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殘黨的“妙用”

字數:3923   加入書籤

A+A-


    話說回來。
    其實施宗義一直有一個想法:
    把明國疆域周邊的十多個小國家全部納入統治範圍。
    那樣一來,之後大家都成了“一家人”。
    剛好方便於一起對抗“小冰川時期”。
    ……
    “靈岫小築”的一個密室裏。
    施宗義的麵前擺著一個大圓球。
    這就是他剛剛用木頭雕刻完成的“地球儀”。
    這個“地球儀”的直徑有一米多,上麵清晰地顯示出了整個星球的樣子。
    精細的木紋在表麵縱橫交錯,像是大地的肌理。
    深褐色的球體上,用鮮豔的紅藍顏料精準地勾勒著各個大陸輪廓。
    尤其在赤道的位置,特意纏繞了一圈紅色的高檔絲綢,作為赤道的標記。
    “地球儀”的底座是銀灰色的,猶如一個堅固的托盤。
    底座穩穩地托住了整個球體,使其能夠平穩地站立在桌麵上。
    弧形的支架由金屬製成,表麵經過拋光處理,在燭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
    它像一個巨大的括號,將球體緊緊地固定在中間,同時又允許球體自由轉動。
    仿佛在告訴人們:
    這個世界是動態的,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
    球體表麵高低不平,凸起的丘陵狀木疙瘩與凹陷的溝壑相互交錯。
    湊近能看見刀刻的痕跡——那些深淺不一的線條裏,藏著他一筆一劃鑿出的五大洲名字!
    現在施宗義正在仔細地觀察著明國周邊的各個區域:
    他按照順時針的方向,以明國所在的位置作為中心,目光掠過周邊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個國家:玄武國。
    也就是以前的東瀛,在明國的東方,隔著東海與明國相望。
    第二個國家:琉球國。
    位於明國東南方向的東海之中,包括山北、中山、山南三王。
    第三個國家:呂宋國。
    在明國的東南方向,存在多個部落和政權,與明國有貿易往來。
    第四個國家:滿剌加國。
    位於明國南方稍偏西,在馬來半島南部,是重要的貿易中心,與明國關係不錯。
    第五個國家:暹羅國。
    在明國西南方向,目前是阿瑜陀耶王朝,與明國有密切的外交和貿易聯係。
    第六個國家:真臘國。
    位於明國西南方向,國力相對較弱,與明國有一定交往。
    第七個國家:安南國。
    在明國西南方向,目前處於後黎朝統治時期,是明國的藩屬國。
    第八個國家:占城國。
    位於明國西南方向,與明國有著朝貢和貿易往來的關係。
    第九個國家:帖木兒帝國。
    在明國的西方,位於中亞地區,通過絲綢之路與明國保持貿易和文化交流。
    第十個國家:瓦剌國。
    處於明國西北方向,是蒙古部落,是明國北方的重要邊患。
    第十一個國家:韃靼國。
    在明國北方,也是蒙古部落,在明國北方邊境活動。
    時而與明國發生戰爭衝突,時而又進行貿易往來。
    第十二個國家:朝鮮國。
    位於明國的東北方向,與明國的遼東地區接壤,是明國重要的藩屬國。
    ……
    現在。
    既然琉球皇室主動尋求援助。
    施宗義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可以順便把琉球國納入統治了。
    畢竟施宗義與琉球皇室非親非故,不可能無緣無故就去幫忙吖。
    況且施宗義這個人,溫良恭儉讓,優點一大堆,是一個五好青年。
    像他這樣的好人,往往有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肯定不好意思貿然介入別人的糾紛之中。
    除非——琉球皇室加入“正義聯盟”!
    他們成為了“正義聯盟”的小夥伴之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幫助自己的“家人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施宗義也是理直氣壯。
    到時候施宗義就會親自帶領大軍,把東瀛皇室的殘餘勢力和維京海盜、南海悍匪全部趕走。
    而琉球國,也剛好可以順理成章地納入施宗義的統治範圍。
    那麽,問題來了:
    ——對於那些東瀛皇室的殘餘勢力、維京海盜和南海悍匪,為什麽不是全部殺光光?
    隻是輕飄飄地拉扯一番、“趕走”他們?
    難道是因為施宗義的寶劍不鋒利了嘛?
    “非也、非也!”
    ——根本不關木蛟劍什麽事兒。
    ——隻是因為,施宗義忽然之間、茅塞頓開,發現了那些殘黨的一個“妙用”:
    可以讓他們先去霍霍下一個國家——呂宋國。
    等到他們霍霍得差不多了,施宗義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閃亮登場——主持公道!
    順便著,也順理成章地把下一個國家納入統治範圍。
    後麵的各個國家也排排坐、吃果果,輪流霍霍、納入統治。
    它們分別為:
    滿剌加——暹羅——真臘——安南——占城——帖木兒——瓦剌——韃靼——朝鮮!
    可謂是見者有份,一個也不能少。
    這就叫做:
    ——壞事他們幹,好處俺們拿!
    躺贏局吖!嗚呼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