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腦補的洪承疇
字數:4668 加入書籤
流賊們被白水縣民團和洪承疇的家丁兵打散俘虜了起來。
流民們被火槍和手榴彈的爆炸聲嚇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眼看著王嘉胤帶著親信跳到船上,已經開走了,而他們還在後麵挨打。
遠處更是傳來惡魔的低語:“你們投降吧,投降了我就不讓他們打你了喲!”
“還給你們賑災糧!”
流賊們更慌了,開始四下逃竄,大部分直接趴在地上當屍體。
鄭大此時已經讓騎兵們不要追趕了,王嘉胤的兵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其中叛變的邊兵可以搭弓射箭,已經有幾個倒黴的騎兵中箭了。
這些民團士兵可是李大人千辛萬苦培養的,因為受傷而造成不能戰鬥的代價可太大了。
並且再追也沒有多大意義了,王嘉胤已經坐上船了。
民團士兵們令行禁止,瞬間放棄追擊流賊,勒馬回到自己陣營。
呂小草跑的最遠,卻跑回來的最快。
“長官,我們騎兵隊表現得好吧!”
趙大點了點頭,如今韓城危機已過,他們倒是可以撤退了。
不過在撤退之前要收一些利息。
趙大走向韓城:“報告總督大人,韓城危機已經解除了!”
洪承疇帶著幾百個親兵,道:“趙…鄉勇,多謝你們來支援韓城,不然我們要付出很大代價了!”
看著洪承疇,趙大說道:“參政大人,我們員外家缺一些苦力,你看這些俘虜能不能讓我們帶走?”
洪承疇眉頭緊鎖:“這些人罪大惡極,並且兩千人的吃喝是個大問題,你們員外能供得起嗎?”
趙大站的筆直:“我們員外有糧食!”
洪承疇內心:“怕是哪個大人吧!”
但是總督在一邊,也不好開口。
楊鶴聽到手下匯報之後,頓時眉開眼笑。
他來陝西任職三邊總督,身上就帶著皇上給他的四五萬兩白銀。
如果都招撫的話,以現在的糧價,可撐不了多久。
如今有大鄉紳自願接納這些俘虜,自己的錢就省了不是嗎?
於是楊鶴小跑著下了城牆,來到了趙大麵前:
“這位鄉勇,我代表陝西的百姓和這些迷途的百姓們感謝你!”
河麵上,王嘉胤麵色陰沉的站在一艘商船上,此時氣的他跺腳。
從來沒受過這麽大的委屈。
紫金梁王自用說道:“大王,這次是我們大意了!”
“誰能想到洪承疇這個文官居然出現在這小小的韓城縣!”
“王左掛大王說過,洪承疇是個猛人,我們打不過是正常的。”
“王左掛有也接收了很多衛所兵,都沒有打過洪承疇帶的一千多家丁。”
王嘉胤也隻能在內心文飾:“是啊,王左掛都沒打過洪承疇,我沒打過是正常的!”
於是開口道:“哎,沒事,我們不是活著嗎,既然活著,就有希望。”
“誰也知道這韓城縣準備那麽充分。”
“還有那個總督,心黑的要死,屢次騙我們投降!”
“我聽逃回來的人說,每次勸降,就狠狠下死手啊!”
幾人沉默了下來,敗了就是敗了。
走水路速度很快,他們到達宜川後,成功進入了黃龍山裏。
和先遣部隊匯合,隊伍又壯大了起來。
韓城縣。
攻打韓城的流賊們死了一千多人,還有兩千多俘虜。
烏泱泱的被民團士兵,巡檢兵,洪承疇的家丁兵還有衛所兵圍在城外。
趙大站在總督旁邊:“總督大人,我們這就帶這些流賊們走了!”
總督楊鶴麵帶微笑大聲對流賊們喊道:“我就說了,你們隻要投降我就不殺你們!”
流賊們一陣哆嗦。
發表了一陣感慨的演講之後,卻沒看到俘虜們感恩戴德的樣子,略顯無聊的楊鶴朝韓城走去。
洪承疇:“這麽多俘虜,要不要我殺,啊,不,我送你們一段路程?”
趙大道:“就不勞煩洪參政大人了!”
趙大吩咐傳信兵快馬加鞭去找合陽縣知縣範誌懋,讓他派人來接收俘虜。
範誌懋最近睡覺都安穩了不少,合陽縣的饑民少了很多,水泥路卻多了好幾條。
等到合陽與澄城的道路修好,半天就能跑一個來回!
那麽送糧食的糧隊就更快了!
“知縣大人,有傳信兵說,民團們已經打敗了攻打韓城的流賊!”
“讓您去接收俘虜!”
“好,我就知道這些民團各個都不是普通人!”
範誌懋騎著大馬,跑到了韓城。
“參政大人,總督大人!”
範誌懋稽首道。
洪承疇將範誌懋拉到一邊:“範大人,這些鄉勇兵可有些奇怪啊!”
“人人披甲,人人拿銃!”
範誌懋笑道:“參政大人,我們合陽縣鐵多,煤多,有這個條件!”
“……”
兩千多俘虜被民團兵帶著送到了合陽縣。
洪承疇看著這支民團隊伍,右眼皮狂跳。
找到了總督楊鶴:“總督大人,你不覺得這民團比較奇怪嗎?”
楊鶴一臉疑惑:“有什麽奇怪的,不就是騎兵多了一些,火銃多了一些,軍紀嚴了一些嘛!”
“他們還是很尊敬我的!”
洪承疇無語:“一般人能養得起這麽多鄉勇嗎?”
楊鶴道:“我在西安府見朱世子的時候,秦王府的那些士兵也都是武裝到了牙齒呢!”
“他們身披文山甲,手裏雖然拿的不是火銃,但也是整齊劃一!”
洪承疇聽完眼睛一亮:“我知道了!”
這些民團兵不是某個大戶養的,誰也養不起這些人!
隻能是秦王府的人,看著陝西的流民變多,為了自保,培訓的家丁兵!
“怪不得,怪不得啊!”
“這些民團士兵見到總督大人不卑不亢,原來是有背景的啊!”
“……”
這樣一想,一切都合理起來了。
洪承疇覺得自己發現了個天大的秘密,秦王府不會要鬧事吧!
“算了,跟自己沒關係。”
“不過秦王府的火槍是真厲害啊,還有大炮。”
“可比朝廷的打的遠,裝填還快。”
這事情還是不要摻和比較好,畢竟藩王和朝廷的恩怨可不是幾句話就能講清楚的。
並且四五百的精銳可不夠朝廷兵馬衝擊一次的。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