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修煉外丹、內丹

字數:7698   加入書籤

A+A-


    林真逸站在擺滿古籍的書架前,望著那一本本散發著古樸氣息的道藏典籍,眼中滿是敬畏與期待。
    這間藏書閣彌漫著陳舊紙張和歲月的味道,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上灑下斑駁光影,給這靜謐空間添了幾分神秘。
    “這道藏,蘊含著先輩們無數的智慧,藏著內丹、外丹的精髓。”
    他輕輕撫摸一本道藏的封麵,仿佛在與先輩對話。
    “就從這本《抱樸子》開始,裏麵對外丹就有不少記載。”
    他小心翼翼地從書架上抽出《抱樸子》,書皮泛黃,散發淡淡黴味。
    他走到窗邊書桌旁坐下,緩緩翻開典籍,紙張發出細微脆響。
    林真逸手指輕輕劃過文字,低聲念道:“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他若有所思,撓了撓頭:“別急,我慢慢琢磨,肯定能找到線索。”
    “古人寫書,講究言簡意賅,背後深意得花時間挖掘。”
    他眼神專注,緊緊盯著書頁,似乎要把文字看穿。
    藏書閣裏安靜下來,隻有偶爾翻書聲和低聲討論。
    陽光漸漸西斜,將他的身影拉得老長,落在古老道藏典籍上,一場探索道藏內丹、外丹法的旅程悄然開啟。
    在安靜的書房裏,林真逸研讀著關於內丹的道藏內容。
    書房布置簡潔,四周書架擺滿各類書籍,一張古樸書桌擺在中央,上麵攤開幾本道藏經典。
    “內丹是以人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在體內修煉成丹。”
    林真逸的手指,重重地壓在書頁上,仿佛要把這理念刻進心裏。
    “內丹修行講究凝神聚氣,先從調心入手,心定了,精氣神自然匯聚。心就像源頭,心亂了,精氣神也散了。”
    “每日靜坐冥想,摒棄雜念,讓內心如平靜的湖水,自然能感悟到精氣神的微妙變化。”
    “剛開始可能很難,念頭像脫韁野馬,不過堅持下去,就能慢慢掌控。”
    “關鍵是堅持和專注,別被雜念幹擾。”
    林真逸喃喃道:“看來這內丹修煉,第一步就是修心,打好基礎,後麵才能順利。”
    “慢慢來,內丹修煉是長期過程,急不得。”
    地上攤開各種古籍,上麵畫著外丹材料和煉製步驟。
    林真逸眉頭緊皺,一手托著下巴:“這丹砂、雄黃、鉛汞等材料,不僅難找,有些還毒性不小。”
    “外丹材料雖難尋,但也有替代之物。比如可用一些草藥來輔助煉製,降低毒性,還能起到調和的作用。”
    “像靈芝、茯苓,就有固本培元之效,加入丹方,能改善丹藥品質。”
    “丹砂毒性強,可用紫河車胎盤)來中和,它能滋養氣血,還能穩定丹砂藥性。”
    “雄黃則可用金銀花、連翹代替,清熱解毒,去除雄黃燥熱。”
    “這些草藥替代後,效果雖不能完全一樣,但合理搭配,能達到類似效果,還更安全。外丹煉製,講究變通,不能拘泥古法。”
    “我已是煉丹高手,道教經典傳說的外丹仙丹,其中丹砂有毒性,有風險,隻作為研究之用。”
    林真逸一邊研究外丹,同時也研究修煉內丹。
    “先調心凝神,讓內心安定,再以意念引導,促進精化為氣,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心定是前提,精足是根本,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內丹修煉,每一步都有深意,要全麵理解,不能斷章取義。繼續鑽研,會有更多感悟。”
    在研究外丹煉製時,林真逸認真做筆記。
    林真逸走到丹鼎旁,蹲下身子觀察炭火:“火候關鍵在於,觀察丹鼎內藥物的變化,顏色、氣味、聲音都能透露火候是否得當。”
    “比如藥物開始變紅,微微冒煙,說明火大了,要調小。”
    “若氣味刺鼻,像燒焦味,那肯定是火過頭了。”
    “當藥物在鼎內翻滾,發出清脆‘劈啪’聲,說明火候正好。”
    “要是聲音沉悶,像被捂住,那就是火小,藥物沒充分反應。”
    “外丹煉製,經驗很重要,多嚐試,多觀察,自然就掌握了。”
    林真逸在研究中發現,內丹與人體經絡有著緊密聯係。
    “內丹修煉時,精氣神的運行,和經絡走向有關。這經絡圖和內丹修煉路線,好多地方重合。”
    “精氣神也是一種能量,和氣血一樣,都在身體裏流動。經絡既然能引導氣血,肯定也能引導精氣神。”
    林真逸開始打坐修煉,自我仔細體驗。
    “的確沒錯,內丹修煉中的精氣神運行,確實沿著經絡路線,通過刺激經絡穴位,能更好地促進內丹的形成。”
    “比如修煉時,用意念引導精氣神在任督二脈循環,這是內丹修煉常見路線,能激發身體潛能。”
    “同時,按摩關元、氣海等穴位,也能增強精氣神匯聚。”
    他拿起筆,在紙上畫著經絡和穴位圖。
    隨後,林真逸又開始研究外丹法的變通。
    “外丹法有風險,但在化學、醫學上有一定貢獻。”
    “比如煉丹過程中,發現了很多物質反應,對古代化學發展有推動作用。而且一些丹藥的配方,改良後也能用於治病。”
    “我們繼續研究外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說不定能有新發現。”
    林真逸研究內丹修煉法,發現不同內丹流派的修煉方法,存在差異。
    林真逸認真研究:“北派重清修純淨,南派重陰陽互補。”
    “清修流派適合內心寧靜、體質偏陰的人,通過靜心修煉,提升精氣神的純度。”
    “而陰陽派呢,更注重調和陰陽,要是平時精力充沛,生活中欲望較多,適當調和陰陽,能讓身心更加平衡。”
    “比如,若經常熬夜、心煩氣躁,陰陽派的一些調和方法,或許能幫人恢複元氣。”
    “要是生性淡泊,清修就更契合,能讓人在寧靜中挖掘內在潛力。”
    林真逸接著自問自答:“那有沒有可能同時學習兩個流派的功法呢?”
    他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對不同的修煉方式充滿探索欲。
    “每個流派的功法,都有其獨特的體係和側重點。”
    “同時修煉不僅難以精通,還可能導致體內氣機紊亂,就像駕車時同時朝兩個方向打方向盤,車必然會失控。”
    “專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流派,潛心鑽研,才能有所成就。”
    “有探索精神是好事,修行之路,貴在專注和堅持。”
    “要好好琢磨自己的身心特點,再做選擇。”
    林真逸思考說:“我性子急,雜念也多,或許陰陽派更適合我,能幫我調和一下。”
    林真逸自身修煉靈力已久,他的修練傳承來自遺跡的神秘宗門。
    這傳承,已經是正統的修煉大法。如今,要進階大道修煉。
    於是,他從洞天古籍中,找出了內丹功、金丹修煉法,參考中華內丹功,開始正式修煉起來。
    “心法傳承很重要,沒有正確的心法,修煉可能會走彎路。就像航行沒有指南針,在茫茫大海裏亂轉。”
    他一臉嚴肅,深知心法的關鍵作用。
    “這內丹心法,講究以意領氣,氣行周身。”
    “從凝神靜氣開始,摒棄雜念,讓意識純淨,才能引導真氣在體內運行……”
    “這意念引導時,力度要適中,像春風拂柳,輕柔而有力量。”
    “剛開始可能難以把握,多練習,找到適合自己的感覺就好了。”
    林真逸在嚐試內丹修煉時,出現了一些異象。
    “修煉時,感覺體內有股熱氣湧動,還看到眼前有光影閃爍。”
    “這是好現象,說明精氣神開始匯聚,進入了初步的修煉狀態,不用驚慌,繼續保持專注修煉即可。”
    “這熱氣是真氣在體內運行產生的,光影則是意識純淨後,對周圍能量的一種感知。”
    “接下來的修煉,更要保持心境平和,不要被這些異象幹擾,要專注於修煉本身。”
    “隨著修煉深入,還會有更多奇妙的體驗,但都要平常心對待。”
    “隻要堅持正確的方法,不斷努力,自然會一步步提升。但不可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
    “道教內丹修煉,與佛教禪修在修心方麵有相通之處,都是要去除貪嗔癡,保持內心的純淨與安寧,這樣才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遠。”
    “心就像一麵鏡子,被貪嗔癡汙染了,就照不清真相,修行也難以進步。”
    “平日裏多觀照自己的念頭,當貪念升起,要意識到它的存在,不被它左右。”
    “比如看到好東西想據為己有,這時要提醒自己,這是貪念,學會知足。”
    “嗔怒時,深呼吸,想想對方的難處,以慈悲心對待。”
    “癡念,則是對事物的錯誤認知,多學習智慧,增長見識,就能慢慢破除。”
    “可以通過專注呼吸,來排除雜念,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呼一吸之間,雜念來了,不要強行驅趕,讓它自然消散,再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久而久之,內心就會越來越平靜。”
    “以後得在日常生活中多修煉心性,不隻是修煉內丹時。”
    林真逸在修煉中,隱隱感覺到內丹與宇宙能量似乎存在感應。
    “修煉時,有時會感覺和外界有一種奇妙的聯係,仿佛能感受到宇宙的能量。”
    “那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是自己和天地融為一體,能觸摸到一種神秘的力量。”
    他的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雙手在空中揮舞,試圖描繪出那種難以言喻的感受。
    “內丹修煉到一定程度,人體氣場與宇宙氣場可能會產生共鳴,這是一種高層次的修煉體驗,說明修煉有了一定進展。”
    “宇宙中充滿了各種能量,而我們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當兩者的頻率接近時,就會發生感應。”
    “我們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修煉,比如月圓之夜,在山頂等開闊之地,讓自己完全放鬆,摒棄雜念,專注於內心與外界的聯係。”
    “同時,調整呼吸,讓呼吸的節奏與自然的韻律相契合,也許能增強這種感應。”
    “每個人的修煉進度,和天賦不同,所以時間也因人而異。”
    “但隻要堅持正確的修煉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心境和功力,總有一天也能感受到。”
    “這就像是攀登高峰,每個人的速度不同,但隻要不放棄,都能領略到山頂的風景。”
    林真逸微笑著,靜靜地望著窗外,心底有無限期待。
    “進一步探索,內丹與宇宙能量的奧秘。”
    “說不定以後還能利用這種感應,讓修煉更上一層樓。”
    從那以後,林真逸在月圓之夜,登上山頂修煉。
    月光灑在他身上,他靜靜地坐在一塊巨石上,調整呼吸,感受著微風的輕撫,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宇宙的交流中。
    林真逸在內丹修煉中,發現似乎存在時間規律。
    “感覺早上和晚上修煉,效果特別好。”
    “早上人體陽氣上升,晚上陰氣漸盛,在這兩個時間段修煉,順應了人體陰陽變化,更有利於內丹修煉時精氣神的轉化。”
    “早上陽氣足,有助於激發體內的活力,推動精氣神的循環。”
    “晚上陰氣重,能讓人心神寧靜,更好地凝聚精氣神。”
    林真逸在研讀內丹典籍時,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內丹修煉,和哲學思想有著緊密聯係,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理念來看,內丹修煉中精氣神的轉化,不正是這一哲學思想的體現嗎?”
    “內丹修煉從凝神聚氣開始,逐漸衍生出精、氣、神的變化,就如同道生萬物的過程。”
    “這其中蘊含著宇宙萬物的生成規律,以及陰陽平衡的哲學思想。”
    “內丹修煉不僅是身體的修行,更是一種哲學實踐。”
    “它強調內心的和諧與外在世界的統一,與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脈相承。”
    “它告訴我們要順應自然規律,保持內心的寧靜,追求身心的和諧發展。”
    “就像內丹修煉一樣,在生活中也要注重精神層麵的修養。”
    林真逸決定從哲學角度,重新審視內丹修煉,探索其中更深層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