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雞鳴狗盜名千古
字數:3601 加入書籤
尉遲宣聽美女們七嘴八舌,也覺得有趣,嚼著口香糖和大家道:
“賭是最古老的遊戲形式之一,也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愛好。大多數人有賭性,好賭,用學術上的解釋來說就是風險偏好。這說多了其實也挺無聊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賭博和吸毒一樣,會改變大腦某處的結構,所以戒賭戒毒都一樣困難。你們平時玩玩撲克麻將尋個樂子是不錯的,但一定要有度。前兩天有幾個在程楠那玩的不亦樂乎,搞了一個通宵吧,以後心裏應該有數哦。”
程楠被說的直縮脖子。
尉遲宣又說:
“不過,這個牛二並非窮凶極惡之人,也有可用之處。”
尉遲宣回了別墅,和霍蘇璃等人說了牛二的事,大家都覺得挺有意思。
當尉遲宣說到,牛二也能有可用之處時,霍蘇璃不解地問:
“一個小偷騙子,他能有什麽用啊!”
“哈哈,阿璃,知道雞鳴狗盜這個典故嗎?”尉遲宣笑著問。
霍蘇璃想了想,說道:
“這個成語我好像有點印象,不是什麽好詞吧。不過這個典故我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嗯,你是外國人,不知道中國古代的故事很正常,你拿古希臘古羅馬的故事來問我我肯定也不知道。其他人應該都知道吧。啊?你們幾個也不太清楚?你們平時都不看書的嗎?這麽多不知道的?那好吧,我來給你講講雞鳴狗盜的故事吧。”
於是,尉遲宣開始講“雞鳴狗盜”的典故。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江湖上最為知名的有所謂“四大公子”。
這四位堪稱是當時最知名的人物,其知名度甚至遠超一般的國君,他們分別為:齊國孟嚐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
這四人均為大貴族。當時社會上流行“養士”,簡單說就是拿自己的錢來養一些門客,作為自己的私人力量,比如讓門客作幕僚、保鏢、司機等。
像戰國四公子這樣的大貴族,完全不差錢,對門客幹脆就基本上不做篩選,來者不拒。隻要你來我這裏我就養著你,用不用得上無所謂。這四人養士均數以千計,均是本國重要的政治勢力。
曆史上,關於這些人的記載相當豐富,留下了很多成語典故和曆史故事,其中“雞鳴狗盜”這個成語就與孟嚐君有關。
孟嚐君禮賢下士,養士三千,名聲很大。秦國的秦昭王想拜他為相,就想盡辦法延請孟嚐君來到秦國。齊國在現在的山東一帶,秦國在現在的陝西一帶,兩地距離大概正好1000公裏。
孟嚐君千裏迢迢來到了秦國,秦昭王望孟嚐君如大旱之望雲霓,對他也確實是不錯,拜他為相。可這時有人進言道:
“孟嚐君雖很賢能,但他是齊國人,如果拜他為相,他一定會首先為齊國利益著想,必然會對秦國不利。這樣的話,咱們秦國可就危險了。”
秦昭王也是個耳朵根子軟的,這番話說得他又改變了主意,不但不再讓孟嚐君擔任國相,還把孟嚐君給軟禁起來,準備找個借口殺掉他。
孟嚐君心知不好,趕緊想辦法自救。他本來就是很成熟的政治家,在情報收集方麵有獨到之處。很快他了解到一個重要情報:秦昭王有個姬妾正在得寵之時,說話很管用。於是孟嚐君趕緊派人去聯係秦昭王的這位寵姬。
寵姬見是孟嚐君派人前來,非常給麵子,答應了替孟嚐君說情,但提了個要求:
“我聽說孟嚐君有一件狐白裘,乃是天下無雙的寶物。如果孟嚐君能把這件狐白裘送給我,我就幫他說話。”
狐白裘,就是用白狐狸皮做的大衣,有些類似於披風,裹在身上很暖和也很好看。狐裘就已經很珍貴了,而用白狐皮做成的皮袍子則更是無價之寶,因為白狐是非常非常罕見的,以至於古人都會認為白狐算是某種靈獸。直到現在,狐狸養殖技術和皮毛染色技術高度發達,白色皮毛製品才變得常見起來。在戰國時期,一件白狐皮袍子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孟嚐君聽了匯報後,知道自己還是有機會的,但也非常為難。因為這件狐白裘他在到了鹹陽後,已經送給秦昭王做見麵禮了。很顯然,秦昭王非常重視這件狐白裘,因為他並沒有將這件名貴的大衣送給自己的寵姬。而這件狐裘確實也是稀世之寶,隻此一件,一時半會根本沒地方去弄第二件,再有錢你也買不到。
孟嚐君把難處告訴了門客,大家都沒有什麽好辦法。就在眾人一籌莫展時,一位平時頗被人瞧不起的門客說話了。
這位門客擅長偷盜。古往今來,小偷總是會被人瞧不起,所以這位門客地位也不高。但孟嚐君禮賢下士、一視同仁,對所有前來投奔他的都很不錯,所以這位小偷也就一直跟著孟嚐君。
這位門客不是一般的小偷,他應該是會縮骨法之類的絕技,能毫無困難地從狗洞那樣很小的縫隙或者通道鑽過去。古代住宅,不管是居民家裏還是宮殿,往往都會給家養的小型禽畜如狗、雞等留一個通道,這就是狗洞。時至今日,農村很多房子仍然留有狗洞。而在外國,鄉村的獨棟宅院的大門也經常會給貓狗留一個小門。而這位門客就能輕鬆鑽過這種為狗留的小洞,管中窺豹,可見其整體技術之高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位擅長偷盜的門客自告奮勇道:
“大人,讓我去吧,我能拿到那件狐白裘。”
孟嚐君也確實沒有什麽好辦法,隻好派這位門客去試試看。
於是,當天夜裏,這位門客便去了秦宮。
惜墨如金的史官對於此事記載很簡單:這位門客成功把孟嚐君送出去的狐白裘又從秦宮給偷了出來。
馬上,這件珍貴的衣服就又被送到了秦王寵姬那裏。這位寵姬確實也算得上一言九鼎,她得到狐白裘後,馬上便對秦昭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說服工作,孟嚐君很快便被釋放了。
可見,秦宮直到這時還沒發現狐白裘失竊,這也說明門客的技術實在是令人讚歎。
得到可以離開秦國的消息後,孟嚐君不敢耽擱,連夜率領手下人爭分奪秒地出逃,就怕秦昭王反悔。可一行人逃至函穀關時又遇了難題:按照秦國法規,函穀關到太陽落山時便關門禁止通行,待到第二天早晨雞鳴時再開關。孟嚐君應該是半夜時分到的函穀關,此時關門緊閉。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可孟嚐君是不敢就這麽等下去的,因為很可能秦昭王反過勁來,已經派出了追兵。多等一會,被抓住的機會就大了一分。
事實上,秦王下命令釋放孟嚐君後,很快就後悔了,並派出兵馬,想把孟嚐君抓回來殺掉。如果孟嚐君在函穀關這裏耽誤的時間長了,恐怕一定會被追上,性命難保。
喜歡末日須彌記請大家收藏:()末日須彌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