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一戰滅國

字數:6925   加入書籤

A+A-


    李光弼最近一段時間也是如坐針氈,茶飯不思,他擔心的不是戰事而是李倓,因為他和李倓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十天了,但是李倓並沒出現,甚至連一個消息都沒有,李倓如果出事了自己就是死一萬次也不夠。
    李倓臨行前和李光弼約定讓李光弼將吐蕃大軍拖在玉門關和石關峽之間,李倓取了邏些以後就從吐蕃大軍後麵摸過來奪取石關峽,到時候就將七萬吐蕃大軍困死在玉門關和石關峽之間,這樣以來大唐將徹底解決吐蕃這個大毒瘤。
    李光弼現在十分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他也不知道自己腦袋抽了什麽筋,竟然同意了李倓的豪賭。
    就在李光弼捶胸頓足的時候李嗣業進了中軍大帳。
    “大帥!根據信報吐蕃大軍正在收拾行囊準備撤軍!”
    李光弼一聽連忙起身用布滿血絲的眼睛看向李嗣業說道:“消息準確嗎?”
    李嗣業說道:“對岸的吐蕃大軍此時正在拆卸營寨!”
    李光弼一聽連忙起身說道:“走!我親自去看一下!”
    李光弼說完就向外走,但是走了一半李光弼就停了下來,因為一旦出去李倓不在營中的消息就會傳出去。
    李光弼現在不擔心碎葉城會知道李倓不在營中,因為碎葉城現在就算知道了也晚了,李光弼現在最怕的是李倓不在營中的被吐蕃軍隊知道,到時候紮達路恭必然會生疑。
    李光弼轉身對李嗣業說道:“你覺得吐蕃撤軍是真撤還是假撤?”
    李嗣業想了想說道:“這個屬下真的不好確定!不過我們可以給吐蕃下戰書。”
    李光弼微微笑了笑點了點頭讚許道:“李將軍好策略!”
    紮達路恭接道唐軍的戰書瞬間懵了,這封戰書完全打亂了自己的計劃,自己這邊絞盡腦汁製定的計劃完全白做了。他不明白一直避戰的唐軍突然下戰書是什麽意思,他覺得唐軍這封戰書不會是表麵的那麽簡單,但是他又想不明白唐軍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紮達路恭看了看都摩度問道:“你們說一下唐軍突然主動和我們下戰書是什麽意思?”
    都摩度其實也是一頭霧水,但是憑借他對李倓的了解此事絕對沒那麽簡單,但是他又猜不透意圖,於是隻能看向秦乞力。
    秦乞力說完都摩度似乎想到了什麽問道:“大帥!唐軍有沒有說戰場設在何處?”
    紮達路恭說法:“唐軍說他們願意後撤五十裏讓我們渡河!”
    都摩度一聽冷笑道:“大帥!此乃唐軍之奸計也!他們想趁著我們渡河之時半渡而擊。”
    紮達路恭疑惑道:“唐軍不會這樣吧?”
    都摩度說道:“別人不會!但是李倓絕對會!此獠做事毫無底線!大帥別忘了唐軍可是有五千精銳騎兵,五十裏對於騎兵來說根本就不是事。”
    紮達路恭吸了一口涼氣說道:“還好你提醒!不然真的中了敵人的算計了,那你說我們該怎麽回複唐軍。”
    都摩度沉思了一下說道:“我們可以要求唐軍渡河。”
    秦乞力說道:“這個恐怕不行,我們能想到的唐軍豈能想不到,唐軍也擔心我們半渡而擊不渡河怎麽辦?”
    紮達路恭揉了揉太陽穴說道:“你覺得我們該如何應對?”
    秦乞力說道:“大帥我們不應該糾結這封戰書,我們現在應該想的是唐軍為什麽突然給我們下戰書。”
    紮達路恭一聽恍然大悟說道:“唉!差點誤了大事!”
    秦乞力說道:“唐軍下戰書必然是因為我軍突然後撤所致,他們就是想試探一下我們是真撤退還是假撤退,如此我們就將計就計,不接戰繼續後撤,唐軍過了河我們才好對付,一直這樣對峙於我不利。”
    “如果唐軍不過河呢?”
    “那我們就繼續撤!如此對峙消耗於我不利,還不如早點撤軍,其次我不信唐軍會忍住不收複我們放棄的城池,隻要唐軍占了城池,我們安排在玉泉澤的大軍就可以抄了唐軍的後路來一個甕中捉鱉。”
    李光弼收到吐蕃拒絕交戰的消息心中頓時慌了,如果吐蕃大軍真的撤了消滅吐蕃大軍主力的計劃就失敗了。
    李光弼沒有辦法冒著被吐蕃大軍半渡而擊的風險催促大軍過河,隻不過讓李光弼沒想到的是渡河十分順利。
    紮達路恭也沒想到唐軍還真的渡河追自己,他認為唐軍很可能會在自己退出石關峽以後才會渡河,這讓紮達路恭悔恨不已白白錯過了一次擊敗唐軍的機會。
    其實唐軍和吐蕃雙方將領都是有心算無心。
    李光弼認為吐蕃受限於後勤肯定急於找自己決戰,自己下戰書吐蕃肯定會接戰,這樣就能拖住吐蕃大軍,但是吐蕃大軍根本就不理會,李光弼隻能硬著頭皮渡河準備犧牲將士的性命拖住吐蕃大軍。
    而紮達路恭則認為唐軍絕對不會在自己還沒有完全遠離的情況下就渡河,並且為了讓唐軍相信自己是真的撤退根本就沒有留兵,都說李倓才智過人怎麽感覺李倓這麽弱智呢?等紮達路恭帶著吐蕃大軍折返回來的時候唐軍已經全部渡過了葫蘆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紮達路恭一看準備繼續撤退但是李光弼怎麽可能放他走,立刻指揮大軍進攻吐蕃大軍,紮達路恭沒有辦法總不能邊打邊撤,這樣說不定就會出現大潰敗。
    隨即雙方展開大戰,紮達路恭為了能擊敗唐軍將事先安排在玉泉澤的伏兵調了過來。
    李光弼看吐蕃人多勢眾為了避免唐軍傷亡立刻下令唐軍後撤,同時讓阿布思帶著五千精銳騎兵襲擾吐蕃大軍,保護唐軍步卒撤退。
    紮達路恭受製於唐軍騎兵知道沒有必勝的把握,看到唐軍後撤也立刻下令讓吐蕃大軍撤退,李光弼一看吐蕃大軍後撤立刻又指揮唐軍追了上來,麵對唐軍這種“粘性戰術”紮達路恭毫無辦法,雙方你來我往誰也沒辦法誰一直纏鬥了五天。
    第六日隨著太陽的升起雙方又纏鬥在了一起。雙方一直戰到中午紮達路恭看到唐軍步兵又開始撤退嘴臉露出了一絲獰笑。
    “莽布支!”
    “末將在!”
    “你帶重騎兵鑿穿唐軍步軍方陣!”
    “末將遵命!”
    通過幾天的交戰紮達路恭發現小唐國軍陣之中重騎兵的數量很少,並且小唐國步軍的陌刀方陣和騎兵在兩翼,因此紮達路恭將吐蕃重騎全部集中在中間,趁著唐軍步軍方陣後撤的時候從中間鑿穿唐軍步軍方陣。為此紮達路恭還將埋伏在玉泉澤的吐蕃大軍調了回來,想著一舉擊敗唐軍。
    李光弼在中軍通過千裏眼早已經將吐蕃軍陣中的動向看的一清二楚,自己花了五天時間的布局終於讓紮達路恭發現了。
    “南齊雲、雷萬春!”
    “末將在!”
    “你們二人各帶一千雙手刀甲士藏於陣中埋伏,待吐蕃重騎兵衝陣之時給予痛擊。”
    “屬下遵命!”
    南齊雲和雷萬春得了軍令立刻挑選了兩千身穿步人甲手持雙手刀的精兵藏在了軍陣中。
    正在後撤的唐軍戰鋒隊受到吐蕃重騎兵的突襲瞬間大亂,莽布支趁亂帶著吐蕃重騎兵殺進了唐軍軍陣之中。
    紮達路恭看到後撤的唐軍戰鋒混亂知道莽布支得手了於是立刻下令吐蕃重步兵跟進。
    但是紮達路恭還沒有高興一會就發現不對勁,因為他看到唐軍戰鋒隊中衝出了一群手持戰錘的重甲士兵,攔住了跟在重騎後麵的重步兵,對著吐蕃重甲步兵就是一頓亂錘,打的吐蕃重甲步兵連連後撤。
    莽布支帶重騎衝進唐軍所過之處唐軍死傷慘重,莽布支看著不遠處的唐軍李字帥旗嘴臉露出了一絲獰笑,但是隨後莽布支臉上的獰笑就僵住了,因為他發現正有一群身穿黑色重甲手持長刀的唐軍,遠遠一看很像唐軍陌刀隊,隻不過當莽布支發現並不是唐軍的陌刀隊時又囂張了起來說道:“找死!”
    莽布支大喊道:“那不是唐軍陌刀!給我衝!”
    莽布支喊完催動戰馬對著唐軍就衝了過去,但是距離唐軍隻有三十米的時候,莽布支先聽到前麵“砰砰砰”一陣亂響,接著就看到自己前麵的重騎兵人喊馬嘶紛紛落地,原來唐軍在軍陣中布置了大量的捕獸夾,隻要戰馬的被捕獸夾夾到馬腿基本就是廢了。
    莽布支即便知道前麵有捕獸夾但是也隻能硬著頭皮上,因為他一旦停下唐軍絕對會圍上來。
    吐蕃重騎兵在付出巨大的傷亡後衝到了南齊雲麵前,但是由於捕獸夾的影響吐蕃重騎的速度明顯已經降了下來。
    南死齊雲舉起手裏的雙手刀大喝一聲“殺!”
    南齊雲身先士卒衝向吐蕃重騎,雙手持刀一刀砍斷一匹吐蕃戰馬的那腿,接著一刀砍下吐蕃騎兵的腦袋。
    其他唐軍士卒一看立刻衝向吐蕃重騎下砍馬腿上砍人,一瞬間砍的吐蕃騎兵人仰馬翻。
    身處中間的莽布支大驚立刻喊道:“撤!撤!趕緊撤!”
    莽布支想撤但是身後卻傳來了殺喊聲,敢來圍攻吐蕃重騎的正是雷萬春,吐蕃重騎瞬間陷入了前後夾擊的境地。
    紮達路恭看到吐蕃重騎困在唐軍軍陣之中大驚。
    “尚傑斯秀亭!”
    “末將在!”
    “你帶兩千重甲步兵去救援莽布支!必須將莽布支重騎救出來!”
    “末將遵命!”
    本來已經合攏的唐軍戰鋒大隊在尚傑斯秀亭的連續衝擊下又被撕開了口子。
    李光弼看吐蕃重騎要逃出生天立刻喊道:“陌刀將田珍!”
    “末將在!”
    “你帶一千陌刀手去支援戰鋒隊!如果放跑了吐蕃重騎提頭來見!”
    “末將遵命!”
    隨著田珍一千陌刀手的加入唐軍戰鋒隊又穩住了局勢。
    而陷入唐軍軍陣中的吐蕃重騎此時此刻全部棄馬圍成一個圓陣死守待援,李光弼沒想到吐蕃重騎會棄馬步戰。
    重騎兵本來就裝備精良,在馬上受限於騰挪很容易成為靶子,但是他們此時此刻棄馬組成圓陣和重步兵相比毫不遜色。整個十幾萬的戰場陷入瘋狂的廝殺當中。
    由於吐蕃三千重騎陷於唐軍軍陣當中吐蕃不敢撤退,因為一旦撤退這三千重騎必然全軍覆沒,這樣一來吐蕃必敗。唐軍同樣也不敢撤退因為一旦撤退這陷於陣中的三千吐蕃重騎必然和外麵的吐蕃大軍內外夾擊唐軍,唐軍必然大敗。雙方現在隻能是咬著牙齒死戰,看誰最後扛不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光弼看著焦灼的的戰場焦急萬分,自己吃虧就吃虧在兵力不足,自己本來兵力就少,阿布思的五千遊騎又幫不上忙隻能在側翼策應防止吐蕃從側翼包抄上來,李光弼心想此時此刻自己要是有兩千重騎兵就好了。
    就在李光弼心思焦慮之時突然看到吐蕃大軍後麵塵土飛揚,一支騎兵突然出現在了吐蕃大軍軍陣後方,耀眼的明光鎧在太陽的照射下爍爍生輝,“李”字帥旗清晰可見。
    李光弼抽出佩刀喊道:“將士們!大王已經繞到敵軍後麵!眾將隨我衝殺!”
    李倓繞後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戰場,唐軍士氣大盛,開始猛烈進攻吐蕃大軍軍陣。
    紮達路恭發現後方出現唐軍騎兵大驚,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這支唐軍騎兵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李倓偷襲邏些用炸藥炸開布達拉宮的城門,將邏些權貴一窩給端了,接著從隴右開始李倓幾乎將隴右、河西的城門炸一個邊,城門在李倓麵前形同虛設。
    李倓到了石關峽之後並沒有走石關峽,因為走石關峽必然會被吐蕃守軍發現。李倓走的是石關峽東南側的玉泉澤。
    李倓之所以敢走玉泉澤是因為李嗣業當時在這裏駐紮了很長時間,李嗣業在這裏駐紮隻做了一件事,就是找了一條穿過玉泉澤的路,李倓就是沿著李嗣業留下的標記繞過石關峽偷襲吐蕃大軍。
    石關峽一戰包括吐蕃國主赤鬆德讚在內的吐蕃權貴三千多人被俘虜。
    石關峽七萬吐蕃大軍死傷兩萬多人,剩餘的四萬多俘虜全部被押回碎葉城種地。
    李倓一戰滅掉吐蕃威震天下。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