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收稅受挫
字數:4979 加入書籤
王六帶著接受受俘流賊的隊伍沿著官道出發了。
手裏拿著的是巡撫劉廣生開的路引,在陝西轄區內隨便通行,驛站還需要招待。
這也算是崇禎為什麽願意裁撤驛站的原因,吃卡拿要太嚴重了。
王六是走了,可是蘇詩雨跑不了。
縣衙裏,李冰站在大堂上。
“小蘇師爺,我生氣了!”
蘇詩雨吐了吐舌頭,縮著脖子。
李冰:“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在幫助百姓們生存下來,安居樂業。”
“如果我們想做救世主,那麽就會沉迷其中,最終屠龍者終成惡龍。”
蘇詩雨:“我知道錯了,李大人!”
一個百姓代表瞪大了雙眼,小聲對同伴道:“李大人不愧是上天派下來拯救蒼生的人啊!”
“不沉迷權力,不好女色,甚至沒有各種奇怪的癖好,大概聖人也就這樣了吧?”
“誰說的,李大人不是沉迷著拯救蒼生的嘛!”
“嘿嘿~”
……
另一邊。
京師,崇禎滿麵愁容的坐在龍椅上。
滿人打到京師已經過了兩三個月了,沒有絲毫撤兵的想法。
朱由檢:“戶部尚書,我們還有多少錢?”
戶部尚書畢自嚴:“回皇上,國庫隻有三百萬兩銀子!”
朱由檢皺了皺眉頭:“這些銀子可不能支持邊軍打下去啊。”
“畢自嚴,該如何做啊?”
畢自嚴內心:“我上任後,國庫被魏忠賢這些閹黨揮霍的一分錢都沒有,你居然問我?”
“要不是我對這個國家愛的深沉,我早辭官了。”
如今畢自嚴自滿人入關之後,連續幾個月都沒休息好了,在後勤上從未出錯。
糧草供應及時,這才讓明軍沒能被打垮。
如今皇帝問話,畢自嚴道:“回皇上,我們可以開源節流,裁撤冗兵冗役。”
“檢查軍餉虛冒,開發京東水田,清查天下隱田沒上報的田地,不用納稅),興辦軍屯。”
崇禎帝聽完這些建議後內心一喜。
這些措施可以讓朝廷省一大筆銀子,到時候複興明朝也不是問題。
朱由檢:“可這些好像不太夠啊。”
畢自嚴內心:“想要有錢,就朝南方商(shang)賈(gu)征收鹽引稅收和茶稅啊。”
但是畢自嚴不敢說,生怕自己說了之後,背後中數十刀,然後被說成自殺。
於是一個勁兒的朝著崇禎麵前的茶水看去。
崇禎看著畢自嚴的目光,有些疑惑。
太監王承恩湊到崇禎耳朵前,小聲說道:“茶稅。”
朱由檢眼前一亮:“眾愛卿,江南沒有受災,我們朝江浙征收茶稅如何?”
台下的文官東林黨人)一聽要征收江南的稅,馬上跪地一片,痛哭:“陛下是要學隋煬帝盤剝百姓嗎?”
首輔周延儒也看著崇禎:“陛下,如果你要征收江浙的茶稅,老夫撞柱子死諫!”
“陛下也不想失了江南的民心吧?”
朱由檢被嚇得一愣一愣的,內心:“這麽嚴重嗎?”
崇禎不知道的是,是好是壞全憑借這文人的一張嘴。
他們借助輿論和宣傳,讓投靠自己的財閥和士紳提供了避稅的途徑。
比如士紳不納稅。
反過來,這些南方財閥和士紳為他們的權力穩定提供了錢財。
而在大太監魏忠賢掌權的時候,被閹黨壓得消停了一段時間。
因為魏忠賢不識字,東林黨的輿論戰對魏忠賢來說就是秀才遇到兵。
一言不合魏忠賢就揍他們。
崇禎也知道閹黨的厲害,所以一上台就鬥倒了閹黨。
可是當朝廷上隻有一個聲音的時候,崇禎傻眼了。
這怎麽和他想的不一樣呢?
說好的仁義道德,忠君愛國,為民請命的文人,怎麽會阻止自己呢?
朱由檢有些疑惑,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這時候不是宮鬥了,而是治國之法,所以崇禎明顯腦子不夠用。
經過文官在朝廷上這麽一鬧,朱由檢便斷了茶稅鹽稅這件事:“那愛卿們有什麽辦法呢?”
文官:“皇上,江南的百姓苦啊,皇上不能與民爭利!”
“不如讓陝北的百姓養西北邊軍,山西、河南等地百姓養遼東邊兵。”
江南的百姓士紳階級)有多難呢?
紙醉金迷,夜夜笙歌。
崇禎聽到這些,一陣頭大。
自己的桌子上還有巡撫劉廣生要求免了陝西稅收的折子。
這可如何是好啊?
崇禎無奈隻好下朝。
……
白水縣師爺府。
蘇詩雨紅著臉對初一說道:“這李冰太可惡了!”
初一:“可惡嗷!”
蘇詩雨:“居然在那麽多人的麵前批評我!”
初一:“批評嗷!”
蘇詩雨抱著枕頭在床上翻來翻去:“初一,我想咬人……”
初一:“咬人嗷,咦不對,小姐,你不應該咬人。”
蘇詩雨:“我生氣了!”
如果讓教眾知道聖女如此神態,怕是要退教不少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延安府,王六帶著民團士兵,背著幹糧和火槍,找到了洪承疇處。
因為這次要見洪承疇,民團士兵沒有穿戴鐵甲,雖然平時除了騎兵外,民團也不穿戴鐵甲便是了。
洪承疇看著一千民團士兵,滿眼放光。
“這位好漢,不如你們加入我洪承疇麾下如何?”
王六瞪大雙眼:“巡撫大人,你怎麽可以這樣挖牆角?”
此時的驛卒已經告訴了王六洪承疇誤會他們是秦王府私兵的事情。
“我們的家人還在西安府呢!”
洪承疇笑道:“哎呀,是我的疏忽。”
內心:秦王府養了這麽優秀的私兵,自然有管製的手段,大意了。
不過這些看著就厲害的民團自己是真的喜歡啊!
有了這一千人,怕是剿滅所有農民軍都不是問題。
王六等洪承疇看完自己手中劉廣生寫的條子,便讓王六去帶流賊俘虜。
“有匠人匠籍的,年齡不超過十歲的出列。”
賀人龍的手下士兵很快就將這些人帶了出來,隻有幾百人。
孩童們在這些流竄的日子裏,不是餓死,就是變成了口糧。
王六看著麵色發黃,骨瘦如柴的孩童,便想起兩年前白水縣的孩童。
同樣的骨瘦如柴,眼神躲閃。
現在有了李大人,不會再有那樣的事情發生了。
李大人時常說:“娃娃才是國家的未來。”
王六讓管理後勤的百姓拿出了糧食,就地煮飯。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