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王嘉胤與王二

字數:5293   加入書籤

A+A-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白水縣新軍隊的框架已經定了下來,至於細節?
    李冰樂意怎麽改就怎麽改,當然大部分借鑒了現代軍隊。
    反正沒人會發現不合理之處,或者發現了也會認為是李冰是對的!
    是他們沒理解李大人的用意。
    士兵現在盲目且狂熱的崇拜著李冰。
    實際上的民團一開始就是按照新的訓練方式來訓練的,這次隻是正式改名。
    最主要的核心還是聽從指揮,禁止擾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當然民團的待遇好也是一方麵,即使是戰死沙場,家裏的親人也會被李知縣妥善對待。
    這些都是經過時間驗證的。
    榆林府穀縣。
    王嘉胤個街溜子在幫了吳延貴、楊六等人交稅之後,府穀縣的知縣消停了一陣子。
    好景不長,災情不斷,沒法秋種。
    府穀縣衙雖然沒有賑災,但是要稅了呀!
    這次他可幫不了吳延貴了,吳延貴家的房子被知縣派人推倒了。
    本來就是街溜子的他這下連住的地方都沒了。
    王嘉胤十分生氣,我兄弟都敢欺負?
    王嘉胤手握雙鐧,找到了吳延貴:“你家被拆了,氣不氣?”
    “氣!”
    “你孩子餓死了你氣不氣?”
    “氣!”
    “官府還要逼死你,你要不要反?”
    “反!”
    吳延貴:“造反,我要造反!”
    “王大哥,我們就這麽反了吧!”
    接著王嘉胤找來一些被欺壓嚴重的同鄉。
    如受欺負的吳延貴和楊六等人,帶著數千饑餓的百姓舉起大旗,開始起義。
    王嘉胤率先搶劫了府穀縣的豪紳,先綁了豪紳家的女眷,搶了糧食。
    然後又帶著起義軍來到府穀縣衙,先搶了知縣家的女眷,又劫了糧倉。
    府穀的巡檢還沒反應過來,王嘉胤就跑遠了。
    巡檢看著被砍死的知縣,天都塌了!
    怎麽辦?也跟著反了吧!
    於是找到了王嘉胤倒頭就拜。
    王嘉胤:“我的魅力真大,這麽快就有地方兵來投奔了,哈哈哈!”
    官府一看,這還了得,趕緊讓正經軍隊來打流賊。
    延綏東路總兵尤世祿帶人來追,王嘉胤就跑。
    王嘉胤絕對讀過論遊擊戰!將官兵們耍的團團轉。
    府穀位於陝西的東北角,跑不了幾步就到了山西地界。
    由於內臣監軍製度,官兵們沒辦法跨區作戰。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王嘉胤進入山西。
    王嘉胤此時囂張極了,對著尤世祿的士兵比劃了個中指,
    一副欠揍的表情:“哎,我跳出來了,哎,我又跳回去了!打我啊笨蛋!”
    挑逗官兵一番之後遁入山林。
    王嘉胤帶著起義的隊伍,看了看地圖。
    在地圖上府穀縣附近的山西河曲縣一指:“我們去打河曲縣!”
    兩三千的流賊就這樣靠近了河曲縣。
    王嘉胤本想著自己三千人,打下一個百人守城的河曲問題不大,畢竟優勢在我。
    王嘉胤內心:接下來就是搶大戶的女眷,哈哈哈!
    河曲縣令張天德得知流賊抵達河曲縣之後,組織三百民勇拚死抵抗。
    至於為什麽拚死?不知道。
    王嘉胤還沒遇到過敢抵抗的人,說什麽也要打上一打。
    起義軍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第一次打仗,沒有經驗,被張天德帶人打死了一百多人。
    總是受欺負的吳延貴終於可以不受欺負了,因為他死了!
    王嘉胤眼看打不過,吳廷貴又被打死了,趕緊撤退。
    然後轉移到了垣曲接著打遊擊,順便裹挾周邊的百姓。
    慢慢的王嘉胤的名氣起來了。
    很多人都知道府穀出了個好漢王嘉胤。
    在天啟年間最先起義的王二此時也聽說了,攻破宜川縣開放縣城糧倉,當地百姓們紛紛加入王二的隊伍。
    王二路過白水縣的時候,思鄉心切,讓種光道和鄭彥夫帶著隊伍在黃龍山修整。
    他則悄悄溜到白水縣附近。
    “咦,白水縣居然種了小麥?”他心中驚喜且疑惑。
    這災年沒有結束啊?怎麽地裏長莊稼了?
    王二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仔細看去,原來麥田裏有縱橫交錯的水渠。
    “我出去這一年多,白水縣變化很大啊!”
    王二頗為感慨,本想著回到老家南鹿角村看一看,結果看到兩三老農正在田頭唱歌。
    信天遊的歌聲高亢蒼涼、自由奔放。
    讓王二一時間失了神,他多久沒有放聲歌唱了?
    歌聲繼續傳來:“山丹丹開花背窪窪紅,李知縣幫我們來翻身~呼兒嗨喲”
    黃土高原上的歌永遠恣意舒展,質樸深情。
    王二雙腿忍不住的靠近老農,想拉拉家常。
    一個老農正好回頭,看到了王二。
    歌聲停了下來。
    “你是誰家的年輕人?”老農問道。
    王二平複下心情:“我是南鹿角村的後生,聽幾位大叔唱歌,就過來看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農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他:“你是剛從外邊回來的吧?”
    王二:“?”
    “你怎麽知道的?我就是剛從外麵回來!”
    老農得意的笑道:“咱們白水縣的百姓這大半年來生活過得好了,都有新衣服穿,都有飯吃。”
    “不像你,還穿著布麵甲,一看就是從外邊逃回來的!”
    王二尷尬的笑了一下。
    這幾個老農身上的衣服確實很新,也很有精神,跟他帶的饑民不一樣。
    “大叔,你們這種田不會被官府征稅嗎?”
    老農們互相看看:“給誰納稅?這地都是李知縣的!”
    王二:“可惡啊,還是被官府壓榨嗎?”
    老農:“什麽壓榨啊!”
    “我們隻是給李知縣種田,每月都有糧食發。”
    “並且收獲的時候,這每畝地我們都能留三成哩!”
    王二疑惑了,難道自己殺了幾個知縣讓這些當官的轉性了?
    一個老農看著疑惑的王二:
    “哎呀,我說娃子,你是不知道,這知縣李大人可是這個哩!”然後伸出大拇指。
    王二這時候也不急著回去了,索性跟老農一樣盤坐在土地上。
    “我看你們三句不離李知縣,這個知縣人很好嗎?”
    老農得意的說道:“李大人不是好不好的問題,他是那種,哎呀,說不上來。”
    另一個老農說道:“有什麽說不上來哩?李大人就是天上的明王下凡!”
    王二:“得,這天沒法聊了,如果這知縣真是天上明王下凡,我們還會過得這麽苦嗎?”
    老農們臉瞬間耷拉下來:“你看看我這衣服,哪裏像過苦日子的人了?”
    “還有啊,李大人來之後,我們都吃飽飯了,去年到現在,除了太遠的村子,沒有一個餓死的!”
    “還有我家小孫子,現在都進入學堂認識字去了!”
    “認……認字?”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