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糧道

字數:8057   加入書籤

A+A-


    李倓和蓋海倫等人從白水軍大營出來就回了自己駐地。
    李倓認為還要花費點時間拔營,甚至如果時間晚了今天恐怕還要趕夜路。沒想到李倓到了營地的時候,蘇日榮已經把一切安排妥當。
    李倓忍不住對蘇日榮說道:“老蘇你真乃吾之蕭何也!”
    蘇日榮被誇堪比蕭何是受寵若驚,但是嘴上自然也要謙虛一番,不能別人說你蕭何你就真的以為自己是蕭何了。
    蘇日榮連忙說道:“李校尉太抬舉我了!都是些份內之事,我豈能和酂(cuo)侯相比。”
    蓋海倫伸著脖子問道:“酂侯是誰?”
    李倓一看說道:“酂侯就是酂侯還能是誰?不懂以後多看點書,別整天沒事跑出去喝酒。”
    蓋海倫被李倓數落立刻縮回了脖子。
    李倓等人回鄯州時是空車,所以李倓就讓眾人擠出了一天的路程,這樣大家回了鄯州就有了一天的休息時間。
    這種事在軍隊中很常見,不然送糧草的可能一年四季都要待在押送糧草的路上了。
    當第三天眾人回到鄯州的時候來了喜事,眾人的軍功獎勵下來了。
    由於眾人是私自行動,自然要懲處,不過懲處不大免了物質獎勵,隻做了升職獎勵,有的甚至連跳好幾級,直接從大頭兵跳到了隊正,但是這些已經是天大的喜訊了,有的人到死還是個大頭兵。
    李倓因為是主謀所以功過相抵,李倓也沒在意,對於他來說他根本不需要這些。
    所有人都認為這次算是白忙活一場的時候,沒想到竟然是這種結局。
    在所有人中最高興的莫過於蓋海倫,因為他升了校尉,在軍中從旅帥到校尉是一道坎,很多人終其一生隻能到旅帥。
    蓋海倫得到消息的時候竟然暈過去了,被人打了一耳光才清醒過來,頗有些範進中舉的樣子。
    不過話說回來也不能怪蓋海倫有這種表現。蓋海倫將近四十歲,在軍中已經快是老弱病殘的序列了,何況他一直從事後勤。基本已經沒有了多大立功的機會,旅帥算是他的終點了。(古代征兵年齡為1560歲,最佳年齡是1840歲)。
    為了慶祝自己高升,蓋海倫拿出了自己一半的積蓄,大擺筵席請整個團吃了一頓。
    蓋海倫升了校尉自然不能在李倓手下待了,於是被安排到鄯州至廓州這條線上運糧草,保障寧塞軍和合川守捉的糧草供應。
    李倓為了蓋海倫好開展工作,就向周泌提議讓蓋海倫帶走了自己一營士兵,然後自己這邊重新補充了一批新兵。
    當然走的還有一部分基層領導,畢竟這次晉升的人比較多,有的跟著蓋海倫走了,有的去了其他戰兵序列。
    張富貴和劉四郎二人,一個斬首最多一個抓俘最多,都跳級升了旅帥。本來二人也要去其他序列的,但是二人非要留下來,李倓好意難卻就隻能把二人留了下來。
    時間到了四月初,這天李倓從湟水回鄯州城路經平安縣郊外時,李倓碰到了一個受了傷的唐軍。
    受傷的士兵被帶到李倓麵前時,李倓認出了這個士兵是跟著蓋海倫走的一個夥長。李倓雖然不知道他叫什麽但是他有印象。
    李倓心裏一驚他猜測蓋海倫可能出事了,而這個士兵極有可能是回來求援的。
    士兵被帶到李倓麵前,李倓發現士兵後背插了兩根箭,因為穿了甲胄所以箭的插並不深。
    “李校尉!你快去救我們頭,我們的糧車中了吐蕃埋伏!”
    “蓋海倫在哪個位置?”
    “元石山!”
    “吐蕃軍隊有多少人?”
    “大概2000左右人,沒有帶輜重!”
    “來人帶他去老軍醫那裏治傷。”
    隊伍中走出兩個唐軍士兵,攙扶著受傷的士兵離開。
    李倓安排好受傷的唐軍,然後找到回頭喊道:“張富貴你安排人去給河源軍和臨洮軍送信……。”
    “屬下遵命!”
    張富貴說完回完扭頭就走。
    “你他奶奶的能不能聽我把話說完,每次火急火燎的幹啥?”
    張富貴嘿嘿一陣笑。
    “你笑個毛啊!在給我得瑟你給我燒火做飯去。”李倓發火了
    張富貴立刻老實了
    “你安排好送信的,馬上帶你本營人馬先行,我隨後就到!”
    “屬下遵命!”
    張富貴領了軍令,先找了兩個機靈的去送信,然後帶著手下一營士兵騎馬離開。
    李倓回頭又看向劉四郎:“劉四郎你帶一個隊走平安縣城西、十裏亭南側小道趕往三合鎮,然後尋山間小道步行前往元石山,找不到路你就找人問一下,你一定要快,更不要走錯了方向,你到了元石山多豎旗幟、迷糊敵軍,如果蓋海倫有危險你一定要想辦法牽製吐蕃主力,使其無法全力圍攻蓋海倫。”
    劉四郎有點怵,因為李倓說的這條路他根本就不知道,他都不知道李倓是怎麽知道的,但是看到李倓不容置疑的眼神,他隻能咬牙接受。
    “屬下遵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蓋海倫死了我第一個殺你!”
    “這……遵命!”
    劉四郎說完帶了一隊人馬向西離開。
    戰場隻剩下李倓和蘇日榮。
    蘇日榮忍不勸道:“李校尉對麵可是有兩千,你這樣去恐怕凶多吉少啊!”
    “我知道!但是蓋海倫麵對兩千人圍攻更危險!就算沒法救他,但是至少可以牽製吐蕃大軍,給後續救援的唐軍爭取時間,不然蓋海倫恐怕堅持不到唐軍大軍的救援了。”
    “既然如此你為何還要分兵?”
    李倓說道:“對麵已經知道送消息的逃了回來,他們必然會在我們這個方向布置攔截,如果我受阻,至少劉四郎可以拖一拖,算是多一個選擇吧。”
    蘇日榮聽李倓說完佩服不已。
    蘇日榮接著說道:“李校尉你派劉四郎去做這麽重要的事合適嗎?其實應該讓張富貴他們兩個換一下。”
    李倓笑了笑說道:“劉四郎為人精明、做事謹慎,吃虧的事他不會做,這一點別人都不如他,如果讓張富貴這個愣頭青去我真怕他會在山裏迷路,即便不迷路到了元石山,按照他的性格也會帶人一股腦衝出去,到時候救不了蓋海倫,他也得搭進去。”
    蘇日榮一聽是徹底服了,拱手道:“李校尉想的周到,識人用人屬下更是自歎不如。”
    李倓笑了笑說道:“好了!你再恭維我我就飄飄然了,剩下的一隊士兵我就帶走了,你把後勤帶回平安縣城,今天就不要趕路了。”
    “屬下遵命!”
    蘇日榮送走李倓,然後帶輜重就回了平安縣城。
    元石山位於平安縣南四十裏,那裏是平安縣通往廓州的必經之路。
    原來鄯州城給寧塞軍和合川守捉的運糧路線是鄯州城到合川守捉駐地,然後到廓州寧塞軍駐地,但是前一段時間因為冰雪融化,造成了這條路出現了大麵積塌方無法通行。
    兩地的糧草隻好從鄯州城向西經平安縣,然後送達廓州城。
    這條路線如果萬不得已是不走的,因為在廓州城西北有一條隻能過人的山間小路通往石堡城,很少人知道,但是不代表沒人知道。
    自從石堡城丟了,拉脊山山口的綏和守捉承擔起了這條路的前哨戰,但是拉脊山山口距離拉脊山古道太遠了,根本就看不住這條路。
    唐軍沒有辦法隻能一邊派人修塌方,一邊想著從這條道運一次糧草,不然寧塞軍和合川守捉就沒有糧草了。
    所有人都認為事情可能那麽巧,哪有運一次糧草就被截的道理,但是萬萬沒想到,天底下就有這麽巧的事,隻運了一次就被吐蕃截了糧道。
    李倓不是不相信巧事,而是吐蕃竟然兩千人步行走幾十裏到山裏瞎逛,所以真相隻有一個:絕對有內奸
    隻不過讓李倓疑惑的是吐蕃如此大規模通過拉脊山古道,拉脊山山口的綏和守捉竟然沒有傳出消息。
    如果假設一種可能的話:那就是吐蕃出兵不止兩千,其中一部分假裝騷擾綏和守捉,將綏和守捉的大軍堵在拉脊山山口之內,然後派一支兩千人的吐蕃軍隊走山間小路截取糧道。
    可是到底誰是內奸呢?
    吐蕃這邊隻因走了唐軍遊騎就派了一支200人的隊伍,在地勢緊要之地進行攔截,為主力攻打退守石元山的蓋海倫拖延時間。
    其實按照原來的設想根本就沒有這麽麻煩,按計劃等運糧隊伍進了埋伏圈可以一舉拿下,但是世上還真有那麽巧的事,
    一個吐蕃士兵在隱藏時,竟然被毒蛇對著屁股咬了一口,吐蕃士兵就這麽“嗷”的一嗓子,讓正準備進入埋伏圈的蓋海倫有了警覺,隨後讓士兵後撤至元石山堅守。
    吐蕃帶隊的將領是吐穀渾小王坌達延延讚鬆
    發生這種事讓坌達延讚鬆氣的直跳腳,嘴裏不停的念叨:“奶奶個熊的,四月天就有蛇出來了,真是見了鬼了。
    事實正如李倓所預測的一樣,吐蕃攔路軍隊出現了。
    李倓趕到戰場的時候,張富貴正在指揮唐軍和攔截的吐蕃軍隊作戰。
    吐蕃軍隊選的位置很好,中間一條路兩側是山地,帶隊的吐蕃將領分別在兩側高地各派遣了五十名弓手,然後自己領一百軍士在路中間堵住路口,然後以各種山石樹木堵填道路。
    按照目前的情形唐軍想過去必須先清理掉堵路的雜物,然後解決掉對麵大路中間的吐蕃軍隊。
    可是兩側山上的吐蕃弓手成了最大的威脅,必須先拿下兩側的山頭的弓手,因此搶占製高點成了邁不過去的坎。
    李倓到了戰場看到張富貴正在分兵進攻兩側製高點,但是因為地勢的原因唐軍弓手十分吃虧,不過由於唐軍裝備優勢,目前處於一種你來我往的對射狀態。
    李倓一看立刻讓張富貴撤了回來。
    “李校尉你做甚?為何讓我撤回來?”
    李倓瞪了他一眼說道:“你準備對射到明天嗎?”
    “不對射還能怎麽辦?”
    “對射也不是你這種對射方法,你應該集中火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明白了,你意思是集中兵力進攻一個山頭以多打少,這樣打完一個山頭再打另外一個山頭對不對?”
    “對個屁!你真的是無可救藥了,兩個山頭拿下一個就可以了,你拿兩個做甚?你那麽喜歡攻山頭啊!”
    “拿一個?那另外一個山頭的吐蕃士兵不是還騷擾我們嗎?”
    “你拿下山頭不會騷擾對麵的吐蕃士兵嗎?”
    “對呀!我這腦子怎麽就轉不過來呀!”
    張富貴觀察了一下發現右側的高地地勢比較平緩,然後立刻安排兩個大隊唐軍一人手持圓盾橫刀掩護,一人躲在後麵和山上吐蕃弓手對射,然後兩個大隊逼近山頂。
    李倓則立刻下令本陣隨時待命,隻要對麵支援我們也立刻支援。
    對麵的吐蕃將領一看慌了,他本以為他的安排天衣無縫,但是他忘了兩處高地相距太遠,左側的弓手現在隻能坐著看右側弓手被動挨打。
    他本想調左側弓手去右側支援,但是右側弓手如果調走,唐軍占了左側山地也是一樣,他想去支援但是發現看對麵唐軍的意思隻要自己一動他們絕對會溜邊過來。
    本來吐蕃士兵在武器鎧甲防禦上麵就吃虧,大部分弓手連皮甲都沒有,而反觀唐軍弓手幾乎人人穿甲,並且還有盾兵保護。
    隨著雙方距離越來越近吐蕃弓手的傷亡越來越大,但是唐軍卻毫發未傷,並且一旦弓手被盾兵貼臉就壞了。
    吐蕃將領於是想趁著對麵唐軍人數少於自己的情況進攻唐軍。但是李倓根本不給他們機會,吐蕃將領剛派人清理路障,李倓就讓唐軍放箭射他們。
    原來設置路障是為了對付唐軍,現在倒好成了自己的障礙,
    吐蕃將領此時此刻憋屈的要死,他隻能下令讓右側山頭的弓手撤了下來,接著整個軍隊後撤。
    張富貴毫不費力的拿下右側山頭,然後果然沿著山頭向路中間的吐蕃軍陣放箭。逼得吐蕃大軍不得不步步後撤。
    吐蕃將領被山上的唐軍射的沒辦法,於是幹脆一撤到底,退到了一個叫石碑的地方。這個地方右側是一處高地,左側則是一片空地,空地的南側則是亂石堆。
    可能吐蕃將領對居高而守特別情有獨鍾,當他退到此處時他立刻派了五十名刀盾兵和五十名弓手占了高地。
    他的意思可能是我也學你有種你還繼續和我對射!
    而他本人則帶著剩餘的一百軍士後退二百米列陣。
    本來他想著在高地下麵列陣的,但是右側是一片開闊地,他怕唐軍從開闊地繞過去,於是他不得不後移二百米堵住路口,這樣一來就可以和高地弓手成為掎角之勢。
    如果唐軍進攻本陣,山上的弓箭手就會攻擊李倓的屁股。如果李倓派人想站山頭山上有弓手有盾兵這次必然不會落下風,同時自己也可以指揮百人隊進攻唐軍,隻要拖住唐軍即可。
    吐蕃將領想的很完美,但是也正是這錯開的二百米成了他們的致命死穴。
    李倓帶著大軍趕到戰場一看徹底笑了,吃了一次虧竟然還不長記性繼續分兵拒收。
    如果他要是集中兵力和自己拚死一戰,自己即便取勝恐怕也會傷亡很大,但是這個吐蕃將領卻是滿腦子的紙上談兵,一退再退簡直無可救藥。
    不過也有長進,至少安排了五十個盾手弓手準備繼續和自己對射,就這水平我還怕你什麽。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