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四皇並立,七王割據!

字數:4234   加入書籤

A+A-


    魏武連忙出營迎接,隻見小皇帝一身便裝,身後隻跟著鐵木爾。
    "陛下怎麽..."
    劉協紅著眼眶:"朕...朕實在舍不得尚父。"說著竟撲進魏武懷中,小聲啜泣起來。
    魏武被劉協這突如其來的擁抱弄得一怔。
    他低頭看著懷中這個年僅八歲的孩子——本該在父母膝下承歡的年紀,卻被推上了權力的巔峰,成為各方勢力博弈的棋子。
    劉協瘦小的身軀在他懷中微微發抖,淚水打濕了他的衣襟。
    這一刻,魏武心中泛起一絲從未有過的複雜情緒。
    他清楚地知道,有朝一日自己必將取代漢室。但看著這個對自己全心信賴的孩子,他暗自發誓:隻要劉協不自尋死路,定會保他一生平安富貴。
    "陛下..."魏武輕拍著劉協的後背,聲音不自覺地柔和下來,"您已是一國之君,不可輕易落淚。若是讓朝臣們看見..."
    劉協仰起淚痕斑駁的小臉:"朕...朕隻是..."他抽噎著說不出話來。
    魏武蹲下身,與劉協平視:"臣雖要回涼州,但心永遠係著陛下。您要記住,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可以派人送信給臣。"
    他輕輕擦去劉協臉上的淚水,"來,笑一笑。您可是大漢天子,要拿出天子的氣度來。"
    劉協努力止住眼淚,從懷中掏出一塊溫潤的白玉。
    玉上雕刻著精美的紋路,在夕陽下泛著柔和的光澤。"這是...這是先帝留給朕的..."他聲音還有些哽咽,"請尚父帶在身邊..."
    魏武鄭重地雙手接過,隻見玉佩背麵刻著"長樂未央"四個小字。
    他心頭一震,明白這不僅是塊美玉,更是象征著皇權的信物。
    將玉佩小心收入懷中貼身處,魏武單膝跪地,握住劉協的手:"臣必不負陛下所托。他日天下太平,臣定當親自迎陛下回洛陽。"
    ……
    次日黎明,魏武率領親衛部隊啟程返回涼州。
    長安城外,劉協不顧群臣勸阻,執意登上城樓相送。
    ……
    十五日後,魏武終於回到了涼州首府涼昌。
    王宮大殿內,文武百官早已列隊等候。
    魏武一身戎裝,大步走上王座,目光如電掃視眾人。
    "諸位!"他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如今天下四皇並立,七王割據!戰火連年,民不聊生!"
    百官屏息凝神,殿內鴉雀無聲。
    "我涼國據涼州沃土,擁三輔要地,奉天子以令不臣!然國土雖廣,人口不過二百萬!若隻求自保,或可偏安一隅!但這絕非本王之誌!絕非涼州兒郎之誌!"
    魏武走到大殿中央,聲音越發激昂:"孤要的不是苟且偷安!孤要的是結束這亂世!要的是讓天下黎民不再受戰火之苦!要的是開創千年太平盛世!"
    "故孤決定!"魏武高舉右臂,"從今日起,十年之內,要使涼州人口翻倍!興農耕,修水利;擴牧場,育良駒;通商路,聚財貨!我要讓涼州成為真正的天府之國!讓四方百姓爭相來投!"
    他環視眾人,目光如炬:"以諸位的才華,足可成為整個天下的棟梁!他日大業成就,爾等皆可名垂青史!"
    大殿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涼王萬年!大涼萬年!"
    大殿內的歡呼聲經久不息,魏武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待聲浪平息,他沉聲道:"今日之言,望諸位銘記於心。從即日起,涼州上下當同心協力,共創大業!"
    散朝後,魏武立即著手實施他的宏偉計劃。
    他下令在涼州全境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在河西走廊增設驛站,鼓勵商旅往來;在邊境設立招賢館,廣納四方人才。同時在涼昌到長安之間建設三十多個驛站。
    涼州上下頓時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與此同時,魏武派出的探馬不斷將中原戰報送回涼昌。
    ……
    轉眼已到十月,這一日,魏武正在書房研讀最新戰報,成公英、薑冏和司馬朗三人奉命前來議事。
    "大王,最新軍情。"成公英呈上一卷竹簡,"董卓派皇甫嵩率兩萬大軍與劉莊部將朱儁十萬兵馬在許縣交戰,戰事已持續三月有餘。"
    魏武展開竹簡,眉頭微皺:"潁川百姓如何?"
    司馬朗上前一步:"回大王,潁川郡已十室九空。百姓或逃往洛陽,或南下汝南。農田荒蕪,水利盡毀,恐怕數年難以恢複。"
    魏武冷笑一聲,將竹簡重重拍在案上,"為爭一己之私,竟不惜毀掉整個潁川!"
    成公英沉聲道:"最新戰報顯示,皇甫嵩已退守軒轅關,朱儁則屯兵汝南。雙方都已無力再戰。而且青州齊王、徐州楚王、兗州魯王已結盟自保。更可笑的是..."
    他眼中閃過一絲譏諷,"高句麗竟完全占據遼東,自立為遼國。這天下真亂成一鍋粥了。"
    薑冏和司馬朗聞言,皆沉默不語。
    魏武看向他們:"諸位以為,接下來局勢會如何發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朗拱手道:"臣以為,天下將進入數年相對和平的時期。"
    "哦?伯達何出此言?"魏武饒有興趣地問道。
    "董卓經曆並州叛亂後,治下人口不過百萬。並州貧瘠,他占領洛陽正是為獲取更多人口和田地。"司馬朗分析道,"但洛陽與劉莊勢力太近,故將兗州作為緩衝。
    未來數年,董卓必以休養生息為主,不會輕啟戰端。"
    魏武眼中精光一閃:"既然如此,孤可否趁機奪取上郡和朔方?"
    "萬萬不可!"薑冏急聲道,"此二郡荒廢已久,若要占據,需大量移民開墾。而涼州眼下最缺的就是人口!得不償失啊!"
    魏武又看向成公英:"德才以為如何?"
    成公英沉吟道:"臣以為二位所言有理。若真要北上,當以定襄郡為目標。此地乃進入並州的咽喉要道。但以我軍目前實力,恐難輕易堅守。"
    魏武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也罷。不過..."他忽然話鋒一轉,"劉莊會坐視董卓休養生息嗎?"
    司馬朗拱手道:"啟稟大王!臣以為劉莊短期內也不會輕舉妄動。此戰他十萬大軍傷亡慘重,卻僅與董卓兩萬兵馬戰成平手。
    以劉莊性格,必會痛定思痛,全力操練兵馬,整頓軍備。這個過程,至少需要三年五載。"
    魏武聞言,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案幾,眉頭緊鎖:"若讓劉莊坐大,將來必成我涼國心腹之患。此事不可不防。"
    司馬朗胸有成竹地答道:"大王勿憂。破解之法其實簡單——斷絕其戰馬來源即可。一騎可當八名步卒,十騎可亂百人陣,百騎可破千軍陣。劉莊若缺戰馬,縱有百萬大軍亦不足懼。"
    "況且,"司馬朗繼續分析,"董卓、張舉皆與劉莊有仇,斷不會賣馬與他。至於遼國,縱有良馬,也隻能走海路運輸,數量有限。"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