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君其勉之

字數:4704   加入書籤

A+A-


    很快,成公英便按魏武的計劃行事。
    武威郡的各個地方都出現了這種“魚腹藏詩”的奇事。
    城中瞬間流言四起,百姓們紛紛議論劉虞會不會稱帝。
    魏武特意帶領閻行和幾名護衛,喬裝打扮成平民,前往城中酒館探聽消息。
    他選了一個人最多的地方坐下,點上幾樣菜食,慢慢品嚐,耳朵卻仔細聽著周圍的議論。
    很快,店中之人便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起魚腹中布條的事情。
    “你們都知道魚肚子的事情了吧?”一人低聲問道。
    眾人紛紛點頭,其中一人疑惑道:“不過這和劉使君有什麽關係?不就是‘漢室危’嗎?怎麽能扯上那些事?”
    另一人滿臉得意,語氣中帶著幾分驕傲:“那是你讀書少,沒看懂!我跟你講講!”
    旁邊一人連忙勸道:“孫兄,謹言啊!這種事可不能亂說!”
    那姓孫的男子卻不以為然,笑道:“沒事!大家都在議論,有什麽不能說的?”
    周圍人紛紛露出好奇的神色,向他請教。
    那人見眾人捧他,連忙從懷中掏出那塊白布,驕傲地笑道:“我查了好多書,這上麵可都是典故!你們聽我細細道來!”
    他清了清嗓子,壓低聲音,故作神秘地說道:“‘白魚吞玉珠’,白魚屬金德,對應西麵的涼州;玉珠為土德,按五行相生,土生金本為吉兆。但‘吞’字逆轉生克,金反噬土!
    這暗引《尚書·中候》中‘周武王渡孟津,白魚躍入王舟’的受命典故,卻將‘祥瑞’篡改為‘凶讖’!”
    他頓了頓,見眾人聽得入神,便繼續說道:“‘赤龍銜赤符’,暗引光武帝劉秀‘赤伏符’的典故。《河圖會昌符》有雲:‘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
    但赤龍本屬火德,是漢室象征,此句反向操作:若赤龍反成‘銜符’者,實隱喻權臣欲奪天命!”
    他越說越興奮,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何人扶’這句才厲害!表麵呼籲忠臣救國,實則設下陷阱。
    按《白虎通·三綱》‘君為臣綱’,本當由天子‘扶’萬民,此處反問‘何人扶’,實指漢室已無正統維護者!”
    他見眾人聽得目瞪口呆,便得意地總結道:“至於為什麽是劉虞,關鍵在這‘隴頭桑’!隴頭乃是涼州代稱。
    《漢官儀》規定‘常以春分行部’,而桑樹發芽正是春日農事標誌。州牧需督導農桑!這還不夠嗎?”
    一人聽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問道:“你怎麽知道這麽多?”
    那人哈哈大笑,拍了拍胸脯:“告訴你,我把郡國學邸裏的書都翻了個遍!這些典故,我可是爛熟於心!”
    眾人聞言,無不誇讚連連,紛紛豎起大拇指:“孫兄果然博學多才!”
    就在眾人閑聊之際,忽然數名軍士猛然衝入酒館,直奔那侃侃而談的男子而去。
    為首的官員大步而入,厲聲喝道:“我盯你好幾天了!帶走!”
    那男子臉色瞬間煞白,渾身顫抖,被兩名軍士架住,才沒癱在地上。
    他結結巴巴地說道:“在下隻是閑聊,沒……沒犯法啊!”
    官員冷笑一聲:“散布流言,還敢狡辯!”
    魏武見狀,隨即起身,向那官員走去。
    官員見有人靠近,厲聲道:“你幹什麽!郡中公務!速速退後!”
    魏武微微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塊牌子,亮在官員麵前。
    官員定睛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連忙行禮道:“拜見魏將軍!將軍之威名,在下如雷貫耳!”
    魏武點了點頭,隨即走到那男子麵前。
    男子見魏武走近,更是嚇得魂不附體,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來。
    魏武怒目而視,抬手狠狠給了他兩個嘴巴子,厲聲道:“劉使君乃是大漢宗正,忠義之人!怎麽會謀反!你竟敢散布流言!此人定要嚴懲!”
    那男子被魏武的氣勢嚇得瞬間暈了過去,癱軟在地。官員連忙行禮道:“諾!在下定會嚴懲此人,絕不姑息!”
    魏武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他走出酒館,心中暗自冷笑:流言已起,劉虞的調離隻是時間問題。
    ……
    六月末,朝廷的使者抵達涼州,宣布將劉虞調回洛陽,並任命魏武為涼州刺史。
    消息傳開,涼州上下無不震動。
    劉虞臨行前,特意寫了一封信給魏武。
    魏武接過信,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他打開信封,隻見信上寥寥兩行字:
    “魚腹丹書,不怨陳涉。白首出隴,安問崤函?然賈生有言:『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君其勉之。”
    魏武讀完,心中不由一陣慚愧:劉使君是忠良之人啊!他直言識破我的計謀,卻無怨恨之意,又不失君臣體麵。
    信中誇讚我有秦始皇般一統天下的潛力,卻又規勸我不要行暴秦之道。短短幾句,盡顯士大夫的雅涵與胸懷。
    劉虞的寬厚與智慧,讓魏武既敬佩又愧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他知道,自己已無退路。
    涼州的未來,天下的局勢,都已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魏武擔任涼州刺史後,並沒有急於前往冀城上任,而是繼續屯兵武威郡,靜觀天下局勢。
    ……
    七月六日,消息傳來:袁隗連同揚州刺史陳溫、豫州刺史王允、荊州刺史王叡,以及眾多士人,共立合肥侯劉莊為帝!他們發布檄文,昭告天下。
    大漢承烈皇帝討偽檄
    蓋聞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神器靡常,歸於有烈。
    大漢錄尚書事臣隗,奉天命告四海:
    昔高皇帝斬白蛇而興炎漢,世祖光武振昆陽而續火德。今偽帝劉宏,承嗣乖序,穢亂天常。其罪彰於五緯,其惡浮於四凶:
    一曰僭服悖禮,胡衣冠而踐明堂,腥膻汙我宗廟;
    二曰閹豎亂政,縱張讓等噬食州郡,白骨蔽於雒水;
    三曰引狼入室,納羌胡而棄黔首,豺狼踞我並冀;
    四曰棄民如芥,饑人相食而建章歌舞,笙簫壓哭嚎;
    五曰背棄祖靈,許烏桓祭炎黃之廟,狄血染社稷。
    薊門烽火,偽帝酣眠;渤海血浪,蒼生號天!
    張舉裂土於燕,羌渠喋血於單於庭。此皆劉宏親胡疏漢,棄禮崇妖所致。《詩》雲「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偽漢氣數已盡,妖星現於紫宮,此天命在廩!
    合肥侯莊,孝景皇帝玄孫,河間孝王正胤。懷玉韞珠三十載,德被江淮,仁及草木。昔在封國,路遺金帛不拾,野有餓殍必賑。今承高祖之烈,順兆民之望,於甲寅日即皇帝位,改元「承烈」。
    《尚書》曰「天聽自我民聽」,今十萬白衣已集淮泗,三河豪傑皆望旌旗。凡我漢家忠良,當:
    戮力西向,誅偽帝於南宮。
    傳檄北馳,斬張舉於易水。
    投袂東征,逐高夷出玄菟。
    銜枚南指,清妖氛於河洛。
    白旄黃鉞,恭行天罰;
    玄甲朱弓,再開炎漢!
    太常奉圭瓚,大司馬持節鉞,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承烈元年七月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