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柳臨淵逝去

字數:5024   加入書籤

A+A-


    安寧二十二年冬,柳臨淵在夢中逝去。
    他走得很安詳,走得無聲無息。
    依照遺願,一切從簡。
    寧皇下詔:嶽麓書院院長兼嶽麓書社社長柳臨淵葬於忠義林,畫像、靈牌入淩雲閣。其生平事跡,列卷。
    柳臨淵喪葬事宜,由禮部尚書主持。
    祭奠儀式,隻接受親近之人。
    但廣場上花團錦簇,哭聲不斷。
    無數京都百姓和嶽麓書院學子,在廣場上擺滿了菊花。
    段文鴦和柳如玉穿著孝衣分站兩旁,迎接著眾人的吊唁。
    段思玉也穿著孝衣,由喬思玉抱著站在旁邊。
    哀樂不止,香燭不盡,人員絡繹不絕。
    沉默,且莊重。
    森林北、張北北、李小白,三人引導著客人。
    雪,好像越下越大。
    上天在悲泣。
    下午時分,寧皇親自吊唁。
    她歎了一口氣,拍了拍柳如琢的肩膀就回了宮。
    一連失去了兩個親人,可見柳如琢的悲痛。
    嶽麓書社連發社評,以論柳臨淵的功績。
    寧皇再次下詔:
    為柳臨淵建銅像,安置在嶽麓書院廣場。
    嶽麓書社再評:柳臨淵為第一代嶽麓書院院長,所言所行,皆為楷模。他的精神,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不能忘記他的付出,更不能忘記他的教導。是非審之於已,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於數。
    嶽麓書院副院長兼嶽麓書社副社長李書樓,在最後提筆寫道: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柳臨淵下葬之日,錦衣衛抬棺。柳如琢捧遺像,段文鴦捧靈牌。戶部尚書薛星惟、兵部尚書王知誠、禮部尚書賀言琦扶棺。
    寧皇再次下詔:
    追封柳臨淵為文國公。
    回到大元帥府中,段文鴦見柳如琢在房間偷偷流淚。
    不由心中一痛,見段文鴦進來,立馬抹去眼淚。
    段文鴦輕輕的摟她,柔聲說道,
    “哭出來吧!會好受一點。”
    柳如琢放聲大哭,淚水直接打濕了他的衣襟。
    他更多的是心疼。要多少委屈和難過,才能如此失聲痛哭。
    他為夫君,做得太少太少。
    不知過了多久,柳如琢的聲音越來越小,片刻之後,就在他的懷中睡著。
    段文鴦輕輕的把她放在床上,但她的手緊緊的抓住他的衣服。
    當柳如琢醒來的時候,看著段文鴦坐在床邊看著她,不由臉色一紅。
    又想著發生的一切,輕聲道,
    “對不起!”
    “是我對不起你,這段時間你受苦了!”
    “有愛的人在身邊,有可愛的兒子在眼前,一點都不苦。”
    長安感動的拂去她的發絲,柔聲細語道,
    “有你,是我一生之幸!”
    “夫君和思玉,是我活下去的理由。”
    “叫我文鴦吧!”
    “好的,文鴦!”
    “如琢,餓了吧!我已準備了飯菜!”
    “謝謝你,文鴦。”
    “我是你的丈夫,這是我應該做的。”
    段文鴦牽住她的手,一步一步的往外走。
    她很溫暖,因為她的世界隻有了他。
    從這一刻開始,他與她,是同心同德,一起前行的夫妻。
    南楚皇宮,寧皇召見李書樓。
    “嶽麓書院是讀書人的信仰,不可能一日無主。你一直協助柳院長處理事務,不如由你任嶽麓書院院長,如何?”
    “皇上,於才於識,臣與柳院長相差甚大。比其成就和威望,更是天差地別。如果,臣同意陛下的任勉,於國於嶽麓書院都是傷害。臣,請求陛下,慎重考慮。”
    寧皇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隨後道,
    “你從來沒有隱藏野心,為何此次拒絕?”
    “臣有自知之明,有些東西臣能碰,也有些東西臣不能拿。皇上的信任,讓我山淵行走,稍有不慎,將掉入萬丈深淵。母親總是告誡臣,有多大的能耐,抗多大的事。”
    寧皇看著跪在地上的李書樓,心有所悟。
    柳臨淵曾說,書樓有抱負,也有理想,更懂得進退,他是個把好刀。如果運用得當,將來是南楚的一大助力。
    “嶽麓書院院長,你有好的建議嗎?”
    李書樓沉吟了片刻,隨後說道,
    “皇上,嶽麓書院雖然名聲大震,但真正的實力,還太差。特別是修真者的短板。”
    “你有什麽,可以直說。”
    “天下第一的稷下學宮,不僅學識淵博。還有院長黃庭堅為聖人,而且稷下先生彭蒙也是聖人。”
    “你的意思,是要朕去請一位聖者為院長嗎?”
    “皇上,聖者是一個書院的底蘊,也是一個書院吸納天下修真者的招牌。一隻腳跑得最快,成就終究有限。兩隻腳同步成長,才能健步如飛。”
    寧皇沉默了,南楚越來越強,也越來越大。
    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也越來越多。
    自己選拔,自己培養,終究有限。
    如果能自動吸引天下才俊,該有多好。
    李書樓確實有才,目光之深遠。讓人佩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人品、他的擔當、他的初心、在這物欲橫流的京都,依舊如故。這是有多難得。
    寧皇讓李書樓起來,並賜了坐。
    又親自泡了一杯茶。
    “陛下,萬萬使不得!”
    “這是朕的恩賜,你之心,朕知道。從七品縣令到如今官拜二品,你從來沒有令朕失望。南楚有你,是南楚之幸。“
    “皇上,這是為臣之職責。”
    “以後有好的獻言獻策,可直接進宮,不須通報。”
    “謝皇上!”
    “不要總是跪來跪去,朕不喜歡。隨意就好。”
    李書樓知道,從此刻起,他真正的走入了南楚的權力中心。
    從安寧九年到如今,他隻用了十三年。
    其實,在寧縣時。
    是他的第一次考驗。
    而剛剛,是他的第二次考驗。
    但他還是把握住了。
    母親雖然隻是一位農婦,但她的話,總是響徹在耳邊。
    你是從平民百姓走出來了,你的根在百姓。即使身居高位,也不能忘記你來時的路。為官一任,不求人人稱讚,求的是問心無愧。
    李書樓從未忘記,也一如既往的保持初心。
    如今他是二品大員,他的妻子和母親也是誥命夫人。
    但李家,依舊過得平平淡淡,無欲無求。
    母親和妻子把每一個月的俸銀,都拿來救助那些貧困孩子。
    這樣的母親和妻子,是他一心向上的精神支柱。
    妻子也說,如今的生活,已比曾經的日子,好得太多太多。我們不能忘本,更不能動了貪念。人貴在知足。
    喜歡禁忌武夫請大家收藏:()禁忌武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