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阿姆斯特朗炮
字數:5186 加入書籤
第二天,澄縣王家村的一個茅草屋上掛了鎖,裏麵一家三口朝著白水方向走去。
“爹爹,真的有好吃的嗎?”
“真的,爹爹從來不騙人,等會你高舅舅會來接我們的!”
“好耶!”
四五歲的孩童不知道背井離鄉的愁。
隻知道能吃飽肚子了,一路上開心的笑著,衝淡了離鄉的哀愁。
一到村口,就看到幾個背著行囊的人等著。
“高大哥,我們走吧!”年輕人回頭看了村子最後一眼。
“咱們去的地方離這裏不遠,想回來半天就趕到了。”
高大哥安慰道。
“妮妮,你看舅舅給你拿了什麽?”
說完從懷裏拿出一個布包著的白麵餅。
“謝謝舅舅!”妮妮小聲說道。
……
與此同時,李冰也沒閑著。
工業區裏,李冰拿著圖紙找到鄭全有。
“這東西是火炮,但是有些不一樣!”
李兵解釋道。
看著圖紙上炮台和炮管之間的退製結構,鄭全有陷入了沉思。
李冰用手指著圖紙著:“這種炮從後麵依次填上火藥,炮彈。”
鑒於現在的新型煉鋼技術,李冰很大膽的采用後裝炮這一方案。
並且大膽的用了常見的9磅後裝滑膛炮。
以現有的技術,這個口徑不怕炸膛,大不了炮管內壁加厚就行了。
“我改良過圖紙了,這種炮分三個型號,一種放到城牆上,重兩千三百斤,還有一種四匹馬可拉著移動的,重七百斤!”
“雖然咱們縣城沒馬,但是馬會有的,炮也會有的!”
鄭全有看著圖紙,看著密密麻麻的零件,有些頭疼。
“一般大炮打完不是會往後退嗎?這個下麵的退製結構能保證打完之後複位,射擊更快!穩定更好!射的更準!”
李冰拿起一個小模型給鄭全有演示到。
經過李冰這麽一說,鄭全有這個老匠人立馬明白了這種結構的好處。
很快鄭全有就有了打算。
“李大人,這些炮管可以一體澆築,但是這炮架太過精密,怕是……”
李冰也知道有些強人所難了,現在的工業水平遠遠不夠。
“隻要把上部分製作出來就行,下麵部分用大輪子代替,方便運輸就行。”
隻不過沒有液壓複進裝置,就變成架退炮了。
“好,沒問題。”
“可以把藥室做大些,這樣炮彈打的遠,膛線這東西,唉,不知道閑魚上有沒有賣銑床的?”
“鹹魚?大人,這裝藥室我知道,可這鹹魚跟火炮有什麽關係嗎?”
“額,沒有關係!”
不過李冰還是給鄭全有講了膛線和作用。
鄭全有已經不考慮李冰是不是想造反了,他隻想製造李冰交代的奇奇怪怪的東西。
“李大人,這新炮叫什麽名字?”“阿姆斯特朗炮!”李冰說道。
“好奇怪的名字啊!”
阿姆斯特朗炮前期是後裝線膛炮,後期為了效果和成本是前裝線膛炮。)
給鄭全有交代完火炮主體和炮彈製作之後,李冰又找到火藥作張達。
“張達,你會做紅衣大炮發射炮彈的火藥嗎?”李冰問道。
李冰手裏有改良後的黑火藥配方和化學火藥的原理,如果不是查的嚴化學火藥也能搞些出來。
在李冰的幫助下,張達這個火藥作,已經改良過黑火藥了。
那威力李冰很知足了。
張達看了一眼李冰,道:“李大人,我就是做這個的,你說會不會!”
“嗬嗬!”李冰尷尬住了,他忘記這個時代的紅衣大炮已經很成熟了。
特別是徐光啟這個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玩火炮出神入化。
“你把發射火藥做成大小不同的重量,直徑760毫米9磅炮的直徑)。”
自從上次火槍標準化施行以後,李冰已經在工廠推行統一度量工具。
“好,今天就能做出來。”
“太好了,你多做幾組出來,過兩天火炮做出來讓士兵們進行實彈演習。”
平日裏,士兵們為了節省火藥,訓練都是將鉛丸裝入槍管,然後舉槍瞄準。
再用清潔的通條將火槍擦的鋥亮。
按照王六的說法,沒有敵人的日子,除了訓練,就是擦槍,給槍保養的豬油都用了半桶了!
並且現在熟練的士兵每分鍾可以發射三次火槍。
……
兩天後,李冰帶著王六劉一刀和蘇詩雨等人一起來到靶場,周圍士兵們警戒。
李冰看著靶場不遠處的矮山,吸進去一口冷空氣。
兩個高大的輪子映入眾人眼簾,一塊棉布蓋著主體。
這樣的東西一共兩個。
“大人,這也是火槍嗎?”
因為保密的關係,即使是蘇詩雨也不知道今天測試的東西是什麽,眾人隻知道李冰說要測試武器。
天氣晴朗,微風不燥,是個適合打炮的日子。
“這是9磅阿姆斯特朗炮,是一種適合遠距離攻擊敵人的武器。”
“這阿什麽木炮和紅衣大炮有什麽不一樣嗎?”劉一刀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種炮射的更遠,更準,更輕!”
李冰解釋道。
“打幾發你們就知道了!”
幾個經過培訓的民兵用刷子將炮管內壁清理幹淨,然後舉起旗子站在一旁,等待李冰的命令。
“李大人,準備完畢,等待指示!”
一個新晉炮兵向李冰報告。
“仰角30度,實心彈試射一發!”李冰下達命令。
木頭做的炮架上,劃著角度,使操作更快捷,更準確。
炮兵組轉動齒輪,將炮架調到刻度上三十度的地方。
一個炮兵打開炮尾栓,
另一個人用推彈器一個包裹著布的棍子)將尖頭炮彈和緊塞器防止炮彈掉落)塞入炮膛,最後放入火藥。
閉上炮尾栓,看向炮兵組組長。
“裝填完畢,請指示!”
“開炮!!!”
燧石撞擊下,猛烈的火星點燃了發射火藥。
在炮兵組長說出發射的時候,李冰雙手捂住初一的耳朵。
一聲巨響之後,世界仿佛安靜了下來。
遠處的山坡上一道雪柱升起。
眾人還沒從轟鳴中回過神來,就被新型大炮的射程驚呆了。
雖然不知道炮彈落點與他們距離多遠,但是大明仿造外邦的紅衣大炮射程不過數百米。
很快炮兵組長匯報道:
“大人,炮彈落在山腰處,第二道和三道標記處。”
每一道標記間隔一千米,如此來算這新型火炮的射距在2500米左右。
而紅衣大炮普遍在7001500米
這意味著阿姆斯特朗炮已經是大明最先進的火炮了。
不過依舊發射靠動能殺傷的實心彈。
雖然離真正的火炮差距甚遠,不過等帶火藥的炮彈製作出來,就能縮小這一差距。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