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趙率教的一日遊
字數:4647 加入書籤
趙率教自是不屑於和這些普通百姓爭論,打了一壺酒跟著衙役回到驛館。
國事家事在心頭,而自己卻在這陌生的地方被軟禁起來。
趙率教很快喝的酩酊大醉。
畢竟沒有吃一顆花生米,喝醉也是正常的。
清晨,趙率教爬起床,捂著因為宿醉疼痛的頭。
恍惚了好一陣。
落寞的說道:“哦,我已經不在軍中了,嗬嗬…”
這個時候才有時間打量一下驛館的布局。
房間裏麵靠窗戶的桌子、床、還有放行李的地方。
趙率教昨天心事重重,沒有關心房間物件。
“我去,這是新棉被,這桌子也很新啊!”
“這……房子居然是紅磚修建的!”
屋外的值班的衙役聽到屋內傳來的驚叫聲。
“這朝廷的總兵也是這麽咋咋呼呼的嗎?”
“唉,沒辦法,誰讓朝廷窮呢。沒見過棉被似的。”
“真可憐啊!”
一個衙役敲門:“趙先生,你醒了?”
趙率教推開房門:“醒了,醒了!”
臉上神情嚴肅的說道:“你帶我去見你們知縣大人,他這樣可是要官逼民反的啊!”
“這樣勞民傷財為了麵子可不合適。”
“並且這招待用的驛館也太奢侈了,怪不得皇上要裁撤驛館呢!”
衙役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趙先生,這驛館是我們自己修建的,並沒有花朝廷的錢。”
“並且重修驛館的工人都是給工錢的,幹活沒錢的年代早過了。”
“在白水縣,就算是犯了罪的人在礦山挖礦都有工錢呢!”
趙率教:“啊?”
搖了搖頭:“你以為你說的我相信麽,我也是朝廷的人,這些當官的什麽尿性我能不知道?”
衙役們哭笑不得:“趙先生,白水縣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的。
你之前的的經驗在白水縣完全不能用啦。”
趙率教:“天下的烏鴉一般黑,我豈能不知道?”
衙役們無奈的攤手道:“就知道你不相信。”
“李大人特意給你製定了這些天的參觀地點,驛館有早飯。”
“等吃完我們再來找你。”
趙率教深呼吸:“好,我倒要看看有什麽不一樣。”
味道豐富的早飯讓趙率教大飽一頓,由各種調味料做的飯菜讓趙率教的味蕾活躍了起來。
“這知縣真會享受啊,不知道為了這些食物要壓迫多少百姓。”
同樣在驛館大堂吃飯的黃雲發和管家聽到趙率教的話後,哈哈笑了起來。
“趙將軍,你這次可就說錯了,李大人可真沒有壓迫百姓。”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幹什麽,黃掌櫃的。”
黃雲發依舊麵帶微笑:“我幹什麽了?”
“我帶著靳良玉掌櫃的,給這災情嚴重的陝西帶來了救命的糧食。”
“我救的百姓沒有八萬也有一萬了吧?”
趙率教:“呃,你們晉商現在這麽偉大嗎?”
黃雲發夾起油條:“別拿老眼光看我們,我們如果不是好人,李知縣會讓我們跟你在一起住這驛館嗎?”
李冰帶著劉一刀等人來到了驛館。
黃雲發停下筷子:“李知縣,今天起的這麽早啊?”
李冰:“這不是趙將軍在嗎,我帶他去參觀一天白水縣。”
黃雲發:“哈哈,這讓我想起了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你也是帶著我看你的工廠!”
“時間過得真快啊!”
“是啊。”
……
路上,一隊衙役穿著嶄新的製服,在街上巡邏。
主要任務就是扶老太太過馬路,處理一些百姓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自從百姓吃飽飯之後,城裏的偷竊鬥狠都幾乎消失了,衙役們工作都輕鬆起來了。
趙率教好奇的看著街道,市場上兩層的商店。
明晃晃的玻璃,透過玻璃,各種商品陳列,百姓們進進出出。
還價討價聲不時傳來,讓趙率教短暫的忘記了遠處的京師還在被後金攻打著。
李冰道:“趙將軍,感覺怎麽樣?”
趙率教:“?”
李冰:“這裏的百姓是不是很幸福?”
趙率教:“是,這怕不是城裏的鄉紳家的家丁吧?”
“不是哦,他們是普通的百姓,現在的白水縣已經沒有正經的鄉紳了。”
趙率教:“怎麽回事?”
李冰不語,看著百姓們要圍上來的樣子,趕緊帶著趙率教離開了市場。
已經晚了。
一個大叔小跑著來到李冰麵前。
“嘿,李大人,今天有空來市場了嗎?我剛買了肉,中午來我家吃飯吧!”
“來我家,他婆娘做飯不好吃,我精通各種麵食的製作。”
“別爭了,李大人該來我家了。”
“……”
在眾人爭論的時候,李冰趕緊跑開。
趙率教看的冷汗直流,這些百姓差點因為請這李冰吃飯差點打起來,太可怕了。
這種場景似乎隻存在百姓們揍貪官的時候吧?
同行的衙役似乎很平淡,絲毫不怕有人暗中使壞。
似乎早就預料到這種情況了。
“嗬嗬,李知縣可真受歡迎啊。”
李冰攤手:“沒辦法,隻要對百姓們好一點,他們就會對你百倍的好。”
“可是這個道理,有些人就是不懂啊。”
趙率教想起了京城那些官員,平時大門緊閉,似乎真的怕被人揍了吧。
隨後想起了朝堂上那個年輕的崇禎帝,搖了搖頭。
一個知縣何德何能,敢跟皇上比?
仔細想了一下,好像皇帝在民間的威望似乎越來越弱了,不然他虎軀一震,陝西還有這麽多起義的嗎?
趙率教看著李冰的背影,思緒萬千。
“趙先生,我帶你看看白水縣的民團吧。”
出了城門,來到校場,有四五百個民團士兵正在操練。
“嘿,哈!”
民團士兵看到了李冰之後:“李大人!”
其他兵士都停下訓練。
李冰道:“你們繼續訓練,我們看看就走了。”
“是!”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