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這一切轉變來得太快
字數:4572 加入書籤
翌日清晨,魏武早早來到書房。成公英已在殿內等候多時,見魏武進來,立即呈上黑冰台連夜整理的密報。
魏武展開竹簡,隻見上麵事無巨細地記載著昨夜各位大臣府中的動向。讓他驚訝的是,連大臣夫妻間的私密夜話都被記錄在案。
司馬朗、薑冏、張既三人竟都早早睡下...
趙達哭了一整晚,直到後半夜才勉強入睡...
讀到此處,魏武心頭一緊,眼前浮現出趙達痛哭流涕的模樣。
他不禁懷疑,自己對這位伯兄的處罰是否太過嚴厲?
但這個念頭剛起,就被他強行壓下。
成為涼王後,他早已明白,在國家大事麵前,私人情誼必須退居其次。
"盧洪倒是忠心,罵了一宿刺客..."魏武苦笑著搖頭,繼續往下看。
突然,他眉頭一皺:"蔡邕竟通宵著書?"
成公英上前一步:"啟稟大王,據細作回報,蔡太常是在撰寫史書。他女兒蔡琰整夜都在為他查找典籍資料。"
魏武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曆史上,蔡邕正是因為要寫史書而遭王允殺害。
若能讓這位當世大儒活下去,或許東漢末年的曆史能留下更詳實的記載...
"傳蔡邕來見孤。"魏武突然道。
成公英躬身應諾:"諾!臣這就去安排。"
很快,蔡邕便來到了書房。
蔡邕雖已年過五旬,卻依然精神矍鑠。
他身著素色儒袍,步履穩健地走進殿內,恭敬行禮:"老臣拜見大王!"
魏武微微抬手:"蔡太常請坐。"
待蔡邕落座後,魏武緩緩開口:"蔡太常,孤昨日遇刺,故而想借天象神跡之說來震懾宵小,讓百姓相信孤有上天庇佑,使刺客畏懼。不知太常以為如何?"
蔡邕聞言,眉頭微皺,輕輕搖頭:"大王,老臣以為此舉不妥。"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須,正色道,"大王這些年在涼州興辦鄉學,教化百姓,使寒門子弟也能讀書識字,有機會為國效力。
若此時又用神跡之說愚弄百姓,豈不是與大王一貫的治國之道背道而馳?"
見魏武若有所思,蔡邕繼續道:"昔日齊桓公用管仲,不靠鬼神之說而霸天下;秦孝公用商鞅,不借祥瑞之兆而強秦國。真正的明君,靠的是仁政愛民,而非神化自己。"
魏武疑惑道:"但孤擔憂羌族各部會有異心..."
"大王,"蔡邕語重心長地說,"以仁待民,民必以仁報君;以誠待民,民必以忠侍君。
這五年大王來愛民如子,將涼州從饑荒之地變為天府之國,百姓們無不感念大王的恩德,又怎會因一次刺殺而動搖?
若百姓知道大王遇刺卻安然無恙,隻會更加歡欣鼓舞,痛恨那些刺客。"
魏武陷入沉思。
確實。
若因懼怕百姓開智而造反,反而會失去民心。
真正的統治根基,在於讓百姓發自內心地擁戴。
見魏武沉思,蔡邕又緩緩吟道:"地震前星辰偏移,日食時井水無影;君王寬厚則月暈圓滿,諸侯肅穆則月缺如鉤。
智者見微知著:踩霜知冰將至,踏露曉暑氣臨。該動時動,該靜時靜,盛衰消長皆循天理。身處太平可建功業,遭逢亂世能保性命,樂天知命,順應自然。"
魏武雖未完全聽懂這番深奧的道理,但仍捋須讚道:"好啊!蔡太常果然文采斐然!"
他話鋒一轉,"對了,孤聽聞太常在撰寫史書?可是真的?"
蔡邕聞言,神色黯然,長歎一聲:"啟稟大王,正是。如今大漢衰微,中原四分五裂,天下動蕩不安。
老臣想撰寫漢史,將這幾百年的興衰得失記錄下來,給後世子孫留下些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魏武聞言,嘴角微微上揚:"但我聽說,天下人讀史最大的作用,就是證明人們從來不會從曆史中吸取教訓。"
他站起身,在書房內踱步,聲音低沉而有力,"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蔡邕聽罷,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淡然的微笑。
他望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時光:"大王所言極是。冬至黃鍾應律,春風化冰魚躍;夏至陰氣始萌,秋露凝於蘆葦。寒暑交替本是天道,治亂興衰自有周期。"
他轉回頭,看向魏武,"然而,自黃帝戰蚩尤,堯舜禪讓,大禹治水,商周更替,至今已有數千年。
泱泱華夏積累的千年智慧,哪怕隻有一人能夠從中借鑒改進,那這些記載便有了意義。"
老臣的聲音漸漸激動起來:"想想看,軒轅黃帝如何統合各部,堯舜如何選賢任能,大禹如何疏導洪水,商湯如何吊民伐罪,周文如何以德服人...
這些智慧若在我們這一代斷絕失傳,該是多麽令人痛心的事啊!"
魏武靜靜地聽著,眼前仿佛浮現出華夏文明綿延不絕的畫卷。
他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確實,千年文明若是在我們手中斷絕,後人又要從頭積累。太常此誌可嘉。"他略作思索,"尚書郎魚蒙文筆出眾,可以協助太常修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蔡邕眼中閃過驚喜的光芒,連忙起身,鄭重地行了一個大禮:"老臣謝過大王恩典!"
魏武走回案前:"不過,孤還有一個請求。希望太常除了撰寫漢史外,也能記錄涼國史事。如何?"
蔡邕再次深深行禮:"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大王所托!"
"好,太常先退下吧。"魏武揮了揮手。
待蔡邕退出書房後,魏武緩步來到窗前。
窗外春意正濃,桃李爭豔,幾隻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
他望著這生機勃勃的景象,心中突然湧起萬千感慨。
十年了。
從穿越到這個時代至今,已經快十年了。
六年前,他還隻是一個在田間勞作的普通農民,為溫飽發愁;如今卻已成為雄踞一方的涼州之主,手握重兵,威震西域。
這一切轉變來得太快,快得讓他有時都覺得難以置信。
魏武伸出手,一片花瓣隨風飄落在他掌心。
他看著手中花瓣不由心中感慨,緩緩道:
《涼王賦》
昔我洛陽鋤,阡陌起黃塵。
忽聞胡笳咽,投筆拭劍痕。
波才血濺日,貪吏骨埋雲。
吳丘焚赤甲,張掖播春霖。
十萬鮮卑騎,霜刃卷寒星。
單於顱作盞,祁連雪為屏。
駝鈴搖絲路,鐵衣振銅鈴。
燕帝燃幽冀,王師破龍庭。
北邙鬆柏泣,帝輦入西京。
八歲天子拜,攝政攝天衡。
春園觀舊耒,忽覺髀肉生。
天命非戰甲,黔首是雄兵。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