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宣德駕崩
字數:4608 加入書籤
徐聞不敢說,是因為自己太清楚堡宗的性格了。
這人極為記仇,睚眥必報。
曆史上土木堡一役,朱祁鎮葬送永樂,洪熙,宣德三朝積攢下來的明朝精銳。
大明的武將勳貴被一掃而空,使得此後明朝文武失衡。
哪怕是一代戰神,戚繼光也隻能委曲求全,走文臣後門,才得以一展所長。
如果單單就這個,那也就算是昏庸罷了,數遍數千年曆朝皇帝,能與之比肩的臥龍鳳雛也有不少。
真正讓他被釘上恥辱柱的,就是複辟之後,處死於謙,這位力保大明江山不倒,力挽狂瀾的忠臣,直臣。
隻因於謙擁立了自己的弟弟,全然不顧他朱祁鎮“北狩”之後,也是於謙堅持要迎他回大明,並且保證他的安全。
此等恩將仇報之舉,是每個讀懂明史之人心中的憾事。
也是因為這個,徐聞心中始終有根刺。
不怎麽喜歡朱祁鎮。
穿越這麽久,他太清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回事了。
如果朱祁鎮能夠完全給自己教育,徐聞還是有自信將這個熊孩子扳過來。
但那可是皇太子,朱瞻基敢開口,自己也不敢接啊。
以朱祁鎮現在的成長環境,雖然沒有土木堡讓他成名,可保不齊還有其他的樂子。
所以這個相父,徐聞是一點都不想受。
朱祁鎮這時也反應了過來。
什麽?
讓自己認一個臣子叫作相父,他受得住嗎?
自己可是未來的天子,大明的皇帝!
哪怕眼前這人是越王,很多人都說他是大明的頂梁柱,可再大,臣子能大得過皇帝?那不是倒反天罡嗎?
正好徐聞推辭,朱祁鎮也就順著話說下去。
“父皇,兒臣聽諸位老師講課說過,君是君,臣是臣,兒臣乃一國儲君,為何要稱他人為父?”
“混賬!”
朱瞻基攢了幾天的力氣,都用在幾聲大喊。
這一聲大喝中,他怒目圓睜,顫巍巍地抬著手,指著徐聞說道。
“越王昔年救皇考於亂軍,再造社稷,朕以半師半父事之,你當以父禮敬之,天下共尊!”
長這麽大,朱祁鎮還真沒見過父皇對自己這麽說話過。
記憶中的父親雖然嚴肅,但從不打罵他,隻是關心他的學業,還有日常都讀什麽書。
驟然龍顏大怒,嚇得朱祁鎮馬上跪下,連聲道:“父皇息怒,保住龍體啊!”
朱瞻基的手還是沒有放下,依舊指著徐聞,緩緩說了幾個字:“跪下,叫相父!”
徐聞想要攔住,可是看到朱瞻基堅決的眼神,他隻能把話咽了下去。
就像朱瞻基所說,這正是他的最後一個請求。
現在朱祁鎮不過九歲孩子,見父皇一生氣,隻好乖乖地麵向徐聞跪下,怯生生地道:“相父。”
罷了罷了,徐聞在心中歎息,受了這份因果,以後又要幫老朱家擔上這份幹係了。
“行了,出去吧!”
行完禮,留著他也沒用,朱瞻基把兒子趕走了。
“師父,我的人生已經圓滿,見過大明走向盛世,也見過這大好河山,還享受過萬國來朝。”
“身為帝皇,我已無遺憾,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孩子,我知他頑劣,還請您多費心了,扶他一把吧。”
朱瞻基的語氣疲憊,最後托孤道。
徐聞和這祖孫三人相交相知三十多年,三代人的羈絆,徐聞唯有微微後退一步,長揖到地道。
“臣對太宗皇帝,仁宗皇帝都承諾過,現在再次承諾,老臣對大明,對陛下,對太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好!好!”
朱瞻基雖然氣息不穩,心情卻很好,笑得很開心。
兩人隨後還聊了一些當年的趣事,都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君臣之間如此自如的聊天。
直至太醫院來人,提醒朱瞻基需要休息後,才停了下來。
“師父,以後就拜托了。”
朱瞻基最後開口道。
翌日。
宣德帝時隔多日後,由禦輦抬著上朝。
朝臣們看到往日那個意氣風發的天子,此時已經麵色蠟黃,說話都有氣無力。
不少被朱瞻基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都轉過身或者低下頭去,不想讓皇帝看到自己軟弱的樣子。
這位天子自繼位以來,對外強硬,對內懷柔,對於貪腐叛亂從不姑息,一直以強硬一麵示人。
哪怕是現在,已經不良於行,還是讓內侍用棉被,把自己撐直坐起來,保持一個君王最後的體麵。
這樣的帝王,不會希望看到臣子的眼淚。
朱瞻基的體力,已經不能支持大段的說話,他吩咐身邊的內侍道:“宣旨吧。”
和內閣通氣後,由楊士奇起草的聖旨當殿宣布。
旨意中,宣德稱自己身體不適,從即日起,由太子監國,徐聞為輔國大臣。
太子朱祁鎮在一眾侍從的擁護下登場。
徐聞站在太子身後,表明自己的態度。
他徐聞,大明的定海神針!將再次為大明的政治交接護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交接之後兩日。
自覺一切已經安排妥當,再無任何牽掛的朱瞻基,安然去世,享年三十七歲。
宣德朝正式落幕。
朱瞻基留下遺詔,國事由徐聞做主。
宮中之事,則由皇太後張氏為主。
徐聞強忍住悲痛,處理宣德帝的身後事。
他已年過天命,朱瞻基的去世,對他這個老人來說,打擊不啻喪子之痛。
這十年來,他和朱瞻基相處的時間,甚至會比公務繁忙的徐華,徐謙還多。
嫡子徐明就更不用提,幾乎都在自己身邊。
每當國事有困難,或者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朱瞻基都會來問自己。
他雖然是帝皇,卻始終把自己放在弟子的位置上。
就連生命的最後時刻,也想著讓自己的孩子再稱呼一聲相父。
君臣相處到如此地步,徐聞自認,自己不會再遇到第二個了。
曆史除了那位千古丞相,也很少再有這種情況。
經翰林院研究,然後讓徐聞及太皇太後內閣大學士過目,一起首肯後,最終朱瞻基的諡號為“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廟號為宣宗。
終宣德一朝,朱瞻基文治武功,都已經大明推至巔峰。
特別是武功赫赫,徐聞本想改廟號為武。
可想想,可能還是宣宗這種中正平和的廟號更適合朱瞻基,想必他自己也會很喜歡吧。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