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褐貝斯”式前裝燧發槍

字數:5117   加入書籤

A+A-


    工業區內,一條條水泥鋪設的大路如同灰色的長龍,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幾個煉鋼高爐不停的往外排放黑煙。
    這要是被環保局知道了,不被罰到破產就怪了。
    “轟隆隆……”
    一群工人圍著鋼爐,新鮮的鐵水順著溝槽流到冷卻池。
    鄭全有笑的臉上的褶子都舒展開了。
    他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沒見過這種煉鐵效率。
    這一爐子的鐵足夠造上百盔甲了。
    同行的其他人都很淡定,可能不知道這種煉鋼方法帶來的含義。
    蘇詩雨不一樣,她麵色紅潤,不由的握緊雙手,這種鋼鐵產量意味著李冰可以瞬間組建一支重甲大軍。
    這僅僅是一爐的產量。
    “李大人,這些鋼鐵我們試過,經過您改良的配方,強度遠超朝廷工部提供的鐵器。”
    “嗯,火銃製造的怎麽樣?”李冰問道。
    說到這個,鄭全有一陣臉紅。
    “大人,之前在澄縣拐來一個火藥作,根據您給的圖紙,製作了新的火銃。唉,可是”
    “可是那火銃會炸傷自己人。”
    李冰有些疑惑,按理說這鋼材硬度不會炸膛才對。
    李冰給的圖紙是英軍使用的“褐貝斯”式前裝燧發槍,缺點很多。
    沒有膛線,精度差,裝填慢,硝煙大,射程隻有60100米,下雨天不好用。
    排隊槍斃的就是這種武器。
    但是優點是簡單易,訓練時間比弓箭短的多。
    在以排為單位進行齊射時,絕對能給流寇沉重的打擊。
    特別是三列戰術,能保證火力持續輸出。
    三百年後清朝就是被這種武器打敗的,並且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這種槍同樣大放異彩。
    可是怎麽會炸膛呢?
    “帶我去看看。”李冰準備去看看到底是什麽問題。
    在鄭全有的帶領下,李冰等人來到火藥作坊旁邊。
    這邊的人都少了很多。
    火藥坊裏,三四個火藥作在製作火藥。
    黑火藥。
    “你們出去,這裏有火藥,帶鐵器不要進來!”
    白水縣火藥作張達焦急的對李冰等人說道。
    李冰一拍腦袋,危險的竟是自己,於是讓眾人卸下鐵器,才進入火藥坊。
    “你們做的火槍給我看下。”
    張達將幾支製作好的前裝燧發槍遞給李冰等人,並且交給李冰一袋火藥和鐵丸。
    李冰拿起沉重的燧發槍,問道:
    “火藥每次用多少?”
    現在用的火藥是傳統的黑火藥。
    張達一臉疑惑的說道:“跟三眼火銃差不多,憑感覺了。”
    李冰聽完之後,生氣的問道:“我給你們的圖紙上沒有說明,一切標準化嗎?”
    “說了,可是我們也不懂什麽是標準化啊?”
    不怪張達不懂標準化,實在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標準化這個概念。
    隻能寄希望於初一和鍾小滿他們了。
    李冰索性將各個管事之人叫到一起。
    “以後製作東西需要記錄在冊,你們後人學習的時候才能少走彎路,這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李大人,可是我們不識字啊!”
    氣氛突然尷尬住了。
    “不會就去學,我會讓蘇師爺給你們開個證明。”
    李冰絲毫不慣著他們,想要拿這份相對不錯的工作,就得有學習的覺悟。
    等到種小滿這一批學生小學課程學完,經過培訓肯定要比這些匠戶強。
    不學習就會落後。
    “行,我們聽李大人的。”
    想不到張達格外的明事理。
    原因是張達的兒子在縣衙學堂學習,
    一天回來的時候居然說自己數錯了家裏的銅板數。
    可他的兒子才剛學習一個多月。
    這兒子什麽水平他能不知道,看來古怪就在這學堂裏了。
    可惜學堂不讓學生把書本拿回家。
    李冰找的啟蒙課本可是無刪減,不防自學的課本,就連識字的初一都能自學成為老師。
    更別說有老師教的其他學生了。
    敲定了這些人的教育計劃,便開始試驗起新式火銃。
    王六聽說這玩意會炸,便道:
    “大人,這東西危險,讓我來吧!”
    李冰伸手阻止道:
    “不用,現在誰也不知道裝多少火藥合適,用一根繩子牽引扳機遠遠的激發就行。”
    很快一個簡易的架子就搭建完成。
    五十步外立一個盔甲架子,上麵放著新的鐵盔甲。
    李冰從口袋裏拿出一隻帶刻度的管子,放入火藥。
    “別放多了,放多了容易爆炸!”張達看著李冰可著勁放火藥急得大喊。
    “我有分寸。”李冰說道。
    從槍口處將試管的火藥傾倒進去,塞上木片,然後將棉花包裹的鐵丸塞入槍口。
    用通條將彈丸和火藥壓實後固定在發射架子上。
    拉動扳機,“哢嚓”
    燧石和藥池裏的火藥發生碰撞,
    “砰!!”響亮的聲音響起,眾人被突然響起的槍聲嚇了一跳。
    但很快眾人的臉上便隻露出驚訝之色,作為靶子的鐵甲上一個透明的窟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眼火銃雖然也能打穿鐵甲,但是一般用作衝鋒使用,近距離還可以,但是這個距離就有些無能為力了。
    而傳統的戰爭對於這種盔甲,隻能用鈍器或者重弩對抗。
    李冰並沒有停下來,換了一支,倒入比之前更多的火藥。
    鐵丸同樣擊穿了鐵甲。
    接著是第三支火槍
    李冰加入更多的火藥,這次沒能發射成功,“褐貝斯”式燧發槍在劇烈的聲響中發生了爆炸。
    鐵管和木屑亂飛。
    看來之前的火藥裝填量就是極限了。
    “標準化就是保證每次做的東西和用的東西一致。”
    “可以提升效率,保證安全,並且可以相互替換零件。”
    “下次就按照第二次所用的火藥量試驗。”
    “是,李大人!”
    張達等人兩眼一亮,這是個不錯的思路。
    李冰拿過炸膛的槍,發現了問題所在。
    槍管是鐵匠用一塊鐵皮敲打均勻,然後卷成鐵管。
    炸裂的地方正是縫隙處。
    這種問題隻能靠自己解決了,通過鍛造、鑽孔和鏜削等工藝製造的槍管才耐用。
    李冰心裏歎著氣,如果沒有有關單位的介入,那麽中東那裏那麽多手搓ak的作坊。
    隨便買點設備就能讓白水縣軍事實力上升到20世紀水平。
    但是那樣一來,李冰就別想回去了,回去就得吃牢飯……
    買的東西找不到,要是來一套大記憶恢複術,畫麵太美,不敢想象。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