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詔安

字數:4821   加入書籤

A+A-


    楊鶴暫時穩住了杜文煥,隨後就開始準備招撫的事情。
    可不能讓杜文煥壞了招撫大計。
    神一魁作為起義軍中最能打的那個人,西走寧夏之後,寧夏都指揮王英嚇得向南狂奔。
    神一魁看著自己戰無不勝的騎兵“我們騎兵就不適合占領基地的,像我們這樣,打完就跑,多好!”
    親信“大哥,我們接下來幹什麽?”
    神一魁“我們糧食不多了,接下來圍攻慶陽府,然後分兵搶奪糧食,再招收一些小弟。”
    “是!”
    崇禎四年二月。
    神一魁手裏已經有六七萬起義軍了。
    慶陽府已經受不了了。
    楊鶴也快受不了了。
    “這官兵們都被派去收拾王嘉胤了,可這神一魁該如何處理呢?”
    五六萬人,可是一個大縣的人口了啊。
    雖然五六萬人裏麵三四萬都是老弱,但是都要吃飯啊。
    楊鶴想了一下,還是決定要委屈一下正在憤怒的杜文煥。
    “來人,找幾個膽子大的人去慶陽府找王嘉胤,傳信給他,我們願意拿出誠意,招撫他們。”
    楊鶴的仆人“是,老爺!”
    慶陽府,神一魁皺眉“我們現在手下太多了,每天消耗糧草不計其數。”
    親信“是啊,我們現在沒有時間種地,每天隻能靠劫掠才能維持生活的樣子。”
    正在這時候,有人過來稟報。
    “大王,三邊總督楊鶴派來使者想要跟我們商量下詔安的事情。”
    王嘉胤正在頭疼沒有糧草的問題,這不是瞌睡了送枕頭是什麽?
    “趕緊請使者進來,我們好好聊聊詔安的事情。”
    親信小跑著出去,找到了楊鶴派來送信的使者。
    楊鶴的使者“神一魁大王,我們總督十分有誠意,希望和你好好談判。”
    神一魁作為起義軍首領,其實過得也沒那麽瀟灑。
    他們造反不是因為吃飽撐的,而是因為吃不飽。
    再說造反這件事風險很大,不僅需要跟人拚命,還不一定吃得飽。
    惹到不該惹的人還有生命危險,他哥哥神一元都被打死了。
    如今朝廷願意給他們機會,免除造反的罪責,還給他們飯吃,內心十分願意投降。
    他也是每天想著去哪裏搶些糧食度日,不然怎麽維持手下的忠誠度。
    一方也有意招撫,另一方也願意被招撫,一拍即合。
    楊鶴使者“神一魁大王,這次總督大人帶著誠意,希望大王好好考慮。”
    神一魁內心十分願意,卻不能表現出來“使者,不是我願意被招撫,隻是我這些手下,都需要吃飽飯啊。”
    使者笑道“我們總督大人早就考慮好這些了,不僅給你們糧食,還分給你們耕牛,種糧。各位小頭領還安排守備的官職。”
    神一魁內心已經爽翻了,臉上卻不動聲色“那我們這段時間做的事情……”
    使者看神一魁有意被詔安,微笑道“放心吧,既然你們接受詔安,就是朝廷的人了,以往的罪責一筆勾銷。”
    “並且這些跟你們一起的百姓回原籍,罪責一筆勾銷,還會免除賦稅。”
    “好好好,我就擔心我們投靠總督大人後,這些人沒辦法活下去呢。”
    雙方交談了一天一夜,相談甚歡,都十分滿意這次詔安的事情。
    “我們在十日之後,長安,總督大人親自接待你們。”
    神一魁趕緊拱手“請使者放心,我這就準備詔安的事情。”
    使者完成了任務,屁顛屁顛的告辭。
    神一魁也親自牽馬送到使者麵前,其樂融融的樣子。
    十日之後,神一魁敲鑼打鼓,來到了長安城門外。
    六七萬人隻帶了以前的邊兵兄弟們,如果帶的人多了,那可不是投誠,而是造反了,再說也到不了西安府城。
    楊鶴和神一魁雖然事前沒有見過麵,但是雙方都露出相見恨晚的神情。
    “神一魁將軍,一路顛簸,辛苦你了。”
    神一魁跪地“總督大人,這是我們該做的。”
    神一魁笑道“總督大人,我自己投誠不夠,我還帶了其他首領。相信大人的仕途必定一帆風順。”
    楊鶴在陝西憋屈了那麽長時間,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回了。
    “哈哈,那就托你的福了。”
    幾個首領在官兵的帶領下,在城隍廟前宣誓,十分誠懇的模樣。
    神一魁帶的手下知道自己以後有糧食吃都是楊鶴的功勞,十分推崇他。
    幾個首領看著楊鶴的轎子,點頭“總督大人,我們來給你抬轎!”
    說完他們趕走楊鶴的轎夫,親自把楊鶴送回總督府,並且以此為榮。
    京師裏。
    朱由檢笑著道“想不到這楊鶴還真有本事啊,這麽快就招撫了那麽多災民首領。”
    朝廷內閣和六部齊齊稱讚。
    但是在私下裏卻下了賭注,打賭楊鶴撐不到一年就得被皇上罷官。
    雖然現在陝西喜訊連連,起義軍的首領和楊鶴關係很和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這可是有前提的,這些人得有活下去的根基。
    楊鶴最近睡覺都睡得安穩多了,絲毫沒有注意禦史吳牲給他留的錢糧以一個十分驚人的速度在消耗著。
    按照這個速度,最多半年,府庫就會空了。
    楊鶴雖然讀了很多書,知道很多大道理,比如不能隨意殺災民之類的,可是他更像一個理想主義者。
    虛無縹緲。
    白水縣,李冰在縣衙裏召集了眾人。
    “加強周邊巡邏的頻率,這些楊鶴招撫的賊軍首領十有八九會很快造反。”
    楊鶴不知道百姓們為什麽造反。
    就算知道了,也無能為力。
    澄城縣王選,合陽縣範誌懋疑惑“最近朝廷上都說西北匪患已定,怎麽會造反呢?”
    李冰回複道“這些賊首必定再次造反,一來,他們造反是因為沒錢沒糧食,要餓死。”
    “他們投降了就能吃飽。”
    “所以現在看起來歌舞升平是因為賑災款沒有用完。”
    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李冰長歎一口氣。
    王選和範誌懋疑惑“那楊鶴總督不是給這些災民們耕地和其他東西了嗎?他們可以養活自己的啊。”
    “那他們也沒有造反的理由啊。”
    蘇詩雨翻了個白眼“是啊,然後呢?”
    隨即說道“種出來的糧食先要繳納賦稅,手裏留不了多少,然後朝廷征收三餉的詔書已經下達。”
    “他們依舊要餓死啊。”
    王選、範誌懋齊齊說道“原來如此,這該死的朝廷一點人事兒都不幹!”
    這兩個知縣都是受災嚴重的地方出身,特別是王選,知道百姓沒了活路,隻能拿起武器造反。
    那王二就是個例子。
    喜歡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倉庫通明末,我在明末當知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