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激戰正酣第142集:戰術研討優化

字數:3045   加入書籤

A+A-


    藍星全民參與戰鬥的熱潮洶湧澎湃,各條戰線都在為守護家園奮力拚搏。
    然而,機械生物也絕非善類,它們察覺到藍星的變化後,迅速調整戰術,攻勢愈發猛烈,給藍星軍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這嚴峻的局勢下,王猛、陳宇等將領深知,必須盡快研討優化戰術,才能在這場激戰中站穩腳跟,尋得勝利的契機。
    藍星軍事指揮中心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的壓抑。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閃爍著前線的實時戰報、機械生物的行動軌跡以及藍星軍隊的兵力部署。
    王猛緊蹙雙眉,目光如炬地審視著這些信息,心中暗自思忖:“機械生物改變了戰術,我們不能再按部就班,必須拿出全新的應對之策。”
    他轉身麵向圍坐在會議桌旁的一眾將領和參謀,聲音低沉卻堅定有力:
    “同誌們,如今戰況危急,大家暢所欲言,一起研討出能克敵製勝的戰術。”
    陳宇微微點頭,率先開口:
    “從近期的戰鬥來看,機械生物似乎加強了集群攻擊的協調性,它們的進攻節奏更快,火力配合也更加緊密。
    我們之前的分散防禦戰術有些被動,或許可以嚐試集中優勢兵力,主動出擊,打破它們的攻擊節奏。”
    說罷,他站起身來,走到全息屏幕前,用手指著機械生物的主攻方向,詳細闡述著自己的想法。
    一位參謀緊接著補充道:
    “將軍所言極是,而且我們現在有了量產的機甲,這是我們的一張王牌。
    可以組建機甲突擊隊,利用機甲的高機動性和強大火力,直插機械生物的核心區域,打亂它們的指揮係統。”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討論逐漸熱烈起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負責情報分析的周悅也加入了討論,她帶來了最新的情報:
    “根據偵察,機械生物在能量補給方麵似乎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時機,發動突襲,切斷它們的能量補給線,削弱它們的持續作戰能力。”
    王猛一邊認真傾聽,一邊在腦海中快速梳理著這些建議。
    他深知,戰術的製定不能隻看局部,必須統籌全局。
    “這些想法都很不錯,但我們也要考慮到實施過程中的困難。
    比如,機甲突擊隊深入敵陣,如何確保他們的通訊暢通和後方支援及時到位?
    切斷能量補給線,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機械生物的反撲?”
    他拋出一個個關鍵問題,引導大家進一步深入思考。
    於是,眾人又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技術人員提出,可以利用東聯盟提供的量子加密通訊技術,為機甲突擊隊配備專用通訊設備,確保信息傳輸的穩定與安全;
    後勤保障部隊則表示,會提前在關鍵區域部署支援力量,隨時為突擊隊提供彈藥、維修等全方位保障。
    經過數小時的深入研討,一套全新的作戰戰術逐漸成型。
    藍星軍隊將采取“主動出擊、多點突破、切斷補給”的戰術方針。
    一方麵,由機甲突擊隊作為先鋒,在主力部隊的掩護下,迅猛插入機械生物集群,對其核心指揮係統和關鍵武器裝備展開攻擊,打亂它們的進攻部署;
    另一方麵,派出多支精銳小分隊,趁著機械生物進行能量補給的間隙,突襲它們的補給線,破壞能量采集裝置和運輸通道。
    同時,主力部隊在正麵戰場佯裝進攻,牽製住大部分機械生物,為突擊隊和小分隊創造有利條件。
    戰術確定後,接下來就是緊張的模擬演練和優化環節。
    藍星軍隊在模擬戰場上按照新戰術進行反複演練,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戰場情況,查找漏洞、彌補不足。
    在一次演練中,發現機甲突擊隊在突破機械生物防線時,容易受到側翼火力的攻擊。
    王猛立即組織大家分析原因,原來是突擊隊的陣型過於集中,導致側翼暴露。
    於是,他們對突擊隊的陣型進行了優化,采用“菱形突擊陣型”,既能保證正麵的衝擊力,又能有效防禦側翼攻擊。
    隨著演練的深入,新戰術愈發完善。
    藍星軍隊的將士們對這套戰術也逐漸熟悉,信心倍增。
    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在實戰中檢驗新戰術的威力。
    而此時,在藍星的各個角落,民眾們依舊在為戰爭全力付出。
    工人們加班加點生產武器裝備,科研人員不斷優化機甲性能,誌願者們忙碌於後勤保障。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藍星軍隊用新戰術打出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扭轉戰局。
    藍星文明能否憑借新戰術成功應對機械生物的挑戰?他們又將在戰鬥中付出怎樣的代價?
    喜歡藍星文明的星際征程請大家收藏:()藍星文明的星際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