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土地兼並計劃
字數:4259 加入書籤
天寒地凍的日子裏,白水縣依舊一副欣欣向榮的情況。
這在以往年間都不曾出現。
好似天災不曾出現過一樣。
街頭王大嬸將自家男人給李知縣做工發的棉衣拿到街上,換了一壺張大娘家媳婦在紡紗廠做飯時發的菜籽油!
幾個孩子放假之後,在街上奔跑玩鬧。
而白水縣範圍內的村子中,都有一個賑災棚,每天晚上都會熬上一大鍋稀米湯。
而村子裏有想法的年輕人則到城裏找活幹了!
城裏的練兵場中,民兵練習著單兵動作訓練,如立正、稍息、齊步走、正步走等基本動作。
這些百姓們組成的民兵訓練時間每天達到10多個小時。
雖然苦些,但是身上那件製服給到的榮譽感和足以養家糊口的薪水讓他們慢慢的習慣下來。
並且以自己的職業感到引以為傲,特別是輕易擊敗了準備劫掠村子的土匪之後!
……
縣衙內的火爐燒的很旺,讓人有些發困。
李冰看著白水縣的地圖,考慮著春種的問題。
手指下意識的劃在地圖上農田的位置。
低頭看書的蘇詩雨抬頭道:“大人,這天即使到了春天,地也種不了的!”
“白水河還沒有幹枯,洛水河也有水。”李冰看著白水縣地圖裏周圍的兩條大河。
“既然有水就能種糧食!”李冰想到了滴灌等省水的方式。
蘇詩雨道:“李大人可能不知道,這陝西種的小麥穀子都需要大量的水,才能達到每畝地兩百多斤的產量。”
“這些年天旱,每畝地產出八十斤糧食就算好的了!”
“小蘇師爺,你可聽說過玉米?”
“倒是聽說過,不過沒見過!”蘇詩雨不明白李冰為什麽提起玉米這種西洋作物。
“這種作物十分耐旱,稍微適合這些年耕種,不巧的是我剛好知道哪裏有這玉米的種子!”
蘇詩雨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反正種不出來東西,不如試試吧!”
此時南方已經有部分地區種上了玉米,陝西推行開來的時候已經是在乾隆年間17361795年)了。
不過李冰有金手指,可以將這日期提前。
至於找什麽徐光啟?不說他再有幾年就嗝屁了,單單現在的交通方式和通訊方式找一個人無異於浪費時間。
到時候說服他又得花不少時間,春種離現在隻有三個多月時間了!
不過在這之前,土地得拿到自己手裏!李冰想著。
明朝的土地製度太影響生產力了。
李冰讓劉一刀找來這幾年的“魚鱗冊”和“黃冊”。
還好山賊沒對這個不感興趣。
一本是記錄整個白水縣土地的麵積、位置、歸屬權,另一本則是白水縣人口和稅收情況。
“大人,你要這些是幹什麽的?”蘇詩雨問道。
“我想把所有土地都收到自己手裏,然後租借給百姓,百姓隻要納稅就行。”
蘇詩雨聽到納稅後道:“可是這樣一來,百姓們怕是不敢租借啊!”
“前三年免稅依舊有效,不過等三年之後的稅收按照收入的三分之一計算!”
李冰說道。
“哦,這樣一來,百姓們租借的越多,收入就越多!”
“是的,後麵如果產量上來的話,稅收也會慢慢降下去!”李冰說道。
蘇詩雨看著地圖,
官田和私田是可耕田的全部,私田大部分又是由大戶們掌握。
看來得找點時間去和大戶們說說這些事情了。
鄉紳屯糧我屯槍,我就是要比他們強!
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才更要集中力量辦大事!
既然打定了主意,李冰讓人通知附近村正和城裏的大戶,他準備在半月後收回土地,當然會有補償的。
……
“什麽,這李知縣真的想逼我們造反嗎!”有著大量良田的張滿倉拍著桌子說道。
“這可不行!這賣祖上田地可是很丟人的!”一個年輕的鄉紳馬大寶說道,然後想著自己那些貧瘠的土地發呆。
雖然他爹走的早,但他對種地十分感興趣,奈何災年收成實在太差!
其實他完全不用擔心,李冰打算強行征收,就不算賣了。
更有甚者,害怕的裝病不見李冰派去的衙役。
村正們倒是沒什麽意見,本來土地就少,這些年不時有落草為寇的流寇打劫。
“李大人要收土地的時候給我們說下,這地是一天也種不下去了。”鄭家村村正說道。
“李大人要土地?早說啊,這地裏好不容易種了些莊稼,結果就被流寇搶了!這下有了李大人撐腰,看誰敢來!”種家村村長道。
他可是看到過李大人的民團劈裏啪啦的就把搶劫村子的幾十個流寇打死!甚至沒有一炷香的時間。
並且李大人來的幾個月裏,不時的來村裏招工,一些年輕人都能得到報酬不錯的工作。
……
兩天後通知的衙役們便趕了回來。
“李大人,我們轄區裏村正們都很支持您,但是鄉紳們除了一個年輕人有些興趣外,其他人似乎都比較抗拒。”
李冰點了點頭:“辛苦你們了,不過鄉紳們反對才正常,要是有人要搶你們的東西,你們也不會坐以待斃的。”
“是呀,大人!這該怎麽辦呢?土地大部分都在鄉紳手裏。”
“我會親自給她們說的,如果真的不聽話,我會讓王六去和他們商量的!”李冰笑道,“不管誰敢當絆腳石,都會被一腳踹開!”
“知縣哥哥好威武啊!”一道清脆的聲音傳來。
一旁的蘇詩雨雞皮疙瘩都豎起來了,她可是白蓮教聖女,一定要端莊!
不像高桃桃那樣!真不知道高老爺子一個教書先生,孫女卻那麽活潑!
“高桃桃呀,有什麽事嗎?”李冰見到來人後問道。
“賀歲的節目安排好了,想請知縣哥哥去看看!”高桃桃說道。
“好,我會去看的!”李冰想起來之前讓高桃桃準備的新年節目。
這種能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認同感的節目,十分有必要搞。
並且裏麵可以夾雜一些私貨!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百姓的認知。
何況在這出行全靠走,溝通全靠吼的時代呢?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