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急需糧草一千萬斛
字數:4004 加入書籤
成公英聞言,神色凝重,躬身行禮:“諾!在下明白,定不負大王所托!”
魏武滿意地點了點頭,站起身,走到成公英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期許道:“德才,有你在,我很放心。”
說著,他轉身從案旁取過一個精致的木箱,遞給成公英,笑道:“這是賞賜給你的,望你繼續為本王效力。”
成公英接過木箱,連忙躬身行禮,感激道:“多謝大王!在下定當竭盡全力,為大王分憂!”
魏武微微一笑,揮了揮手:“好了,你退下吧。”
成公英再次行禮:“諾!”隨即轉身離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帳外的夜色中。
待成公英離開後,魏武略一沉吟,隨即命令道:“請王後過來!”
帳外侍女應聲行禮:“諾!”片刻後,師昭緩步而來,儀態端莊,行禮道:“拜見大王。”
魏武見狀,滿麵笑容,伸手扶起她:“王後平身,不必多禮。”
師昭微微一笑,柔聲道:“謝大王。”
魏武將她拉到榻旁坐下,問道:“王後,你們小月氏國可有宦官?”
師昭聞言一愣,隨即掩口輕笑:“哈哈哈,有有有,當然有。大王若需要,我明日便派人去見我父王,讓他將他的貼身宦官送來,供大王驅使。”
魏武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笑道:“如此甚好,有勞王後了。”
說罷,他將師昭攬入懷中,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兩人親密的身影。
……
數日後,奎尼單於果然將他的貼身宦官以及一些隨行宦官送到了涼昌,共計三十人,為首的宦官名叫哈達。
魏武雖對這批宦官頗為滿意,但心中仍存戒備。他暗中吩咐成公英,從民間挑選了幾名年幼孩童為宦官,安插在哈達等人身邊,名為侍奉,實為監視。
……
魏武下令,將涼昌都城的官署稍加修繕後,用作臨時行宮,並將祠堂遷至此地。待局勢穩定後,再大規模修建王宮。
與此同時,涼州的軍政事務在他的掌控下井然有序地展開。
……
一日,魏武坐在行宮的書房中,手中握著一份關於涼州糧食儲備的詳細報告。
他仔細翻閱,眉頭時而舒展,時而緊鎖,最終露出滿意的笑容。
涼州現有百姓兩百零五萬餘人,其中十五歲以下有五十八萬,十五歲至四十歲有一百二十九萬,四十歲以上則有十八萬。在冊軍士十萬人,戰馬兩萬匹。
整個涼州共有二十萬頃耕地,現有屯糧共計四千三百萬斛,足夠兩百萬百姓吃上一年。十萬軍隊一年消耗四百萬斛,也在其中。
魏武看著報告上的數據,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他放下報告,心中感慨道:劉虞果然善於治理!短短三年,竟能讓涼州屯糧如此豐足。即使遇到災荒,百姓也能安然渡過,不至於餓殍遍野。
這土地改革的成效,真是令人驚歎!當初我打仗時,劉虞精打細算,為我籌措糧草,我還嫌他吝嗇,如今看來,他的確深謀遠慮。
魏武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心中暗自盤算:如今涼州糧草充足,百姓安居樂業,軍隊兵強馬壯。
隻需穩紮穩打,靜觀關東局勢。若關東亂成一鍋粥,兩敗俱傷,我便能坐收漁翁之利!
……
很快,時間到了八月中旬。
這一日,魏武正在大堂上與群臣議事,忽然有侍衛來報:“啟稟涼王,朝廷派使者前來,已至城外!”
魏武聞言,眉頭一挑,心中暗忖:朝廷此時派使者前來,所為何事?
他揮了揮手,道:“傳使者入殿!”
不多時,一名身著官服的年輕男子步入大殿,身後跟著幾名隨從。
那男子麵容清秀,舉止從容,走到殿中央,對著魏武深行一禮,朗聲道:“在下大司馬劉虞之子,劉和,現任侍中,此次奉陛下旨意前來,拜見涼王!”
魏武聞言,臉上露出笑意,起身道:“哦!原來是冀縣侯之子!快快賜座!”
劉和再次行禮,語氣恭敬卻帶著幾分急切:“多謝涼王美意,但在下有要事在身,此次陛下派我前來,是因朝廷準備集結十萬兵馬,對抗反賊劉莊,急需糧草一千萬斛。
望涼王能在三個月內將糧食送往洛陽。在下將隨糧隊一同返回洛陽,向陛下複命。”
魏武聞言,心中一震,麵上卻不動聲色。
他沉吟片刻心想:一千萬斛糧食……這可不是小數目啊。運送如此多的糧食,需四十萬輛馬車,四十四萬人力。
若從涼州運往洛陽,我至少要準備一千五百萬斛,集結到冀城,再走水路運往洛陽,需兩萬艘船,十萬護送人員。這般消耗,比我直接帶兵打到洛陽還要大!
魏武心中雖有不悅,但想到朝廷在百姓和官員心中仍有威望,尤其是劉虞在涼州的聲望極高,若拒絕朝廷的要求,恐怕會引發不滿。
於是,他壓下心中的疑慮,笑著問道:“劉侍中,朝廷為何需要如此多的糧食?打仗也用不了這麽多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和神色凝重,答道:“啟稟涼王,連年征戰,洛陽糧食短缺,青州、徐州和兗州也皆缺糧。陛下希望從涼州調撥糧食,以支持朝廷平叛。
陛下曾說,涼王乃忠義之人,忠心大漢,定會同意此事。”
魏武聞言,眉頭微皺,繼續問道:“既然如此,為何不從益州調糧?巴蜀之地,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糧食充足,為何舍近求遠?”
劉和歎了口氣,無奈道:“涼王有所不知,巴蜀雖富庶,但出祁山之路異常艱難,且漢水流向改變,無法走水運。
若從益州調糧,一百萬斛糧食出祁山時,恐怕隻剩下二十萬不到。因此,朝廷隻能寄希望於涼州。”
魏武點了點頭,心中雖仍有疑慮,但麵上卻不動聲色。他笑道:“也罷,此事我知道了。劉侍中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先回驛站休息,晚些時候我再給你答複。”
劉和躬身行禮:“諾!多謝涼王體恤。”說罷,便帶著隨從退出了大殿。
待劉和離開後,魏武坐回主位,目光如炬,緩緩掃過殿內群臣,沉聲道:“諸位,對此事有何看法?”
殿內一時寂靜,眾臣麵麵相覷,似在權衡利弊。
片刻後,司徒張既率先站出,躬身行禮道:“大王,臣以為如今天下動蕩,大王剛剛平定南匈奴叛亂,百姓疲憊,民生未複,當以屯糧安民為先。
不宜向朝廷提供如此巨量的糧食,若貿然調撥,恐涼州百姓生計受損,民心不穩。”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