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說書人的煩惱
字數:5110 加入書籤
變革,一定會觸及一些人的利益。
如皇族宗室,東林黨,漕運總督等等。
等到朱存樞的喪期結束之後,李冰回到了白水縣。
孫青山拿到神藥之後,算是把住了秦王府的命脈。
朱存機雙眼放光,恨不得馬上搶過來。
不過自己作為秦世子,搶一個商人的東西有點說不過去。
如果是耕田或者店鋪搶了就搶了,其他藩王都是這麽幹的。
可是這玩意搶了被文官參一本,那可就是社會性死亡了。
朱存機:“孫掌櫃的,你看這雪停了,也能開工了,是不是該兌現承諾了?”
孫青山:“可是,這都是你們秦王府的土地,你能讓我們用嗎?”
朱存機:“我哥都死了,我說了算!”
孫青山:“那附近的縣城呢?我們需要挖些煤礦。”
“當然了,賺的錢我們三七分!”
朱存機:“我七,你三?”
孫青山點頭:“對,對,那三成還是看你的麵子呢。”
朱存機滿意的點點頭:
“不錯,孫掌櫃的好好幹。”
“這附近的礦,你們隨便挖,反正我秦王府可是不納稅的,就算是三成,也夠你們掙的盆滿缽滿了。”
“要是戶部問起來,你直接報我秦王府的名字就行了。”
孫青山點頭:“我們可算是沾了王府的光了,放心,你那一份我們一點也不會少了你的。”
朱存機想了一下:“我們秦王府的土地有很多,我要糧食,你們出人耕種!”
孫青山想了一下:“好,我聽說附近有很多礦產,不如我一並打理吧!”
朱存機問身邊的管事:“礦產怎麽樣?”
管事小聲說道:“百姓們這幾年餓的沒人去挖礦,這礦完全是個坑,我們按以往年間的產出量問孫掌櫃要就行了。”
朱存機聽完笑道:“好,也交給你打理吧!”
這西安府可是有不少煤礦和鐵礦,如果按照現在白水縣的工具,一天挖的遠超以往一個月的。
並且可以就地修建高爐,工業區的匠人們已經十分有經驗了。
按照以往的量給秦王府不過是九牛一毛。
朱存機肯定是不會去礦山查看的,隻要糊弄了檢查的小管事,一切都沒問題了。
反正以往產出就那麽多,任誰也想不到鐵軌係統和蒸汽機這產量能提升多少產量。
和秦王府合作,反正不會吃虧。
兩方對這次合作都很滿意,秦王府掌握著大量肥沃的土地,按照現在的新作物產量,再加上白水縣的肥料。
產出怕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糧食一多,糧價可不是秦王府能掌控的了。
雖然西安府附近的耕田能養活起這一府之地,其他地方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好在有了希望不是嗎。
朱存機拿到孫青山給他的藥丸之後,也不再逗留。
“孫掌櫃,合作愉快啊!”
孫青山笑了:“世子,放心吧,一定讓你賺錢!”
朱存機滿意的帶著契約走了。
“哈哈,誰在說這些商人精明?”
“還不是得為我做事情?”
走出了李氏商行,朱存機的管家問道:“世子,街西頭有小混混欺負百姓。”
“你要不要穿上盔甲,去製止一下?”
朱存機:“哎,你去找衙門的人處理啊,我現在有要緊的事情。”
然後竄上轎子,直奔秦王府而去。
西安東大街一處勾欄裏,
從李氏商行出來的夥計將一封厚厚的信封交給一個說書人。
說書人點了點頭:“向李大人問好!”
然後拿著信封走到了後台。
幾個月前,說書人和弟子快要餓死的時候,趙小六找到了他。
趙小六直接告訴他:“我給你工錢和糧食,你繼續說書。”
“我還會給你新的話本,不過在需要你的時候,你需要將一些我們想說的東西講給聽眾。”
說書人點頭:“我知道了。”
不過趙小六給的話本確實質量高,聽眾又逐漸回來了。
可惜西安的百姓也沒有錢,不過不重要了,趙小六按時打錢。
這才讓說書人小小的班子沒有倒閉。
期間,趙小六給他的內容大部分是哪裏招人,在哪裏實現了公平。
什麽畝產二十石的作物,在冬天百姓們沒有餓死凍死一個人。
西安的百姓們沒有一個人相信。
這是什麽童話故事。
說書人對此不屑一顧,如果不是為了吃飽肚子,說書人怕是早都不幹了。
這滿滿的邪教味道。
趙小六看在眼裏也不反駁。
哼,想當年,趙小六在沒有李冰的時候都能堅信不疑的支持白蓮教,況且聖女大人還找到了真正的聖主。
這些不虔誠的人隻要見識過李大人改造的世界,就會成為白蓮教忠誠的教徒。
果然,在趙小六帶著說書人和其小徒弟在白水縣參觀之後,說書人便變了態度。
西安的繁華也隻是表麵,除了秦王府和豪紳外,府城的城牆腳下不時出現乞討的人和餓死凍死的可憐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白水縣則完全沒有,隻要你能工作就能獲得一份不錯的報酬。
如果不能工作了,白水縣還專門修建了一個巨大的紅磚院子,裏麵是孤寡無依的老人。
縣衙管著他們的吃喝拉撒。
那才是真正的桃花源。
“李大人真乃神人也!”
在後台,他掏出了信封,慢慢看了下去。
逐漸的熱淚盈眶。
“如果早些知道李大人,我那可憐的爹娘也不至於凍死了!”
說書人搖了搖頭,將亂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腦袋。
“李大人要拯救西安的百姓了嗎?”
信上說:秦王府的耕地和礦產交給了李大人打理,並且李大人會用上增產的肥料。
並且種上高產的作物,等到收獲的時候,糧食價格一定會降下來不少。
雖然達不到平常年間,但是百姓們吃得起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需要說書人將礦山招人和種地招人的事情說出去。
待遇方麵李大人一定不會虧待,挖礦的每天一斤麵粉或者管飯)和每月一兩銀子。
如果表現優秀還會發鹽巴和肉條。
種地的則可以每天獲得糧食,等收獲之後,每畝地獲得五鬥糧食。
說書人現在不過每月一兩銀子,半斤鹽,偶爾過節的時候趙小六會送些肉。
而李大人這次招的工人待遇居然和他們一樣。
說書人倒是一點也不羨慕,隻是煩惱著怎麽說百姓們才會相信呢?
“哎,待遇太好也是一種煩惱,要不我少說一點?”
“不行,不行,這樣一來,我就違反了教規。”
說書人從來沒這麽煩惱過。
什麽時候說真話也成了困難的事情了?
不過說書人的嘴角卻笑的怎麽也壓不住了。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