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挖人

字數:5359   加入書籤

A+A-


    李冰並不是第一次走出白水縣城。
    每次出來都看到幹裂的大地,荒蕪的村莊,李冰就感到悲傷。
    村子裏的青壯大部分都跟著王二,種光道,鄭彥夫造反了。
    而老人們大部分都沒撐過災年。
    算算時間這會王二應該在渭北各地劫富濟貧了。
    那邊的巡檢不知道會不會頭疼!
    “大人,我們要去哪裏?”王六手裏握著擦的鋥亮的鋼管問道。
    “去西山工業區,看看他們造的磚窯和鐵爐!”李冰說道。
    大人果然是想造反啊,都準備開始私自鑄鐵了!王六看著李冰私造鐵爐都不背人了。
    當城牆建立好的那天李冰就招募了上百個匠人來西山建造製造水泥和製作鐵的高爐。
    李冰從貼吧裏找到了一些製造高爐的圖紙,打印出來給了城裏有匠籍的鄭有全。
    今天正好看看進度。
    兩人來到一處正在施工的場地。
    “大人,按照你給的圖紙,我們正在建造爐子,在等幾天就能投入使用了!”一個戴著藍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向李冰匯報。此人正是鄭有全。
    一個紅帽子的的人看到李冰等人到工地上,
    “帽子戴起!”
    “你知道這是誰嗎?”
    “不管是誰,來到工地都得戴帽子!”
    “這可是李大人!”王六說道。
    鄭樹生也不廢話,上前對著李冰的腦袋拍了下去。
    “帽子戴起!”
    王六急忙伸手擋住!
    “放肆,你居然敢打李大人!”
    “樹生,這個不能打,這是李大人!”
    “啊?”
    “李大人也不行,來到工地就得戴起帽子戴起!”鄭樹生一臉倔強。
    “還有你,帽子帶起!”鄭樹生指著王六。
    李冰趕忙接過鄭有全遞過來的白帽子,對這鄭樹生伸出了大拇指,
    “幹的漂亮!不管是誰來工地必須做好安全措施!”
    戴著黃帽子的工人們在工地上忙忙碌碌的,高爐已經初見雛形了。
    這些可是民生建設和軍事建設的基礎啊,與其累死累活的將東西搬到糧倉,不如就地取材,提升白水縣的製造水平。
    運些知識可比運些磚頭鐵塊方便的多!
    李冰清楚的記得蘇詩雨那驚呆的眼神。
    也不枉自己辛辛苦苦抄書,從幼兒園拚音到小學三年級的知識都給到蘇詩雨和初一這兩個小老師了。
    至於這些工人,隻要安排怎麽幹就行,不用解釋太多。
    反而給鄭全有解釋有些麻煩,隻能給他說這個從是海外攘夷那裏得來的技術。
    誰還能查證不成?
    李冰在工地上轉了一圈。
    看著施工進度,李冰很是滿意。
    “鄭大叔,你記住,不要偷工減料,不許克扣匠人們的夥食!這些建築可是關係到我們以後生死的!”李冰嚴肅的說道。
    “放心吧,就憑著大米管飽,偶爾大人還送來肉食,這些工人們感激還來不及呢!”鄭全有笑著說道。
    原本是賤籍的鄭全有搖身一變,成了西山工業區的副區長,可把他激動壞了。
    以至於現在住在工業區,連家都不回了,工業區建造速度快跟他脫不開關係。
    “鄭大叔,你可得多休息啊,別把自己累壞了!”
    “不累,不累。李大人對我恩重如山,如果不是那天大人提前給我糧食,隻怕我家小孫子早挺不過去了!”
    “如今能幫到大人,小的真是感覺太好了!”鄭全有滿臉感激。
    “得加快進度了,等到天氣寒冷,會有更多的災民被裹挾,有了水泥,我們就能建造更高,更堅固的城牆!”
    “鄭大叔,你也不想你的家人挨餓吧!”李冰說道。
    “呃,李大人說的是。”
    “你把認識的匠人都喊過來,人多力量大嘛。”
    “大人,我認識不少匠人,可是這戶籍在白水縣的都在這裏了,如果這都不夠可如何是好啊?”鄭全有撓了撓頭。
    “那澄縣呢?如果說澄縣的匠人被王二殺了,或者裹挾著造反了呢?”
    “畢竟王二都造反了,帶走一些匠人很正常吧?”李冰循循善誘。
    “大人,你是說王二殺了澄縣知縣之後又專門帶走了一批有匠籍的人嗎?”
    “對,這很合情合理嘛!”
    畢竟鄭全有也活了大半輩子,當下便明白了李冰的想法。
    “我現在就去澄縣看看這些老朋友們死了沒!”
    “嗯,記得躲著點澄縣新任知縣。”
    “我知道了。”
    李冰和鄭全有走出西山工業區。
    “王六,你找兩個兄弟陪著鄭大叔去一趟澄縣,多帶一些大米。”
    “是,大人!”
    ......
    “帽子戴起!”遠處傳來了鄭樹生的聲音。
    澄城縣城。
    斑駁的城牆,破敗的屋舍,無不訴說著前段時間起義軍的戰績。
    給了守城士兵一點銅板,順利進了縣城。
    不一會,鄭全有和王狗蛋的等人來到匠戶所在的街道。
    這條街道住著鐵匠,木匠,火藥匠等匠籍的匠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匠戶是不能改變的,所以這些人世代為匠戶,看不到改變的希望,這些人都很窮,比衙役還要窮。
    但是這些人又特別累,活沒少給知縣幹,票子卻落不到這些匠戶手上。
    又因為匠籍在縣衙,逃也逃不脫。
    鄭有全敲響了一處院子的大門。
    “誰呀?”裏麵傳來疲憊的聲音。
    “我,白水縣的匠人鄭有全!”
    “吱呀~”門被打開了。
    一個穿著粗布衣服的中年漢子打開了大門。
    “鄭兄,你來幹嘛?”
    “李木匠,我給你說,白水縣的李老爺要一天一斤白米招匠人,我看你手藝不錯,就想帶你去白水縣。”
    李木匠有些膽怯:“我早就想走了,可是我的匠籍還在澄縣,我要是跟你去別的地方,會很慘的。”
    “你現在吃的起飯嗎?”
    “吃不起!”李木匠遲疑了一下。
    鄭全有大手一揮:“狗蛋,給李木匠留下兩斤大米!”
    當白花花的大米交到李木匠手裏的時候,李木匠眼睛都直了。
    “那你能跑嗎?”
    “不能,我匠籍在澄縣,跑不了!”
    “那就說你在澄縣被反賊殺了就行了!到了白水縣,縣太爺重新讓你恢複白身,你的後代就不用做匠人了!”
    李木匠一聽頓時心動了:“那我收拾收拾就跟你走?”
    “得快些了,我還要再多找幾個人呢。”
    也就是古人不知道緬北詐騙,不然不會這麽痛快的跟鄭有全離開。
    李木匠拉住要離開的鄭有全:“真的給我這個匠人發糧食?”
    “不僅發糧食,還給你恢複白身,你要是想留下讓你子子孫孫都做匠人那就別去了!”
    這句話對李木匠的影響力可謂巨大,
    “我現在就去收拾東西,你等我一下!”
    ......
    等到第二天晚上的時候,鄭有全的匠人隊伍已經擴展到二十多人了。
    澄縣的匠人除了有幾個抱著懷疑態度的,其他的都已經在去往西山工業區的路上了。
    不為了別的,就為了為後代搏一個希望,才不是為了那幾斤大米呢!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