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吳牲要賑災
字數:4471 加入書籤
楊鶴點頭:“這倒是小事情,我會給你些空白路引和附籍。”
【當流民問題無法控製時,明朝允許流動人口在寓居地落戶,並承擔相應的賦稅徭役,即附籍。】
孫青山拱手:“多謝總督大人。”
禦史吳牲:“孫員外,我怎麽辦?”
孫青山假裝思考:“禦史大人,我的工廠可能會一直招收人口,如果您真的沒辦法幫助災民,可以把災民送到白水縣。”
吳牲可是拿著皇上的詔書,再配合三邊總督楊鶴,這下就算大肆的轉移人口,也沒什麽問題了。
白水縣,休假結束的李冰看著孫青山帶回來的文書,真是欣慰。
想不到事情竟然如此順利。
有人了就可以開工廠,擴大生產,掙南方人的錢。
“接下來就是等楊鶴和吳牲朝著這巨大的工業區送人口了。”
發展工業需要的人口何止百萬,並且明朝疆土遼闊,陝西和山西礦產豐富。
這兩個地方加起來比英國大多了。
除了封建製度落後,黨爭嚴重,財富不均影響了發展外,其實明朝完全不懼怕天災和後金的。
即使是十年後,後金也沒能徹底占領京師,明朝是被內部打敗的。
工業區裏,蒸汽機已經可以完全自主生產了,白水縣派出的商人從南方采購了橡膠,已經解決了氣密性的問題。
現在的礦山每天都是轟轟隆隆的聲音,效率高的不止一星半點。
火藥更是形成了衝壓車間這種流水線工廠,每天能生產上萬枚帶底火發射的子彈。
等到再次招兵,民團們都能用上底火激發的火槍了。
這對白水縣來說至關重要,沒有安定的環境,一切都是白搭。
跟著晉商做生意的趙守正已經把白水縣的鹽鐵玻璃製品賣到了南方,為白水縣帶來源源不斷地銀子。
收入十分可觀。
白水縣人口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人,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禦史不僅有監察百官的職責,還有維護地方民生的職責。
吳牲在西安待了幾天之後,總覺得心裏不踏實。
“這陝西什麽地方能養活那麽多人?難不成這孫掌櫃是要騙我?”
“來人,本官要去白水縣看看孫掌櫃所說的工廠。”
仆人隨從趕緊招呼著備好車馬。
路上十分順利,西安府附近的百姓大部分都去給秦王府幹活去了,沒有流賊。
剛到白水縣地界,堅硬的水泥路,路兩旁綠油油的麥田讓吳牲有些疑惑。
此時的吳牲看著充滿生機的耕田,和田間一道道水渠,有點難以想象。
“這是怎麽回事?”
隨從:“我不知道啊,可能是有人在這裏修了深井吧。”
吳牲:“難道這就是孫員外敢要人口的原因嗎?唉,整個陝西竟然不如一個小小的商賈。”
“不過既然白水縣有糧食,那麽我可以靠官職讓孫青山便宜賣給我一些糧食。”
“說不定還能多救一些人呢。”
隨著離白水縣城越來越近,景象也越來越繁華。
雖然天氣依然嚴寒,縣城周圍已經有不少百姓在來往礦山的路上了。
路上還有機靈的人開了個賣茶的鋪子,茶壺在火爐上燒的咕嘟嘟作響。
還有農戶拿著籮筐賣麵餅,去礦山的人來不及吃飯可以買個餅在路上吃。
吳牲心中暗道:“這白水縣可真不簡單啊,我看這裏的百姓們居然穿著棉衣,真是富得流油啊。”
以前的棉衣放在當鋪都算是香餑餑了。
以後如果遇到大股災民,直接給他們送到孫青山手裏,嘿嘿,說不定還能在皇上麵前掙個臉呢。
作為皇帝派來地方的禦史,手裏的權力可是真的不小。
可以便宜行事。
皇上派的禦史到了白水縣,李冰自然是要迎接一下的。
城門口,李冰看著遠處的馬車緩緩走近。
“禦史大人,下官白水縣知縣李冰。”
吳牲點點頭:“李知縣,你做的很好,我一路走來,竟然沒見到一個乞丐。”
李冰拱手:“這是下官該做的。”
縣衙裏,吳牲好奇的問道:“這不是災年嗎,為何白水縣受影響這麽小?”
李冰:“禦史大人,我們這裏在旱災開始的時候便組織修築水利工程,故此躲過了旱災,人民安居樂業。”
吳牲一聽:“好主意啊,現在陝北受災嚴重,如果我把賑災銀用於挖井的話……”
李冰:“那麽百姓們可能等不到收獲就得餓死了。”
吳牲:“!”
李冰話鋒一轉:“不過我們白水縣及周邊縣城確實能養活一些人,如果禦史大人賑災中遇到困難,可以給百姓們到白水縣的口糧。”
“災民到了白水縣之後,剩下的事情交給我們便可以了。”
吳牲拍手:“李知縣果然心係百姓,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李冰派人帶著吳牲往耕地裏參觀,對於井房,和裏麵放的抽水蒸汽機,則是隱瞞了下來。
看著大片農田吳牲一陣恍惚:“我從延安府來,一路上土地荒涼,餓殍遍野,如今看到耕田竟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白水縣衙役小聲說道:“城巴佬,這才哪到哪啊,如果讓你看到番薯收獲的場景,你還不激動的要死啊!”
吳牲突然覺得大明朝能有這種地方,似乎還有救。
可是想到剛到延安府的場景,似乎淨土隻有這一塊。
回到驛館,吳牲臉上寫滿了心事。
“這李知縣說的對,若此時勞民傷財,征收徭役,這不是逼著百姓們造反嗎?”
這時候他還以為李冰是靠讓百姓們服徭役挖的井呢。
“看來賑災招撫不能停啊,大不了把人送到白水縣。”
吳牲下定了決心:“來人,準備明天就回府城,準備招撫放賑。”
隨從趕緊允諾,出去喂馬。
……
一段時間之後。
李冰聽著驛卒從延安府傳來的消息。
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吳牲靠著賑災糧食說動了不少流離在外的饑民,讓他們紛紛回籍領取救濟。
有了活命的機會,誰也不想要當流賊不是。
還有很多流賊首領在當地受到招撫。
特別是一個大首領滿天星,手下足足一萬多人。
都被楊鶴和吳牲招撫了,選了驍勇留在西安府充當府兵,其他解散回了家鄉。
除了渡河去山西的起義軍首領,陝西境內的上天龍、王老虎、獨行狼、郝臨庵、劉六等部,都受撫拿到了賑災糧食,安穩了下來。
短時間看似乎陝西匪患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