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白員外
字數:4957 加入書籤
自從旱災肆虐,外敵伺機而動,朝廷又搜刮民脂民膏,大明王朝已經走在了末路之上。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白水縣幾個大地主趁機大肆斂財,買賣人口。
本來一切順利,或許把整個白水縣榨幹,或許會遇到農民起義,像澄縣那幾個大戶一樣被起義的流民殺死。
可是遇到了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假知縣。
第二天一大早,白員外就帶著十幾個家丁抬著糙糧去縣衙。
“你們都給我抬穩當些,這些糧食可是我用來坑知縣的!”
“是,白老爺!”
“老爺,你就這樣大聲說出來坑知縣沒問題嗎?”
“老爺我在白水縣一手遮天,有什麽問題?”
“我總感覺不妙!”
“你再說不吉利的話我讓你去挑大糞!”
“......”
一路上,老百姓們對著白員外等人指指點點。
“這白員外要去募捐糧食?”
“哪啊,我聽說白員外想把這些糙米高價賣給李大人!”
“啊?白員外也忒不是個東西了!”
“你第一天知道他不是東西嗎?”
“......”
李冰可不敢讓白員外看到糧倉,不然真給自己燒了!
李冰帶著一眾衙役迎接白員外,李冰拉著白員外的手:
“白員外啊,我這一大早就聽到喜鵲喳喳叫,原來是您給我送糧食了啊!”
呃?喜鵲,這會別說喜鵲了,蟲子都給翻出來吃光了!
白員外看到李冰的表現心想:“這把火燒的真值,讓這個知縣都得巴結我!”
咳嗽兩聲:“那個李大人啊,一共十擔糧食,按照九出十三歸,給你送來九擔,一個月後還我十三擔就行!”
“好說,好說。”李冰笑著說道。
“白員外啊,我這裏還剩下一些精米,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拿黃金來換?”
“換,換,換!!!”白員外可是眼饞白米很久了。
“十兩黃金換一百斤精米沒問題吧?”
“縣太爺,這也太貴了吧!”白員外被嚇到了。
李冰摟住白員外:
“這精米可不好弄啊,本來不用賣那麽貴的,可是昨天糧倉被燒了,我的人拚死才搶出來五百斤!”
“這樣,你給我四十兩黃金,加上這些糙米,我把五百斤精米都給你,並且送你十斤肉!”
“我在糧倉現場可是發現了白府家丁的衣服啊!”李冰威脅道。
“呃,好,我這就給你準備錢!”白員外看著周圍衙役不善的目光。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白員外來的時候抬了九擔糧食,走的時候還是抬著九擔糧食,並且還帶著一扇豬肉。
白員外心裏苦啊,得趕緊把精米賣給其他兩個員外回回血。
於是馬不停蹄的來到趙員外家。
“你們老爺在家嗎?”白員外問一個趙府家丁。
“我家趙老爺一早就給縣太爺送糧食去了,說什麽拿糙米換精米。”
“縣衙的精米都被我買回來了,不可能...這不可能...”話還沒說完
趙員外就帶著家丁回來了,笑容滿麵的。
“呦,白兄怎麽有空來我這了?”
“你去縣衙換大大大大大米啦?”白員外看著趙員外身後的十幾擔大米。
“是啊,王員外也去了,他換的更多。”
白員外:“你們的精米是多少錢買的?”
“十兩白銀換一百斤精米!”
“撲通~”白員外再也站不住了!
“趙兄救我,李四昨天一天未歸,今天李知縣就威脅我了,可能是知道我派人燒的糧倉啦!”
“哦,那你完了!這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啊,我們不應該站在一條戰線上嗎?”
趙員外指著幾擔精米,“跟你站一條戰線上能吃上這種上等大米嗎?”
“李大人說了,以後跟著大人幹,這種大米多的是!這叫識時務為俊傑!”
“友盡了!”白員外哀嚎一聲帶著家丁出了趙府。
這次白員外策劃的燒糧倉計劃不僅折進去五六個家丁,還賠了四十兩黃金。
“我真倒黴,遇見這麽不靠譜的隊友!”白員外想不明白為什麽昨天還一起的隊友,今天就背刺自己。
縣衙裏
李冰看著天啟七年1627年)的稅收記錄頭都大了。
近幾年旱災嚴重,百姓們幾乎是顆粒無收,州府似乎也不想管這個爛攤子了,很久都沒派人來收糧了。
除了徭役賦稅,縣衙幾乎沒有其他收入,衛所的兵丁已經幾年沒見餉銀了。
“到底是誰在說古代好啊?”李冰痛苦的說道。
僅憑自己一己之力,很難。
想幫助更多大明的百姓,得發動百姓。
僅憑曆史書上的內容很難了解當前的矛盾。
李冰想到了不僅頗有學問,還心係百姓的師爺夫人。
“劉一刀,跟我去師爺府一趟,我找蘇小姐有些事情商量。”
蘇詩雨並不是師爺的夫人,李兵跟初一聊天的時候就知道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詩雨是師爺從山賊手裏救出來的。
“唉,也是個可憐人啊!”
師爺府
“你是說想讓百姓們自力更生?”蘇詩雨一臉不可置信。
“對,讓一部分百姓種地,一部分蓋蓋房子修修路!”
“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現在老天爺不下雨,河床都露出來了!”
“沒法灌溉田地,如何自力更生?”
“要是我能弄來水呢?”李冰想到倉庫附近有條大河,隻要用水泵抽水,就有源源不斷的水。
隻是怎麽送到明代是個問題。
蘇詩雨白了李冰一眼:
“如果你能把灌溉農田的水解決了,你就是百姓的神!”
“那我試試吧!”
劉一刀在旁邊聽的膽戰心驚,不敢想象李大人真解決了旱災會在白水縣有怎樣的威望。
畢竟李冰可是個假縣令啊!
得,不想那麽多了,有奶的才是娘。
你看李大人才來幾天,自己家裏就有好多大米了。
以前的知縣甚至沒把自己當人,自己不就是賤籍嗎!
李冰從師爺府出來之後,受益頗多。
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朝廷苛捐雜稅,官逼民反。
而是百姓種不了地,又遇見不顧百姓死活的知縣壓迫。不得不反。
中國百姓自古以來都特別能忍,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很少有人找事。
可是一旦農民起義開始,任誰來都拯救不了這個王朝了,就算是神仙也不行。
當有第一個人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時候,朝廷就該換主人了!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