……”
不得了,確實不得了!
這個《龍象般若功》真不愧為密宗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兼具古象強悍與巨龍凶勁,共分十三層。
此功毫無修行門檻講究循序漸進,縱是資質不佳的人也可修煉成功,唯獨修煉起來極為耗費時間。
概括起來修煉這門神功的訣竅就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次數越多積累就越深厚。
而從理論上來推測的話大約是需要一千年左右的時間才能修煉到第十三層的最高境界。
《龍象般若功》的境界劃分倒是非常清晰明了:
第一層:一龍一象之力。
第二層:二龍二象之力。
……
第十三層,十三龍十三象之力。
這本《龍象般若功》秘笈裏麵並沒有提及後續功法的名字,卻說到了後續功法的一些修煉信息。
在修煉成功了象之力和龍之力之後,再進一步修煉象之光和龍之光,再進一步修煉象領域和龍領域。
如果把象領域和龍領域全都修煉圓滿了,還有機會領悟到兩個究極絕招:龍象融合以及龍象神光。
施宗義有點兒咋舌。
看樣子這密宗《龍象般若功》的來曆也很不簡單呐,隻是不像《紫霞神功》那樣挑明了直言出處。
施宗義也不管那麽多,以後的事就以後再說。
現在咱既然已經秘笈在手,當然是先練先得。
蘋果是什麽味道隻有吃過了才知道,《龍象般若功》是什麽感覺也隻有練過了才有親身的體會。
施宗義一把掀開被窩,把被子堆到了一個角落裏,自己直接在床上找準了方位就盤膝而坐。
“麵南背北,五心朝天;左腳在上,頸直頂懸……”
有了內視的神級輔助,施宗義修煉《龍象般若功》入門速度極快。
並且這《龍象般若功》是煉體功法主要是增長力氣和強化肉體所以行功路線涉及到的經絡和腧穴也不太複雜。
第一個周天循行施宗義就隻用了一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以後隨著功法越來越熟悉花的時間隻會更少。
因為《龍象般若功》的周天行功路線主要就是循行了經絡的中脈並沒有涉及到太多其他的經絡分支。
中脈被密宗稱之為“命脈”和“大道脈”,意為一切的功德和智慧由此而生,開通中脈則力大無窮。
然後《龍象般若功》采氣的穴位是左右手的勞宮穴以及左右腳的湧泉穴,一共是四個穴位。
《龍象般若功》真氣是純白顏色的,在經過了一次周天循行完成煉化之後並不是存入丹田而是散入四肢百骸。
其中脊椎大龍和雙手雙腳吸收的最多最好。
所以《龍象般若功》修煉成功後力量也是集中體現在脊椎和手腳上,力氣和肉身是同步得到了提升。
施宗義修煉《龍象般若功》的第二次周天運轉就隻用了一個小時,比第一次周天運轉少用了二十多分鍾。
第三次周天運轉:五十二分鍾……
而且效果也是相當的明顯,施宗義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四肢百骸都有一些酥麻和發熱仿佛正在被一些奇妙的能量滋潤著。
“嘎嘎嘎……”這個感覺,爽歪歪。
施宗義無意間笑了幾聲就立刻停住,不敢繼續發出嘎嘎怪笑了免得嚇壞了隔壁房間的小姑娘,好像是叫做什麽“小蝶”。
之前下去買早餐的時候恰好遇見了住在隔壁的小姑娘也出門,小姑娘還怪有禮貌的和他打招呼。
不過施宗義也隻能給她一個慈祥的微笑然後就轉身離開,因為小姑娘的身後還跟著兩個護衛。
那兩個護衛衣著怪異還都是一臉的陰沉,看起來就很不好惹,不過他們對那個小姑娘卻一直都是恭敬異常。
施宗義也絕不會去招惹他們,他計劃在這個客棧再住一晚,明天早上就繼續出發。
峨眉派就暫時不用去了,第一次打野就獲得了雙殺成就,把第一滴血和二連擊破一次性完成了。
以後自己變厲害了一定要照顧一下峨眉派,還有恒山派,這兩個門派是可以放心做盟友的。
他們可能實力並不是特別厲害但是至少不會在背後捅刀子,所以施宗義心裏對他們也充滿了善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施宗義作為穿越眾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他知道誰可以放心大膽的做朋友,而誰必須離的遠遠的。
話說回來。
既然打野第二站已經直接通關。
那麽施宗義的下一站就是:無量山。
把《龍象般若功》又體驗了三個周天之後,施宗義就停下了修煉,然後早早的休息睡覺。
第二天一早醒來。
施宗義有一種錯覺:自己好像長高了一點點。
這……施宗義決定先不忙修煉《龍象般若功》了,還是等圓滿完成了打野的計劃再說。
人在旅途可不要弄出了什麽岔子。
吃了早餐就出發。
走了沒多遠看到了驛站就又買了一匹駿馬。
一騎絕塵而去,信步陌路天涯。
……
山水兼程,曉行夜宿。
一路上的炎炎夏日風情和琳琅滿目美景,讓施宗義恍然覺得自己正在進行一次暑期旅行。
當然現在有《紫霞神功》護身寒暑不侵旅行起來也特別爽,可以安心的享受一段美好時光而不會被天氣所困擾。
一路上也平安無事,用了小半個月時間順順利利的趕到了大理無量山。
施宗義到了無量山之後又花了小半天的時間找到了琅嬛福地的位置,它是處於一個幽深的山穀。
這個地方雖然非常偏僻但是卻比較容易找到,因為山穀的附近有一個巨大的瀑布。
施宗義隔得老遠就已經聽到了轟隆隆的聲音,稍微走近了一些就見到那一條標誌性的大瀑布。
如今夏季正是豐水期,隻見那瀑布水流豐沛滾滾而下全部傾入了一個波光粼粼的大湖中。
施宗義繼續前行一直走到了山崖邊。
低頭俯視入眼的就是印象中那個幽深的山穀。
山穀四周都是直上直下的懸崖峭壁仿佛一個巨大的天坑。
那個瀑布下的大湖是處於幽深山穀的最左側位置,整個大湖呈現橢圓形狀,湖邊還有一些零星分布的茶樹。
而山穀的右側位置有一片光潤如玉的石壁,那就是傳說中的“無量玉璧”了。
但是令施宗義感到意外的是在那無量玉璧的附近竟然依稀看到一個莊園廢墟的輪廓。
施宗義又向前幾步靠近了山崖邊沿趴了下來仔細的察看,沒錯確實就是莊園的廢墟。
那個莊園廢墟雖然隻剩下一些殘垣斷壁,但還是能夠大致看出它的前身是一個不小的莊園。
施宗義都不用猜就知道這肯定是段譽做的了,也隻有他才會在這麽偏僻的地方修建這樣的一個莊園別院。
段譽篤信佛法擁有一顆慈悲心,並且知書達禮溫文儒雅也常替他人著想,簡直就是一個妥妥的武林異類。
他即使闖蕩江湖也秉持著不殺生的原則,身為皇子也從不自矜身份,甚至還有點兒情癡舔狗的屬性。
而眼前的這個處於幽深山穀中的莊園,大約也就是段譽為了琅嬛福地的那個雕像而修建的。
沒錯就是為了一個雕像,這個事兒不好評價,咱隻能說段譽不愧是有情有義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
施宗義在看到了這個莊園遺址之後,對於此行順利取得成功的把握立刻又加大了幾分。
因為段譽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今後每一年中,總得有幾個月在洞內陪伴神仙姊姊。”
下麵山穀中的莊園想必也就是段譽為了每年能夠來到這裏住上一段時間而特意修建的。
隻是等到段譽逐漸的老去直至最終再也來不了這個深穀之後,這個莊園隨之就再也無人前來予以悉心打理了。
最終還是在日曬雨淋和風吹雨打以及漫長歲月無情的洗禮之下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模樣。
或許,唯有時間才是這世間最鋒銳也最無情的利器。
施宗義知道這個深穀有一個暗道通向外麵,隻是那個暗道處於石壁之內並且位置非常隱秘。
所以施宗義也並不打算去尋找那個暗道,他隻需直接繩降下去就可以了。
不過施宗義也已經不是半個月前的那個江湖小白了,他如今已經擁有了足足半個多月的江湖經驗。
所以此時的施宗義保持著不動聲色,並沒有貿然行動,表現得相當老練。
盡管此時四周並沒有看到其他人,施宗義仍然沒有絲毫顯露出自己的真正意圖。
而是假裝成一個普普通通的遊客正在悠閑自在的欣賞著美麗的風景。
“我隻是個路過的老年人。”
他要等到天黑以後再借著夜色的掩護采取行動。
現在已經是午後時分,距離天黑大約還有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施宗義正好可以趁著這個空閑時間以遊覽風景的名義好好勘察一下山穀周圍的環境。
夜幕逐漸降臨無量山的上空,夏日的灼熱氣息也漸漸消散,晚風輕輕的吹拂送來了聲聲蟲鳴與陣陣清涼。
施宗義也勘察清楚了山穀周圍情況並且已經吃飽喝足養精蓄銳做好了夜探琅嬛福地的充分準備。
另外施宗義還特意把各種易容附加物品全部去掉,還換上了一套比較專業的緊身夜行衣套裝,就隻差沒有戴上蒙麵巾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現在是輕裝上陣,決意定要大幹一場。
施宗義的心裏麵對於《淩波微步》一直都是十分向往的。
他為了能夠順利的學習到《淩波微步》甚至早早的就已經自動自發的去研究了《易經》一段時間。
而《淩波微步》極有可能就在眼前這個幽深山穀中的琅嬛福地裏麵,施宗義的心裏麵已經充滿了期待。
此時雖然已經天黑,但是施宗義以紫霞真氣加持雙眼,所以他的視線和白天並沒有多大區別。
下午勘察環境的時候他就已經找準了一個合適的位置,那裏剛好有一棵合抱大樹可以用來穩穩的拴住繩子。
夜色朦朧,施宗義的腳步很輕,他悄咪咪地來到了那棵大樹麵前,然後從儲物空間裏放出了一大捆的繩子。
這些繩子就是初涉江湖的那一天和杜心悅一起在那個離別的小鎮買的。
這麽一大捆繩子加在一起足足有三千多米長,是施宗義專門為了進入昆侖山蟠桃秘境而準備的。
這個無量山深穀也算是順帶的吧,隻有不到一千米的深度而已,施宗義準備的繩子還用不到一小半。
把繩子在大樹上綁好後施宗義又使勁兒扯了扯,確定綁的沒有問題之後才把繩子的另一頭直接拋下了山崖。
片刻之後山崖下麵傳來了噗的一聲輕響,意味著繩子的另一端已經跌落到山穀底部的地麵上。
施宗義現在《紫霞神功》都已經修煉到了第五層,實力碾壓三流高手杜心悅,繩降自然也是小事一樁。
杜心悅:關我什麽事兒了?
施宗義雙手抓著繩子上身保持板正,雙腿微曲蹬在岩壁上步步下移,輕鬆麻溜的下降到了穀底。
這裏還有一些隱約的走道痕跡,遙想當年段譽前輩在這個幽深山穀中應該是生活過不短的時間。
施宗義一路暢通的來到了莊園廢墟麵前,琅嬛福地的那個入口就是處在這個莊園廢墟之中。
依然沒怎麽費事兒施宗義就順利的找到了印象中的那個大石頭——一塊高度為一米五左右的石頭。
大石頭位於一個假山旁邊。
應該是段譽為了掩護一下這個有點兒突兀的單獨矗立的石頭所以在這裏布置了一個假山。
這塊大石頭看起來穩如泰山,實際上在石頭的底部位置連接著機關,可以很容易的推著它轉動。
施宗義來到大石頭的麵前,先把石頭周圍的雜草清理幹淨,然後把雙手貼靠在石頭上慢慢用力。
隨著推力增加那石頭就像是一扇被推動的大門一樣開始緩緩轉動起來,並且幾乎沒有發出什麽聲音。
轉動了一會兒就在旁邊露出了一個一米來高的洞口。
這個洞口最初就是這麽大,看來段譽也一直沒有拓寬它,而以段譽的身高進出這個洞口其實是很不方便的。
施宗義現在倒是剛好一米多高,所以他隻要稍微的彎一點兒腰就可以弓著身子走進去。
走進石洞之後裏麵還是挺寬敞的。
最初的十多米路段是一個平緩向下的斜坡,就和施宗義前世過馬路的地下通道的入口路段差不多。
走過了斜坡路段之後就來到了一個大門的麵前。
這個琅嬛福地可以確定是沒有任何危險的。
所以施宗義並沒有動用神識外放探查,而且還很放心的直接走了過去伸出雙手推動大門。
大門順著推力緩緩打開,裏麵是一個寬敞的穿堂過道,走過了過道之後又有一扇普通大小的石門。
施宗義一隻手就輕鬆的推開了石門,可以看到裏麵是一個圓形的石室。
在這個圓形石室的左邊牆壁上還鑲嵌了一個臉盆大小的圓形水晶天窗,水晶天窗的外麵就是湖底。
此時天窗還透出蕩漾的微光,顯然外麵夜晚湖泊的光線比這個暗無天日的地下石室還是要亮一點。
所以這個琅嬛福地的位置其實是在那個瀑布下麵的湖泊底下:瀑布下麵有個湖,湖泊下麵有福地。
圓形石室裏放著一個石桌和兩個石凳,石桌上還有銅鏡和梳子釵釧等物品,看來段譽是一直都讓這裏保持著原樣。
施宗義走進石室環視了一圈又駐足片刻,就繼續前行走到石室的另一頭推開一扇門。
門後是一個石頭階梯,施宗義拾階而下“一二三四五……”走過了十二個階梯之後到達了石階底部。
此時施宗義麵前又有一道門,依據前世的印象這道門的後麵應該就是那個雕像所在的大廳了。
伸手把門推開,首先看到的果然是一個手持長劍的宮裝美女,劍尖也正好對準了施宗義的腦袋上方。
因為施宗義現在身高隻有一米出頭,如果是一個普通的成年人的話那劍尖對準的位置正好就是胸膛。
這是一座純粹以白玉雕成的精美玉像,與真正的人也是一般大小,玉像身上的淡黃綢衫已經略顯陳舊。
段譽前輩顯然是一個真君子:他肯定不太忍心讓這個雕像穿著陳舊的衣服,但他更加不好意思親自動手給雕像換衣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施宗義現在看到的就是一個仙女姐姐穿著一件舊衣服。
這個玉像最出彩之處是黑寶石雕成的一對眸子,瑩然有光神彩飛揚,眼神深邃隱隱有光彩流轉。
所以這個玉像眼光靈動栩栩如生確實像極了一個活生生的人。
比施宗義前世見過的那些蠟像的仿真度還要更加厲害了一點。
不過施宗義今天是來這裏打野的,所以他隻是欣賞了一番之後就開始幹正事兒了。
這個大廳裏麵隻有單獨的一個雕像,沒有擺放其他的東西。
大廳的左側有個月洞門,右側是一個石頭階梯的入口。
看著那個長長的向上的階梯施宗義知道那就是走出這個琅嬛福地的秘道。
不過他早就在山崖下麵預設了繩索,今晚並不需要從秘道那裏出去所以也就懶得理會它了。
施宗義直接向著左側的月洞門走了過去,裏麵果然又是一間石室。
這個石室裏有一張石床和一個木製搖籃,在石壁上還掛著一個琴弦斷了的七玄琴。
石床的左邊擺放著一個石幾,石幾上刻了十九道棋盤,棋盤上布著許多的黑白棋子。
然後石床的床尾旁邊又有一個月洞門,門旁石壁上鑿著四個字:琅嬛福地。
這裏就是施宗義此行真正的目的地了。
絕世秘笈近在眼前!
施宗義心跳加速腳下毫不停留直接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了進去:
這個琅嬛福地是一個比普通的教室還要大了五倍的高達十米的巨大石洞。
石洞中放著一排排的木製書架,整體上的布局就和前世的圖書館差不多,書架上大部分的簽條也依然還未脫落。
施宗義粗略看去就有“昆侖派”、“少林派”、“四川青城派”、“山東蓬萊派”、“大理段氏”等等。
好吧,看到蓬萊派了,看來咱“蓬萊仙翁”也是可以找到自家組織的嘛。
書架上整整齊齊的擺放著許許多多的書籍!
就仿佛整個江湖的武功秘笈全都集中起來放在這裏!
今天施宗義探索琅嬛福地的一路強自壓抑控製住的期待心情到了現在終於有點兒壓製不住了。
當然現在他也無須壓製。
因為已經到了收獲時刻!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施宗義的嘴角上揚,首先就近隨機拿起了書架上的一本書籍。
然後定睛一看,發現是一本佛經,略感詫異的稍微翻閱了一會兒,書本裏麵的內容說明了它確確實實就是一本佛經。
左看右看也並沒有任何特異之處,施宗義臉上的笑容消失了,麵無表情的把佛經放回原處又拿起了旁邊的另一本書,呃呃還是佛經,再拿一本,依然是佛經!
但是施宗義還是盡量的保持冷靜,轉而去翻看其他的書架,也許段譽前輩是按照不同的書架分類放置呢。
可惜其他書架上貌似也都是放的佛經。
不會吧不會吧難道咱錯誤估計了形勢,段譽前輩並沒有把秘笈放回這裏而是搬了這麽多的佛經過來放在了這裏?
臉上的冷靜表情也開始維持不住,施宗義現在有點兒慌。
連忙一本一本的一個書架不漏的認認真真的查看書架上的所有書籍。
然而並沒有什麽用,全部都是佛經!
段譽前輩對於佛經顯然也是真愛,在這個琅嬛福地洞天裏麵開辦了一個佛經專場展覽會!
頹喪了一會兒,施宗義不死心的把所有的書籍從頭到尾又仔細的看了一遍,可惜結果依然一樣。
並沒有因為施宗義表現的如此認真又如此虔誠,就有哪一本佛經主動跳出來自願為他變身成《淩波微步》。
這可咋辦咧?
施宗義又仔仔細細的把整個巨大的石洞找了一遍,還是一無所獲。
施宗義一屁股坐在了石頭門檻上滿心滿眼都是沮喪,他表示自己的心裏麵很失望很失望。
“段譽前輩,你這樣做,就破壞了你在俺心目中長久以來的美好形象了。”
“你……”等等,施宗義仔細的想了想有關段譽的性格、人品、行為模式,以及他在這個偏僻的地方建立莊園在琅嬛福地放滿書籍的初衷——玉石雕像!
如果說還有最後的一個渺茫希望存在的話,那也隻能是存在於玉石雕像那裏了。
想到這裏施宗義一骨碌爬起來直奔大廳,一陣風一般來到了玉石雕像的麵前。
凝神靜氣仔仔細細的再次打量雕像,玉像臉上白玉的紋理中隱隱透出暈紅之色,有若冰雪的肌膚更是勝過了美顏濾鏡美化。
可是,敢問秘笈在哪裏?
好在俺還有絕招:神識——請盡情的掃描吧!
經過從上到下裏裏外外的一番仔細掃描最後施宗義發現:秘笈就在腳下。
原來癡情癡心的段譽前輩,把《北冥神功》和《淩波微步》的秘笈用一個玉盒子裝著,埋在了這個雕像麵前的地下。
也算是可以朝朝暮暮長長久久生生世世……永遠的相伴在一起了。
段譽前輩,至情至性。
真正的至死不渝的至情至性吖……
喜歡綜武:劍出華山請大家收藏:()綜武:劍出華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