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俘虜了一萬六千個韃子
字數:5146 加入書籤
在山呼海嘯般的“投降不殺”呐喊聲中。
絕大多數的韃子們已經完全放棄了抵抗。
他們有的蹲下了身子,有的幹脆單膝半跪,同時還扔掉了手中的武器,卸下了身上的盔甲。
這是在明確表示自己放棄了抵抗,已經不再具有威脅性了。
但是也有一些韃子還在猶豫不決的站著,手裏麵也依然緊緊地握著武器不願放下。
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在擔心施宗義說話到底會不會算數,所以心裏麵忍不住有些猶豫和掙紮。
畢竟剛才施宗義一次性削掉一百多顆腦袋的動作太過於狠辣與果斷了一點點。
而施宗義也懶得向韃子們做出任何的解釋。
他緩緩地放下了高舉的右手,手中赤紅色的木蛟劍依然保持著《獨孤九劍》的起手式。
在這個敏感而又關鍵的時刻,韃子們隻要有任何的異動,施宗義都會繼續痛下殺手,絕對不會手軟。
施宗義抬起左手暫時終止了忠義武館各個人員的呐喊聲,然後以紫霞真氣加持嗓門大聲地發布了一條命令:
“忠義武館眾將聽令,即刻率領各部向內徐徐靠攏,有序開展招納降兵的各項事務!”
望海城的軍隊得令之後開始緩緩收縮陣型,如同絞索在慢慢收緊,讓包圍圈裏麵的韃子們倍感窒息。
“放下武器,投降不殺!”
“放下武器,投降不殺!”
……
也不知道是哪一個機靈鬼起了一個開頭,四麵八方再次響起了“投降不殺”的呐喊聲。
軍隊前進時整齊劃一的腳步聲,與陣陣呐喊聲交織在一起,仿佛重錘一般,聲聲敲擊在韃子們的心頭。
那些聲音宛若索命的魔音貫耳,一聲聲的瓦解著韃子們本就搖搖欲墜、所剩無幾的殘餘鬥誌。
包圍圈在漸漸縮小,“投降不殺”的呐喊聲卻越來越響亮,如同一股無形卻強大的力量在戰場之上盤旋回蕩。
那些還在猶豫不決的韃子們看著周圍的同伴紛紛卸下盔甲、扔掉武器,臉上不免露出了掙紮為難的神色。
他們的目光之中,有著死亡的恐懼與失敗的不甘在互相交織,他們手中的武器也在微微顫抖……
突然,一名年輕的韃子士兵像是被這鋪天蓋地的呐喊聲衝破了最後的心理防線。
他的眼神黯淡無光,手臂無力地垂了下來,手中的彎刀“當啷”一聲落在了地上。
緊接著,他又緩緩的蹲下了身子,開始默默地解卸自己身上的盔甲。
這一幕如同連鎖反應一般,讓更多還在猶豫不決的韃子們也跟著動搖了。
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緩緩地鬆開了那因為長久緊握而略微泛白的手指。
任由手中的武器“哐當”“哐當”的掉落在地上,發出了一陣陣沉悶的聲響。
隨後他們又動作遲緩的卸下身上的盔甲,仿佛那沉重的盔甲不僅壓在身上,更壓在他們的心上。
戰場之中,盔甲與武器落地的聲音此起彼伏,漸漸形成了一片新的聲音浪潮。
而忠義武館的小夥伴們也停止了呐喊,不過依然還是有條不紊地緩緩向內聚攏。
他們的眼神犀利警惕卻又充滿著威嚴,每一雙眼睛都緊緊的盯著那些投降的韃子。
在這個時候,施宗義也再次騎乘著青鸞施冰冰巡視整個戰場,時刻準備應對任何的突發狀況。
兩萬名忠義武館的戰士整齊有序地排列成隊,魏舒方陣依然規整,猶如銅牆鐵壁一般。
他們要順利接收與安置這接近一萬六千名韃子俘虜,可不是一個輕鬆的任務。
包圍圈收縮到了合適的大小就停了下來。
杜心悅和韓雪茹、定逸師太、封不平、勞德諾、令狐衝以及藍小蝶等人稍微商議了一下就做出了合理的分工。
一部分戰士依然維持魏舒方陣站在原地負責警戒,並且繼續保持著包圍圈的完整性。
他們手持武器,目光如炬,密切地注視著包圍圈裏麵各個俘虜們的一舉一動。
另外一部分戰士們則是三人一組,以三才戰陣相互呼應,對俘虜們進行繳械、捆綁以及看押。
“把武器盔甲都堆到那邊去,動作快點!”
一名大嗓門兒的戰士專門負責發號施令,他洪亮而又神氣的聲音在戰場之中回蕩。
韃子俘虜們各個低垂著腦袋,眼神之中滿是恐懼與迷茫,乖乖地按照戰士們的指令行動。
偶爾有個別的俘虜試圖偷偷地抬頭觀察周圍的情況,卻被戰士們銳利的目光給瞪了回去,嚇得趕緊低下了頭。
隨著俘虜們逐漸被安置妥當,忠義武館的戰士們又開始清點人數、進行登記造冊。
以及將收繳的武器、防具等等繳獲物資一並運回望海城,按照流程辦理手續之後登記入庫。
各項善後事宜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之中。
盡管此時韃子們已經繳械投降,但是忠義武館的各個戰士們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因為他們知道,戰爭雖然暫時結束了,但潛在的危險或許還未完全消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施宗義站在青鸞施冰冰的背上,隨著施冰冰盤旋翱翔,目光巡視著整個戰場。
手中原本赤紅色的木蛟劍也已經逐漸變淡,呈現出了一些亮銀之色。
今天施宗義帶著木蛟劍大開殺戒,接連斬下了一百多個韃子的腦袋。
施宗義固然是重溫了一次當初“血劍殺神”極為痛快的殺戮行動。
而木蛟劍也是吃飽喝足了,它以韃子們的血液精華再度淬煉精進了一次劍身。
手中的木蛟劍原本因為飽飲鮮血而呈現出了赤紅之色,此刻它也正在緩緩消化吸收,褪去那些血色。
又過了一炷香左右的時間木蛟劍就恢複成了最初的亮銀之色,潔淨如新的劍身閃爍著肆意蜿蜒的森寒流光。
今日這一戰,施宗義手持木蛟劍宛如魔神降世大開殺戒,劍影閃爍之間有一百多個韃子的頭顱應聲落地。
鮮血飛濺,灑落在他的衣袍與木蛟劍之上,映襯出了一幅慘烈而又震撼的畫麵。
此刻施宗義的心中,又回想起了當初化身為“血劍殺神”一夜之間斬殺三百七十多個倭寇的事情。
同樣都是一種痛快淋漓的殺戮之感,也是一樣的讓他全身上下的血液都為之翻滾沸騰。
而木蛟劍在這一場極度血腥的戰鬥之中也是“飽餐了一頓”。
那些韃子們脖頸部位的血液精華如同最為上等的養料,順著木蛟劍的劍身紋理滲入了其中。
讓這柄神兵利器再度獲得了一次淬煉,使其變得更加極致鋒銳,散發了愈發強勢的氣息。
施宗義把木蛟劍收進了儲物空間,在青鸞施冰冰的背上盤坐了下來,抬頭望向遠方的大海。
他的身形隨著青鸞施冰冰的盤旋翱翔在天空之中起起伏伏。
他的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絲難以捉摸的光芒——瘋狂的殺戮行為確實不足可取。
淋漓盡致的痛快殺戮雖然讓施宗義一度熱血沸騰、倍感酣暢,卻也在不經意間擾亂了他的心境。
因為施宗義已經隱約感受到了,在殺戮欲望的至深處還潛藏著一種極為瘋狂的嗜血衝動。
它們猶如隱匿的暗流悄無聲息地侵蝕著人性之中一些美好的品質,如善良、悲憫與寬容等等。
倘若一味的沉溺於暴力殺戮帶來的感官刺激與酣暢快意,即便能在一時之間震懾敵寇,保得一方安寧。
卻終究會在無窮無盡的瘋狂殺伐之中迷失掉自己的本心,從而滑入萬劫不複的人性深淵。
所以,在這惶惶亂世之中,暴力絕非長久之道。
唯有以過人的智慧與精妙的謀略作為指引,再輔以自身的絕世武功與強大無匹的勢力。
方能在波譎雲詭的局勢中找到真正的出路,撥亂反正,還這方天下一片朗朗乾坤。
想到此處,施宗義終於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他的雙眸之中也重新歸於清澈和明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施宗義在這個風雲變幻的位麵世界,也會繼續努力修煉武功,穩步發展壯大忠義武館。
以及探尋力量與道義平衡的江湖真諦。
喜歡綜武:劍出華山請大家收藏:()綜武:劍出華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