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啟航準備第13集:後勤保障規劃
字數:2566 加入書籤
在科技與藝術融合的飛船內部設計穩步推進時,孫嵐和趙陽深知,完善的後勤保障是星際探索成功的關鍵支撐。
他們齊聚在後勤保障規劃室,對著巨大的屏幕和堆滿桌麵的資料,開始為飛船的長期星際探索規劃後勤保障工作。
孫嵐率先發言,她的眼神中透著專業與專注:“食物供應是重中之重,在漫長的星際航行中,我們必須確保食物的可持續供應,滿足隊員們的營養需求。”
說著,她在屏幕上調出了一份詳細的食物種植和儲備方案。
“我計劃在飛船上建立多個種植艙,采用無土栽培和水培技術,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糧食作物。
像生菜、番茄、小麥這些作物,生長周期相對較短,能為我們提供持續的新鮮食物。”
孫嵐一邊指著屏幕上的種植艙設計圖,一邊解釋道:“同時,我們還要儲備足夠的脫水食品和罐頭食品,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種植故障或緊急情況。”
趙陽認真傾聽著孫嵐的計劃,不時點頭表示讚同。
等孫嵐說完,他接著說道:“除了食物,物資管理和分配也至關重要。
我們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物資管理製度,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
趙陽拿出一份物資管理和分配製度草案:“我打算對飛船上的物資進行分類管理,根據使用頻率和重要性劃分優先級。
對於消耗量大的物資,如燃料、氧氣,要重點監控,確保儲備充足;
對於一些非必要物資,則要嚴格控製數量,避免占用過多空間和資源。”
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發現食物種植和物資儲備麵臨著空間和能源的雙重限製。
飛船的空間有限,種植艙不能無限擴大,而能源供應也必須優先保障飛船的核心係統運行。
孫嵐皺著眉頭思考片刻後,提出:“我們可以研發一種新型的緊湊型種植設備,利用垂直空間進行多層種植,這樣既能增加種植麵積,又能節省空間。
同時,優化種植艙的能源利用效率,采用節能型照明和灌溉係統,減少能源消耗。”
趙陽對此表示認可,並補充道:“在物資儲備方麵,我們要選用輕量化、高能量密度的物資。
比如,新型的燃料電池,體積小、能量大,能有效減少燃料儲備空間。
而且,我們可以對一些物資進行模塊化設計,方便在飛船上進行組裝和拆卸,提高空間利用率。”
兩人還考慮到了物資的循環利用問題。
孫嵐說道:“我們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物資循環係統,將食物殘渣、廢棄材料等進行回收處理,轉化為可再利用的資源。
比如,食物殘渣可以作為種植艙的肥料,廢棄的金屬材料可以重新加工成零件。
這樣不僅能減少物資的浪費,還能降低對外部資源的依賴。”
趙陽在一旁記錄著孫嵐的想法,同時說道:“這就需要我們製定詳細的物資回收和處理流程,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人和操作規範。
而且,要對隊員進行培訓,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物資循環利用習慣。”
隨著討論的深入,他們還規劃了醫療物資的儲備和管理。
孫嵐表示:“醫療物資必須充足且種類齊全,要根據隊員的健康狀況和可能遇到的宇宙環境傷病,儲備相應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同時,定期對醫療物資進行檢查和更新,確保其有效性。”
趙陽點頭同意,並強調:“醫療物資的管理要嚴格規範,設立專門的醫療物資儲存區,按照藥品的性質和用途進行分類存放,便於快速取用。”
經過數小時的討論和規劃,孫嵐和趙陽終於製定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後勤保障方案。
這份方案涵蓋了食物供應、物資管理、能源利用、物資循環和醫療保障等多個方麵,為飛船的長期星際探索提供了堅實的後勤支持。
看著桌上的規劃方案,孫嵐和趙陽都感到一種成就感。
他們深知,這份方案是星際探索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未來的日子裏,他們還將不斷優化和完善方案,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能經得起考驗。
而後勤保障規劃的完成,也讓整個星際探索團隊更加安心,大家都期待著在完善的後勤支持下,開啟充滿挑戰與希望的太陽係探索之旅。
喜歡藍星文明的星際征程請大家收藏:()藍星文明的星際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