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三才陣·旋風
字數:5946 加入書籤
三才陣。
三人組合成一個三角形,一前,兩後。
這是一種最簡潔的團隊合作戰鬥方式,三名成員通過巧妙而默契十足的配合,走位靈活前後重疊使得敵人無法有效的應對。
而施宗義對於戰務殿三十名小夥伴的第一場正式訓練是——比武。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無第一”意指文化創作領域沒有絕對的評判標準,因為文學作品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創作者的情感表達、思想深度、藝術風格等眾多方麵。
而這些因素都是主觀性的,難以進行量化比較,所以無法界定孰高孰低,也就很難確定誰的文章或造詣能稱之為天下第一。
“文無第一”還體現了文人對於文學藝術的敬畏之心和謙遜態度,他們深知文學藝術的博大精深而不敢輕易妄下結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風格。
“武無第二”則強調了在武藝較量或生死戰鬥中,隻有勝利者和失敗者,沒有第二名。
“武無第二”還反映了武者對於自身實力的堅定信念,在比武或戰鬥中武者必須全力以赴勇往直前,這種信念和勇氣也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
在施宗義的主持下,戰務殿的三十名小夥伴們進行了一對一的空手實戰比試,雖然沒有使用兵器但也是拳拳到肉毫無花哨。
通過比武切磋,施宗義選出了實力最為強大的十人暫時擔任三才陣的主持人,也即為三人小隊的隊長。
之所以隻是暫時的隊長,是因為還沒有經過實際訓練和團隊對抗的檢驗,隊長不但要求實力強大,同時也必須冷靜睿智。
選出了隊長之後施宗義就把三十名小夥伴進行了分隊,每三人一個小隊,正好分為十個小隊。
然後十個小隊都以三才陣的陣法位置站好,施宗義首先要讓他們弄清楚自己的位置,弄明白自己的定位和該做的事情。
施宗義以紫霞真氣加持嗓門,並且在聲音之中融入一部分《移魂大法》的精神魅惑技能,以便於小夥伴們聽了之後印象更加的深刻。
施宗義開始給小夥伴們講解有關於三才陣的概念和配合技巧。
“在三才陣的三角形戰術陣法之中,頂在最前麵的那個人一般而言就是隊長,隊長擔任著防禦和進攻的絕對主力。”
“而後麵的兩位隊員則分別是負責防禦側麵和尋機偷襲,以及某些時候必要的補位、輔助或者補刀等等。”
三才陣的主要特點是“分散壓力”、“聲東擊西”、“相互掩護”以及“出其不意”。
通過不同位置的人員完美協作以及陣法變動讓敵人眼花繚亂疑惑心虛很難集中注意力攻擊任何一個目標,己方的攻擊則虛虛實實出其不意讓敵人防不勝防。
三才陣雖然顯得格外的簡潔明了,其實內裏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內涵。
三名隊員需要深諳三才之理,即天、地、人三者之間相互依存又相互製約的關係,清楚的知道各自所處的位置和所承擔的任務。
然後為了使三人一前兩後的戰術陣法發揮出最大的殺傷力和防護效果,三才陣三名隊員的角色分配尤為重要。
“首先是隊長居中,占據天位。”
天字位是直麵敵人的一個最關鍵的位置,必須要能夠頂得住敵人進攻時撲麵而來的那種壓迫感和恐懼感。
如果天字位頂不住壓力垮掉了,那麽整個三才陣也就散掉了變成一盤散沙,最後三個人可能會被敵人各個擊破慘死當場。
所以處於天字位的一般是隊長,天字位帶動三才陣法的進退走位,是整個陣法的絕對主力和指揮中心,也是陣法的靈魂和陣眼。
這也是施宗義在訓練的一開始就讓他們比武切磋的原因,就是要首先確定下來十個隊長的人選。
因為處於天字位的隊長通常需要具備整個小隊之中最強大的攻擊力與防禦值以及戰鬥素養,要擁有強悍持久的體力和堅韌不拔的意誌。
這樣就能夠在承受著絕大部分壓力的同時做出精準的判斷和應變,能夠根據戰場上的變化迅速調整己方的走位和戰術。
忠義武館的百煉精鋼寶劍都是非常鋒利的,具備強大的殺傷力。
“一般而言,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所以天字位的隊長最佳的策略就是把握機會主動出擊,給予敵人雷霆重擊。
而且進攻的時候往往都是虛招和實招結合起來使用,虛招是用來迷惑敵人的,而實招則是直接殺傷敵人。
總之就是通過猛烈的進攻動作迅速吸引敵方的注意力並盡量給敵人施加壓力,為自己的隊友創造出良好的偷襲機會。
“隊長左手後側位,即為地位。”
處於地字位的隊員側重於防守,因為一般情況下人類的左手邊是一個薄弱區域,當然如果是左撇子的話情況就正好相反。
地字位的隊員應當具備堅韌不拔的體魄,負責防禦敵人大部分的攻擊,是三才陣法的防禦擔當,要盡量維持住整個陣勢的穩定避免被敵人輕易突破防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陣法的穩定壓倒一切。”
所以一般情況下地字位的隊員盡量不要脫離自己的位置主動出擊,而是要始終緊跟自己的兩名隊友,以便於及時彌補走位過程中陣法防禦上出現的漏洞。
“隊長右手後側位,即為人位。”
處於人字位的隊員側重於偷襲進攻以及補刀,是一個靈敏型的選手,要求身手敏捷速度足夠快,出手迅速而又犀利果斷。
當天字位的隊長已經製造出來合適的機會時,人字位的隊友就要果斷出擊給敵人造成沉重的打擊或者把已經受傷的敵人補刀送走。
處於人字位的隊員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洞察敵方的動向並及時迅速的發動偷襲,殺傷敵人或者是打亂對方的節奏。
三才陣在實戰中有一個常見的難題是“默契度不足”,即隊員之間不能及時領會對方的動作意圖,導致配合起來不夠流暢自然難以形成真正的合力。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通過大量的陣法演練和不斷的溝通,讓彼此之間更加的熟悉。
以確保三位隊員能夠達到一定的默契度,最好達到不需要太多語言溝通就能夠彼此之間配合默契的程度。
因為戰鬥的關鍵時刻並沒有多少說話的時間,所以在實際操作中隊員之間的默契度與配合度就是製勝關鍵。
三才陣中的三人必須緊密配合,形成一定的習慣性默契,無論是攻擊還是防禦都要有流暢的陣法聯動和保持陣法穩定。
隻有這樣,才能將三才陣的威力發揮到極致,最終克敵製勝。
當然施宗義也不可能要求小夥伴們一開始就配合得多麽的默契,這需要一個過程。
施宗義預備先帶著三十名小夥伴訓練十天,如果訓練結果成效顯著,那就可以開始進行掃蕩土匪山賊的實戰了。
如果訓練效果不夠理想的話那就多訓練一些時間,反正施宗義不打無準備之仗。
“訓練就是實戰,實戰就是訓練。”
在訓練中,施宗義還會盡量模擬實戰環境、條件和要求,讓各位小夥伴們感受到實戰的緊張感和壓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實戰的需要。
“隻有訓練有素,才能戰無不勝。”
隻有通過嚴格的訓練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讓小夥伴們具備戰勝對手的能力和信心,隻有通過平時的刻苦訓練和積累經驗才能在實戰中獲得更好的表現和成果。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隻有通過無數次不斷重複的訓練,形成肌肉的記憶力和習慣性的配合,才能在實戰中更加冷靜和精確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減少小夥伴們不必要的傷亡和損失。
對於即將去與匪賊廝殺的小夥伴們而言,訓練場地上灑下的汗水是最好的“洗麵奶”,可以洗去他們的稚嫩與膽怯,衝掉“驕”“嬌”二氣。
也是最好的“營養劑”,可以強健體魄以及振奮士氣,讓小夥伴們的心智更成熟、意誌更頑強、本領更過硬。
“是英雄是好漢,訓練場上比比看。”
施宗義還會安排小隊之間的實戰對抗比賽,一方麵是激發小夥伴們的訓練熱情,另外一個方麵就是小隊的對抗更加接近實戰。
唯一的區別就是:
訓練的時候使用的是竹劍,而實戰的時候就會使用百煉精鋼寶劍。
最後,施宗義還親自上場動手。
他先是和普通的小夥伴一對一單挑。
全部都是施宗義贏了。
然後就是和各個隊長們進行一對一單挑。
依然全部都是施宗義贏了。
接下來施宗義就一個人對戰三個人——也即為一個組成了三才陣的小隊。
施宗義繼續贏。
之後施宗義又一個人對抗兩個小隊。
又贏了!
施宗義一個人對抗三個小隊、四個小隊、五個小隊……
直到最後施宗義一個人對抗十個小隊,也就是三十人。
施宗義一個人單挑全場。
然而他在戰場上自由穿梭遊刃有餘,三十位小夥伴聯手對戰施宗義一個人,還組成了三才陣,卻始終都沒有贏過一次。
甚至是連施宗義的衣角都摸不到。
這個時候施宗義總結發言:
“所以,大家上陣殺敵的時候根本就不用擔心傷亡慘重的事情,因為我始終就在你們的身邊!”
“以我的實力和速度,基本上可以保證:大家不會受到重傷。”
“所以,咱們真正意義上的陣法並不是三才陣。”
“而是:三才陣·旋風!”
施宗義,就是那股神出鬼沒無處不在的旋風。
能夠完美守護戰友們的安全。
喜歡綜武:劍出華山請大家收藏:()綜武:劍出華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