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誰能笑傲江湖?

字數:5308   加入書籤

A+A-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看待萬事萬物都是一樣的態度,並不會存在任何的好惡:無偏私、無特別情感。
    因為天地對待萬事萬物都像對待“芻狗”一樣——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而已。
    這裏“芻狗”是指用茅草紮成了狗子的形狀,在祭祀的時候可以當作祭品之用。
    在祭祀之前“芻狗”被重視了一下下,等到儀式結束之後立刻被丟棄,命運不受自己掌控。
    同時,這句話也充分的體現出了天地對待萬事萬物的那種絕對平等的態度:
    ——並沒有啥子情感傾向。
    隻是遵循著自然規律而已吖。
    而落實到明國的江湖局勢“棋盤”之中,各個“棋手”們對於手中“棋子”的態度。
    與“天地”對待“芻狗”的態度亦是相差無幾。
    ……
    “義哥兒這一番分析鞭辟入裏,見地非凡,讓我對於江湖局勢有了一個更加全麵的了解!”
    很顯然,封不平長老對於施宗義這個後輩相當的追捧,第一個發言認同了他的那一波分析。
    畢竟,如果不是施宗義當初特意跑去中條山的那個山溝溝裏麵把他們接回華山派。
    他們三個人這個時候可能還是住著茅草屋,過著之前那種苦哈哈、幹巴巴的日子呢。
    而成不憂和叢不棄一向都是特別聽信封不平的話,所以他們緊跟其後也紛紛點頭稱是。
    韓雪茹和陶小花都能夠直接掌控暗部“天羅地網”,她們兩個對於江湖之中各種情報也是知之甚詳。
    然後趙東乾、錢多多、李廣念、楚夢瀾以及陳青岩等人則是聽的一臉懵逼,不知所雲。
    他們一直都是在華山派修煉武功,對於江湖之中的各種事務知之甚少,所以有些搞不明白。
    掌門夫人寧中則此刻眉眼間盡是欣慰之色,笑意盈盈地看向了施宗義,越瞧越是滿心歡喜。
    隻見她輕撫著茶盞,麵帶笑容的溫聲說道:
    “咱們的義哥兒當真是文武雙全吖,不僅內功修為紮實深厚,劍法造詣更是出類拔萃。”
    “而且對於江湖大勢的見解也是獨具一格,把各個勢力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華山派掌門人嶽不群輕捋長須,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麵上亦是難掩得意神態。
    畢竟,此刻被封不平和寧中則兩人交口稱讚的施宗義正是他嶽某人的徒弟。
    “正是如此,義哥兒此番分析可謂是切中了要害,也點出了咱們華山派接下來的關鍵方向。”
    “東乾、多多、廣念、夢瀾和青岩你們可能有點兒聽不明白,為師這就給你們詳細的介紹一下……”
    現如今,老嶽同誌的心裏麵對於施宗義這位“華山派首席大弟子”實在是滿意至極。
    自從施宗義一手創立了忠義武館之後,猶如為華山派注入了一股源源不斷的活力。
    每一年的年底,忠義武館都會向華山派輸送一批極為豐厚的各種資源。
    ——白花花的銀兩和金燦燦的金元寶那是堆積如山,多到嶽不群根本花不完。
    ——各種各樣的物資也是琳琅滿目,堆滿了華山派的庫房,充裕得用之不竭。
    ——各類頂級的武功秘笈更是種類繁多,讓人應接不暇,修煉都修煉不過來了吖。
    甚至還有數量眾多、極為優秀的武學苗子,被忠義武館不斷不斷的送到了華山派。
    嶽不群有的時候也忍不住遐想:若是能有幾十上百個像施宗義這般出類拔萃的弟子。
    那華山派豈不是要原地起飛?一飛衝天?直上青雲?與日月爭輝?和太陽肩並肩……
    實際上,現在的華山派也已經發展的足夠順利了。
    嶽不群平時也隻需專心修煉武功,再悉心教導弟子就可以了,門派諸事根本不用他親自操心。
    華山派有了勞德諾大總管、封不平傳功長老、成不憂外事長老和叢不棄執法長老。
    再加上他們各自統領的一大群執事人員,已經足夠把整個華山派管理得井井有條了。
    而施宗義最不喜歡的恰恰便是門派管理之類的瑣碎事務。
    也正因如此,嶽不群教徒弟、四大長老管事情,施宗義提供財力、物力和武學苗子。
    大夥兒的性格與能力貌似剛剛好可以互補,各個方麵配合得也是恰到好處。
    真正就是——皆大歡喜吖。
    ……
    這一次趁著華山上麵人員比較齊整,陶小花和陶大牛也順便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婚禮。
    他們兩個都是比較低調務實的性格,所以婚禮並沒有大張旗鼓,布置得比較樸素。
    施宗義帶著韓雪茹親自陪同陶小花和陶大牛去了陶家村,把陶大牛的父母接到了華山上麵。
    賓客方麵主要就是鍾沛小哥與西門翠萍夫婦、洪小魚城主、以及楊國棟、譚紅劍、張仕宏三位長老。
    除此之外就沒有邀請外人參加了,主要就是華山派的自家人一起熱鬧了一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之後施宗義在華山上麵又待了十來天的時間,就帶著貼身侍女韓雪茹一起告辭離開了。
    因為基地一號那邊馬上也有一場比武大會:
    每一年的三月十五日左右,忠義武館都要定期舉辦一次內部比武大會和門派選拔資格賽。
    因為時間比較寬裕,施宗義就帶著韓雪茹一邊遊覽華山上爛漫的春日美景,一邊慢悠悠的下山。
    與此同時,施宗義也在暗自思忖著一件事情:
    經過十來年的積累,忠義武館的體量已經足夠強大了,接下來又該如何繼續發展?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施宗義也必須格外的留意:
    江湖險惡,人心難測。
    如今各個江湖勢力盤根錯節,各種紛爭不斷。
    忠義武館想要繼續安穩的發展下去,就必須盡可能地保持低調,避開各個勢力的關注。
    一旦過於引人注目的話就難免會招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會遭人暗中算計。
    最終讓武館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在明國江湖的這個情境之中,“天地”可以類比為整個江湖大環境以及背後的各種勢力格局。
    少林派和武當派聯合朝堂打壓五嶽劍派,體現出了江湖競爭之中並沒有絕對的仁慈和憐憫。
    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比如說維護地位,或者是擴張勢力等等——把五嶽劍派當作實現目標的“芻狗”。
    就如同天地對待萬物那樣,並沒有摻雜愛恨情仇之類的情感因素。
    他們也並不會在乎五嶽劍派的榮辱興衰,他們看重的僅僅隻是——能否有利於自身的發展。
    在這個過程之中,各方勢力遵循著江湖的“叢林法則”,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不擇手段。
    然後五嶽劍派恰逢其會,隻是其中被犧牲和利用的對象而已,這也反映出一種“不仁”的狀態。
    就如同天地任萬物自生自滅,不偏不倚地讓江湖中的各種勢力按照自己的規律去發展、爭鬥、生存或者毀滅。
    於是,在這樣的江湖情境之中,即使少林派、武當派和五嶽劍派之間原本無冤無仇。
    但是出於對自身利益和江湖格局的考慮,他們依然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去算計、打壓對方。
    江湖如同一個複雜的利益場,門派之間的關係並非單純由恩怨決定,更多是受到利益的驅使。
    所以江湖之中常常會出現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精心布局、刻意算計其他門派的情況。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天下人吵吵嚷嚷、嘈雜喧鬧,全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來。
    天下人碰碰撞撞、擁擠奔忙,也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往。
    明國朝堂、少林派和武當派挑動日月神教和五嶽劍派互相傷害,可不就是為了利益的爭鬥嗎?
    所以施宗義也不會糾結於“報仇雪恨”之類的負麵情緒,而是會“專心一意的落子、下棋”。
    且下且珍惜。
    看看棋局走到了最後。
    到底是誰——終究棋高一著?
    到底是誰——能夠笑傲江湖?
    喜歡綜武:劍出華山請大家收藏:()綜武:劍出華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