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攻堅戰的謀劃
字數:3923 加入書籤
幾場激烈的戰鬥過後,戰場上一片死寂,唯有硝煙尚未散盡,刺鼻的氣味混合著濃烈的血腥味,在空氣中肆意彌漫,久久無法消散。蘇瑤與信陵君並肩佇立在滿目瘡痍的關隘之上,腳下是被戰火反複洗禮的土地,隨處可見破碎的兵器、殘損的旗幟,以及橫七豎八尚未清理的屍體,斷臂殘肢散落一地,訴說著戰爭的殘酷。他們的目光穿透這一片狼藉,緊緊凝視著遠方秦軍紮營的方向,神色凝重,內心的憂慮如厚重的陰霾,沉甸甸地壓在心頭。
經過這幾番殘酷交鋒,他們愈發深刻地意識到,單純依靠防守,雖能在一時之間阻擋秦軍的凶猛攻勢,卻無法從根本上徹底擊敗這個強大的對手。若想真正扭轉戰局,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主動出擊才是破局的關鍵所在。二人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和激烈討論,最終將目光鎖定在秦軍的一處重要據點上。這處據點不僅囤積著海量的糧草和軍備物資,更是秦軍在這片區域的重要指揮中樞,一旦成功攻克,必將對秦軍的士氣和作戰部署造成沉重打擊,甚至可能成為整個戰局的轉折點。
在製定攻堅計劃之前,蘇瑤深知情報是戰爭的核心要素,猶如黑暗中的燈塔,指引著作戰方向。於是,她立刻派出偵查無人機對秦軍據點展開詳細偵察。無人機宛如一隻悄無聲息的機械飛鳥,憑借著靈活的身姿輕盈地掠過天空,朝著秦軍據點飛速靠近。它的鏡頭猶如一雙銳利的鷹眼,精準地捕捉著下方的一切細節,將秦軍據點的地形、防禦工事和兵力部署等關鍵信息,通過信號毫無延遲地實時傳回到蘇瑤和信陵君麵前的屏幕上。
從無人機拍攝的畫麵中可以看到,秦軍據點選址極為精妙,周圍環繞著一條寬闊的護城河。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暗藏洶湧,成為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護城河的寬度足有五十餘米,河水深度也難以估量,尋常士兵僅憑人力根本無法輕易跨越。據點的高牆巍峨聳立,牆體厚實堅固,由巨大的石塊緊密堆砌而成,每一塊石頭都經過精心打磨,重達千斤。城牆上密密麻麻布滿了了望孔和射擊口,了望孔中,秦軍哨兵時刻警惕地觀察著四周;射擊口則黑洞洞地張開,仿佛隨時準備吞噬來犯之敵。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一座高聳的箭塔,大量的弓箭手駐守其中,他們身背長弓,箭壺滿滿,箭頭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這些弓箭手皆經過嚴格訓練,臂力驚人,射出的箭矢射程遠、威力大,一旦發現異常,便能迅速張弓搭箭,給予來犯之敵致命一擊。據點內,營帳整齊排列,士兵們往來穿梭,巡邏隊不斷在各個區域巡查,防守可謂固若金湯。巡邏隊由經驗豐富的老兵帶隊,他們步伐沉穩,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每隔一個時辰,巡邏隊就會進行換崗交接,確保據點的安全始終處於嚴密監控之下,不給敵人留下一絲可乘之機。
麵對如此堅不可摧的防禦,蘇瑤和信陵君並未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激發了他們昂揚的鬥誌。他們日夜研討,反複權衡,根據偵察結果,製定出了一套詳細而周密的攻堅計劃。
首先,他們決定先利用大炮對秦軍據點的城牆進行轟炸,力求打開突破口。魏國的工匠們對大炮進行了精心調試和改良,確保其射程、精度和威力都達到最佳狀態。他們仔細檢查了大炮的每一個部件,對炮膛進行了精細打磨和校準,更換了更加堅固耐用的炮架和發射裝置。為了提升炮彈的威力,工匠們還對火藥配方進行了改良,加入了特殊的添加劑,使炮彈爆炸時的威力提升數倍。士兵們將大炮推至合適的位置,仔細校準角度,裝填炮彈。這些炮彈經過特殊製作,內部填充了威力強大的火藥,一旦命中,必將對城牆造成巨大的破壞。為了確保炮擊的準確性,蘇瑤還安排了專門的觀測人員,他們手持高精度望遠鏡,密切關注著城牆的情況,隨時向炮手傳達調整指令。觀測人員兩兩一組,一人負責觀察城牆的受損情況,另一人則負責記錄數據並及時傳達給炮手,確保每一發炮彈都能精準命中目標。
隨後,派遣精銳部隊乘坐特製的攻城車,衝向突破口。攻城車由堅硬的橡木打造,外包厚實的鐵皮,鐵皮表麵還鑲嵌著尖銳的鐵釘,既能有效抵禦敵人的箭矢和石塊攻擊,又能在撞擊城牆時增加破壞力。車頭安裝著巨大的撞錘,撞錘由精鋼鑄造而成,重達數噸,由八名強壯的士兵操控。這八名士兵經過長時間的協同訓練,配合默契,能夠準確而有力地撞擊城牆。攻城車內,士兵們手持衝鋒槍和手雷,神情緊張而堅定,等待著衝鋒的號令。為了提高攻城車的機動性和防護性,工匠們還在車輪上安裝了特製的減震裝置,在車身周圍增設了多層防護盾牌,盾牌上還覆蓋著浸濕的棉被,既能防火又能緩衝衝擊力,確保士兵們在衝鋒過程中的安全。
同時,為了進一步打亂秦軍的防禦部署,蘇瑤安排了一部分士兵從地道潛入據點內部。地道挖掘工作早在戰前就已秘密展開,士兵們在黑暗中默默勞作,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挖出了一條通往據點內部的通道。地道挖掘過程中,他們遭遇了地下水滲漏、土質鬆軟等棘手問題。麵對地下水滲漏,士兵們用沙袋堆砌成堤壩,阻擋水流;對於土質鬆軟,他們則用木板和木樁進行加固。地道內,士兵們攜帶好武器和裝備,按照預定計劃,小心翼翼地朝著據點深處前進。他們的行動悄無聲息,力求在不被敵人察覺的情況下,到達指定位置,與外部進攻的部隊形成內外夾擊之勢。為了確保地道內的通訊暢通,蘇瑤還發明了一種簡易的傳聲裝置,利用竹筒和繩索連接,讓地道內的士兵能夠及時與外部指揮中心取得聯係。
為了確保攻堅行動的成功,蘇瑤還組織士兵們進行了多次模擬演練。訓練場上,模擬的戰場場景逼真再現,有仿製的護城河、高牆和箭塔。護城河寬深與實際一致,河底還鋪設了尖刺;高牆采用同樣的石塊堆砌,高度和厚度相同;箭塔上配備了假人弓箭手,模擬真實的射擊場景。士兵們在模擬的戰場上,反複練習攻城車的操作技巧。他們操控著攻城車,在崎嶇的地麵上快速前進,準確地衝向目標,模擬撞擊城牆的過程。同時,士兵們還進行了協同作戰的訓練,各個小組之間密切配合,互相掩護,確保在進攻過程中能夠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地道潛入的士兵們則反複練習在黑暗狹窄的地道中快速行進、隱蔽行動以及與外部部隊的聯絡和配合。蘇瑤親自參與訓練,為士兵們講解戰術要點和注意事項,不斷糾正他們的動作和策略。她還組織了多次實戰模擬,設置各種突發情況,鍛煉士兵們的應變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準備,魏國軍隊終於迎來了這場關鍵的攻堅戰。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魏國軍隊早早集結完畢。士兵們身著堅固的戰甲,手持精良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無畏。他們深知,這場戰鬥關乎著魏國的生死存亡,必須全力以赴。
蘇瑤站在高處,俯瞰著整裝待發的軍隊,心中充滿了感慨。她深知這場戰鬥的艱難,但她更相信自己的士兵和精心製定的計劃。她轉身對信陵君說道:“君上,我們的士兵已經做好了準備,這場攻堅戰,我們定能取得勝利!”信陵君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望著遠方的秦軍據點,說道:“軍師所言極是,今日便是我們扭轉戰局的時刻,將士們,隨我出征!”
隨著信陵君的一聲令下,魏國軍隊如洶湧的潮水般朝著秦軍據點進發。大炮率先發出怒吼,一顆顆炮彈帶著呼嘯的風聲,飛向秦軍據點的城牆。爆炸聲接連響起,火光衝天,城牆在炮彈的轟炸下,出現了一道道裂痕,磚石飛濺。秦軍士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紛紛湧上城牆,準備抵禦進攻。
攻城車在士兵們的推動下,迅速衝向突破口。城牆上的秦軍弓箭手紛紛張弓搭箭,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攻城車。然而,攻城車憑借著堅固的防護,成功抵擋住了箭矢的攻擊。到達城牆下後,士兵們操控著撞錘,猛烈地撞擊著城牆。每一次撞擊,都伴隨著巨大的聲響,城牆的裂痕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地道內的士兵們也順利到達了據點內部。他們如幽靈般出現在秦軍的後方,突然發動攻擊。衝鋒槍的掃射聲和手雷的爆炸聲在據點內響起,秦軍士兵們頓時陷入了混亂。外部進攻的部隊見狀,士氣大振,更加勇猛無畏地衝向突破口。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響徹整個戰場。魏國士兵們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默契的配合,逐漸突破了秦軍的防線,朝著據點深處推進。秦軍雖然奮力抵抗,但在內外夾擊之下,漸漸力不從心。
這場攻堅戰持續了整整一天,從清晨一直打到黃昏。戰場上硝煙彌漫,鮮血染紅了大地。最終,魏國軍隊憑借著出色的戰術和英勇的戰鬥,成功攻克了秦軍的據點。秦軍士兵們紛紛投降,戰場上響起了勝利的歡呼聲。
蘇瑤和信陵君站在被攻克的據點之上,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這場勝利來之不易,它不僅是魏國軍隊的勝利,更是全體魏國人民的勝利。他們知道,這場勝利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他們堅信,隻要團結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戰勝秦軍,保衛魏國的和平與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