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啟航準備第21集:生態模擬測試
字數:2627 加入書籤
裝備檢查與升級工作圓滿收官,讓飛船如虎添翼,而接下來的生態模擬測試則關乎著隊員們能否在漫長的星際航行中擁有一個穩定且適宜的生存環境。
孫嵐深知這項任務的艱巨性與重要性,她帶領生態團隊在飛船特製的生態模擬艙內緊鑼密鼓地籌備著。
生態模擬艙宛如一個微縮的宇宙家園,艙內模擬了太陽係中不同星球的生態環境,從酷熱幹旱的類金星環境到寒冷冰封的類冥王星環境,一應俱全。
各類傳感器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艙壁四周,實時監測著溫度、濕度、大氣成分、光照強度等關鍵數據,數據傳輸線如同密密麻麻的血管,匯聚到中央的主控電腦上。
孫嵐站在主控電腦前,眼神專注地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向團隊成員們叮囑道:
“這次生態模擬測試至關重要,我們要盡可能模擬出各種極端與複雜的環境,檢驗飛船生態循環係統的極限承受能力,確保它在真正的星際航行中萬無一失。”
測試伊始,模擬艙首先切換到火星環境模式。
艙內溫度驟降,空氣變得稀薄幹燥,塵土在模擬的微風中肆意飛舞。
孫嵐密切關注著艙內種植的模擬火星植物,這些植物經過基因改造,具備更強的耐旱耐寒能力,是未來火星基地食物供應的希望。
然而,沒過多久,問題便接踵而至。
部分植物的葉片開始發黃枯萎,檢測數據顯示土壤中的水分流失過快,養分也出現了失衡。
孫嵐迅速召集團隊成員進行會診。
“土壤保濕層可能出現了漏洞,水分過快蒸發,導致植物缺水。”一位成員分析道。
孫嵐點頭表示讚同,立刻安排人員對土壤保濕層進行修補,並調整了灌溉係統的參數,增加了水分的精準供給。
同時,他們向土壤中補充了特製的微生物菌群,以優化土壤養分結構,促進植物根係對養分的吸收。
緊接著,模擬艙又切換到木衛二的冰下海洋環境模擬模式。
艙內溫度急劇降低,四周的艙壁開始凝結冰層,昏暗的藍光模擬著木衛二冰層下那神秘的海洋光線。
在這種極端寒冷且高水壓的環境下,生態團隊要測試飛船的抗壓與保暖係統,以及水生生物養殖艙的運行狀況。
水生生物養殖艙內,一些耐寒的魚類和藻類在特製的水缸中艱難遊動。
但很快,水缸的溫度控製係統出現了故障,水溫急劇下降,部分魚類出現了應激反應,開始翻肚漂浮。
孫嵐心急如焚,她一邊指揮技術人員搶修溫控係統,一邊親自調配應急的保暖藥劑加入水缸,穩定魚類的生存環境。
“快,檢查溫控線路,看看是不是哪裏短路了!”孫嵐大聲喊道。
技術人員們迅速打開溫控係統的外殼,用檢測儀逐一排查線路。
經過一番緊張的搶修,溫控係統終於恢複正常,水溫逐漸回升,魚類也慢慢恢複了活力。
在後續的測試中,生態模擬艙還模擬了小行星帶微重力、高輻射的環境。
這對飛船內的空氣淨化係統和輻射防護設施提出了嚴峻挑戰。
輻射監測儀的數據一度飆升,超出了安全範圍,空氣淨化係統的濾網也在高強度輻射下出現了堵塞跡象。
孫嵐帶領團隊緊急啟動備用輻射防護裝置,更換了高效的空氣淨化濾網,並優化了淨化係統的運行流程。
他們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在一次次故障排查與修複中,不斷完善著飛船的生態係統。
經過數輪艱苦卓絕的模擬測試,飛船的生態循環係統逐漸趨於穩定。
無論是酷熱、嚴寒、高輻射還是微重力環境,各個子係統都能相互協作,維持著相對適宜的生存環境。
孫嵐看著主控電腦上最終穩定下來的各項數據,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次生態模擬測試雖然曆經波折,但成果顯著。
我們的生態係統經受住了考驗,為接下來的星際航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孫嵐向團隊成員們宣布道。
隊員們聽聞,紛紛歡呼雀躍,他們付出的辛勤汗水終於換來了令人安心的成果。
此刻,他們距離啟航又近了一步,懷揣著對未知的憧憬與信心,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向著浩瀚星空勇敢進發。
喜歡藍星文明的星際征程請大家收藏:()藍星文明的星際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