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我是真的很為難啊!
字數:3766 加入書籤
“你是小姑嗎?”
突然,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丫頭從大嫂李霞身後竄了出來,屁顛顛跑到龍麗帆跟前,圓溜溜的眼睛打量著龍麗帆。
龍麗帆心頭一熱,俯下身平視著小侄女。記得三年前她下鄉的時候,自家的小侄女才三歲不到,幾年不見已經齊她腰身高了。
“對啊!叫小姑,我給你拿糖吃。”龍麗麗帆晃了晃隨身攜帶布包,在她的晃動下包裏傳出物品碰撞的嘩啦聲。
聽得傳出來的動靜,小丫頭眼睛都亮了起來,糯糯的聲音傳了出來,“小姑!”
“哎!”龍麗帆甜甜的應了一聲,隨即從包裏掏出零食遞給小丫頭。忽然注意到門框躲著的身影,會心一笑。
要說大哥家的一兒一女,真是完美繼承大哥大嫂兩人的性格 。侄女像大嫂,性格外向活潑,能說會道。至於自己這大侄子簡直跟大哥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連見到生人那靦腆都一個樣。
幾年不見,這是把自己當外人了。
“你不叫人,可沒糖吃咯!”龍麗帆故意板起臉,眼角的笑意卻是難以掩藏的開口打趣道。
“你這孩子,還愣著幹嘛!小姑都不認啦!”李霞走上前拍了自家兒子腦袋一下,“快叫人!”
“小姑!”最終,自家這大侄子是被嫂子推到自己麵前,有些扭捏的開口。
“哎,好,這是糖拿去吃吧!”知道自己侄子的性子,龍麗帆也沒逗他,掏出一袋子遞給了侄子。
“小妹,你這拿的也太多了,他們哪吃得了這麽多,你快收回去…”李霞見狀急得直擺手。
“沒事,吃不完就留著以後吃”龍麗帆隻是笑了笑,“我幾年沒回家,這好不容易回趟家總得給侄子侄女他們帶點禮物吧!”
下鄉幾年,家裏每個月都會給她寄錢,大哥他們家也會一部分,她雖然現在用不著,但這人情她龍麗帆記著呢。
這些糖本就是給他們兩個孩子準備的,算是她這個當小姑的給孩子們的心意。其實,這次回來她給家裏人每個人都帶了禮物。
但爺爺奶奶還沒有到,至於爸和大姐兩人則是還未下班,她打算等人齊時拿出來分給眾人。
通過閑聊,龍麗帆也是知道大姐本來也是打算今天請假去接她的。可眼下已經到了年關,供銷社的工作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加之大姐等幾天還得請婚假,這屬實不好在提前請假。至於龍爸,也是因為廠裏有事走不開。
左淑麗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鍾,時針馬上就要走到12點了。平常這個時候早就回來了,今天女兒回家,他這個當爹不回來吃個團圓飯像個什麽樣,想到這裏,左淑麗看向龍衛華安排道:
“小華,你去廠裏看看,這都快中午了,你爸咋還不回來!不知道閨女今天回來啊,也不知道著急。”
“媽,讓我也去唄!”聞言,龍麗帆噌的起身,想要接過這個任務。
“二丫,你這剛坐了幾天火車,這身體…要不讓你弟弟去就行。”左淑麗看著自己的女兒,有些心疼的開口。
“沒事的,媽。機械廠離家就兩條街,我閉著眼睛都能走到”龍麗帆笑了笑,朝著左淑麗眨眨眼,“再說我去接爸,還能給他一個驚喜!”
聞言,左淑麗微微點頭,算是同意了龍麗帆的要求。
—————
滬市,機械廠!!!
滬市,作為全國重要大城市之一,其所在機械廠的規模放在全國也是前幾的存在。
巔峰時期,滬市機械廠的總人數有4000人之多。想想平武縣機械廠,全廠總人口也不過兩百多人,這還是在擴大規模之後的人數。
就在龍麗帆和小弟前往機械廠的路上,機械廠的會議室裏,充斥著緊張又壓抑的氣氛。
偌大的會議室裏,煙霧繚繞,分撥著幾波人。萬隆昌也不知道是第幾次掐滅手中的煙頭,作為滬市機械廠的廠長、一把手,身為東道主的他此刻竟是坐在一邊。
他的左右兩側,則是坐著滬市機械廠的高管,龍文海自然也在其中。
其它兩波人也是大有來頭,分別是京城機械廠代表以及濱城機械廠代表。
不管是規模,還是影響力來看,他們三方都可以說是國內機械廠最具代表性的廠子。
很難想象他們三方竟然會齊聚一堂。
此刻,他們三方目光都是不約而同的望向最上方的那一人,眼神中包含期待和緊張。
若是龍麗帆在這,一眼就能認出此人是誰!因為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平武縣機械廠的銷售科科長——方為明。
方為明打量著下方的三方代表,想想自己隻是縣機械廠裏麵一個小小的銷售科長,房間坐著的幾個代表團,那個不是大人物級別。
這樣的人物,自己以前連見都見不到的人,可現在這些人等著自己發話,一念至此,方為明心裏不由得內心中湧出一股自豪感。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龍麗帆為平武縣機械廠所研發的新農具說起!
隨著平武縣機械廠製作的新農具在g省範圍內的大規模運用。上麵也是深深體會到了新農具的高效和簡便,有意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推廣。
奈何平武縣機械廠的規模實在太小,即便擴大了一次規模,也不過200多人!要想盡快讓新農具滿足全國各地需求,僅靠它這個廠子根本沒有辦法實現。
這就需要借助其它大廠來完成。
當然,鑒於平武縣機械廠在新農具領域上的突破,上麵並沒有搞強製要求它們要把圖紙交出來給誰,而是讓其從當前國內幾個大型機械廠挑選一家出來進行合作。
這段時間,方為明已經先後參觀了京城、濱城兩大機械廠,滬市算是最後一站,今天三方代表齊聚一堂,則是為了那合作名額的最後歸屬。
其實,即便他們三家是國內當前超規模大型機械廠,也麵臨著諸多困境。例如:受當前混亂的局勢,許多技術型人才被打壓,導致他們的產品研發一直原地踏步。
處在計劃經濟的時代下,這些大廠根本沒有多少自主權,這些種種原因疊加下直接導致各大機械廠的經濟效益低下。
規模大,也意味著員工多,而效益低下則是成了他們急需首要問題。而生產新農具則是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各自希望自己成為合作的幸運兒。
“諸位,通過這段時間我的了解,你們三方的廠子我也算了解了一個大概!”
方方明看著三方代表,本著不想得罪任何一方的語氣,“你們幾家都是國內目前在生產領域的龍頭單位,可以說實力是不相上下。”
“現在,就讓我確定你們中的某一家來進行合作,真的很為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