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停戰協定
字數:3542 加入書籤
大食和昭武九姓聯軍在怛羅斯的潰敗讓阿拔斯憂心忡忡,不過隨後小唐國的立國消息讓阿拔斯又看到了希望。
阿拔斯看向賽義德說道:“碎葉脫離大唐我們是和還是戰?”
賽義德想了想說道:“小唐國整體實力不如大食,但是小唐國軍事實力並不弱,並且小唐國如果有難,大唐必然出兵相救,所以我們大食還是以和為好,畢竟昭武八姓現在很不穩定,我們需要先穩定昭武八姓才是上策,”
阿拔斯沉思一會說道:“小唐國新勝!他們會和我們和談嗎?”
“如果小唐國不想和談,為何要從柘枝城撤軍?臣覺得小唐國從柘枝城撤軍有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釋放的和談信號,畢竟小唐國也要穩定石國。”
阿拔斯點了點頭說道:“和談條件呢?”
“以實際的控製區域為條件和談!”
阿拔斯搖了搖頭說道:“我覺得不太可能?你別忘了上次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態度。”
賽義德說道:“小唐王和高仙芝不同!況且小唐國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緩衝區,所以臣覺得和談是有很大可能的。”
阿拔斯歎了一口氣說道:“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肯定也得不到,我覺得小唐國肯定會獅子大開口。”
賽義德想了想說道:“小唐國雖然勝了,但是也基本是抽空國力,哈裏發放心,這次和談必然成功。”
“何人出使?”
“屬下願意再出使一次。”
阿拔斯有些英雄氣短的說道:“唐人強勢!隻是怕你再受一次委屈啊!”
“能為大食謀利,屬下受點委屈無所謂。”
李倓得到大食準備和談的消息立刻召集內閣成員商議,雖然這事李倓自己都可以決定,但是李倓更想讓所有都成長起來。
小唐國體製按照大唐的體製實行三省六部製,國雖小但是卻五髒俱全。
當時很多人建議小唐國沒必要按照大唐的體製實行,畢竟國小沒有那麽多事,但是李倓力排眾議決定按照大唐的模式執行。
李倓沒有設相位,而是在六部之上設了一個內閣,內閣成員為九位,現在內閣成員有六部尚書兼任,分別是吏部尚書蘇日榮、兵部尚書由李倓兼任、戶部尚書楊慎矜、禮部尚書岑參、工部尚書李岫、刑部尚書楊慎名。
李倓之所以這樣做其實目的就是為將來做打算,沒那麽多事可以一人身兼多職,但是框架必須先搭建起來。
李倓看了一眼岑參說道:“岑尚書你先說吧!畢竟你一直待在柘枝城,大食和昭武八姓的情況你最了解。”
岑參起身說道:“大食和昭武八姓的關係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動亂現在已經平靜,大食軍隊由於給養的問題在康居隻有八千駐軍。八姓的商人傾向我們,但是八姓的權貴的心思還不確定,臣猜測可能很多是在看石國的情況。”
岑參說完李倓看向其他人說道:“大家說一下吧!我們是和談?還是繼續打下去?”
蘇日榮想了想起身說道:“大王!臣覺得我們應該和談!”
“說說你的理由!”
蘇日榮說道:“小唐國雖然富裕,但是畢竟國小,此戰我們已經消耗掉了一半的軍備物資,後來為了救助石國,軍備物資征調一空,所以臣認為沒有必勝的把握我們沒必要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況且昭武八姓心思不明,萬一進入長久的消耗,我們是耗不起的。”
楊慎矜等蘇日榮說完接道:“臣讚同蘇尚書所言,我們小唐國雖然現在富裕,但是根基不穩,並且此戰我們對石國的救助讓我們糧草不足,並且和大食的貿易也受到了影響,而石國剛經曆過大戰一切還需要我們的支援,所以臣也覺得不能再打了。”
李岫起身說道:“臣也讚同和談!因為戰事我們的很多訂單到現在都沒出貨,並且我們的軍工也是剛起步,因為上次的戰事幾乎耗盡了儲備,所以臣也覺得現在不應該再打下去。”
李倓聽眾人說完說道:“既然大家都認為和談是首選,那麽誰去和談呢?”
岑參說道:“大王!臣願意去和談!”
李倓笑了笑說道:“既然岑尚書毛遂自薦!那本王就任命你為這次和談的使臣!切莫弱了我小唐國氣勢!”
岑參說道:“大王放心!臣定然會為為我小唐國爭取最大利益。”
大食和小唐國都有內部問題需要處理,所以很快雙使臣就見了麵,隻不過雙方都想讓對方退出河中地區,所以和談沒達成,因為都不想承認對方在河中地區的存在,不過最後雙方還是以實際控製線簽訂了一個臨時停戰協議。
這個臨時停戰協定讓昭武八國惶惶不可終日,因為臨時停戰不是議和,意思就是現在各自回去養傷,傷養好了再打。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大食軍隊在兩次大戰之中都沒遭受致命傷害,死的基本就是昭武九姓的軍隊。
昭武九姓本想著驅虎吞狼,可是他們忘了老虎和狼都是吃肉的,而他們正是那塊肉,同時他們在作戰中為私利斤斤計較爭鬥不斷,落得如今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
都摩度一直擔心大食會和小唐國議和,當大食和小唐國臨時停戰協定的時候終於鬆了一口氣。
“葉護我們接下來怎麽做?我們還有希望嗎?”
“你去吐蕃!隻要我們不死就有希望!”
秦乞力臉上的刀疤抽動了一下。
說實話這都摩度和秦乞力這兩個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並且還是意誌力特別強的小強。
秦乞力在獲刺欸利發死後第一時間就逃離了葛邏祿,因為他知道大唐絕對不會放過葛邏祿的。
事實和秦乞力預測的一樣,公元751年十月安西四鎮支度營田副使、行軍司馬封常清受安西四鎮節度使王正見命令繞道玉門關、豐州(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偷襲了葛邏祿的大本營金山西(阿爾泰山),然後將葛邏祿殘兵滅於劍河(今怛羅斯葉尼塞河)。
高仙芝從怛羅斯回到安西後,將大量的財寶據為己有被屬下告發,李隆基念起軍功於是下旨將高仙芝召回長安任右金武衛大將軍,封為密雲郡公,安西節度使由安西副大都護、安西副節度使王正見接任。
這個高仙芝是真的愛錢,昭武九姓基本被他搶了一個遍,後來高仙芝死裏麵有一條就是貪汙軍隊的糧餉。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